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要完成设计图的绿化配置,即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现有场地对不同用途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搭配,就要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一、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1、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2、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植物间关系要协调三、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构成各种园林空间利用植物的叶从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落叶树随季节发叶和落叶的变化,形成空间的闭合和开敞效果;利用常绿树形成常年稳定的闭合效果。
2、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选择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构成不同空间和形成各种氛围。
植物的形状极为丰富,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
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或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或形成活跃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颜色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节性,持续时间短,只能作为点缀,不能作为基本的设计要素来考虑。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工作者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城市景观的美化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营造城市宜人的环境,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进行综合性规划和科学性设计,特别是对于植物配置的方面需要严密的规划。
原则一:选择地栽植物地栽植物是指能在本地成长发育的植物,与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相适应。
选择地栽植物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并能够包容性地适应气候条件、提高植物的生存率。
本地习性植物是指在当地环境中自然生长的植物,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经过长期的适应环境,本地习性植物的适应力非常强,可承受恶劣的自然条件,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同时,选择本地习性植物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景观植物是指能够有效地营造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
合理的景观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环境更加优美,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生态和环保效果。
选择景观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颜色、花卉、形状和枝干等特性。
方法一:合理分区城市园林绿化应合理划分分区,规划好每个分区的功能和特点。
比如,商业街区的绿化可采用花坛和草地,其它场所如工业园区绿化可用仙人掌等多样化的植物。
每个分区的植物配置需要根据该区域的特点和用途,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方法二:确定植物群体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群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营造出景观的效果。
选择植物群体时,需要考虑植物的大小、花景和枝干,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生态环境的特点。
例如,在城市公园中,大型乔木可以作为“绿化屏障”用于隔离车流和行人,而矮低植物则可作为绿化的补充。
方法三:科学施策科学的施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降低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率,从而提高植物的生存率。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状况以及植物的特性来制定具体的施策。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景观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施策,才能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一座优美的城市需要树木、花草的簇拥,这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原则与方法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生态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生态原则,这是因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应当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城市的地形、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促进土壤的固化和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景观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二原则是景观原则,即要结合城市的风貌、历史文化等特色,选取具有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城市园林的景色在整个年份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3.功能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三原则是功能原则,即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
比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而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则可以选择一些清新怡人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多样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四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即要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被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疾病传播的风险,还可以为城市中的鸟类、昆虫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
5.健康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五原则是健康原则,即要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或者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1.调查研究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特点等情况,为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1.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长时间生存在本地区且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即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环境,并且成为了最适合本土种植的特色植物。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中要将乡土植物作为首选,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1.2、统一性原则对园林植物而言,由于植物类别不同,形态、色彩、线条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影响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所以,要利用植物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良好融合,充分满足园林需求,符合植物生长习性,达到园林艺术审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不同构图方法,打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从而创造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观赏游玩的要求。
