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龙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方案
永川区金龙镇金龙小学校
2013年10月
金龙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依据我校关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上级有关提高教师专业化工作精神为指导,特制定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继续紧紧围绕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工作,依托全体教师,以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信息技术网络运用为手段,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研修活动,促使我校全体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我校教学、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我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最终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进一步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目标和总体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提高”。

一个中心即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是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指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相义
副组长:尹尚昆、杨儒万
组员:冉启端、古开富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四、工作方法
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五、具体发展要求
(一)30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胜任型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上岗未满三年青年教师,必须拜师。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1节汇报课,并学会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
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积极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

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扎实参与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

(二)40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0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

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3、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扎实参与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4、提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1篇专题研究论文),存入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

5、每学年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

听课不少于10节。

6、每年做一次专题讲座或者经验介绍。

(三)40周岁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1、每学年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2、看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3、每年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4、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争做专家型教师。

六、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加强业务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根据区教委指示精神,针对我校的实际,积极支持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同时把培训内容和心得与青年教师做交流,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结对教师对青年教师要认真指导,教研组要关心本组的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基本功训练,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期中与期末分别召开青年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

开展新分配教师与多媒体应用技术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应用电子教学资源,结合远教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读为本,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将深入开展以“师生共读书,同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兴读书之风。

一是继续大力投资为教师购买教育书籍或杂志,及时向教师推荐专业阅读书目,鼓励教师自己购书或网上阅读,组织集体深度阅读和研究性阅读。

二是举办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以赛促读,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三是积极邀请专家为教师和家长举办专题讲座,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

(三)通过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

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

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

(四)互为良师,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
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洋兴叹。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资历,只要某方面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都可以成为师傅。

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

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五)教研为本,科研内化,教师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每学期开展15次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其中主干学科10次,非主干学科5次。

针对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关键的教学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

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研究的关键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

彻底打破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对成果的“敬畏感”,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以期真正实现:备课时,能进行二度开发,教师是研究者;上课时,教室就是实验室,教室要有“第三只眼”;下课后,教师就是反思者。

(六)提供保障,搭建成长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是加速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以学科为单位的公开课、评课、研课活动,在课堂上下功夫;支持奖励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并大力宣传获得的成果。

带动广大教师切切实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切切实实促进学校发展。

永川区金龙镇金龙小学校2013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