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6植物的属性:植物的精神属性美:承载中国文化传统(松:长生不老;桂:祥瑞植物)植物的功能属性美:(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二)杀菌(三)通风防风(四)净化污水(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水(七)减弱噪音(八)改善小气候(九)保持水土植物的空间属性美: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和组织空间、拓展空间。
园林植物造景

15
(二)艺术性
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 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变化
16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 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 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合理地进行搭 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植物“美”的魅力。
13
适地适树
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 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 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 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 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或者通过引种驯化或改 变立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14
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 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力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为了在短 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 去一部分植物。
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 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 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 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 杂乱感。
20
春色 21
夏景
22
秋色
32
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
33
竖向上要注意林冠线 34
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 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 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 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 态。如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物附 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 的小型建筑物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初探摘要: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有很多种类,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如何选择和配置植物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总体质量、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如何搞好植物的配置要从植物的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等方面着手,最大的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植物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如何配置植物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配置是指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合理的搭配植物的种类,根据平面和立体的构图、植物的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如假山、建筑物、流水相互之间的配置。
二、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2.1配置的功能性配置植物时,应先考虑配置的目的和功能,如公园就要从其多功能出发,应该选择浓荫蔽日、体态优美的孤植树和色彩动人、争相斗艳的花冠丛,可以满足休息需要的树林草地和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总的来说,配置园林中的植物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主题园林的实用功能的要求。
2.2配置的艺术性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
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的。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
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2.3配置的生态性配置植物应遵循植物的生态原则,植物不仅是园林构成的园林的主体,而且还是为人所用的客体对象。
因此,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不仅指植物之间、与环境之间(包括非生物与生物)的关系要合理协调,更要协调植物与人的关系,使我们在其中享受、感受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物种间的不共存,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控制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控制摘要:园林绿化最终效果的呈现对施工技术有较高要求的同时,对施工质量和效果也应该严格把控。
施工过程中需对现场施工严格把关,把园林美的效果完美的整体的呈现出来。
园林植物配置、栽植及施工水平是施工质量和效果控制的重要环节,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正确栽植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配以高水平高水准的施工管理,使园林绿化的功能和观赏特性达到最大功效。
关键词:园林质量效果栽植管理1 园林植物栽植的层次与组合1.1 园林植物栽植的层次为克服景观的单调性,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1.2 园林植物栽植的组合园林植物的空间组合对于整体结构空间的营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园林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换、生长环境的更替,表现出多变的形态和丰富的季相变化,它们的组合对于空间的营造和分隔以及效果的控制所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变化的。
宜采用组团形式栽植,并注意不同组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
2 色彩与季相2.1 园林植物的色彩园林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
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
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
2.2 园林植物的季相在注意叶色搭配的同时要体现四季的植物季相,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对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乡村植物景观现状问题

