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互替商品需求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图1和图2表示。

则图中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B.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D.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
2.自201 6年12月1日起,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

受此影响,超豪华小汽车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它因素(P为不含税价格),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网购狂欢节”。

网购电商在这一天会采取降价的方式来促销,需求量大幅增加。

下列曲线图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最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4.我国己有28省份开通高铁,5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覆盖,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高铁作为出行工具。

同为交通工具,高铁与飞机是
A.互补商品B.价值最相同的商品 C.替代商品D.价格档次相同商品5.下图中,若P为自变量,Q为应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各选项中,变量之间关系与右图一致的是( )
①P为小麦的价格,Q为大米的需求量
②P为人民币汇率,Q为中国出口总量
③P为存、贷款利息率,Q为社会总需求量
④P为商品价格总额,Q为货币发行量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6.每年春节前后,我国食品价格都会出现持续攀升状态,特别是蔬菜价格上升幅度较大,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冲击。

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②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③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同步变化的
④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7.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M商品价格上涨过快,财政应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
②N商品价格上涨过快,财政应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
③M商品在营销策略上,商家应该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提高销量
④N商品在营销策略上,商家应该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提高销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据某网上商城数据显示,随着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空气净化器日益走进普通百姓
家庭,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用图甲和图乙两个曲线示意图来表示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QA)受其相关商品价格(PB)变动的影响。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甲
②猪肉价格变动对牛肉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乙
③火车票价格变动对飞机乘坐率的影响符合图甲
④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对宾馆入住率的影响符合图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阿里巴巴的在线交易销售额约93.4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90亿元),创下世界上最大的上购物记录。

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①居民收入增加②流通环节减少③消费观念转变
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⑤流通成本降低⑥商品价格下降
⑦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A.①—③—⑦—④B.⑦—⑥—③—④
C.①—⑥—②—④D.②—⑤—⑥—④
11.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买方市场:供过于求,卖主竞争激烈,买主处于主动地位。

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买主竞争激烈,卖主处于主动地位。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2.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降,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

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

这表明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13.下面是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有关情况的变化图。

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C.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D.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即把燃料乙醇作为燃油品质改善剂、增氧剂,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汽油中),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案的实施()
①将使普通汽油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②汽油生产企业将大幅压缩生产
③将使普通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④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其需求量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需求曲线(注:OP表示价格,OQ表示需求量)更能准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A.
B.
C.
D.
16.2014年--2018年,我国部分商品的生产供应总体有了下图中的变化,(图中Q为供给,T 为时间)。

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下图的判断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有可能是纸质报刊,移动媒体对纸质报刊的替代效应加强
②乙商品可能是智能化家电,传统家电不能适应人的美好生活需求
③丙商品可能是空气净化器,美丽中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④丁商品可能是婴儿类用品,二孩政策实施增加了婴儿类用品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甲与乙是互为替代商品,甲商品为具有一定污染的产品,有需求弹性。

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国家提高对甲商品的税率,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和供给变动途径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8.假定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时,M商品的需求变化量为15单位;当M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2%时,M商品的需求变化量为2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替代品价格上升12%同时也出现,M商品的需求数量
A.减少5单位B.增加5单位C.减少35单位D.增加35单位19.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具有重要影响(如下图)。

I0向I1移动所引起的变化说明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等量变动
②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
③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
④互为替代品的甲、乙商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截至2019年4月3日,哈牡高铁开通满百天,牡丹江站共发送旅客172.9万人次,同比增加9.6万人次。

其中,高铁旅客73.6万人次,占旅客发送总量42.57%。

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对哈牡高铁的开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反映了开通哈牡高铁对停靠站附近景点需求的影响
②图乙反映了哈牡高铁的价格调整对该线路客运量的影响
③图丙反映了开通哈牡高铁的对沿线城市公路客运量的影响
④图丁反映了哈牡高铁的价格调整对该线乘客需求量的影响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1.一般来说,对于替代产品,企业会适当提高畅销产品的价格,适当降低滞销产品的价格,使得二者的销量相得益彰,增加企业总利润。

下列做法符合替代产品定位定价策略的是()
①鉴于国内成品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国内某汽车经销商主动降价促销
②国内某超市根据日常销售情况上调洗衣粉的价格,降低肥皂的价格
③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国内某旅游公司提高短线游价格,降低长线游价格
④国内某快餐店周末与饮料商合作,推出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进行促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由于工作时间富有弹性和较为丰厚的收入,很多私家车加入了网约车队伍。

这一现象会导致
①出租车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②公交公司的利润必定减少
③出租车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④传统出租车消费需求减少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会导致需求曲线(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由D向D′移动的是
①进口汽车关税下调对国产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②汽油价格持续下降对传统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③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④国庆节某品牌汽车打折促销活动对该品牌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4.据测算,在春节高峰日内北京发往深圳的高铁动卧列车上,将出现最高达3960元的预售票价。

除了春节高峰日外,高铁动卧的平日票价和节假日票价与相同往返地的飞机票价格相似,最低700元,最高1790元。

老王一家从北京去深圳,本打算乘高铁前往,考虑到票价原因,最终还是选择了飞机。

这说明
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会受到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高时,人们可以选择其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因为高铁的需求量大所以价格较高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5.2012年7月1日,全国开始试行阶梯电价。