1.3、均衡性原则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
比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
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
1.4、多样性原则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为生物多样性、改善绿地系统带来较大的帮助。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2.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植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在研究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要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及生活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较小,但有些植物栽植在一起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使月季茁壮生长;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等栽植在一起都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8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张艳摘要:针对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例如因地制宜原则、合理搭配原则等,进行有效分析,并简单介绍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被配置与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要点,充分体现出植物自身的美学价值,有效美化环境等,取得较好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养护城市园林景观植物,能够有效地帮助园林设计师配置和选择合适的室外景观植物,提升园林的艺术水平和绿地质量,营造出生态和谐的生态氛围,使园林景观植物逐渐成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枢纽。
一、园林植物配置要点(一)结合季节特性合理选择绿化植物根据园林工程造景特点能够得知,要想更好地增强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根据季节特性,优化植物配置,打造气候舒适的春季、迅速成荫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丰富多彩的冬季等自然景观,能够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根据季节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绿化植物,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综合观赏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实际观赏需求。
(二)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组合在选择绿化植物种类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各类绿化植物的形态特点,加强植物配置,并遵守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根据园林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环境,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
通过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结合,并采取分层配置,可以明显提升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使园林绿化植物色彩与层次更为丰富,为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二、宜兴市丁蜀镇青龙山公园景石节点花境植物配置分析在花境的设计过程中,一、二年生植物使用次数较多,导致花境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就会很多,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地进行维护,一旦维护出现问题,较容易导致花境中的植物死亡。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园林绿化是指利用植物、花草树木等自然要素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和合理配置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还能够达到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含量、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
下面将从植物选择和配置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园林绿化施工的要点。
一、植物选择要点1. 地区适应性:植物的选择应当以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环境条件为依据。
对于温带地区,应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而热带地区则应选择耐热、耐湿的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耐盐碱、耐污染等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2. 观赏价值: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装饰元素,观赏价值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植物的颜色、形态、花期、花香等特点都会影响整体景观的美感。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是否具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和花朵的吸引力,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
3. 生长特性: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规模大小、根系特点等各不相同。
在选择时应根据园林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植物的生长特性。
例如,对于需要快速形成绿化景观的地方,可以选择生长迅速、枝繁叶茂的植物;而对于小型庭院或花坛,则需要选择生长较缓慢的小型植物,以保持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4. 生态适应性:园林绿化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品种,以提高绿化效果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草本植物或藤蔓植物等缠绕特性的植物,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生态丰富度。
二、植物配置要点1. 形状对比: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注意形状的对比和搭配。
形状对比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并持久引人注目,使整个园林绿化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可以将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搭配不同形态的植物,如翠绿的竹子与花朵绚丽的花卉相互衬托,增加园林的美观性。
2. 色彩搭配:园林绿化中的色彩搭配也是关键。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适应环境原则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光照情况等因素。
比如,在寒冷地区就应选择能耐寒的植物品种,而在炎热干燥的地区则应选择能耐旱的植物品种。
只有选择适应环境的植物,才能够生长得健康,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2.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色彩对园林景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配置中,可以通过搭配不同颜色的植物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通常,冷色调(如蓝色、紫色)可以给人带来冷静、安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则更加热情、活跃。
3.高矮搭配原则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高度差异可以带来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常,可以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或灌木作为景观的主体,再用一些矮小的植物点缀于其间,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这样的布局不仅能够提升景观的立体感,还能够增加空间层次的丰富度。