一.乡村植物景观现状问题脏乱差|利用不当丨单一|城市化丨维护高传统意义上的植物配置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而乡村里原本就长有一定数目的原生植被,比起“引种”和“栽植”,更多的是梳理和调和,从而营建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乡村景观。
1.“脏乱差”现象禽类的非法养殖、建筑垃圾的四处堆放对当地原生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影响,村民不加规划的乱种植果树,见缝插针地在房前屋后搭菜园。
2.原生植物利用不当一些古村落中的原生植物长势良好,甚至有些植物年代久远,应当以古树保护的规范处理,还有一些原生植物可以保留,经过梳理整合加以利用。
3.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乡村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过于单一,实际上乡村的植物景观群落是十分丰富的。
而当我们进行美丽乡村设计的时候相反打破了原先的群落关系。
4.植物配置模式过于城市化在植物配置上会受到城市中植物设计的影响,植物种类虽然多了却没有了乡土气息,颜色丰富多彩了却与周围环境失去了协调感,这无疑是违背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初衷。
5.后期维护成本过高把规整的修剪视作文明的象征,这是现代人对城市园林的见解。
但是在乡村植物景观中,需要长期修剪和打理的树种打破了乡村最原始的乡野气息。
二.乡村植物设计原则经济|乡土|特色丨风水1.经济性原则(1)养护低成本。
在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中,养护预算相对较少,所选植物品种的抗逆性强,因而低养护成本常常作为基本的考量要素。
(2)植物自身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宜优先选择果树、观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
2.乡土性原则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的乡土性,包括植物品种的乡土性与植物群落结构的乡土自然性。
在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中应尽量使用适应性较好和养护成本较低的乡土植物;在植物配置方面,植物配置形成的群落结构应以该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为基础。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解析与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将它们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创造出和谐、稳定、美观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欣赏和游憩等方面的需要;★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植物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选什么样的植物2.选多大植物3.选多少的植物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1-4 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植物景观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二.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简单地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就是把诸如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观类型而不是植物个体作为设计元素进行空间配置,设计师需要从整体上考虑什么地方该布置什么样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首先是源于整体景观结构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说的结构性景观布局;结构性景观布局主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总体景观框架;它主要基于顾客的总体景观意向需要和整体美学原则的需要来构筑景观框架;结构性景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景观框架区划;其次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说的功能性景观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说某个地方需要遮荫,某个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挡外部视线或隔离噪音,林荫道路,广场遮荫等等,是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的基本考究;再次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比如说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某个视角需要软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等等;有时也会源于其他特殊的或景观布局过渡需要;作为设计元素,植物景观类型同样具有诸如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空间尺度等要素特征,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工作即是基于植物景观类型的这些要素特征而不是构成植物景观类型的植物个体的要素特征,并遵循植物配置理论所述的设计原则与创作手法来设计创作的;植物景观类型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他们的要素特征虽与个体的要素特征高度相关,但绝不等同于某个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个个体植物要素特征的简单叠加;有时会表现出与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观类型的要素特征不仅与植物景观类型内部的植物构成有关,而且与内部植物个体的结构排列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观类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结构组合;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总体景观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带有美学创作的因素,相对来说,是一项习惯性,发挥性多于程序性的工作;该流程工作完成后一般会产生如下图表资料:1.植物景观类型规划布局图包括一些节点立面图;2.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3.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写作,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问题类似文章写作中的文章构思和文章纲要草拟阶段;文章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风格,段落结构如何编排布局,中心主题如何展开表达等等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用什么字、词或语句等问题;同样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而不是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三.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植物品种的选择;2>植物大小的确定;3>植物数量的确定;4>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等;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过程中需要较多关注美学设计知识外,其它更多的是趋向解决生态技术问题;因而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往往是一种程序化地工作;1.