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4cfd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a.png)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f66f9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d.png)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可以增添景观的美感、增加场地的生机以及改善气候环境。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季节变化等因素,以达到美观、和谐、功能合理的效果。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1.生态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耐寒或耐热的植物。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如花木的萌芽时间、花期时间和挺拔度等。
选择生态环境适合的植物,可以形成有机的植物群落,保护生态平衡。
2.色彩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叶色、花色、果实颜色等,尽量形成明度对比鲜明、色彩搭配和谐的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和谐的色彩组合。
3.尺度原则:植物的高度和体积大小对于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熟高度,选择符合园林场地尺度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高度可以用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竖向延伸感,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风格原则: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可以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不同的园林风格对植物的需求也不同,如中式园林风格偏重于樱花、松树等,西式园林风格偏重于玫瑰、康乃馨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与园林风格相符的植物,以增强景观的整体感。
5.功能原则: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绿化、美化、遮挡、防风、净化空气等。
在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园林场地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选择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或灌木,以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6.季节原则: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氛围。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特点和花期,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绿意盎然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以及冬季有特色的落叶植物等等。
合理选择植物,可以保持园林景观的绿色度过四季。
7.综合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空间功能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https://img.taocdn.com/s3/m/d48bf9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f.png)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09f99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1.png)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全面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
![全面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https://img.taocdn.com/s3/m/e3fee6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2.png)
最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一、水生植物篇湿生植物:旱柳、垂柳、棉花柳、沙柳、蒿柳、皂柳、小叶杨、辽杨、沙地柏、圆柏、侧柏、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乌桕、樱花、杜仲、栾树、木芙蓉、木槿、夹竹桃、爬山虎、葡萄、紫藤、紫穗槐、柽柳、毛茛、水葫芦苗、长叶碱毛、沼生柳叶、柳叶莱、毛水苏、华水苏、薄荷、陌上菜、婆婆纳、豆瓣菜、蔍草、水毛花、扁杆蔍草、水莎草、花穗水莎草、球穗扁莎草、红磷扁莎草、竹节灯心草、小花灯心草、小灯心草、细灯心草、扁蓄、习见蓼、红蓼、丛生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箭叶蓼、杠板归、刺蓼、戟叶蓼、大戟叶蓼、虎杖、白茅、拂子茅、大叶章、菵草、长芒棒头、野古草、荻、薏苡、牛鞭草、湿生匾蕾。
挺水植物:水葱、芦苇、藕、慈菇、宽叶泽苔草、泽泻、荷花、千屈菜、香蒲、鸭舌草、雨久花、菖蒲、梭鱼草、稻、水笔仔、水仙、水芹菜、茭白笋、芋、田字草、芦苇、荸荠、荆三棱、针蔺、水烛、伞莎草、宽叶香蒲。
浮水植物:浮萍、水葫芦、睡莲、芡实、王莲、萍蓬草、凤眼莲、莕菜、莼菜、黄花狸藻、浮水蕨、龙骨瓣莕菜。
沉水植物:金鱼藻,水车前。
二、色叶植物篇红色或紫色的:枫香、漆树、鸡爪槭、茶条枫、南蛇藤、红栎、瑭槭、乌桕、火炬树、盐肤木、花楸、南天竺、卫矛、山楂、黄连木、枫杨、小檗、湖北鹅耳枥、爬山虎。
金黄或黄褐色的:银杏、柿树、栾树、鹅掌秋、梧桐、榆、核桃、楸树、水杉、紫薇、榔榆、楠树、酸枣、猕猴桃、七叶树、水榆花楸、腊梅、石榴、、黄槐、金缕梅、无患子、金合欢。
三、芳香植物篇居住区可选种的芳香植物有:薄荷、罗勒、香蜂花、西洋甘菊、柠檬草、鼠尾草、蒲公英、金盏菊、百里香、玻璃苣、香叶天竺葵、锦葵等草本,熏衣草、迷迭香、栀子、玫瑰、柠檬马鞭草等灌木。
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配置如: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腊梅。
抗污染防尾气植物:刺槐泡桐白皮松桧柏珊瑚树石楠海桐八角金盘等。
