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暗时间》有感5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暗时间》有感
连续讲了三个整天的课,所以今天这个嗓子有点哑,如果声音不太好听你别太介意啊见谅。

从书名上看,这本书叫《暗时间》,应该是跟时间有关,没错,它是一本应该说偏向时间管理类的、自我成长这样的一本书。

那么暗时间呢重点在于暗,比如说明明三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因为某些人的中途打扰,或者因为某些事情的这个开始的难度让我们用了五个小时,那么这个差、这个两个小时的时间差去哪了呢?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就是这些时间差统统叫做暗时间。

所以我们就能明白,所谓的暗时间就是在生活跟工作当中,我们被偷走了的时间。

也就说不知道那时间干什么了,但时间过了,我们一回想好像又没干什么,这个时间就叫暗时间。

说白了,就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被耽误掉的时间。

那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哪了,其实我们就有效的调整,可以达到一个让时间浪费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让我们的所谓的暗时间降低到最少的一个程度。

那么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暗时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作者在书里面给了三个答案。

第一个原因就是纠结,怎么纠结法呢?比如说,我想早起,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我想多睡会儿,这也是我们的想法。

你会发现这两种想法都产生于你的大脑,但是他们之间在互相拉扯、在纠结。

其实这个时候你会有很多时间不知不觉的被浪费掉。

这时间你干嘛了呢?其实你什么都没干,就等这两个观点合二为一。

但是我告诉你,人脑的机制它本来就是这样,他无法合二为一。

所以如果说等的话,就陷入了纠结,陷入纠结,就陷入了暗时间。

第二个原因,这个暗时间的形成呢是工作切换,就这一点我是非常有共鸣的。

每当从A工作切换到B工作的时候,如果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工作,我估计这个切换过程也至少要一分钟。

可是你知道,我做的所有的这个工作都不是非常简单完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说有大脑就可以做到的。

我做的每件事,比如说拆书。

比如说我看了两个小时的历史书,然后忽然有人让我再看两个小时的科学,我是受不了的,我是崩溃的。

我的做法往往是:我不管多久,我先用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这本历史读完。

然后你再让我去读一个科学的、物理的、化学的其他的书籍,没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件事,或者说前一件事、前一个工作没有达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你就去切换了。

那么这个切换过程在大脑里需要一个时间。

比如说你切换之后,你发现前十分钟除了喝咖啡什么也干不进去;前20分钟呢,会上网看一些你认为没用的东西,否则新工作你开启不了。

所以这里面我觉得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就是:当我们这个工作任务很繁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有条理地去安排工作切换这个问题。

因为每一次切换就能给自己以及其他人带来很多的时间浪费,其实就是生命浪费。

第二个启发呢,他告诉我们不要同时做太多的事情——牵扯精力,就像极简主义一样,它不仅
仅说你同时做太多事会牵涉精力,而且她同时告诉你,你拥有太多东西也会影响你。

为什么呢?每一个你拥有的东西,要么是花钱买来的,要么是别人送的。

花钱买来的,证明呢你自己送给你自己。

所以呢所有东西都是送的,送的就是礼物,每一个礼物会给你一个特殊的记忆。

我一听这个说法太好了,所以我家到处都是垃圾,就是永远用不到但是永远留着的东西。

其实家里面留着一些永远用不到的东西跟职场上或者时间管理上经常切换,然后不注重浪费的时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那在我们知道这些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这种暗时间产生呢,或者说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里面一共有五个解决方案,中国人写的书,它的特点就在这,我一定会提问,但是我一定会给你答案。

解决方案之一:设立进度条,给自己设立一个进度条。

为什么呢?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其实对自己是一个激励。

如果这个进度条是公开的,那么其他人也能看到我的工作进度。

对我自己来讲,我会有一种成就感。

或者如果这个进度条今天没有增加,会有一种愧疚感。

其实这两种感觉是驱动人行为的最主要的核心。

那么还有一个核心就是其他人的看法,如果把这个进度条公开,那么其他人的看法还会激发这个人的行为。

那第二个解决方案呢,肯定就是减少任务的切换。

这个任务的切换,我是感触颇多,感触颇深。

我在做一个事情没做好的时候,突然来了个领导说你把那个事先干一下。

你知道不能被打断,但是来了另一个领导的另一个给你的任务,你又不得不做,这个时候如果
说你站起来解释,你说我干不了,这么多领导,每个人都安排我,我这个没干完…很显然所有这么烦人的人都马上被开除了。

所以呢,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被动的,没有办法减少这种任务的切换,那怎么办呢?作者也给我们一个办法,他说如果我们不能减少任务的切换,那么请你减少切换状态的预热时间。

比如说我从A要干B这样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个烟民的话,你一定这样做过,就是我马上干一个B了,先点根烟吧。

其实一根烟,不管他是三分钟还是七分钟,你的心理活动是在拖时间,为什么要拖时间?因为你害怕任务的切换,你对任务切换本来有一种抵制,但是又不能不切换。

那么第四个解决方案呢,是自己动手,坚持下去。

这个解决方案显然就非常非常的励志,但是从以前的课也包括这个系统王道在深圳讲这个课过程当中,我都会给大家讲说,心灵鸡汤这种东西,它永远是有效的。

鸡汤,它永远是大补的,看你怎么样去服用。

如果我们自己动手坚持下去,并且把想法写下来,并且把进度条的进度记下来,并且把所有能够影响我们切换状态的事情列出来,再如果把所有关键点列出来,每天照着练习照着看,那么你在创业的路上,在时间管理这方面已经成为一个高手了。

时间管理或者说效率管理这件事,是比较风靡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职场中在大企业中,但是呢,效率管理或者时间管理是由西方的一些管理学大师创造出来的,或者说编造出来的。

而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是没有时间管理这个概念,更没有效率。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并不是说中国或
者东方的智慧里面不包含时间的问题,不是这样。

因为在东方的世界里,这个时间是我们不可控的。

效率是在单位时间之内完成事情的数量跟质量,但是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的,明天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的,所以东方的智慧呢,不可控的事情、不了解的事情不瞎说;控制不了的事情,不会给他找几个原因,或者找几个方案,去让别人解决。

西方的管理学,西方的自我提升的方式,在全球已经持续火爆了100年以上。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你会发现西方的这些但凡能写成鸡汤的东西,会越来越走下坡路,为什么呢?因为东方正在崛起。

换句话说,因为东方的智慧渐渐的我们接受了,而西方的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方式好像在这个复杂的互联网或者说5G这样的一个时代,好像变得越来越不管用。

其实我们是又敬畏又害怕又期待这个5G、6G等等等等的科技的到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科技的到来会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性,同时呢也会有很多人产生焦虑。

因为这些技术的成熟,那么代替人类的所谓的人工智能会越来越智能。

那最后会怎么样?除了思考之外,所有的事情,人类终将被所谓的机器给替代。

所以呢趁现在机器还没有那么厉害,趁现在这个时间管理还有效——提升自己,在有效的时间之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你成为一个永远不被淘汰的人,这个我觉得是重中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