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

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旁边的那匹野马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B.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江南晚报》上。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3.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在校园安全排查中,安监办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是广泛的,,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

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大漠孤烟明眸浩齿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姑苏江南明眸浩齿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大漠孤烟羽扇纶巾明眸浩齿
D.大漠孤烟姑苏江南羽扇纶巾明眸浩齿
二、书写
音汉互写
jū躬②风靡③面面相qù④人声dǐng沸
三、默写
默写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②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红的桑椹。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

⑦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诗歌阅读
《春思》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

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

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________的特点。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
由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伯牙善鼓琴②卒逢暴雨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④吾于何逃声哉
【2】翻译下列句子(1分)
吾于何逃声哉?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本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写了百草园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
【2】如将划线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

”好吗?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
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
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
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

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

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

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

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

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

我们成家立业
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

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

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

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

可是,现在,面对耄耋①老人,给我一生养育
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
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
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
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1】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魏巍《我的老师》)
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蔡芸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梦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
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

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B“打伤太白星”是后话,应是“打出南天门”。

玉帝派去擒拿孙悟空的是托塔李天王和哪吒。

二郎神出场是孙悟空蟠桃宴上二次大闹天宫之后的事情。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旁边的那匹野马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B.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江南晚报》上。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答案】A
【解析】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B“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C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在校园安全排查中,安监办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答案】C
【解析】A项“响应”的是“号召”,B项没有主语,可以去掉“令”,D项应为“发现并及时解决了”。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

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

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

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

关联词语,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

“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

此题属于逻辑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发现”,后“解决”。

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是广泛的,,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

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大漠孤烟明眸浩齿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姑苏江南明眸浩齿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大漠孤烟羽扇纶巾明眸浩齿
D.大漠孤烟姑苏江南羽扇纶巾明眸浩齿
【答案】A
【解析】“姑苏江南”与“烟雨楼阁”是一类,“大漠孤烟”和“碧天黄沙”是一类,“明眸皓齿”和“倾国倾城”是一类,“羽扇
纶巾”和“潇洒从容”是一类。

二、书写
音汉互写
jū躬②风靡③面面相qù④人声dǐng沸
【答案】鞠mǐ觑鼎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
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三、默写
默写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②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红的桑椹。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

⑦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禅房花木深(2)但余钟磬音(3)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4)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
树(5)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6)阖户启箧取书(7)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磬”“畦”“荚”“蛉”“箧”的写法。

四、诗歌鉴赏
诗歌阅读
《春思》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

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

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________的特点。

【答案】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仔细阅读这首诗,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可以找出诗中的意象,有“草、柳、桃花、李花”,在通过描写它们的状态可以看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
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
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

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解析】【考点】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具体而言,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
由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伯牙善鼓琴②卒逢暴雨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④吾于何逃声哉
【答案】①弹②卒:通“猝”,突然③就④逃出
【解析】【考点】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都有出现,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翻译下列句子(1分)
吾于何逃声哉?
【答案】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解析】【考点】于,从。

何,哪里。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于”“何”等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

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

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

我到哪
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本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写了百草园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
【答案】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以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解析】【考点】先点明手法,再说明效果。

【2】如将划线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

”好吗?
【答案】文中第3句用了“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10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
过程,也流露出回忆者的愉快心情。

改成概述,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解析】【考点】改后的句子缺少细致的描摹,不够生动、形象,而原文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
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
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
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
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
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

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

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

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

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

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

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

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

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

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

可是,现在,面对耄耋①老人,给我一生养育
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
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
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
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1】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结构上: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内容上:表明自己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突出“我”激动、高兴的心情。

【解析】【考点】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有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读者方面。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自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2】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答案】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解析】【考点】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

此题围绕“逃课”“捉蚜虫”“顶撞”概括。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人物描写角度:“望着……年迈的老树”中“望着”这一动作写出对老师的恋恋不舍之情。

“我还看见……听自
己的心跳一样”,心理描写表现出老师带给作者心灵的震撼,也表明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早已渗入到心灵
深处。

修辞角度:“望着……年迈的老树”以树喻人,人树合一,写出老师那平凡而高大、年迈而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及对自己一生的呵护荫庇。

“如同宁静里我在听自己的心跳一样”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早已渗
入到灵魂深处。

【解析】【考点】人物描写方法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考虑。

修辞先点出是哪种修辞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答出效果。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魏巍《我的老师》)
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蔡芸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梦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蔡芸芝老师:她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小纠纷,慈爱、公正,给处于困境中的“我”莫大的支持。

张梦庚老师: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

【解析】【考点】两个老师伟大在哪,文章各有侧重,只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筛选和概括即可。

【5】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

【答案】从老师的到的启示示例:要善良宽容地对待人和事;要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做人做事要认真负责。

从“我”得到的启示示例:对老师、对父辈尊者应心怀感恩;做事要勤奋努力;要敢于善于自我反省。

【解析】【考点】可任选人物,是谈启示时要能够结合文本中所提到的人物所具备的优秀的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