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品种选择的一般程序如下:1>根据植物景观类型布局图、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和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结构,确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制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2>分析确定配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和主要环境限制因子;3>根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主要环境限制因子、和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来与植物库数据配对搜寻,确定粗选的植物品种;4>据景观功能和美学的要求,进一步筛选植物品种;5>确定各植物类型的主要品种主要品种是用于保持统一性的品种,是一种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构架品种;一般来说,主要品种品种数量要少比如说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数量多比如说80%;主要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一定要比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高一个级别,同时能够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够的耐性;主要品种分各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和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是指设计区域内占主导地位面积或空间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6>确定各植物类型的次要品种次要品种是用于增加变化性的品种,品种数量要多80%,但植株数量要少20%;如特别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可以不高于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有条件或成本不高的情况小,可以选择一些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主次要品种的比率按各景观类型分别计算分配;7>确定植物品种的数量原则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则,但并非植物品种越多越好,杜绝拼凑;一般的小区来说,15-20个乔木品种,15-20灌木品种,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种已足够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当然,国家有特别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办理;2.植物初植大小的确定在国内,对种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更多地是根据客户喜好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学的生态的手法来综合确定;以乔木为例,国外比较通行的乔木层尺寸一般也就在径阶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建议乔木层尺寸径阶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较为适宜,一般不要超过14-15公分;为了满足及时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数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盖对比等等;在树体比例尺度的处理方面,尽量缩短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植物的大小差距;3.植物数量的确定准确地说植物数量确定问题是一个跟栽植间距高度相关的问题;一般说来,植物种植间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调整,但决不能随意加大栽植密度;任何时候,采用加大栽植密度来获取及时效果的方法都是最愚蠢的方法;关于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和栽植间距,国外有一些习惯性的数据可供参考;4.在植物景观类型结构中的位置定位根据各景观类型的构成和各构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将他们布置到适宜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会较多涉及到基于植物个体的美学设计问题;从个体到构建植物景观类型的群体组合,其实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借用一些景观类型构成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模块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调查分析以前的设计或设计建模等方法获得;模块在入库使用前必须是经过美学或生态检验论证过的;模块如同工业品中经过系统检验有质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四.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由于交织着生态、美学乃至经济和其他等多种因素,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遗漏和纰漏是难免的;因此一件设计作品完全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审评复检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审评主要进行两大方面的审评:美学原则审评和生态原则审评;审评程序主要由审评内容,审评方法和结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组成;比如说平衡原则的审评程序大致如下:1.审评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平衡原则;2.审评方法1>找出设计区域或分区的中心点;2>以中心点为交点绘出两条正交轴线;3>比较两条轴线两侧的配置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和数量等;3.评定标准两条轴线两侧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数量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即可作为是设计者自检之用也可作为甲方和第三方对设计结果评审之用;并且不仅需要在整个设计完全结束后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阶段性审评;。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人们对于周 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 就给 园林设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何为人们提高优美、 舒适、 协 调 的 良性 生态 成 为 了园 林 设 计 的最 主 要 目标 。在 园林 设计 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 园林 的整体水平和 园林的 功能至关重要 , 也成为园林 设计 的重点和难 点。 植物配 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 ,合 理配置园林 中的乔木 、 灌木、 花卉 、 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
至关重要 , 它将直接影响园林设计 的好坏, 文章分析 了园林设计 中植 物配置和植物造景 的作用、 原则、 存在 的问
题和相关 的策略 , 以求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 键 词 : 园林 设 计 植 物配 置 植 物造 景
