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咖啡试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01 蓝山咖啡真假辨
蓝山咖啡真假辨
目前市面上一些包装非常搞笑,一看就知道是假。
真的蓝山咖啡我还没有见到有500克包装的,500克包装的是中国和欧洲的习惯,99.999%是假蓝山咖啡。
真蓝山咖啡包装都是按照盎司和磅计算。
一般有如下包装:2盎司,4盎司,8盎司(半磅),12盎司,16盎司(一磅)。
还有通过包装上面的等级也可以看出问题。
很多厂家包装蓝山咖啡说是aaa级,aa级还有什么a级蓝山咖啡。
肯定是假,因为从来没有这几个等级的蓝山咖啡。
蓝山咖啡仅仅分为五个等级:1#蓝山;2#蓝山;精选圆颗粒蓝山;3#蓝山。
另外,市面上有些厂家为了迷惑消费者,采用木桶包装,要知道,木桶包装的蓝山咖啡我没有见到一磅包装的。
只有2盎司,4盎司,8盎司的。
因为木桶包装一般作为礼品,没有必要制作那么大包装的。
假的木桶包装厚重,而且还上清漆,我晕,这会影响气味的。
至于60公斤的大橡木桶包装的生豆就不在这里考虑了。
蓝山咖啡木桶包装的木桶上面都是用英文写明出产厂家。
看我的帖子里面的木桶包装图片就知道了。
对比其他木桶包装的蓝山咖啡,我只能一笑了之。
用句经典的电影对白来总结假蓝山咖啡的包装:拜托,老弟,出来混还是要专业一点。
味道:蓝山咖啡的独特香味是任何其他地区的咖啡都调和不来的。
不用打开包装就可以闻到
极其浓郁的水果香加巧克力香,另有说奶油香。
尝过真蓝山咖啡的人,就可以知道,蓝山咖啡的口味是非常好的。
入口醇厚,回味甘甜,十分顺口。
其他任何咖啡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口感。
假货在真蓝山咖啡口味面前只有现形的份。
当然,还是可以蒙骗很多不是很专业的消费者的。
证书:目前市面上牙买加咖啡局对所有出口的蓝山咖啡都可以颁布证书。
证书分为三种
(蓝山咖啡由4个牙买加政府许可的加工生产商经销,16个许可出口商出口)
3)牙买加蓝山咖啡原产地证明
品质证明证书都表明时间,数量。
由牙买加咖啡局随机在送检的蓝山咖啡里面抽取一个包装,进行检验,如果满足蓝山咖啡的条件,即颁布证书。
不可否认某些经销商有这种证书,但是,注意证书的时间和数量。
如果2003年的证书,送检数量100磅。
你说2005年他还在买蓝山咖啡而且拿出这份证书的话还有什么证明效力?好多经销商都是这样堂而皇之的拿出那份真证书来证明他的假货。
大家千万小心。
另外,一个在网络上面流传很广的蓝山咖啡证书其实是有问题的。
就是那个圆形的绿色的那个。
上面写有wallenford字样。
我把那份证书发给我在牙买加的熟人(我是做外贸的,牙买加有我一个客户),由他发给wallenford庄园,得到的答复是:此“证书”不是证书,仅仅是我们出口生
豆的标签。
还有人说那个证书是原产地证明,我晕。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圆形的原产地证明。
世界上由统一的原产地证明格式。
我已经传到我的帖子里面去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
原产地证明仅仅提供给大量进口蓝山咖啡生豆的企业,牙买加贸易协会不会提供原产地证明给小企业的。
价格:蓝山咖啡的价格是很高的。
所以希望用低于300元一磅的价格买到蓝山咖啡的人都是
在做梦。
除非是到牙买加去买,还有点希望。
国内几乎不可能。
厂家自杀价卖的除外。
所以,网络上面说什么50元80元一磅的蓝山咖啡,我可以保证是假货。
而且假的厉害。
当然,不排除有些黑心的商家故意提高价格,来冒充蓝山咖啡。
这种商家比那种低价买假蓝山咖啡的人更可怕。
写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对蓝山咖啡有个基本的认识。
另外,我不得不补充一下,蓝山咖啡毕竟还是咖啡,不是黄金。
说的难听点就是农产品,不要觉得高不可及,那是国内炒做的结果。
篇二:蓝山咖啡的虹吸壶煮法
蓝山咖啡的虹吸壶煮法
随着喝咖啡的人数日益增多,咖啡文化也逐渐普遍,假日里与朋友一起煮一杯现磨咖啡,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对于讲究咖啡品质的人,尤其是钟情于蓝山咖啡的人,虹吸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虹吸壶的原理
虹吸壶俗称玻璃球,是很好用的咖啡壶,它是利用虹吸原理来焖煮咖啡,步骤比较繁琐,但煮出的咖啡却更加香浓。
虹吸壶的容量
一般来说,每个虹吸壶的下座上都会标有容量,1cup约为120ml,2cup约为240ml,一半用两人份的虹吸壶煮1人份的咖啡,用三人份的虹吸壶煮两人份的咖啡。
通常粉与咖啡液的比例为1:12~15,也就是说10g的咖啡粉出120~150ml的咖啡液。
虹吸壶适宜的咖啡种类
