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临汾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

回答1-3题。

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土壤肥沃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回答4-5题。

4.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
C.防治土地盐碱化 D.提高粮食产量
5.欲对该地区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所需的最佳资料或技术手段为A.卫星遥感图像、GIS技术
B.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GPS技术、GIS技术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答6—7题.
6.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开采矿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7.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B.实施人工降雨
C.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D.发展立体农业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8-9题。

8.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9.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回答第10题。

10.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
A.土壤贫瘠 B.生物易遭破坏 C.枯枝落叶少 D.物质养分流大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国际重要湿地。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

根据材料,回答11~13题。

1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原因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1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13.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增加了对长江水源的补给
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单产减少 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落--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回答14 ~15题。

14.下列表述,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城市化速度过快
C.失业率高 D.产业结构单一
15.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6 ~19题。

16.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17.大型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总径流量
B.显著加快河流的下泄速度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

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

据此回答18 ~19题。

18.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⑨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⑨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④② D.①③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

读图回答20—21题。

20.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21.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A.①以西河段 B.①③之间河段 C.②③之间河段 D.③以北河段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影响区域内农作物熟制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低 B.地形地势 C.光照强度 D.科技水平
23.图示一年两熟区内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水分小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24-25题。

24.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第II卷(综合题 50分)
26.(10分)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处。

(2分)
(2)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米。

(2分)
(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为250毫米、毫米。

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6分)
27.(10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材料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

(4分)
(2)近年来,B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8.(16分)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4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3)分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4分)
29.(14分)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圈甲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1)描述图甲中城市分布特点。

(2分)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6分)
(3)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6分)
参考答案
1-5 BDDAA 6-10 CCDBB
11-15 CDABB 16-20 DDACC
21-25 BBCCB
26.
(1)4500(2分)
(2)2000(2分)
(3)570(2分)(数值接近均给分);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从山口进入盆地,并沿天山北坡上升产生地形雨,故北坡降水多(2分)
27.
(1)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分),新疆西(北)部略增多(2分)。

(2)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靠近河流,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

(任答3项,共6分)
28.
(1)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分)
(2)上游春汛原因: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2分)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2分)河口枯水期原因: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2分),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2分)。

(3)原因: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罗讷河政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2分);同时核电逐步形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2分)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