中图分类号 :T 9 6 U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l0 —9 3 2 1 ) 6140 0 73 7 ( 0 0 0 -0 -2 终评价园林 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 。植物是 自然景观 的标示性 元 素 , 时也 是 反 映 自然 景 观 类 型 的 代表 性 元 素 , 同 它们 在 不 同 的 时节 表 现 出 不 同 的形 态 与 色泽 ,可 以带 给 人 不 同 的美 学感 受 。每个人都有奔 向大 自然 的欲望 ,植物是大 自然 最具代表 性 的元素,园林 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 以给人以各种美 的 感受 , 还会让人感受到大 自然的气息, 这对于久居城 市的人们 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 自然景观 中植物景观 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 因 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 的视觉效果,还可 以营造 出 适应当地 自然条件 、 具有 自我更新能力、 体现当地 自然景观风 貌 的植物类型 , 塑造 出一个优雅舒适 的 自然环境 , 让置身其 中
常用的园林设计规范标准

常用的园林设计法律规范标准(二)3城市绿地系统3.1城市绿地公园绿地publicpark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3.1.2公园park供公众巡游、欣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3.1.3儿童公园childrenpark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供应嬉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的公园。
3.1.4动物园zoo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爱护野生动物,供欣赏、普及科学学问、进行科学讨论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3.1.5植物园botanicalgarden进行植物科学讨论和引种驯化,并供欣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3.1.6墓园cemeterygarden园林化的墓地。
3.1.7盆景园penjnggarden,miniaturelandscape以盆景展现为主要内容的专类公园。
3.1.8盲人公园parkfortheblind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配备以平安的设施,可以进行触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活动的公园。
3.1.9花园garden以植物欣赏为主要功能的小型绿地。
可独立设园,也可附属于宅院、建筑物或公园内。
3.1.10历史名园historicalgardenandpark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爱护单位的园林。
3.1.11风景名胜公园famousscenicpark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3.1.12纪念公园memorialpark以纪念历史大事、缅怀名人和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公园。
3.1.13街旁绿地roadsidegreenspace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3.1.14带状公园linearpark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肯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3.1.15专类公园themepark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肯定游憩设施的公园。
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生态学专题实习报告课程导师:国风姓名:**专业:风景园林学号:********摘要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堆里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越来越强。
但是城市本身拥挤着大量的建筑,已经没有土地能用来建造公园供人们享受自然环境。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为了健康,建设郊野公园是许多大城市的不二选择,这些公园建在郊区,其植物配置不仅要符合人们的游览需求也要体现自然野趣。
关键词: 植物配置林下地被河道驳岸植被植物配置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公园植物选择应注意的问题植物的选择决定着公园的养护成本以及美观度,合适的植物能减少公园养护成本,为公园呈现四季景观。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2)重视规划,合理搭配,共同营造。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物种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
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要素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要素摘要:自然要素包括水、石、地形、植物等,设计师充分利用这些要素的各自特性与其存在的不同方式,营造影响我们审美的不同视觉氛围。
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成了各自的景观特色,自然要素所构成园林景观的自然氛围是现代人的理想景观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自然要素Abstract: natural elements include water, stone, terrain, plants, and so on, stylist make full use of these elements of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xisting different way, build influence our aesthetic different visual atmosphere. They are in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 formed their landscape features, and natural elements that form a landscape of natural atmosphere is the ideal of modern landscape environment.Key word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Natural elements1 人工要素的运用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每个物质都与周围的生态系统处于链接之中,如果一个链接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人类要发展,自然更要受到保护,作为设计人类自然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进行空间规划与设计时,不仅仅要看到山体、水体、植物和建筑,还要考虑到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是景观设计思维方式上的一场革命。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植物景观设计:自然植物群落:指由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植物在一定的环境下自然演变形成的的植物群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稳定性、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人工植物群落: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
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树丛、树群或树林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可增强空间的韵律与节奏感。
林缘线:所谓林缘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花境: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
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练,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
