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师生信息化能力发展标准框架与内涵——《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张屹[1];刁均峰[2];马静思[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2]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页码: 16-2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4期
主题词: 数字校园;职业院校;师生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规范标准
摘要:�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提出旨在促进职业院校师生信息化能力发展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及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标准。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基于课程教学活动、工作过程、管理学等多重视角,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引领作用,关注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教师研究与创新,并以满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强调数字公民与教师信息社会责任。
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标准逻辑起点是学生信息素养,基于管理学胜任力模型形成标准框架,并对学生能力要素进行了扩充和重构,提出发展信息化专业思维及专业与职业能力要求。
基于师生信息化能力发展的视角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进行解读,以期对职业院校推动师生信息化能力发展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