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下面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2
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的自由只能体现在()。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要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5
“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体现的是一种()。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6
()认为实践是一种客观精神活动。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7
()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8
资本主义垄断下竞争的特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9
下面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的手段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1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的作者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11
下面关于科学与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12
从1935年到1976年中国的历史打上了毛泽东的个人印迹,体现了()。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1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14
下面不是认识主体的限制因素的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15
比萨斜塔试验体现了()。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16
蔡元培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关于取材的评价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17
中世纪把《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当成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体现了()。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18
垄断价格是获得垄断利润的手段,其公式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19
()第一次提出了“存在”的概念。
分
B、
C、
D、
我的答案:C
20
意识形态对社会及个人的调控有四个基本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是()。
分
A、
C、
D、
我的答案:D
21
现开花再结果实体现了时间的()。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2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方式体现在()。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23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的内容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24
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允许少数人保留自己的意见,体现了民主的()。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25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总共含有()条提纲。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26
空间的广延性和并存秩序简单来说就是指事物的()。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27
下面说法不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28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2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一种()。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0
下面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31
从注重物质到注重休闲、学习体现了科学技术对我们()的改变。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32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着作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3
“哲学是飘浮在空中的学科”体现了哲学的()。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8小时,那么剩余价值率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35
只有()可以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
A、
B、
C、
D、
我的答案:B
36
下面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7
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8
价值规律给商品经济带来的消极作用不包括()。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39
商品流通公式中,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0
造成人的认识能力差别的最根本原因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41
黑格尔把()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42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上千万百姓的血汗换来的,体现了()。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3
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唯物主义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44
下面关于国家的政治统治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5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创作于()年。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46
下面关于经验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47
从实践到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是()。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8
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成为基本问题,下面不是决定因素的是()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49
()提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50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完成。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分)
1
货币有五种职能,但基本职能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
()分
我的答案:√
2
数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意识形式。
()
分
我的答案:×
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直线发展的,要克服悲观论、循环论的错误历史观。
分
我的答案:×
4
费尔巴哈批评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提出了抽象唯物主义的观点。
()
分
我的答案:√
5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技管理等实体性因素。
()
分
我的答案:×
6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并不是商品。
()
分
我的答案:×
7
不可知论否认了人的认识有无限可能性,对人们的认识活动毫无益处。
()
分
我的答案:×
8
人脑的重量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智力就依靠劳动产生差别。
()
分
我的答案:×
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
()
分
我的答案:√
10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指的是存在于现实事物之外的“事物本身”。
()分
我的答案:×
11
辩证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积极的能动的,是因为它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
分
我的答案:√
12
自然资源只有进入到社会生产中才能够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
分
我的答案:√
13
人的认识过程只能借助理性的思维方法,非理性因素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
()
分
我的答案:×
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诗人陶渊明。
()
分
我的答案:√
15
根据唯物史观,国家的命运前途是受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
分
我的答案:×
16
鲁迅说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到的是《易》,才子看到的是宫闱秘事。
()
分
我的答案:×
17
人的内在尺度指的是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
()
分
我的答案:√
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把科学性和无产阶级利益统一起来。
()分
我的答案:√
19
评价历史人物的阶级分析方法体现在要注意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
()
分
我的答案:×
20
农业社会中没有信息的交流。
()
分
我的答案:×
21
《本草纲目》是在李时珍花费大量时间心血积累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成书的。
()
分
我的答案:√
22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体现在直观性、机械性。
()
分
我的答案:×
23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种精神关系的集合体。
()
分
我的答案:×
24
劳动力创造的超出自身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
分
我的答案:√
25
价值的主体是人,价值的客体只能是物。
()
分
我的答案:×
26
“天时地利人和”体现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互联系。
()分
我的答案:√
27
中国的耕地资源排世界第67位。
()
分
我的答案:×
28
事物的永恒运动不代表事物任何时候都是发展的。
()
分
我的答案:√
29
马克思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
分
我的答案:√
30
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意识的巨大影响要求我们抵制外来文化的输入。
()
分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