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21年第5卷第8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罗雄坤
(兴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梅州 514500)
摘要: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心功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相较于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心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室性心律失常 ; 门冬氨酸钾镁 ; 胺碘酮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8.0070.03
作者简介:罗雄坤,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科临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的占比为20%,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且病情复杂,治疗中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可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

胺碘酮作为心肌梗死常规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与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常需要根据患者肝脏功能适当控制药量,且长期服用患者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门冬氨酸钾镁作为门冬氨酸钾与门冬氨酸镁的一种混合药物,在细胞草氨酸循环环节可对患者氨水平起到下调作用,其中的钾离子也能维护患者心肌细胞功能,强化患者心肌功能,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在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改善中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2]。

有研究显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避免单方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此外,在患者服药期间,还可维持患者电解质的平衡,起到药性互补的作用[3]。

本研究针对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14例;年龄42 ~ 57岁,平均(47.21±3.56)岁。

观察组男、女患者均为15例;年龄43 ~ 58岁,平均(47.73±
2.7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
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4]中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至入院时间< 36 h 者;对研究中的药物无过敏反应者等。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语言障碍者;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者;患有其他重大型疾病者等;合并有心源性休克、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进行过心脏搭桥手术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应根据患者行为意识与心率指数选取胺碘酮药物的服用形式。

若患者处于病情难控状态,应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法国)(赛诺菲)药厂,注册证号 J20180044,规格:3 mL/ 支]15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缓慢静脉注射,时间在10 min 内,随之将300 mg 胺碘酮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4 mL ,以微量泵按照1 mg/min 静脉注射6 h ,然后以0.5 mg/min 微量泵静脉注射18 h 以上,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

若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可选择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56,规格:0.2 g/片),200 mg/次,3次/d ,并在7 d 后减少用药次数,14 d 后可以按照1次/d 的剂量维持用药至1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将20 mL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92,规格: 10 mL/支]加入5%的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
注,1次/d ,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其中胺碘酮在24 h 内的用药剂量不得高于2 100 mg 。

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心电图QTC 延长,此时应对胺碘酮药物的用药剂量进行降低,整个治疗时长应至少为1个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8期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评估,患者呼吸不畅、胸闷胸痛症状完全消除,心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病症有所缓解,且心功能检测指标趋于正常为有效;患者病症与心功能均未减轻或无任何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②心功能评估,包括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每搏输出量,采用心脏彩超仪进行检测。

③治疗后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等,统计患者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使用( )、[ 例(%)]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3014(46.67)5(16.67)11(36.67)19(63.33)观察组3020(66.67)8(26.67) 2(6.67)28(93.33)χ2值7.954
P值 < 0.05 2.2 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心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例数低血压肝肾异常房室传导
阻滞皮疹瘙痒总发生
对照组302(6.67)3(10.00)2(6.67)3(10.00)10(33.33)观察组301(3.33) 1(3.33)0(0.00) 0(0.00) 2(6.67)χ2值 6.667
P值 < 0.05
3 讨论
随着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资料显示,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达 10 万人次以上[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心肌细胞出现血流灌注不足与缺氧现象,随着病情的进展,若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可造成心肌组织不可逆性坏死,室壁瘤、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是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数据显示,有25% ~ 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常预后不佳[6]。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与有效不应期,消除心肌细胞的折返激动,对于室性早搏与房室交界处早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后,部分患者显示出心肌细胞传导性异常,可能与药物导致的心肌细胞膜的不稳定性有关。

门冬氨酸钾镁在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也具有突出的临床作用,可稳定细胞膜上钠离子和钙离子泵功能,改善电传导和电兴奋,进而减轻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的改变[7]。

本研究中,和单独应用胺碘酮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患者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心率显著降低。

提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更为突出,患者的心功能发生了更为显著的改善,同时用药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高。

研究显示,门冬氨酸可以作为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的载体,进一步改善心肌细胞的顺应性和舒张能力,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血流供应,并抑制心肌细胞重塑的发生[8]。

综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

参考文献
[1] 张静, 王平, 张岚.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及
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3): 282-284.
[2] 黄畇入, 卢佳.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23): 94-96.
[3] 张文艳.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
组别例数
心脏每搏输出量(mL/min)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次/mi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068.23±4.7569.34±4.0735.08±3.64 37.74±5.02*122.55±0.32103.51±0.27*观察组3068.76±4.96 75.45±3.23*35.76±3.86 45.45±6.77*122.62±0.64 94.13±0.95* t值0.423 6.4410.702 5.0100.53652.020
P值> 0.05 < 0.05> 0.05 < 0.05> 0.05 < 0.05注:与治疗前比,*P < 0.05。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