固氮植物:刺槐属忍冬属合欢属紫穗槐锦鸡儿属大豆属胡枝子属草木樨属豌豆属菜豆属杨梅属胡颓子属苏铁属。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a4414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d.png)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4b7c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f.png)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60c6f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8.png)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植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植物配置可以让整个园林景观变得更加美观,人们在其中流连忘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植物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生长、繁衍、生存,都受到气候和地域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植物,避免使用与当地气候不相符合的植物,否则将会导致植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度。
例如,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宜种植热带雨林植物,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宜种植针叶树。
二、根据景观主题选择植物园林景观的主题决定了需要什么类别的植物,该如何进行布局。
如若是仿山水风光,选择山地植物,优雅柔美地展现山林风貌;若模拟雨林环境,应选取本地气候特点相符合的热带植物。
又如若是模拟花海,可选择各种颜色和品种的花卉进行布局,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景观。
三、考虑植物形态、色彩、品种的搭配植物在园林景观中不仅需要有植被分布的形式,更需要在形态、色彩、品种这三个维度上进行搭配。
在形态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的高度、株型、树形等因素进行布局搭配,在加强园林景观层次感和层次鲜明的同时展现植物的独特之美。
在色彩方面,可以通过选择色彩丰富、鲜明的植物来让人们内心愉悦,同时给予别具一格的视觉感受。
品种选择上,也要选择更耐热、抗病的植物品种。
四、随地势起伏进行植物配置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园林景观设计师也需要根据场地地形地貌以及客户的使用需求考虑到对该场地所需植物的配置,山坡上植苔藓等低矮植物,平地上按照高度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不仅增加了修景的自然感,还有助于美化整个园林景观的层次感。
五、选择绿化植物进行延长景观线条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有时会遇到有限的场地空间,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纵深上进行设计,即通过合理布局,利用绿化植物的枝叶、杆干进行拉长景观线条,增强景观的深度,使整个远近景观更加生动。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7754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a.png)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在设计园林风景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为植物不仅是园林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还能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呼吸空气、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积极效应。
因此,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合理配置,能为园林带来自然、舒适的感觉,同时满足景观、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下文将就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
一、选择原则:1.生态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应当遵循生态性原则,即依据不同的植被类型、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筛选,尽量选择适应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植物。
例如,海滨地区应该选择耐盐碱、耐风砂的植物;山地地区应该选择耐寒、适应海拔高度的植物。
2.景观美学原则园林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美学原则,即其观赏性和景观效果。
植物的颜色、大小、形态、层次、季节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景观的美感。
应根据园林景观风格、设计意图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配置植物。
3.经济性原则植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均对园林建设的投资和运营管理造成影响。
为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并且按照植物生长规律进行管理,以最大化地保证园林的经济效益。
4.安全性原则一些植物具有毒性、过敏性等毛病,需要注意不能选用或者合理安排。
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如幼儿园、学校、公园的游乐设施周围等地方,更要注意植物选择的安全性。
5.景观生态配套原则景观的功能需要植物的生态支撑。
因此在选择和配置植物时,需要考虑它对于园林景观生态运行的作用。
如栽种一些能够净化空气、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平衡的植物。
二、配置分析:1.层次性配置根据植物的形态、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以及园林景观各个功能区的要求,应当根据层次性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如大中小型植物的搭配配置,主次色彩的应用等,都能提高景观的层次感。
2.习惯性配置植物各自在生态环境下的生长习惯不同,有局限性。
因此在园林配置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惯进行配置,避免造成植物成长发育障碍,降低其生长效益和景观效果。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5f2833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5.png)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的效果和品质。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植物布置、植物组合三个方面来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选择园林绿化中植物种类繁多,但是在实际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和园林用途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种类,以达到合理布局、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植物选择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如在北方城市应选择抗寒性较强的植物,而在南方城市则应选择抗湿性强的植物。