虹吸壶适宜煮非重度烘焙的单品咖啡豆和综合咖啡豆,例如:蓝山、哥伦比亚、巴西等咖啡豆品种。
咖啡豆的细度
咖啡豆的研磨因咖啡豆的品种和烹煮的时间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酸性豆粗磨,苦味豆细磨,烹煮的时间越短研磨的粉末就越细,烹煮的时间越长,研磨的粉末就越粗。
温杯的重要性
温杯是好咖啡的先决条件。
对于一杯完美的咖啡而言,温杯至少
占了20%的功劳。
无论咖啡煮的多么好,只要倒入一个冰冷的杯子里,咖啡的温度立即降低,香气也抵消过半。
而事先把咖啡杯温杯,咖啡倒入后,不但温度得以保存,而杯子的温度更适于酝酿香气,使咖啡的香气完全释放出来。
冲煮蓝山的步骤
首先,下壶装入适量的水,并用酒精灯中火加热,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使用热水。
注意不能用大火煮咖啡,那样会烫伤咖啡,把苦味煮出来。
接下来磨咖啡粉。
咖啡豆最好采用出厂十天左右的咖啡豆。
研磨咖啡最理想的时间是在烹煮之前才开始研磨。
因为磨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所以研磨的时间不能过长,同时研磨的速度也不能过快,研磨过快会使磨豆机发热,间接使咖啡豆在研磨的过程中被加热而导致芳香提前释放出来,会影响烹煮后咖啡的香味。
在水开之前将磨好的咖啡粉倒入虹吸壶上壶。
在下壶的水完全沸腾后,将酒精灯暂时挪开约10秒钟,再挪回来,但不要放在下座正下方,应该略微偏离中心位置,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使水温最适宜的温度,大约95℃左右,二是减弱酒精灯的火力。
扶正上壶,将其插入下壶,这时下壶中的水因加热后压力增大,会沿着上壶的立管流入上壶,当下壶的水只剩下?时,用竹拌棒从四周向中间泼湿咖啡粉,在咖啡粉被完全泼湿后开始计时(这时不要搅拌咖啡混合液,此阶段称为“焖”)。
25秒时,用竹拌棒搅拌2~3次,55秒时第二次搅拌咖啡混合液,此时搅拌要快速,在液体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泡沫后停止搅拌,再等上几秒钟,撤走酒精灯,熄火。
用事先准备好的抹布擦拭下壶,给下壶降温,擦拭的顺序是先擦拭底部,再擦拭四周,且不要在一个位置停留过久,以免下壶冷却不均而炸裂。
下壶冷却后,内部压力随之下降,从而导致上壶中的咖啡被吸入下壶。
当上壶中的溶液吸入下壶后,拔出下壶,并将下壶中的咖啡倒入事先温好的咖啡杯中即可。
后言:根据泡沫的形态判断火候:若出现大量的细泡沫,说明火候大了,煮出来的咖啡会苦涩;如果出现大的气泡,且几秒后小时,则说明火候比较理想;若无泡沫出现,则说明火候不足。
篇三:牙买加蓝山咖啡
牙买加蓝山咖啡
听说过牙买加蓝山(jamaica blue mountain)咖啡的人几乎都知道它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如同劳斯莱斯(rolls-royce)汽车和斯特拉迪瓦里制造的小提琴(stradivarius violin)一样,当某种东西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声望的时候,这一声望使听说过牙买加蓝山(jamaica blue
monuntain)咖啡的人几乎都知道它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如同劳斯莱斯汽车和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一样,当某种东西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声望的时候,这一声望往往使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变成了一个永世流传的神话。
仔细了解一下蓝山的咖啡的神话是必要的,因为过去的形象和今天的现实经常是不一致的。
1725年,尼古拉·劳斯爵士(sir nincholas lawes)将第一批蓝山咖啡树种从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带到牙买加,种植在圣安德鲁(st。
andrew)地区。
今天的圣安德鲁地区仍
然是蓝山咖啡的三大产地之一,其他两大地区是波特兰(portland)地区和圣·托马斯(st。
thomas)产地。
8年内,牙买加出口纯正的咖啡达375吨多。
1932年,咖啡生产达到高峰,收获的咖啡多达15000多吨。
但到1948年,咖啡质量已经下降,加拿大购买商拒绝再续合同,为此牙买加政府成立了咖啡工业委员会,以挽救顶级咖啡的命运,到1969年,情况得到了改善,因为利用日本贷款改善了生产质量,从而保证了市场。
即使在1969年,日本咖啡饮用者也还愿意为这种咖啡伏保险金。
到如今,这种咖啡已达到了被狂热喜爱的地步。
