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专门用途英语背景下的跨境电商课程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英语教育
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ESP 专门用途英语背景下的跨境电商课程建构
谢冬纯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各大高职院校为了响应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纷纷设立跨境电商课程,然而该课程的学科实操性对职业院校教学提
出新的要求,在分析了跨境电商教学现状的前提下,本文结合ESP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对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课程目标和跨境电商课程建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ESP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跨境电商;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6-0253-02
近年来,跨境电商以交易成本优势创造了外贸新的增长点,正逐渐改变着目前传统外贸形势以及商业固有模式。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呼唤一批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跨境电商行业的高度实操性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这就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结合ESP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对跨境电商课程建构进行探讨。

1ESP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
Dudley-Evans 和St John(1998)将英语教学分为EGP (通用英语)和ESP (专门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两大类。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也就是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美应用语言学家提出来的,初衷是面向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着力培养学生在具体实际环境中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尽管国内有很多学者对ESP 理论存在质疑,坚持英语教育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然而ESP 主要区别于EGP 传统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即不止着眼于基础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而是更强化技能专门化,也就是要贴近市场需求,以能力为本位,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情境下的语言运用。

目前多数学者运用ESP 理论用于探讨大学英语、医学英语等的课程建设,但是很少涉及跨境电商的探讨。

跨境电商ESP 教学设立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经验、困难和学习需求,教师着力于帮助学生获取工作岗位实践所需技能。

学者范谊总结出ESP 的三个教学原则,即①“学习者需求分析”是ESP 教学的出发点和先决条件,是制定ESP 教学大纲和编写ESP 教材的基础;②“真实性”原则是ESP 教学的灵魂,真实的语篇加上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体现ESP 教学的特色;③“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

1
2跨境电商教学现状
随着广东自贸区的挂牌,广东每年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接近10万人(陈星涛,2016)。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仅广州就有30家高职院校开设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课程,主要依托专业是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

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变化给跨境电商教学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管作为发展方向还是教学科目,跨境电商在理论梳理和实践教学上都属于探索和待完善阶段。

首先,理论上还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理清,例如全
国性大纲、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体系、教材编写、
教学框架、师资队伍建设等。

对于以上理论问题,需待业界进行探讨总结,目前教学界忙于回应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用人需求、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和教学实践改革,忽略了对理论梳理和研究。

其次,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跨境电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对教师实操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目前很多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师是从商务英语或者国际贸易专业中调出来的,各高职院校紧缺的是有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梳理跨境电商流程,提供实战案例供学生探讨和学习。

再次,市面教材有限。

经了解,跨境电商专业英语教材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以中文教材为主。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版的英文跨境电商教材,如立信会计出版社的《跨境电商专业英语》和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跨境电商英语教材》的英文教材,其思路基本上以跨境电商实操话题分章学习,结合这个主题进行文章学习,结合课后题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很少能结合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为一体的教材,教学内容系统性还有待提升。

对此,学者邵荣在《高职ESP 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明确提出把ESP 教学目标定位在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提高上,是脱离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高的实际。

在ESP 专门用途方面,在校生和用人单位对不同商务知识重要性的评价差异较大,在校生倾向于认为所有商务知识都比较重要。

当然,对学生来说,由于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持有这种认识十分正常。

学生希望以英语为载体,提升广泛的商务领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用人单位更倾向于ESP 教学理念,即强调语言与具体商务知识(如平台运营、项目管理等)的结合,重在培养学生在某种商务环境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与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当然,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应对商务知识适当区别对待,不应面面俱到而失去重点。

跨境电商教学要适当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跨境电商课,也就是说要加强专门用途商务英语教学。

3跨境电商课程目标
ESP 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ESP 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通过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所以跨境电商课程目标的设立一方面要调研企业对于学生技能要求,一
收稿日期:2019-02-12修回日期:2019-02-25
作者简介:谢冬纯(1988—),女,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跨境电商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商。

253
Overseas English海外英语2019年08月
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和需求进行分析。

通过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操作,根据每节课任务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商业务操作技能,如选品及产品的信息化工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订单处理操作、跨境物流等,培养结合英语视听说基础能力和跨境商务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的基础。

