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
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同业拆借利率
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本行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匹配情
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本行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

就存款利率的确定而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应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

实行盯住同业
拆借利率上下浮动的办法。

商业银行结合本行在当地市场占有的位置和竞争优势,根据每
天本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分析本行的资金需求,确
定在同业拆借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幅度,调整制定本行存款各期限档次的具体利率水平。

从贷款利率的确定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利率应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内,围绕基础利率浮动。

商业银行确定浮动幅度,一般根据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趋势、贷款质量、期限、风险、所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因素确定。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
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本行的利率。

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
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
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

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业务间
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方式,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并由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利率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
1.利率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利率市场化后,政府解除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能充分地反映资金供求,并通过价格
机制以达到资金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体制的改革趋势,均是由管制
利率向市场利率转换,其特点是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存贷款利率的最高限额,促使利率按市
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即利率的高低主要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当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跌;当市场上资金求大于供时,利率上涨。

2.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进行调控。

间接调控一般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普遍采用,其运行的基础是具有较强内部
制约机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在市场利率下,利率由资
金供求关系决定,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所有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
响全社会各种利率水平。

中央银行利用基准利率来调控全社会各种利率,并由此来决定社
会基础货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