2. 应选择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生长健壮、且不易受病虫害侵袭的植物。
3. 应熟悉当地文化背景,选择与文化相似或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文化价值。
4. 应根据园林用途选择植物,如公园内的游乐区应该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触感效果的花卉,而在环境造型上需选择树木和灌木。
二、植物布置植物布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将植物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布置,使其在数量、颜色、高度和形态上达到平衡。
植物布置的原则如下:1. 应根据景点、建筑物和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行植物布置,保证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2. 应按照不同的景观要求进行布置,如游乐区应该布置花卉、草坪等具有观赏和娱乐价值的植物,而广场中心地带应该布置具有树冠覆盖面积大、造型美丽的乔木。
3. 应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进行布置,如树木应该优先布置在园林的四周,而花卉应该优先布置在园林的中心,以形成美观的空间空间组合。
三、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不同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美观、生态、多样化的效果。
植物组合的原则如下:1. 应根据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进行组合,如将具有较高生长的乔木和具有茂密枝干的灌木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
2. 应选择具有不同色彩和形态的植物进行组合,如将红色花卉与绿色灌木组合在一起,形成鲜艳的颜色变化,增加空间的活力。
公园植物配置说明
![公园植物配置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c0b9a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a.png)
公园植物配置说明
1. 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其观赏价值、树姿和树冠密度等因素。
常见的观赏树种包括樱花树、枫树、香樟树、杜鹃花树等。
2. 花坛植物:花坛是公园景观的亮点之一,选择花坛植物时要注重花色和开花季节的搭配,以保证四季都有花开。
常见的花坛植物包括玫瑰、牡丹、郁金香、月季等。
3. 草坪:草坪是公园中重要的绿化元素,选择草坪时要考虑草种的适应性和美观度。
常见的草坪草种包括蓝草、观赏禾、乌饭草等。
4. 绿篱和灌木:绿篱和灌木可以用来分隔公园不同区域,增加景观层次感。
选择绿篱和灌木时要注重其生长速度和剪裁可塑性,常见的种植物有常绿灌木如柏树、法国梧桐和红叶小檗等。
5. 蔓生植物:蔓生植物可以用来装饰公园的花架、围栏和墙壁等地方,可以选择常见的蔷薇、紫藤等蔓生植物。
6. 水生植物:对于有水池或喷泉的公园,可以选择适合水生环境的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莲和水葱等。
7. 茂密灌木丛:在公园中,可以选择一些茂密的灌木丛来划分不同区域或起到隔离的作用。
常见的茂密灌木丛包括杜鹃花、石楠等。
8. 藤本植物:藤本植物可以用来爬满公园的树木或者搭配花架等,增加绿意和观赏价值。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山牵牛等。
在公园植物配置时,还需考虑植物的养护难度、生长习性以及相互之间的搭配和整体设计效果。
此外,还应根据公园的功能和风格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和布局。
植物景观配置详解
![植物景观配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21f431c5a8102d276a22fad.png)
植物景观配置详解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
1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1.1植物颜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 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196b6b3ad02de80d5d840ba.png)
1. 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 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 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2)2篇
![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087e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a.png)
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2)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2)精选2篇(一)景观园林设计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影响整个园林的氛围、风格和观赏价值。
以下是一些关于植物选择及配置的指导原则:1.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植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
考虑阳光、温度、降雨量和土壤条件等因素。
2. 考虑植物的功能:根据园林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
例如,选择具有遮阳功能的大型树木,选择适合做景观点缀的花卉等。
3. 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树高、树冠形状、生长速度、抗逆性等因素。
这有助于选择植物并合理配置它们的位置。
4. 考虑植物的颜色和观赏季节:选择植物时,考虑它们的花色、叶色和观赏季节。
合理搭配色彩可以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5. 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和可维护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可以减少养护和维护的工作量。