到1981年,牙买加又有1500公顷左右的土地被开垦用于种植咖啡,随后又投资咖啡了另外6000公顷的咖啡地。
事实上,今天的蓝山地区是一个仅有6000公顷种植面积的小地方,不可能所有标有“蓝山”字样的咖啡都在那里种植。
另外的12000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其他两种类型的咖啡(非蓝山咖啡):高山顶级咖啡(high monuntain supreme)和牙买加优洗咖啡(prime washed jamaican)。
蓝山咖啡是世界上种植条件最优越的咖啡之一,牙买加的天气,地质结构和地势共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想场所。
贯穿牙买加的山脊一直延伸至小岛东部,蓝山山脉高达2100米以上。
天气凉爽,多雾、降水频繁,使用这方富土雨水调和。
在这里是使用混合种植法种植咖啡树,使之在梯田里与香蕉树和鳄梨树相依相伴。
一些小庄园也种植蓝山咖啡,如瓦伦福底庄园(wallenford estarte)、银山庄园(silver hill eatate)、和马丁内斯(j。
martinez)的亚特兰大庄园(atlantn estate)等。
即使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庄园主,按国际标准来算,也属于小规模种植,其中许多的庄园主小土地拥有者,他们的家族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了两个世纪了。
牙买加的咖啡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飓风的影响,劳动费用的增加和梯田难以进行机械化作业等。
许多小庄园和农场很难进行合理化种植。
然而,蓝山咖啡是那些重视信誉的咖啡零售商不论怎么都要库存一些的咖啡。
英国的以为主要的零售商说:不管价格如何,他将持续不断的全年出售蓝山咖啡,因为他有许多只认“蓝山”的顾客。
由于日本始终投资牙买加咖啡业,现在的蓝山咖啡种植大都为日本人所掌握,毫无疑问,他们也获得了蓝山咖啡的优先购买权。
在1992年,牙买加卖给日本688吨蓝山咖啡,卖给美国75吨,卖给英国59吨。
而现在,收获后的蓝山咖啡90%为日本人所购买。
现在由于世界其他地方只能获得蓝山的10%,因此不管价格高低,蓝山咖啡总是供应不求。
在英国,许多年来,郎福德兄弟(langford brothers)公司是唯一的供应商。
后来埃德蒙兹集团(edmonds group)也得到了牙买加萨尔达食品公司(salda foods)提供的货源。
蓝山咖啡与其他咖啡在运输方面的区别是,它是用容量70公斤的木桶运输,这是瓜德罗普岛赏格世纪所生产的博尼菲尔(bonifieur)木桶的仿制品,这种木桶最初用于装载从英国到牙买加的面粉,通常带有商标和生产厂家的名称。
咖啡业委员会为所有纯正的牙买加咖啡发放证书,并在出口商盖上认可章。
牙买加政府过去总是坚持说:所有蓝山咖啡都在牙买加烘烤,以保证质量不变。
事实上,烘烤是一项精美的艺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经验,训练和昂贵的设施。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咖啡豆应在烘烤后即刻获得并饮用。
咖啡在牙买加烘烤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
现在牙买加的生咖啡豆已经可以
出口。
最好的蓝山咖啡无疑是所能的到的最好的咖啡之一。
虽然价格能保证蓝山咖啡的充足的供应,但并不能相同的保证该咖啡有最好的风味。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咖啡喝起来比看上去要昂贵的多。
要想品尝到它最好的风味,所放入的咖啡豆要比其他咖啡要多,否则风味就有点名不符实了,所以体现风味的真正费用就在于它要比价格次于它的咖啡多加10%到15%的咖啡豆。
真正的蓝山咖啡是由当地最好的生咖啡豆制成的,这正式品尝家的乐趣所在。
它的风味浓郁、均衡、富有水果味和酸味,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除此之外,优质新鲜的蓝山咖啡风味特别持久,就像饮酒人所说的那样----回味无穷。
风味:香味十分浓郁,有持久的水果味。
颗粒:比较饱满
酸度:适中
均匀度:较平稳
建议烘烤法:中度烘烤
等级:极佳
享誉世界的蓝山咖啡,产自牙买加的蓝山山脉。
蓝山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很低,还不到其它咖啡的一半,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观念。
看啊,蓝色的山
氛围中,显得缥缈空灵,颇具几分神秘色彩。
地域气候独特
蓝山咖啡的独特风味与蓝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