根据目前确定的方案,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要求覆盖80%居民家庭用电,保障这些家庭用电价格不上涨;第二档用电量要求覆盖95%的家庭,每度电价上调5分钱;第三档则覆盖剩下的5%用电量最高的家庭,每度电价上调3毛钱。

实行阶梯电价,主要是因为
A.价值决定价格B.需求影响价格C.价格影响需求D.政府制定价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图示说明价格与需求为负相关;价格与供给为正相关。

A不符合题意,图示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没有涉及“产品结构的调整”。

B不符合题意,图示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没有涉及“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C符合题意,价格与需求为负相关,因此生产者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

D错误,“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说法错误。

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超豪华小汽车的购车成本会提高,超豪华小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应选②排除①;超豪华小汽车的需求量减少,会影响超豪华小汽车的生产,使其供给量减少,应选③,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3.C
解析:C
【详解】
A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变化。

B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有小幅的增长。

C正确,图示表示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有大幅的增长。

D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无论需求怎样变化,价格不变。

故选C。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4.A
解析:A
【详解】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高铁与飞机是互补品,互补品是两种商品互相配合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互补品的“需求”的变化,A适合题意,BCD排除。

5.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发行规律。

①:对于互为替代品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化,①正确。

②:因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总量成反方向变化,②不符合题意。

③:因为存、贷款利息率和社会总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③错误。

④: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④正确。

故本题选A。

【巧思妙解】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6.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④: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材料中蔬菜、食品属于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冲击,就是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①④正确。

②:“必然”表述过于绝对化,②错误。

③:商品的价格和居民的消费水平成反方向变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A。

【知识再现】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规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M商品是高档耐用品。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故②正确,①错误;M商品在营销策略上,商家应该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提高销量,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B。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随着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空气净化器日益走进普通百姓家庭”,说明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使得空气净化器在同一价格下需求量大幅增加,图示①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

说明价格上涨,故②错误。

需求量的大幅增加,空气净化器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使得其价格升高,进而刺激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图示④反映了这一变化,③错误。

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

因此,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9.A
解析:A
【详解】
汽油与汽车为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下降时,汽车的需求量会上升,①正确;猪肉与牛肉互为替代商品,当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会上升,②正确;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商品,火车票价格下降时,人们对飞机的需求量会下降,③错误;景区与宾馆为互补商品,当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时,人们对宾馆的需求量会下降,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D
解析:D
【解析】
材料中取得了“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即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所以首先是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购物成本,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最终刺激经济发展,所以传导路径为②—⑤—⑥—④,选D。

网上购物和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无关。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
【知识总结】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2)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特别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水平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1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价格不能无限下跌也不能无限上涨,因此③符合题意;农副产品为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④正确;①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应减少,因此说法错误;②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应减少,因此说法错误;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的影响。

1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禽流感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同时价格的高低影响生产者生产规模的调整,说明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C入选。

A选项观点错误,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而不是价值围绕价格波动,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生产的目的,而是强调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生产规模的大小要根据市场而定,而不是越大越好,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3.A
解析:A
【详解】
A正确BCD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可知随着甲商品价格的上涨,乙商品的需求量下跌。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
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故选:A。

14.D
解析:D
【详解】
①: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二者互为替代品,如果大范围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会导致普通汽油的市场需求下降,①错误。

②:汽油生产企业不会大幅压缩生产,②错误。

③④: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二者互为替代品,如果大范围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普通汽油的市场需求下降,该做法有利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D
解析:D
【详解】
价格变动影响需求,所以选项B排除。

价格上涨,需求减少,故排除选项A。

由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故相对于C,D的变动较小,故本题答案为D。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于移动媒体的普及,人们更多使用移动媒体阅读,进而对纸质媒体的需求减少,导致纸质报刊的生产减少,故①正确;由于二孩政策放开,新生婴儿小幅增多,婴儿类用品需求小幅增加,刺激婴儿类用品生产发展,故④正确;由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必然会增加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从而智能家电供给会增加,故②错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进展,这会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减少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故③错误。

选B。

17.B
解析:B
【详解】
甲与乙是互为替代商品,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国家提高对甲商品的税率,因此将导致对乙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价格影响供给。

②中的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符合题意;价格上涨,价格影响供给,因此乙商品供给增加,③中的图示表示价格上涨,供给增加,符合题意;①中的图示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与题意不符,排除;④中的图示表示价格不变,供给增加,与题意不符,排除。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和供给变动途径正确的是②→③。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
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在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同向变化。

而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则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反向变化。

因此,根据题意,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时,人们对M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5单位。

而当M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2%时,人们对M商品的需求量则相应增加20单位。

而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替代品价格上升12%同时也出现时,M商品的需求数量应相应增加15+20=35单位,D项正确,A、B、C项错误。

故本题选D。

19.B
解析:B
【详解】
②③: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根据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的重要影响看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②③符合题意。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变动,但不是等量变动,①错误。

④:本题考查收入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影响,不是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化,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20.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①:开通哈牡高铁,停靠站附近景点需求会增加,图甲反映了开通哈牡高铁,停靠站附近景点需求在减少,①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