4.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似的植物连续种植在一起,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植物群。
群植可以营造出浓密的绿色,增加景观的韵律感和连续性。
同时,群植还可以提供更好的遮阳、遮风功能,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休憩环境。
5.花果交替原则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开花时间的植物进行配置,使得园林四季有花可观。
这样的配置可以让人们在每个季节都能欣赏到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花朵,增加了园林的视觉效果,也丰富了园林的韵律感。
6.适合人们观赏和接触的原则园林绿化不仅要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还要考虑到人们观赏和接触植物的需求。
因此,在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价值和触感特点,选择那些具有较高观赏性和与人接触不会引起过敏或伤害的植物。
总之,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应考虑到适应环境、色彩搭配、高矮搭配、群植、花果交替和适合人们观赏和接触的因素。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创造出美丽而宜人的园林景观,提升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农村和工矿企业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对地表及地下空间进行的美化、绿化和景观建设。
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美观程度、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对于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1. 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选择: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而植物的生长状况十分依赖环境条件,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进行选择,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茂盛。
2. 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园林绿化的目的之一是美化环境,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
3. 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除了美化环境,园林绿化还具有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生态平衡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选择具有较强生态效益的植物。
4. 注重植物的配搭:园林绿化中的植物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景观效果,因此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注重植物的配搭,如高矮搭配、阴阳搭配、色彩搭配等,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二、树种选择的注意事项1. 根据用途进行选择:树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用途,如木材、果实、药材等,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用途进行选择,确保树木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根据生态环境进行选择:不同树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有些树种对土壤、气候、水分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有些树种则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
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根据生态环境进行选择,确保树木能够适应生长。
3. 注重抗逆性和适应性:城市环境复杂多变,树木往往面临着多种逆境的考验,如污染、干旱、盐碱等。
因此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注重树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树种。
4. 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一些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木材、果实、药材等,而一些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树种选择时需要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树种,为园林绿化增加附加值。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人类与自然的结合,是为了创造美丽的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植物的配置对于园林绿化的功能、美观度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绿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考虑植物的栽植位置、密度、高度、颜色等因素,合理地搭配植物,以达到景观要求,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园林植物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
1. 高矮错落。
不同高度的植物应错落有致,高低有序。
2. 远近有序。
根据植物的形态和特性,远离人行区域的应该是高大的树木,近人行区域的应多种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矮木,草本植物在花期时应该在的距离人眼可观赏的位置。
3. 色彩搭配。
草、花、灌木、乔木的颜色应协调和谐,色彩要与环境相协调,既不冲突,也不单调,使植物的色彩成为整个园林的点缀。
4. 功能性。
根据景点的功能和作用,选取不同生长形态、高度、花色等特点的植物,形成互相交错、错落有致的景观。
5. 全年观赏。
园林景观要全年有植物观赏价值,要考虑到植物的花期、绿叶覆盖时间等字段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1.大型乔木大型乔木是园林中的主要植物之一,其高大挺拔的姿态不仅能为景点提供遮盖和防晒,还能起到美化和景观造型的作用。
大型乔木的配置原则是:要搭配合适的花卉和地被植物;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类型来进行搭配;要注意植物的构造特点,选择植物的树形、叶型、树皮和灌木花卉的组合。
2. 中型树木中型树木通常是指高度在10-20米之间的树种,这些树木结构简洁、造型美观,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
中型树木的配置重点是: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以达到增加景区分层的目的;要合理配置林木和草本、灌木、花卉等其他植被之间的比例和颜色搭配,以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及其措施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4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及其措施◎张书慧 魏玮摘要: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所以有其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园林自身的要求、区域内的气候条件、环境等方面有充分的考虑,遵循植物配置的相关原则,以此更好地实现现代园林绿化对植物配置的种种要求,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水平。
基于此,本文就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其配置措施。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要求;措施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及意义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
园林植物配置是利用针叶树、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等植物与其它造景题材相结合,通过艺术的手法使园林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的各种景观。
不仅符合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还能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
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