蓝山位于北纬25度和南纬25度之间的咖啡带,有肥沃的新火山土壤,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终年多雨,昼夜温差大。
最重要的是,每天午后,云雾笼罩整个山顶,不仅为咖啡树天然遮阳,还可以带来丰沛的水汽,令蓝山咖啡的口感与香味出类拔萃。
健康的黑咖啡
纯牙买加蓝山咖啡将咖啡中独特的酸、苦、甘、醇等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强烈诱人的优雅气息,是其它咖啡望尘莫及的。
喜爱蓝山咖啡的人称:“它是集所有好咖啡优点于一身的?咖啡美人?。
”美国以经营咖啡与茶而闻名的皮特公司的总经理吉姆形容蓝山咖啡时说:“它的味道芳香、顺滑、醇厚,给我的感觉就像宝石一样珍贵。
正是因为蓝山咖啡的味道适度而完美,所以蓝山咖啡一般都以黑咖啡的形式饮用。
”
制作工艺传统
蓝山咖啡能够保持今天的极品地位,也与当地的经营政策密不可分。
1932年,牙买加通过了
鼓励咖啡生产的政策,减少岛上对糖出口的依赖。
当地政府并没有像大多数咖啡生产国那样,为了提高产值,大量种植产量高品质较差的咖啡,而是以品质为优,宁可牺牲咖啡的产量,也要保证蓝山咖啡的品质。
所以,牙买
加目前是世界上咖啡生产量较少的国家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巴西,每年要生产3000万袋咖啡,而蓝山咖啡每年仅生产4万袋左右。
另外,蓝山咖啡的加工制作也非常考究。
加工、烘焙、包装等都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标准,具体到成长期需要使用什么有机肥料都有规定。
收获时全部人工采收。
牙买加也是最后一个仍使用传统木桶包装运输咖啡的国家。
只有经过牙买加咖啡工业局规定的这一系列苛刻的标准鉴定,咖啡才能获得政府颁发的保证书,正式冠以“蓝山”的名称。
美国人不喝蓝山咖啡
美国是一个爱好咖啡的国家,但是记者在休斯敦的几家主要连锁超市和星巴克咖啡店都没有觅得“咖啡美人”的芳踪。
据休斯敦市中心星巴克咖啡店的一位侍者介绍,他们这里的咖啡主要用非洲、哥伦比亚或者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咖啡豆制作。
蓝山咖啡在市面上比较少,90%的蓝山咖啡都被日本人占有。
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蓝山式”咖啡中并不含有一粒正的蓝山咖啡豆。
有一种“牙买加混合蓝山”咖啡是由30%的蓝山咖啡和70%的最好的牙买加高山咖啡混合而成。
上述两种咖啡都试图模仿蓝山咖啡的味道,却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
记者在咖啡屋附近采访了几位顾客,有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蓝山咖啡。
蓝山咖啡在美国受到“冷遇”,与美国人喝咖啡的习惯有关。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调味咖啡逐渐成为大家喜爱的咖啡。
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咖啡豆中加入调味用的香料,或者在煮好的咖啡中加入已经调好味道的咖啡伴侣。
调味咖啡多达上百种,目前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是香草口味、榛子口味和杏仁口味的咖啡。
调味咖啡大多采用比较便宜的咖啡豆制成。
蓝山咖啡每磅(1磅约合1市斤)80美元,麦斯威尔咖啡每磅只要3美元。
篇四:咖啡中的感悟
咖啡中的感悟
在众位学子盼星星盼月亮之下,星期六像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似的,缓缓的在时光隧道里前行,终于在我殷切的期盼下来到我身边。
啊!星期六终于来了,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见到爸妈了。
我一边想着,一边迈着欢快的步伐在超市买了瓶蓝山咖啡,然后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塞着耳机,顿时觉得路上的风景真好看。
天是那样蓝,水是那样清,云是那样白,树是那样绿,简直比我来时的风景美上几百倍。
随手拧开刚买的咖啡,便往嘴里送,可是我喝了一口后,几乎要喷出来了!我的神呐,这世上竟有如此可怕的咖啡?简直就是一朵奇葩!喝了它我都有种喝了鹤顶红的恐惧,我想鹤顶红的味道也不过如此吧!我一边感叹着,一边
埋怨书的“谎言”,为什么书上说它好喝!以前我也经常喝咖啡,但着实没有尝过这般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人心的咖啡!