此外,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维护成本等因素也很重要。
6. 追求植物的多样性: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选择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丰富而有层次感的景观效果。
7. 考虑植物的尺度和比例:根据设计的整体尺度和比例,选择适合的植物。
高大的树木适合大型开放空间,而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适合小型庭院或花坛。
最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并非死板的规则,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创意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2)精选2篇(二)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提升整个园林的效果和美观度。
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和建议:1. 地域气候:首先要考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可以提高其生长适应性和生存率。
2. 植物特性:根据景观设计的需要,选择具有特定形态、颜色和季节性特点的植物。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丰富花色和长时间开花期的花卉植物,以增加景观的色彩变化和吸引力。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958a4a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0.png)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为园林营造出各种景色,增添绿色生机,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植物配置是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功能要求和美学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按照一定的布局和组合方式进行设置。
下面从选植、布局、组合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选植1.生态适应性应该优先选择生态适应性强的植物,即可以在该地生存繁殖并适应其环境的植物。
这可以减少植物死亡率和移栽失败率。
2.美观度植物的美观度是重要的选植因素,植物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的形态、姿态、颜色和花香等美学特性的植物。
3.节约用地应该选择生长迅速、树冠分枝佳且适合修剪的植物,以节约用地并保持园林整洁美观。
二、布局1.景观功能园林植物布局的重要目的是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应该根据园林的功能设置合理的布局。
如景观带应该种植花边、阔叶乔木等多样植物,而停车区附近则应选用高度和形态相对简单的乔木。
2.空间层次在园林植物的布局中应该遵循叶面积大小、植物高度与距离、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层次关系,根据开阔或封闭、高低差异的空间要求,巧妙地建立园林植物的空间层次。
3.节奏感在园林植物布局时需要体现出节奏感,形成起伏、曲折的景观线条。
如通过设置适量的凉亭、流水、游廊等,可形成游赏线路的变化,增加景点密度,减轻绿地压迫感。
三、组合1.色彩搭配在园林绿化植物组合中,应充分考虑彩叶、花卉和树、灌、草三级植物的搭配,体现色彩和谐的美感。
例如在一片绿地中加入一些蓝色花卉,同时在花卉的周围摆放一些绿色草坪,可以形成鲜明的覆盖色和光影的层次感。
2.形态组合园林植物形态组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景观的特点,应根据构图要求、景观效果要求、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等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艺术特长,融合成为一幅生动、美丽的自然画卷。
总之,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选植、布局和组合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
只有合理的植物配置才能营造出优美、健康、环保的园林环境,达到景观美化、生态保护等多种目的。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6754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分析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方式以及植物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和布局。
植物配置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园林带来活力、美感以及环境效益。
以下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要点分析:1.根据场地特点选择适宜植物:不同的园林场地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光照情况等。
在植物配置设计中,需要根据场地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适应环境条件,并且生长健壮。
2.注重植物的形态和色彩: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种类,还要注重植物的形态和色彩。
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植物能够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高大挺拔的乔木可以营造出宏伟的氛围,而丰茂有致的灌木可以增加层次感。
3.利用植物打造景观重点: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特殊形态和色彩的植物来打造景观的重点。
例如,在花坛中设置一些鲜艳的花卉,或者在园路两侧种植形态优美的乔木,以吸引人们的目光,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
4.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求: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求。
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喜光程度、耐寒性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配置产生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植物,要充分考虑其养护难度和成本,确保园林景观能够长期保持美观。
