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专题练习(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理解
1.阅读探秘。
父爱在手
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不善言语,但却在与我手牵手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父爱。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爸爸所在的学校,因此每天上下学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走的,每天都是手牵手,就在手与手之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父爱。
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我和爸爸正高高兴兴的手牵着手一起走向学校,突然间,有一辆猛速来的车差一点就把我撞到了,就在这刹那间爸爸很有力的手把我拉了回来,这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责任。
那是雨天很多的夏天,我和爸爸正准备回家,但却下起了雨,爸爸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把伞,两人手牵着手打着一把伞回家了。
在路上我竟没有发现爸爸的头顶是一半在伞下,一半在外面的,我只知自己的头顶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全是伞,我一点也没被淋湿。
但回家后我才发现爸爸的衣服被淋湿了。
这是爸爸对我身体健康的担心与照料,怕我被雨淋湿感冒,父爱是呵护。
那是一个刮风的秋天,当时的天气很冷,我和爸爸手牵着手走向学校。
路上,我的手被冻僵了,爸爸让我握着拳头,他用他的双手帮我温暖了右手,接着又是左手。
这是爸爸对我冷暖与否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温暖。
那是一个下雪过后的冬天,路上很滑。
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滑倒,而每次都是爸爸拉住了我,爸爸的手不仅帮我躲过车祸还让我没有滑倒,这仍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和照料,还有呵护与温暖的父爱。
手与手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爸爸爱我,而我,也爱爸爸!
(1)“我”和父亲手牵手,在这牵手之时“我”感受到了________。
(2)通过读文,你知道父爱是什么了吗?
(3)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4)小作者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不同的父爱。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试着写一写你心中的父爱。
父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
【答案】(1)父爱。
(2)是责任,是呵护,是温暖。
(3)下雨时爸爸为我撑伞,自己却淋湿了,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呵护。
(4)时间。
(5)体贴;严厉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写作顺序。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写出你心中的父爱。
故答案为:(1)父爱
(2)是责任,是呵护,是温暖。
(3)下雨时爸爸为我撑伞,自己却淋湿了,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呵护。
(4)时间。
(5)体贴、严厉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结合实际言子有理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她笑得很好……”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面试。
朗诵和唱歌都顺利过关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
可是这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使我紧张的、局促,手心的渐渐渗出了汗。
我不敢去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所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怯于正视,于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她舞步轻盈,动作优雅——哦!她摔倒了!在跳到一个高难度动作时摔倒了,多么可惜!她脸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深掬了一躬,转身离开。
下一个就是我,而她的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
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那笑是如此纯美。
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那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
虽然最终我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把你的灿烂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侯,带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
”至真、至善、至美是微笑。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________
②说得很少,但很有说服力。
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通过对练功房的________描写,烘托出“我”更加 ________的心理。
(3)面试舞蹈时,“我”的表现如何?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心里暗自庆幸:前面那位女孩的失败,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成功的机会更大了。
B. 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力量和希冀。
正是因为女孩的微笑,才让“我”消除了紧张情绪,获得了成功。
C. 因为那个女孩笑得十分迷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5)对于你来说,“笑”有怎样的含义呢?
【答案】(1)惴惴不安;寥寥数语
(2)环境;促不安
(3)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
(4)B
(5)笑,是对别人的鼓励,是对别人的善意,是对别人的安慰。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笑脸。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惴惴不安、寥寥数语
(2)环境、促不安
(3)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
(4)B
(5)笑,是对别人的鼓励,是对别人的善意,是对别人的安慰。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笑脸。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认真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
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__不好看,_______很有用。
”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分辨________ 可贵________ 体面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爱慕________ 便宜________ 成熟________
(3)这文段主要写________。
(4)从哪里看出花生最可贵?请写出。
(5)在课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联系课文内容,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辨别;宝贵;表面
(2)讨厌;昂贵;生涩
(3)议花生
(4)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所以;虽然;但是
(6)做人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有真实本领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
找到答案。
(5)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故选“……所以……”②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但……而且……”;
(6)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辨别、宝贵、表面
(2)讨厌、昂贵、生涩
(3)议花生
(4)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所以、虽然、但是
(6)做人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有真实本领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评】(1)、(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
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
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回来。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
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
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
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
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
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
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
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
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
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
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
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
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
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
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
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盘里,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
他笑嘻嘻地说:“②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
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________ 相信——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作者“明白”了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把画波浪线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②把画横线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
①“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
②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______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_______。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
”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此题从给出的词语“凉丝丝”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①将转述句改写成对话的形式,一要注意人称,二要注意标点符号。
②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去掉否定词。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意。
(5)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
”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①掌握转述句改引述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习。
②掌握否定句该肯定句的方法,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
”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
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
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
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
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
“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
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
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
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
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
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优美。
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下划线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当听到爸爸说不能给“我”买音箱时,“我”的心情怎样?
(3)“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4)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 “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 “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写出你的想法。
【答案】(1)买一个音箱。
(2)很失落,感觉心要碎了。
(3)他们的爸爸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做这些事,他们没有得到父亲的关心。
(4)B
(5)喜欢。
因为这位父亲的爱表现在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及支持上。
【解析】【分析】(1)、(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我”想有一个音箱。
(2)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3)因为他们的爸爸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做这些事,他们没有得到爸爸的关心。
(4)B;
(5)喜欢。
因为这位父亲的爱表现在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及支持上。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理解
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中扛着扫帚,抱着柴火,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
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
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
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
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
周跃才模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
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
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了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
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
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姓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
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
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
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学需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永远不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方便—________ 热闹—________ 飞快—________ 温暖—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
(3)“学雷锋小组”的成员帮奉爷爷做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