我带着一丝好奇,但更多是恐惧的心理,像是探险家一样,又小小品尝了一口。
只感觉嘴里的苦涩和一丝酸味吞噬了我的舌头,我赶紧将它吞下去,但是为什么在我咽下去之后,它变甜了!我又试了一次,在我咽下去后品尝到一种沁人心脾的甜,好像刚才喝的不是咖啡而是糖水。
我在感叹它的奇妙时,我仿佛有了新的领悟。
人生不就像这瓶蓝山吗?在我们痛苦的时候,在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在我们溃不成军即将被困难所吞噬的时候,我们
会有一种不甘心的情绪产生,凭着这种想法在我们即将宣败的那一刻,猛然之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把困难狠狠的吞下。
但是在吞下困难的瞬间我们又似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在得到宝贵经验后的喜悦,尝到了死而复生的喜悦。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人们喜欢蓝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种味道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吧。
我似乎也喜欢上了蓝山,我相信它告诉我的道理会让我在以后人生中变的更加坚强,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车,依然颠簸在马路上,而我的心却很平坦,而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心走过的路似乎比车走的还要远。
377班杨柳杉
篇五:咖啡的基本认识
咖啡的品种和特色
蓝山咖啡:产于牙买加,甘醇香、微酸、风味细腻、口味清淡。
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柔顺、柔软香醇、略带果酸味。
哥伦比亚咖啡:产于南美洲, 微酸甘醇香、微酸至中酸。
巴西咖啡:产于南美洲,中性、中苦、浓香、微酸、微苦、内敛。
曼特宁咖啡:产于印尼~苏门答腊,苦醇香、香浓苦。
摩卡咖啡:产于依索匹亚,酸醇香、带润滑的中强酸甘性特性。
爪哇咖啡:产于印尼~爪哇岛,强苦弱香、无酸。
咖啡豆
咖啡豆生长于以赤道为中心,称之为咖啡带的热带或亚热带各国农园之中,随着船支旅行到日本。
当茶褐色的咖啡
咖啡的产地广布于
南美、中美、西印度群岛、亚洲、非洲、阿拉伯、南太平洋及大洋洲等地区。
而在产量方面,占全世界产量第一位的是巴西(约30%)、第二位的是以哥伦比亚(约10%)为中心的中南美占了六成,其次是非洲、阿拉伯约占三成,其余的10%则分布于亚洲各国及各多数岛屿。
小而圆滚的深褐色咖啡豆、在研磨机中悄悄地散发出芬芳的清香,注入杯中呈现琥珀的美丽颜色,这就是一般人对于
咖啡非常深刻的三个印象。
当您在探索咖啡的历史及其风姿的同时,您也可以看到那正受到热带阳光爱抚而绿叶闪烁的咖啡树。
它有着近似茉莉的小白花,其果实由绿而黄绿、最后变成红色,咖啡豆正是它果实里的种子。
而且,若您到咖啡豆的精制厂看看,您一定可以看到那被称为咖啡樱桃的红色果肉与已去除掉内果皮及银皮的新鲜而青绿的咖啡生豆。
这就是出口用的咖啡豆。
最适合栽培咖啡树的条件是:年雨量为1500-2000公厘,而平均温度为20度左右,不会降霜的地区。
咖啡树是属于阿卡那科常绿树植物,若是野生的,甚至可以长到八公尺以上。
但在农园中都将高度剪至二公尺左右,以保咖啡豆的品质,并便于管理。
目前最主要栽种的树种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卡内弗拉种)及利比里卡种等三原种。
其又可细分为数十种品种,在生产、流通及交易时、也都会加以区别的。
●从咖啡樱桃到生咖啡豆
关于生咖啡豆
一棵咖啡树约可结3-5公斤的咖啡樱桃,并可精制成五分之一重量的生咖啡豆。
其中藉由多人之手与时间,将咖啡
樱桃转变为生咖啡豆。
