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新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刘建斌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9期
摘要:介绍了阜新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常发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的全程绿色
防控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是: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杀虫灯)、生物防治(田间释放赤眼蜂、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进行全程绿色防控。

关键词:小菜蛾;杀虫灯;生物农药
1 概述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在13.33万hm2现代农业示范带的引领下,很多
乡镇成立了规模比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多个蔬菜生产基地,使蔬菜生产成为当地的
一大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

阜新地区露地栽培蔬菜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如大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这些蔬菜上常发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甜菜
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这些害虫是影响阜新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如果
防治不好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防治上如果一味的依赖化学农药,不但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也给蔬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虫害,确保蔬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
境安全,真到实现“绿色蔬菜”。

现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供农
户实际参考使用。

2 技术模式
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杀虫灯)、生物防治(田间释放赤眼蜂、生物农药)和高效低
毒低残留农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进行全程绿色防控。

3 技术措施
3.1 农业防治措施
通过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措施,改善蔬菜的生长环境,增强蔬菜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1.1 深翻土地。

对土壤进行深翻,可以将土壤中大量的有害病菌及害虫虫卵杀死,降低害虫基数,同时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蔬菜作物根系发达,提高抵抗病虫的能力。

3.1.2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配合使用适量的化肥,可以保证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养分供应,避免由于脱肥导致的生长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

3.1.3 清除病残体。

蔬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可有效减少病源和虫源。

另外,蔬菜生长期间也要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害虫产卵的场所。

3.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应用较多且防治效果较好的主要有:杀虫灯诱杀及黄板诱杀技术。

3.2.1 杀虫灯诱杀技术。

在阜新地区应用杀虫灯时主要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及太阳能高压杀虫灯两种。

其中对于面积较大的地块可以采用太阳能高压杀虫灯,该种杀虫灯诱虫有效范围较广,防治面积为80~100亩。

对于面积较小的地块则适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该灯的防治面积
一般为6~10亩。

杀虫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多数害虫的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引诱成虫,然
后利用电网触杀。

这种防治措施具有无抗药性,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

3.2.2 黄板诱杀。

利用一些害虫如蚜虫、粉虱等对黄色的趋性,在田间设置黄板对其进行诱杀,一般每亩地张挂黄板20~30块,悬挂的高度以高于蔬菜上部20~30cm为佳。

要特别注意,一般每30~40d就要换一次板。

3.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应用较多的性诱剂诱杀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现在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虫、甜
菜夜蛾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应用。

3.3.1 性诱剂技术。

应用小菜蛾性诱剂防治小菜蛾技术在阜新地区应用较多,且防效很好,操作也很简便。

主要方法是:从定植开始每亩放2~4个放有小菜蛾性诱芯的诱捕器,每一个月更换一次诱芯,悬挂的高度在蔬菜上方15~20cm处,并随着作物的生长调高诱捕器高度。

3.3.2 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技术。

利用赤眼蜂对菜青虫、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卵的寄生作用,在十字花科蔬菜田释放赤眼蜂,减轻这些害虫的危害。

具体
方法为:在田间发现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卵时开始释放赤眼蜂,赤眼蜂蜂卡应别在蔬菜中部叶
片的背面叶柄上,一般每亩地放蜂2~3次,每次1~2万头。

3.3.3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技术。

蔬菜上可以使用的生物农药品种较多,且防治效果也相对很好。

生物农药由于使用成本相对较高,适合在蔬菜、水果等高效作物上使用,有利于保
证质量安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可应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多杀菌素、苦参碱、除虫脲等防治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等多种害虫。

3.4 化学药剂防治
在蔬菜上发生虫害时,首先应选择用生物农药防治,如果效果不好时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
化学农药,一定不能选用中毒甚至高毒农药。

现在低毒低残留农药已经广泛使用且防治效果良好,成功替代了很多高毒农药,确实保证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常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有:
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等,这些药剂在使用时要做好轮换工作,避免害虫
抗药性的产生,保证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红,薛东,杨长举.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2005(6):34-38.
[2] 袁辉,李安国,黄超艳.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农药减量的难点及对策[J].南方园艺,2012(1):44-45.
[3] 吕文彦,娄国强.十字花科蔬菜常见害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长江蔬菜,2009(12):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