4跨境电商课程建构
4.1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未来目标工作岗位
目前传统外贸行业正在转型,很多国内企业意识到跨境电商的趋势,力图从传统外贸转向“小批量,多批次”的跨境电商,从跨境电商C2C和B2C的发展速度对比可以看到未来跨境电商的主流发展趋势。

然而据了解,多数英语应届生对跨境电商岗位保持保守态度,很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部分脱节,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准确、客观定位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以便他们毕业时更顺利地找到工作,提高毕业生一次性选择就业岗位成功率。

4.2以需求为出发点的课程内容设置
ESP课程内容设置是提高ESP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强调基于需求的“职业性”,利用敦煌网等个人卖家注册账号进行实际操作,跨境电商是极具实操性的课程,例如注册平台、在国内平台选品、编写标题关键词、详细描述、产品上架、定价和订单处理等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在平台上操作而具备基础知识储备。

课程设置可以在梳理整个流程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技能提升,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毕业真正到工作岗位便于查阅。

其次,要注意“扩充ESP语料库”,在真实情景中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ESP语料库强调在跨境电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如SKU(stocking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商品通用条码),TAGS(商品标签)、UNIQUE ID(产品编号)等,从而扩充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实用化。

最后,根据跨境电商工作需求,还可适度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主动开发客户和单据填写(形式发票、发货单)和SNS社交网站内容等。

4.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置
ESP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具体课程和学生水平,鼓励学生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同时提升学生创新、实践以及探究合作能力。

跨境电商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主线,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

首先,可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活动设置,每节课前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做海外市场调研,如何选品、如何定价、如何处理订单等。

其次,注重过程体裁式的教学活动(pro⁃cess Genre Approach),这种方法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不仅注重结果,更注意学习过程。

也就是考虑到跨境电商的整体流程,让学生在脑海中有清晰的整体框架,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有效结合英语基础能力和专业英语交际能力。

最后,跨境电商教学可通过合作式教学方法避免教师的单向传授,充分运用MOOC微课、雨课堂等新型教学技能,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境式等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跨境电商情景,从而开展英语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的角色代入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4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ESP教学原则强调“以学习为中心”,跨境电商的课程特点
决定了评价体系不能仅依靠期末一纸书面测试,而是要结合实训室内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边做边学边评价”的过程性评价。

首先,让学生按照每章节工作任务进行理论题目练习(客观题)和实操任务测试,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如何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例如,结合敦煌网发布产品,发布成功后平台会根据信息完整度和准确度给予打分。

其次,任务完成后统计任务完成率、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并且形成报告,结合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给出分数。

通过互评,学生间可以互相学习,提高批判思辨能力。

同时结合仿真性强的商务英语话题进行小组情景模拟,例如模拟“客户到工厂拜访”情景,小组分成买卖双方,进行价格、最小起订量、包装、运输等相关知识点的探讨,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诉求以及相关的岗位需求,以此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5以能力为提升的师资力量培养
Dudley Evans和St.John(1998)论述了ESP教师应充当的五种角色:合格的英语教师、合格的课程设计者、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精通ESP的测试与评估。

跨境电商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除了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还需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等业务能力,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

除了通识教育,还应和行业结合起来,将跨境电商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并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可根据教学需要增加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形成跨境电商教学中的理论框架和实操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渠道,从已有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入手,积极丰富教师的企业实战经验,熟悉职业环境,同时慢慢积累跨境电商教学案例和素材。

再次,以能力为提升的师资力量培养要求教师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去尝试改革以任务或者仿真情景下的教学方法。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高职院英语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堂设置的时机已经到来。

基于ESP课程体系构建跨境电商课程,把英语基础技能和跨境电商实操技能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课堂活力,同时以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评价,体现,工具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要实现跨境电商教学的创新性改革,还需主管部门的关注和专家学者的长期探讨。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如跨境电商专业英语和ESP课程的有效融合、跨境电商技能和英语基础技能的分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英语专业教师在跨境电商教学改革的贡献度研究等。

相信,随着对跨境电商的研究深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跨境电商课程建构和改革,以适应当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3-48
[2]卢思源.ESP管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8(1):3-7.
[3]龚颖芬.职业教育视阈下的ESP商务英语课程群体系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时间,2015(2).
[4]钟焜茂,曹冬金.“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
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6(8)
[5]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
代职业教育,2013(11):30-32.
[6]孟亚娟.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8):94-95.
【通联编辑:唐一东】
254
高职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