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糊精在陶瓷中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糊精在陶瓷中应用研究
白糊精、甘油、葡萄糖、糖等是装饰陶瓷制品的釉下彩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是色浆性能,如弹性、粘合性和粘附性的调节剂,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如果在色浆制备过程中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制品缺陷。
因色浆引起的常见缺陷有“钴金属化”和剥色等,且最易出现在钴色浆施涂厚度和釉层厚度减小的部位。
用于色浆的糊精(淀粉处理物)依据胶合力、溶解度以及初始原料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由于性能的差异,糊精不仅会在瓷器色料层,而且也会在釉层引起各种缺陷。
因此,研究糊精对色浆和釉的作用、确定其最佳引入量非常重要。
糊精的不同作用,与其胶合力有关:胶合力增大时,色浆可较密实地覆盖陶瓷衬体气孔,并阻碍釉浆的吸入。
因此,施釉时糊精就能促使釉层厚度减小,而在煅烧时,糊精分解烧失,使陶瓷衬体的气孔暴露。
煅烧后,糊精作用部位之所以出现釉层厚度减小和干釉现象,是因为气孔暴露后渗入了釉熔体。
为了证实糊精对釉层的影响,先后制备了含10%、15%和20%的糊精溶液。
将这些溶液分别施涂在陶瓷表面,然后对试样施釉和煅烧。
烧后结果表明,在施涂最高糊精浓度最高区段,釉层厚度的减小程度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