季相韵律:指由于在时序四季变化上而产生有规律的变化。
丛植:是指一株以上至十余株的树木,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
群植: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的乔木,灌木,成群配植称为群植。
交替韵律:是指利用特定的要素的穿插而产生的韵律感。
连续韵律:指重复出现相同的图案和相等的距离。
渐变韵律:是以不同元素的重复为基础,重复出现的图案不同,大小呈渐变的趋势。
春色叶树:春色叶树种是指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种。
秋色叶树:秋色叶树种是指进入秋季或经霜后叶色由绿色转成其他颜色,并能使整个树冠显得鲜艳而优美的观赏树种。
常色叶树:常年呈现异色的植物树种双色叶树:指叶表面和背面叶色不同的树种二、填空、判断、简答1.植物在园林中的用途2.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创造特点。
园林绿化配置规范

园林绿化配置规范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实际应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实际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善城市环境日益为人们重视。
绿化美化环境成为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城市绿化常用的园林植物有各种乔木、花灌木、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藤本攀缘植物、竹类、水生植物等。
园林植物在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基础上, 更要突出美化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 绿化的首要工作就是绿化树种选择, 接着才能考虑植物的配置。
一、树种选择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能够具体体现, 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 杭州柳浪闻莺(垂柳), 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 海口的椰风(椰子), 苏州的香雪海(梅花), 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紧紧联系一起。
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上, 首先应遵循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同时还要考虑市花市树、珍贵树种、古树名木保护利用。
适地适树, 城市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一般来说, 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 且群众喜闻乐见, 最能抗灾难性气候, 种苗易购易成活。
如安徽巢湖地区乡土树种马尾松、柳、国槐、刺槐、朴树、椿、桂花、木槿、青桐、石楠、紫荆、紫薇、黄连木、苦楝、桃、杏、乌桕、合欢、栀子等最适合本地的气候条件。
城市本身立地条件都较差, 大气污染严重, 灰尘大, 在这样的苛刻立地条件下, 栽植树木并正常健康生长, 必须适地适树。
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 不少外来树种经过多年的栽培证明已基本适应本地生长。
长江流域现在常用树种中有许多都是外来经过多年驯化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如夹竹桃, 原产印度、伊朗, 经过多年的栽植, 已成为当地优良的抗烟尘、气体的优良树种。
广玉兰原产北美东部, 现以成为良好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之一。
悬铃木原产欧洲东南部等地区, 曾广泛应用作为行道树。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 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according to the plant ecological habits and landscape layout,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garden plants ( trees,shrubs, flowers, turf and ground cover plants ), to play their landscape function 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garden plant arrange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garden plants configura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a variety of plants between configuration, consider the choice of plant species, the combination of plane and elevation, composition, color,seasonal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garden plants and other landscape elements such as stone, water, building, garden road,between configuration.传统的中国园林营造技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从“造园艺术,施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等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上明显地体现道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高校植物配置

浅析高校植物配置摘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关键词:植物配置,校园,园林园林植物造景在学校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高校学生们提供浏览、观赏的艺术空间,更能改善高校的生活环境。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
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目前对大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环境质量的诸因素中,搞好园林绿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构成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是园林植物,其主体是树木。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当然是园林树木品种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
但是由于地域、气候、科技、经济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园林树木品种的利用也受到了限制,已经应用的树木品种也不可能都非常理想。
那么,对校园现存的树木品种制定一个标准进行选择,进而对园林树木品种进行科学应用,这对于发展生物多样性,建立起稳定的树木结构,形成高校特色和风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教育人、培养人的基点上。
而校园绿化工作作为高校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建设程度如何,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做好环境育人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育人功能,为高等学校的综合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植物品种和配置方法,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区域,遵循不同的配置原则。
一、高校配置主要物种高校植物配置中,主要采用的:二、高校植物配置基本原则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题库---- 名词解释答题要求:对下列专业名词进行准确解释。