5.考虑植物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需要考虑植物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高度、密度、分布方式等因素都会对空间的氛围和使用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在公园的开阔区域种植高大的乔木可以营造出广阔的视野,而在狭小的庭院中种植低矮的灌木能够增加适宜度。
6.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
选择具有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等功能的植物可以改善周围环境质量,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总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包括选择适宜植物、注重植物的形态和色彩、利用植物打造景观重点、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求、考虑植物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考虑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06a6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9.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因素,如景观风格,设计目的,空间规划,材料选择,植物配置等等。
其中,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植物作为设计元素之一,其不仅可以独立成为个体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场地环境,空间布局,人文历史文化等进行相应的融合,互相补充,以达到整体设计效果的最大化。
植物配置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场地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是最直观、最能引人注目的元素,它可以起到修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选用、配置、造型,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使场地更加美观,增加其视觉吸引力。
2. 烘托空间布局。
植物能够有效对空间进行分隔、划分、补充和连接,中和空间中过于单调的线条或形态,形成对比、强调重点。
通过适当的植物配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其显得井然有序,布局合理。
3. 创造人文历史文化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仅可以呈现自然美景,还可以反映地方文化和人类历史,有时候甚至成为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的选用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能够较好地体现设计风格和本土文化,提升景观深度。
4. 起到人文环境的引导作用。
植物的配置和组合能够起到引导人们在空间中走动的作用,在景观的氛围中,植物被赋予了导引人们情感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引领人们欣赏美景,更能够通过视觉上的感染和传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5. 生态环境修复。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除了仅仅追求美学角度之外,还有很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在都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中的园林常常成为环境的“肺”,而植物就是这个肺部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植物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习性,它们要么在空气中吸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要么在土壤中通过根系去吸收养分,为生态助阵。
合理地植物配置,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优化地下水资源的维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
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
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
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
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分类草坪有下述分类方法:按植物材料的组合分可分为:1,纯一草坪。
用一种植物材料的草坪。
2,混合草坪。
由多种植物材料组成的草坪。
3,缀花草坪。
以多年生矮小禾草或拟禾草为主,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按草坪的用途可分为:1,游憩草坪。
可开放供人入内休息、散步、游戏等户外活动之用。
一般选用叶细、韧性较大、较耐踩踏的草种。
2,观赏草坪。
不开放,不能入内游憩。
一般选用颜色碧绿均一,绿色期较长,能耐炎热、又能抗寒的草种。
3,运动场草坪。
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选用不同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细软的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坚韧的草种,有的要选用地下茎发达的草种。
4,交通安全草坪。
主要设置在陆路交通沿线,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以及飞机场的停机坪上。
5,保土护坡的草坪。
用以防止水土被冲刷,防止尘土飞扬。
主要选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或具有匍匐性的草种。
应用草坪主要用于下述几个方面:环境保护方面。
在园林绿地中草坪和树木都起着净化空气、防暑降温、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的作用,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草坪的草个体小,数量多,占据空间小,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绿化效果快。
草紧贴地面生长,其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功能显著。
草坪在绿地中形成通风道,可以改善热带地区生活环境。
园林艺术方面。
草坪空间同水域空间、广场空间等相似,能开辟宽广的视线,引导视线,增加景深和层次,并能充分表现地形美。
城市建设方面。
草坪常用于现代化城市需要低矮的绿地的地方,如道路沿线,强电力网线下方,地下设施上面土层较薄的地方等。
建造草坪建造主要有四种方法:1,直接播种草籽。
一般在春、秋季进行。
冷地型草多用此法。
2,直接栽草。
一般在春、夏季进行。
中国北方地区多用此法。
3,用茎枝段繁殖。