有效的植物配置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植物有滞尘杀菌、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
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是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园林造景的艺术性高度统一,让园林景观展现自然美、生态美和艺术美。
二、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确保园林中的植物可以整体协调配置。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通常针对的是完整的园林工程,这要求在植物配置中可以整体协调。
在实际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察整个园林中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以及各板块之间的艺术性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园林的视觉效果以及整体上的艺术风格进行特别的规划,将综合利用的规则和不规则的配置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园林植物能够在整体上达到科学配置的效果,以此来提升园林绿化的专业和艺术性。
一般来说,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使用规则配置模式的结构包括主干道路、广场、大门等功能区域,而利用自然布置手段的包括娱乐、休息、遮阴等多种功能区域。
另外,现代园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要促使植物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降低种类间的影响,要求以合理、专业的配置来达到相互协调的效果。
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Word 文档1 / 1绿化植物配置技巧绿化植物配置技巧导语: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下面是绿化植物配置技巧,欢迎参考!1.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主体原则。
在建设任何园林工程之前,首先都要先制定出园林的主题,只有首先将主题确定,才能够根据主题来进行园林的设计,并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用什么植物,植物的配置分布如何都要根据主题来确定。
所以说绿色植物的配置必需要根据主题来进行。
整体优先原则。
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不应只考虑到自身的园林工程,而是应当首先考虑身处的城市,要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很多要素,园林的植物配置要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有价值的事物都给与高度的爱惜。
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需要遵从整体优先性。
适合原则。
所谓的适应原则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要选择合适的树木,也就是说应当选择能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温度等自然环境的树木。
另一方面是指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必需要与四周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经济原则。
所谓的经济原则就是在植物配置中要将节水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在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时,要尽量选择一些耐旱、节水的植物,例如银杏、国槐等。
生态原则。
植物是环境的一部分,反过来说,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环境是我们转变不了的,所以在选择植物上,应当尽量选择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对于外来植物,应领先通过试验,之后再进行种植和配置。
2.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衬托和对比。
利用不同植物的特征,加上不同形式的`对比手法,就可以将植物景观的美感衬托出来。
而树丛的组合中要留意的是协调问题,尽量不要将差异过大的树种进行组合。
动势和均衡。
每种植物的自然姿态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讲究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另外还要将植物生长中的转变考虑在内。
起伏和韵律。
韵律分两种:严格韵律和自由韵律。
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一目了然的植物配置技巧

一目了然的植物配置技巧植物配置技巧1、雪松长势较快,最适合成片在宽阔地种植作景观树种(若相对狭隘区域,不妨考虑种植乐昌含笑,栾树等),可与红枫,红花继木等进行配置。
2、竹类的种植:(1)西侧:紫竹、黄杆竹或丛生孝顺竹(每小块一种),竹下种植阔叶麦冬。
(2)东侧:刚竹、早竹。
形成以竹类为主的特色区域。
3、珊瑚树绿篱:(1)球场四周(2)沿围墙4、棕榈林中,下层种植加拿利海藻、凤尾兰等。
5、灌木种植要分高低层次有色彩方面的变化:(1)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火棘(2)金边黄杨---火棘---红叶石楠6、合欢耐干旱,不耐水涝,若在水中的树池,不宜种植,应改种华盛顿棕,加拿利海藻等南方棕榈科植物.而在汀步边种植合欢为行道树效果佳.7、若区域最高处种植杜英林,既可作为樱花林的背景,也可丰富林际线.其下种植桂花,海桐球,茶梅等灌木.8、群落:以香樟为主的大乔木,桂花,红叶李,紫薇,红枫为小乔木,增加海桐球,龙柏球,火棘球,金边胡秃子球等与原有的无刺构骨球,红花继木球进行配植,以葱兰为地被,林缘线附近种植红花乍浆草.9、地被(5种):(1)红花乍浆草:花期4月下旬至11月上旬,7~8月酷暑处于半休眠状态.H20~30cm,丛生,有粉红,玫红,紫红色. eg:刚劲的丝兰在红花乍浆草的点缀下,增添了几分柔美.(2)白三叶:除夏季酷暑外,4~11月一直有花,花白色.耐半阴,耐热性较差,尤耐瘠薄.可做绿地覆盖植物,与红花乍浆草,石竹等组成色块,观赏及绿化效果极佳.(3)佛甲草(垂盆草,爬景天):初夏开五星状黄色小花,H15~20cm,聚伞花序.很适合屋顶绿化.(4)小冠花:豆科小冠花属植物,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蝶形花,花期5~6月,为优良的固土护坡蔓性地被植物,可用于铁路,公路两旁绿化.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也可用做牧草.(5)马蹄金:旋花科,H5~15cm,匍匐茎节间着地生根,扁平小叶直径1~3cm.有一定耐寒性,耐旱性较强,繁殖快,2~3月就能铺满地表.用做花坛,花径及山石园地表覆盖以及观赏性草坪,也可用做护土护坡材料.10 蕨类的绿化应用价值:(1)碱性蕨类:如蕨,井栏边草,贯众. A蕨类:>H1m,管理粗放,适于各类土壤,也用于贫瘠,甚至有大量废土废渣环境绿化,并且是风味独特的野菜,也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B 贯众:株形优雅,半喜阴,耐林阴环境,可做绿地路边,林下,林缘的地被植物C 井栏边草:姿态细柔,适当配以石景,可达到独特的景观效果.(2)中性蕨类:如渐尖毛蕨,金星蕨. A渐尖毛蕨:其叶片羽状细长,特别适合在绿地中成片种植,色彩鲜艳可人,可形成独特的景观.(3)偏酸性蕨类:如海金沙,乌蕨(4)石生蕨类:石景是城市绿地中常用的造景手法,石缝中种植不同大小的蕨类,使石之刚强和蕨之柔美相济,浙江为石景增色不少.其中瓦韦,石韦,虎尾铁角蕨类,在石景建造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5)水生蕨类:如萍,槐叶萍,满江红. A萍:横走的茎生于水底泥中,可用于水体驳岸边缘. B:漂浮水生植物,可用于较深的水域.着3种只适当用于水体一角,为绿地水景将增色不少,但应注意满江红等的蔓延和疯长.11 棕榈科植物最能体现热带景观,具体体现: A 少量临界城市道路有微地形草坪上B 水边配植,可以赏倒影C 园路两旁不规则的配植D 桥头或建筑小品前组景.12 竹(1)色彩对比:黄金碧玉竹(黄色),粉单竹(白色),青皮竹(白色),紫竹(紫色),斑竹(斑块),菲白竹(叶有白色条纹)(2)节间形状对比:方竹(方形),大佛肚竹(佛肚状),龟甲竹(龟甲形),人面竹(人面形).(3)成丛栽植:大佛肚竹,孝顺竹,钓鱼慈竹+红刺露兜竹.13、地被植物的理性回归:*地被植物:指那些生长高度或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国内:<<50cm,国外:<1.2m),包括萌檗性强的灌木,草本和藤蔓类植物外,其他如低矮的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或通过密植达到作为地被植物应具有的条件,均可当地被植物来应用。
绿化工程植物搭配方案

绿化工程植物搭配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工程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绿化工程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城市噪音,保护生态平衡等。
而正确的植物搭配方案是一个成功的绿化工程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绿化工程中植物的搭配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选择植物的原则1. 适应当地气候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植物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