第一章综述1.园林:2. 园林设计:3. 园林绿地面积: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 城市绿地率:6. 城市绿线:7. 生产绿地:8. 防护绿地: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1. 混合式园林:2. 园林布局:3. 平视风景:4. 仰视风景:5. 俯视风景:6. 开朗风景:7. 闭锁风景:8.借景:9.对景:10.漏景:11.园林意境:第三章园林绿地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1.花坛:2.花境:3.绿篱:4.对植:5.丛植:6. 园林种植设计:7. 林缘线:8.园路:第四章城市广场规划设计1. 城市广场:2. 纪念广场:3. 休息及娱乐广场:4. 交通广场: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1. 街道小游园:2. 分车绿带:3. 道路红线:4. 交通岛:5. 立体交叉绿岛:6. 视距三角形:7. 步行街:第六章居住区的绿化设计1. 居住区:2. 居住区绿地率:3. 居住区绿地覆盖率: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1. 单位附属绿地:第一章综述参考答案1. 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休息、居住的环境。
2.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 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平方米)5. 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五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6.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7. 生产绿地: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
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花卉和草皮,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
有关现代园林植物生态习性与配置关系

有关现代园林植物生态习性与配置关系摘要:从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种间关系等几方面出发,论述了在园林设计中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并归纳了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一般原则及利用植物与其他造景因素协调造景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种间关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而城市中原有的园林绿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人们不仅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到园林绿地中休息、活动、观赏花木等美景,以寻求一种身心的释放和轻松,而且需要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环境都充满绿色生机。
那么,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如何更好地配置园林植物和创造更多的园林植物景观来满足现代人的这种需求,是每个园林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设计理念。
1了解各种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的植物对其生存的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只有满足了植物的生态要求,才能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最基本的条件[1]。
在植物配置与造景时,设计者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态要求。
不同的植物对光、水、土壤、大气等自然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又使植物分成了不同的类型,如有抗旱植物、耐水湿植物,有喜光植物、耐阴植物,还有耐酸和耐碱性土壤的植物,以及抗污染性强和抗污染性弱的植物等。
掌握植物不同的生态类型,可便于应用在不同性质的园林绿地设计中。
另外,一个城市或地区,最能适应其生长环境的是本地区的乡土树种[2]。
2掌握各种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是指植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包括干、枝、花、叶、果等的形状、颜色、质感等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例如:为创造一个凉爽遮荫的环境,可在道路两旁种植高大的榕树、樟树等浓荫植物;为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可在水边种植姿态优美的柳树等;为创造一个美好温馨的环境,可在生活小区、学校内种植桂花、含笑等植物[3]。
2. 1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园林植物的种类繁多,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攀缘或匍匐形的藤本植物,这些都是利用外形造景的重要因素。
荔波纪念馆植物设计说明

特性。
荔波纪念馆园林植物配置,根据场地的功能空间要求结合植物生态习性,分成三大区块布置:
1. 广场区块植物配置
重点打造入口空间和广场树阵空间,主要采用规则式种植形式。
选用
如银杏、香樟等大乔木体现场地气势和仪式感,同时结合一些亚乔和
灌木丰富场地空间氛围。
2. 纪念馆和办公区域植物配置
重点打造几个院落空间,主要采用中式古典园林自然式的种植形式。
多采用群植种植方式,将乔灌木地被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丰富了每个
空间的自然氛围。
选用大乔木有沙朴、银杏、香樟、榔榆……,选用
小乔木有金桂、红叶石楠、红花木莲、樱花、碧桃、梅花、枇杷……,
选用灌木有大花六道木、金森女贞、春鹃、小叶栀子……,选用地被
植物有麦冬、玉龙草、葱兰……,选用水生植物有荷花、香蒲、旱伞
草、再力花……。
3. 滨河区域植物配置
重点打造滨河步道和各个休憩空间,主要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结合的
种植形式,使整个区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沿步道采用
规则式的桃柳搭配,使步道空间感比较有秩序感。
沿途的休憩空间则
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选用大乔木有乐昌含笑、香樟、马褂木……,
选用小乔木有金桂、紫薇……,选用灌木有金丝桃、丰花月季、春鹃、
大叶栀子……。
将各种乔灌木地被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丰富空间的色
彩和季相。
另外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
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
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
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
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分类草坪有下述分类方法:按植物材料的组合分可分为:1,纯一草坪。
用一种植物材料的草坪。
2,混合草坪。
由多种植物材料组成的草坪。
3,缀花草坪。
以多年生矮小禾草或拟禾草为主,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按草坪的用途可分为:1,游憩草坪。
可开放供人入内休息、散步、游戏等户外活动之用。
一般选用叶细、韧性较大、较耐踩踏的草种。
2,观赏草坪。
不开放,不能入内游憩。
一般选用颜色碧绿均一,绿色期较长,能耐炎热、又能抗寒的草种。
3,运动场草坪。
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选用不同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细软的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坚韧的草种,有的要选用地下茎发达的草种。