一般在夏季或多雨季节进行。
暖地型草坪多用此法。
4,直接铺砌草块。
温暖地区四季都能进行,中国北方夏、秋季用此法铺砌运动场草坪。
当前广泛采用直接播种建造草坪的方法。
可用喷浆播种法把草籽、粘胶、肥料混合物喷到岩坡上强制种草,也可以把草籽预先放到无纺布上发芽、生长成草坪植生带,然后铺到地上形成草坪。
直接播种法的优点是:草籽用量少,分布均匀,出苗整齐,能够防止杂草滋生,种在坡地上不致被水冲走,可以组成各种图案。
此外用种子或茎枝段预先在无土或薄土的情况下生产出草块,或是把带状草块卷成草卷,可供室内、室外随时铺设草坪,铺好后可立即成形。
草坪建造目前趋向于工厂化育苗。
维护草坪维护要点是:1,第一年要不断清除杂草。
2,要及时修剪。
草长到4-10厘米高时进行修剪,每次修剪量不宜超过草高的一半。
草坪一般保持2-5厘米高。
3,生长季节宜施氮、磷、钾颗粒状混合肥料。
一般在修剪后、喷灌前施用。
4,草坪不宜使用过度。
应规定使用期,保养期,定期分区轮流开放使用。
5,注意草坪病虫害防治。
及时补种,更换坏死的部分。
4.花坛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
分类有几种分类方法:1,按其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平面花坛又可按构图形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2,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3,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
4,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花丛花坛,是用中央高、边缘低的花丛组成色块图案,以表现花卉的色彩美;绣花式花坛或模纹花坛,以花纹图案取胜,通常是以矮小的具有色彩的观叶植物为主要材料,不受花期的限制,并适当搭配些花朵小而密集的矮生草花,观赏期特别长。
5,按花坛的运用方式可分为单体花坛、连续花坛和组群花坛。
现代又出现移动花坛,由许多盆花组成,适用于铺装地面和装饰室内。
设计首先必须从周围的整体环境来考虑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位置、形式、色彩组合等因素。
具体设计时可用方格纸,按1:20至1: 100的比例,将图案、配置的花卉种类或品种、株数、高度、栽植距离等详细绘出,并附实施的说明书。
设计者必须对园林艺术理论以及植物材料的生长开花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有充分的了解。
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春到秋开花不断,作出在不同季节中花卉种类的换植计划以及图案的变化。
花坛用草花宜选择株形整齐、具有多花性、开花齐整而花期长、花色鲜明、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
常用的有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石竹、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百日草等(见园林植物)。
花坛主要用在规则式园林的建筑物前、入口、广场、道路旁或自然式园林的草坪上。
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形式是花台,多从地面抬高数十厘米,以砖或石砌边框,中间填土种植花草。
有时在花坛边上围以矮栏,如牡丹台、芍药栏等。
5.花缘一种花坛,用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及观花草本植物,呈长带状,主要是供从一侧观赏之用。
英语flowerborder 一词,也译作花境或花径。
花缘按所种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花缘、多年生植物花缘和混合栽植的花缘,而以后者为多。
在设计上,花缘宜以宿根花卉为主体,适当配植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或者经过整形修剪的低矮灌木。
一般将较高的种类种在后面,矮的种在前面,但要避免呆板的高矮前后列队,偶尔可将少量高株略向前突出,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趣味。
为了加强色彩效果,各种花卉应成团成丛种植;并注意各丛团间花色、花期的配合,要求在整体上有自然的调和美。
常以植篱、墙垣或灌木丛作背景。
花缘的宽度一般为1-2米,如果地面较宽,最好在花缘与作背景的植篱之间留1.2-1.3米空地种上草皮或铺上卵石作为隔离带,以免树根影响花缘植物的生长,又便于对花缘后方植物和绿篱的养护管理。
由于宿根花卉会逐年扩大生长面积,所以在最初栽植时,各团丛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间,并种植一、二年生或球根花卉填空。
对宿根花卉可每三、四年换植一次,也可每年更换一部分植株,以利植物的更新和复壮。
平日应注意浇水和清除杂草和枯花败叶,保持花缘的优美秀丽和生机盎然的状态。
初冬应对半耐寒的种类,用落叶、蒿草加土覆盖以便安全越冬。
6.植篱用乔木或灌木密植成行而形成的篱垣,又称绿篱、生篱。
植篱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作为雕像、喷泉、小型园林设施物等的背景,采取特殊的种植方式构成专门的景区(如迷园)。
近代又有“植篱造景”,是结合园景主题,运用灵活的种植方式和整形修剪技巧,构成有如奇岩巨石绵延起伏的园林景观。
中国在数千年前就已应用植篱,《诗经》中有“折柳樊圃”。
后来植篱大都用作宅院菜圃的外围护栏,在庭园中未得到充分利用。
植篱在欧洲的庭园中应用广泛,16-17世纪时常用作道路和花坛的镶边。
17-18世纪时,雕塑式的植篱盛行,将植篱顶部或首尾部加工成为鸟兽形状;在帝王的主的整形式花园中常把常绿植物如黄杨等修剪成低矮的窄篱,布置成各种几何形状。
中国在20世纪初以来新建的公园和城市绿地中已较普遍地利用植篱。
植篱按其高度可分为矮篱(0.5米以下)、中篱(0.5-1.5米)、高篱(1.5米以上)。
矮篱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园地和作为装饰;高篱的用途是划分不同的空间,屏障景物。
用高篱形成封闭式的透视线,远比用墙垣等有生气。
高篱作为雕像、喷泉和艺术设施景物的背景,尤能造成美好的气氛。
植篱按种植方式可分为单行式和双行式,中国园林中一般为了见效快而采用品字形的双行式,有些园林师主张采用单行式,理由是单行式有利于植物的均衡生长,双行式不但不利于均衡生长,而且费用高,又容易滋生杂草。
植篱按养护管理方式可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前者一般只施加少量的调节生长势的修剪,后者则需要定期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体形外貌。
在同一景区,自然式植篱和整形式植篱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景观,必须善于运用。
植篱按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可分为绿篱、彩叶篱、花篱、果篱、枝篱、刺篱等,必须根据园景主题和环境条件精心选择筹划。
例如同为针叶树种绿篱,有的树叶具有金丝绒的质感,给人以平和、轻柔、舒畅的感觉;有的树叶颜色暗绿,质地坚硬,就形成严肃静穆的气氛;阔叶常绿树种种类众多,则更有不同的效果。
又如花篱,不但花色、花期不同,而且还有花的大小、形状、有无香气等的差异而形成情调各异的景色;至于果篱,除了大小、形状色彩各异以外,还可招引不同种类的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