比如在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榕树、菩提树等,而在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杨树、白蜡等。
这些植物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在相应的地区生长茂盛,因此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2. 耐污染、耐盐碱城市环境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和盐碱土壤,因此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耐污染和耐盐碱能力。
一般来说,银杏、榆树、槐树等植物对污染较为耐受,可以在污染环境中生长。
而对于盐碱土壤,选择海棠、柏树、柳树等植物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3. 观赏性在城市绿化工程中,观赏性是植物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植物的花、叶、果、枝等都可以成为观赏的亮点。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价值,比如春季开花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等,都可以增加绿化的美感。
4. 生长特性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各有不同,有的快速生长,有的生长缓慢,有的繁茂,有的匀称。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组合出具有层次感和动态美的植物群落。
二、植物搭配的原则1. 高矮错落在植物搭配时,要避免高大植物与矮小植物混植在一起,这样容易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
因此在设计植物搭配方案时,要将高大的植物与矮小的植物错落排列,使整个植物群落更加有层次感。
2. 叶色搭配植物的叶色也是植物搭配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不同植物叶色的搭配,比如绿色、红色、黄色等,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叶色搭配效果。
3. 季节性搭配在植物搭配中,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形成季节性的植物搭配效果。
比如春季樱花盛开、夏季绿叶繁茂、秋季枫叶变色、冬季常青树楼等,都可以形成季节性的植物搭配。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作用。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地的观赏价值、生态环境和功能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倡导多样性、多层次的植被配置。
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建立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以保障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2. 观赏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尊重植物的观赏特性,注重植物的花色、叶色、树形、花期、果实等视觉特点,使城市绿地成为人们休闲游憩、赏景观赏的理想场所。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同时注重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质。
适用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保其生长良好、适应性强。
这样既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维护难度,又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性。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种类,以增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民生价值。
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利用的经济作物或者药用植物,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1. 根据用地用途进行植物配置不同的城市绿地用地用途不同,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性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居民小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学校的操场周围可以选择一些适宜运动的草坪植物;在工业园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防尘、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
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园林植物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实例中国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中的一个园林植物空间,面积2150平方米,地形呈东南向倾斜,四周以树木围成封闭的空间。主景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欢树,位于空间的最高处。主景树对面坡下为九株悬铃木,悬铃木背后为一片柏木林。空间南部为樱花,北部为各色春花灌木。合欢树的西侧为一片三角枫树林。春天,南有樱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遥相开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绿的树丛中,红花盈盈的主景合欢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树叶落,三角枫林的红叶和悬铃木的黄叶,东西遥相辉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衬托出九株白绿色的悬铃木树干,不显凋零。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使这个空间出现了四季景观都很优美的效果。
外国园林植物配置外国园林植物配置同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迥然不同。
西欧西欧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园林和意大利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多为规则式,或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图形。16世纪意大利园林树木多以常绿树为主,沿着园路和园墙密植,并修剪成绿廊或绿墙,台地上还布满以黄杨或柏树修剪成一方块一方块的绿色植坛。18世纪以后的英国,出现以开阔的草地、自然栽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征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现代西欧各国,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又受城市生态的要求和影响,植物配置趋向于自然,并注意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植物选择上考虑经济效益和重视植物配置的视觉艺术效果。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师法自然,仿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仿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值等几种。
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园林植物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日本日本庭园的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式,但也注意修剪植物。树种选择以常绿树为多。尤其是松树,常常被修剪成一定形状,形成日本特有的风格,还创造了一种树木整形修剪的方法——"刈";同时,比较重视秋色树种的配置,如成片栽植槭树林等。树丛的配置,往往采用三对一、二对一、五对一等方式,使游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整个树丛的每株树木。在房屋旁,常种大叶的棕榈科植物和芭蕉等,以获得"听雨声"的园林意境。在瀑布的泷口常常配置若干乔木或灌木,把瀑布的一部分遮挡住,增加深度感。庭园中的地面也常以细草、小竹、蔓类、羊齿类、藓苔类等植物覆被。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则以常绿的乔木和灌木作多层配置,紧密栽植,起隔离作用。面积较大的植物空间,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适当设置各类园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景和植物配置分述如下:
水景植物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