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
阿拉比卡种约占全世界咖啡产量的三分之二,不适于生长在高温、低温、多雨、少雨的地区,豆呈椭圆肩平型,其特征为香浓而品质较佳。
罗布斯塔种则是苦而不酸,香味也不是很好,所以适合制成混合味咖啡。
在阿拉比卡种中混合适量的罗布斯塔种,通常被使用来冲泡冰咖啡、即溶咖啡及罐装咖啡。
其特征是生长于低地。
抗病力强。
利比里卡种的品质、产量都不佳,大部分出口至欧洲,而没有进口到日本。
平豆与圆豆
熟而红的咖啡樱桃,是有多重构造的。
最中间即是咖啡豆的前身,淡绿色的种子。
一般而言,咖啡的果实是由两
棵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
互相衔接的那一面则是平坦的接面,故称之为平豆。
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其味道并无不同。
从收成到出货
收成果实后到出货上市前要先去除外皮、果肉、内果皮及银皮。
其方法有干燥式(亦称天然法或非水洗式)与水洗式两种。
干燥式方法较为单纯。
首先,将刚采下的果实广布在曝晒场上一两个星期,直到果实发出霹啪的声音为止,自然干燥之。
之后,以脱壳机将干掉了的果肉、内果皮和银皮去除。
以这种方式精制而成的咖啡豆,呈微酸而略有苦味。
几乎所有巴西产的咖啡豆、衣索比亚、叶门等地之咖啡豆都是以这种方法取得的。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受天候的影响,以及易掺入瘕疵豆和其它杂质。
因此,必须细心地加以师选才行。
另一种方式则是水洗式,即将收成的果实放入流动的水槽,除去浮在水面的果实之后,以果肉去除机剥除外皮和果肉。
再放入水槽,将浮出的果肉去除。
之后,移入发酵槽,浸泡半天至一天,再将发酵的咖啡豆表面上的胶质溶掉。
再以水洗过后,晒干数日后以机器干燥之,最后用脱壳机将内果皮去除,即成为可作为商品的生咖啡豆。
水洗式的咖啡豆较以干燥式而得的咖啡豆,色泽较美,且杂质也较少。
哥伦比亚、墨西哥、瓜他马拉等国产量的70%左右都采此一方法。
有时在发酵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将可能发出发酵臭及其特有的酸味;但处理得当的话,各种豆都能够散发出其独有的咖啡香来。
为了能够完整地送到目的地,生咖啡豆被装入麻袋中放在特殊的货柜里,展开遥远的商船旅行。
咖啡树的栽培
咖啡树是属于阿卡奈科常绿的灌木,其栽培只限于特别的环境,要在温暖的气温(摄氏一五~二五度)、湿度、阳光、风、雨及土壤等条件调和所组成的环境,才能培育出结实的咖啡树,获得丰富的收获。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二三.五度的热带区为咖啡主要生长地带。
此地区受阳光直接照射,雨量充沛,且高度愈高所栽种出的咖啡树,品质愈好。
不过一旦高度达到会降霜雪的程度时,反而不适合栽种。
咖啡果实
咖啡的花是白色的,具类似茉莉花香,花开二至三日后会凋谢。
果实与樱桃相似,形状是椭圆形,果实最初为绿色,完全成熟时则变成浓艳的红色,一般用手即可摘取。
果实坚固的外皮与在其中胶状的果肉内,含有硬壳覆盖种子。
果实通常都有附壳的种子二粒,种子是细长的椭圆形,一面是圆的,另一面平坦。
生咖啡豆呈绿色,被薄薄的银皮所包围。
生豆通常是在采收后二个月(咖啡年度是十月到隔年九月止)由产地输出,这种该年的作物称newcrop;经过一年的称pastcrop;经过数年后的称oldcrop。
咖啡豆是农作物,新鲜度自然会影响其味道,价格除了特别品外(如*也及特咖啡),新收获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
*注:也及特(酿造的意思),是指在数年间生产地的高地仓库保管所成的中度咖啡,圆纯熟焦风味,这类咖啡是以额外的高价交易的。
但在仓库放臵多年而褪色的豆子只不过是老豆子而已。
于商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