4,交通安全草坪。
主要设置在陆路交通沿线,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以及飞机场的停机坪上。
5,保土护坡的草坪。
用以防止水土被冲刷,防止尘土飞扬。
主要选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或具有匍匐性的草种。
应用草坪主要用于下述几个方面:环境保护方面。
在园林绿地中草坪和树木都起着净化空气、防暑降温、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的作用,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草坪的草个体小,数量多,占据空间小,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绿化效果快。
草紧贴地面生长,其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功能显著。
草坪在绿地中形成通风道,可以改善热带地区生活环境。
园林艺术方面。
草坪空间同水域空间、广场空间等相似,能开辟宽广的视线,引导视线,增加景深和层次,并能充分表现地形美。
城市建设方面。
草坪常用于现代化城市需要低矮的绿地的地方,如道路沿线,强电力网线下方,地下设施上面土层较薄的地方等。
建造草坪建造主要有四种方法:1,直接播种草籽。
一般在春、秋季进行。
冷地型草多用此法。
2,直接栽草。
一般在春、夏季进行。
中国北方地区多用此法。
3,用茎枝段繁殖。
一般在夏季或多雨季节进行。
暖地型草坪多用此法。
4,直接铺砌草块。
温暖地区四季都能进行,中国北方夏、秋季用此法铺砌运动场草坪。
当前广泛采用直接播种建造草坪的方法。
可用喷浆播种法把草籽、粘胶、肥料混合物喷到岩坡上强制种草,也可以把草籽预先放到无纺布上发芽、生长成草坪植生带,然后铺到地上形成草坪。
直接播种法的优点是:草籽用量少,分布均匀,出苗整齐,能够防止杂草滋生,种在坡地上不致被水冲走,可以组成各种图案。
此外用种子或茎枝段预先在无土或薄土的情况下生产出草块,或是把带状草块卷成草卷,可供室内、室外随时铺设草坪,铺好后可立即成形。
草坪建造目前趋向于工厂化育苗。
维护草坪维护要点是:1,第一年要不断清除杂草。
2,要及时修剪。
草长到4-10厘米高时进行修剪,每次修剪量不宜超过草高的一半。
草坪一般保持2-5厘米高。
3,生长季节宜施氮、磷、钾颗粒状混合肥料。
一般在修剪后、喷灌前施用。
4,草坪不宜使用过度。
应规定使用期,保养期,定期分区轮流开放使用。
5,注意草坪病虫害防治。
及时补种,更换坏死的部分。
4.花坛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
分类有几种分类方法:1,按其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平面花坛又可按构图形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2,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3,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
4,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花丛花坛,是用中央高、边缘低的花丛组成色块图案,以表现花卉的色彩美;绣花式花坛或模纹花坛,以花纹图案取胜,通常是以矮小的具有色彩的观叶植物为主要材料,不受花期的限制,并适当搭配些花朵小而密集的矮生草花,观赏期特别长。
5,按花坛的运用方式可分为单体花坛、连续花坛和组群花坛。
现代又出现移动花坛,由许多盆花组成,适用于铺装地面和装饰室内。
设计首先必须从周围的整体环境来考虑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位置、形式、色彩组合等因素。
具体设计时可用方格纸,按1:20至1:100的比例,将图案、配置的花卉种类或品种、株数、高度、栽植距离等详细绘出,并附实施的说明书。
设计者必须对园林艺术理论以及植物材料的生长开花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有充分的了解。
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春到秋开花不断,作出在不同季节中花卉种类的换植计划以及图案的变化。
花坛用草花宜选择株形整齐、具有多花性、开花齐整而花期长、花色鲜明、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
常用的有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石竹、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百日草等(见园林植物)。
花坛主要用在规则式园林的建筑物前、入口、广场、道路旁或自然式园林的草坪上。
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形式是花台,多从地面抬高数十厘米,以砖或石砌边框,中间填土种植花草。
有时在花坛边上围以矮栏,如牡丹台、芍药栏等。
5.花缘一种花坛,用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及观花草本植物,呈长带状,主要是供从一侧观赏之用。
英语flowerborder 一词,也译作花境或花径。
花缘按所种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花缘、多年生植物花缘和混合栽植的花缘,而以后者为多。
在设计上,花缘宜以宿根花卉为主体,适当配植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或者经过整形修剪的低矮灌木。
一般将较高的种类种在后面,矮的种在前面,但要避免呆板的高矮前后列队,偶尔可将少量高株略向前突出,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趣味。
为了加强色彩效果,各种花卉应成团成丛种植;并注意各丛团间花色、花期的配合,要求在整体上有自然的调和美。
常以植篱、墙垣或灌木丛作背景。
花缘的宽度一般为1-2米,如果地面较宽,最好在花缘与作背景的植篱之间留1.2-1.3米空地种上草皮或铺上卵石作为隔离带,以免树根影响花缘植物的生长,又便于对花缘后方植物和绿篱的养护管理。
由于宿根花卉会逐年扩大生长面积,所以在最初栽植时,各团丛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间,并种植一、二年生或球根花卉填空。
对宿根花卉可每三、四年换植一次,也可每年更换一部分植株,以利植物的更新和复壮。
平日应注意浇水和清除杂草和枯花败叶,保持花缘的优美秀丽和生机盎然的状态。
初冬应对半耐寒的种类,用落叶、蒿草加土覆盖以便安全越冬。
6.植篱用乔木或灌木密植成行而形成的篱垣,又称绿篱、生篱。
植篱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作为雕像、喷泉、小型园林设施物等的背景,采取特殊的种植方式构成专门的景区(如迷园)。
近代又有“植篱造景”,是结合园景主题,运用灵活的种植方式和整形修剪技巧,构成有如奇岩巨石绵延起伏的园林景观。
中国在数千年前就已应用植篱,《诗经》中有“折柳樊圃”。
后来植篱大都用作宅院菜圃的外围护栏,在庭园中未得到充分利用。
植篱在欧洲的庭园中应用广泛,16-17世纪时常用作道路和花坛的镶边。
17-18世纪时,雕塑式的植篱盛行,将植篱顶部或首尾部加工成为鸟兽形状;在帝王的和大庄园主的整形式花园中常把常绿植物如黄杨等修剪成低矮的窄篱,布置成各种几何形状。
中国在20世纪初以来新建的公园和城市绿地中已较普遍地利用植篱。
植篱按其高度可分为矮篱(0.5米以下)、中篱(0.5-1.5米)、高篱(1.5米以上)。
矮篱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园地和作为装饰;高篱的用途是划分不同的空间,屏障景物。
用高篱形成封闭式的透视线,远比用墙垣等有生气。
高篱作为雕像、喷泉和艺术设施景物的背景,尤能造成美好的气氛。
植篱按种植方式可分为单行式和双行式,中国园林中一般为了见效快而采用品字形的双行式,有些园林师主张采用单行式,理由是单行式有利于植物的均衡生长,双行式不但不利于均衡生长,而且费用高,又容易滋生杂草。
植篱按养护管理方式可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前者一般只施加少量的调节生长势的修剪,后者则需要定期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体形外貌。
在同一景区,自然式植篱和整形式植篱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景观,必须善于运用。
植篱按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可分为绿篱、彩叶篱、花篱、果篱、枝篱、刺篱等,必须根据园景主题和环境条件精心选择筹划。
例如同为针叶树种绿篱,有的树叶具有金丝绒的质感,给人以平和、轻柔、舒畅的感觉;有的树叶颜色暗绿,质地坚硬,就形成严肃静穆的气氛;阔叶常绿树种种类众多,则更有不同的效果。
又如花篱,不但花色、花期不同,而且还有花的大小、形状、有无香气等的差异而形成情调各异的景色;至于果篱,除了大小、形状色彩各异以外,还可招引不同种类的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