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1.读句子,完成练习。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
点儿痕迹。

(1)作者用_______和_________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

(2)从__________可以看出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这样写更能衬托出昆明湖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3)按照课文内容填一填,再模仿着画线部分写一写。

①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______________,绿得像_________________。

②听他这么一说,小姑娘忽然笑起来,笑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路旁的橡树挺立着,站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镜子碧玉
(2)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静、美
(3)略
【解析】略
2.精彩赏析阁。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
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
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
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作者把小猫当成了___________来写,写出了
小猫______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小猫的________________。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我能感受到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孩子勇敢喜爱之情
(2)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解析】略
3.课文在线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
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通过车辙凌
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

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

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慌不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公鹅走路时有什么特点?
(3)读了本段,白公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还知道白公鹅的很多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形容说话和做事不慌不忙。

②不慌张,很沉着。

(2)落步前,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然后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解析】略
4.课内语段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 )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 )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 )让;有时
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

(2)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把短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

(4)作者运用________来突出鹅的特点。

鸭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鹅步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按朗读符号的提示反复品味,判断语气情感。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①鹅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傲气十足又有趣可笑。

( )
②鹅高傲,不可一世,令人生厌。

( )
【答案】(1)xiàng mú juéxiāng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3)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4)对比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从容,大模大样的
(5)①√
【解析】略
5.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________。

那时没有_____,没有
______,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________的
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______纷纷变成了______。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按原文填空。

(3分)
(2)“千里眼”“顺风耳”在课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 。

【答案】(1)农耕社会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腾云驾雾幻想现实
(2)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3)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

现代
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史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解析】略
6.难以捉摸的天气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给科学考察队员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南极即使在夏天,风暴也会倏然而至,把正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困在现场,几天不能返回营地。

有时候,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一队将要进入内地的探险队即将出发,可是,突然狂风从大陆内地吹来,天空骤然变暗,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结果,原定的考察计划只好终止。

在南极还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狂风卷起满天冰晶,太阳光透过冰晶,反复地反射和折射,形成了日晕现象。

有时候,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人。

行进中的考察队员就会迷失方向;开着牵引车的拖拉机手可能把车开翻;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无法靠地物辨别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能弄得机毁人亡。

人们把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叫作”乳白天空”。

在南极,即使躲在营房里,讨厌的天气也使人不得安身。

一夜的暴风雪就可以把整个营地埋在一片雪海之中,房门都被堵塞了。

到外边去观测,人们不得不全体动员,出动所有的扫雪车、推土机,忙碌一整天才能弄干净。

南极的天气真是难以捉摸,给考察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1)根据意思写出在文中找出词语。

(2分)
①南极的天气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 )
②暴风雪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 )
(2)用“____”画出“乳白天空”指的是什么,用“﹏”划出“乳白天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4分)(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想说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难以捉摸铺天盖地
(2)有时候,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
人。

行进中的考察队员就会没迷失方向;开着牵引车的拖拉机手可能把车开翻;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无法靠地物辨别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能弄得机毁人亡。

(3)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

(4)南极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我们该怎样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呢?
【解析】略
7.课文国舅把守的课文理解关到了,要细心哟!(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答题)(15分)
(1)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当时
,那么现在你是为而读书。

(4分)
(2)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形容。

(2分)
叶老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从句子中画出来。

(2分)
(3)乌塔身上有哪些需要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3分)
(4)仔细读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比喻义。

(4分)摔跟头:
红眼病:
【答案】(1)中华不振祖国的繁荣、富强。

(2)让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画:认真平和温暖
(3)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4)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课文中指看到张国强取得好成绩而羡慕、忌妒。

【解析】略
8.课内阅读。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妈妈呀。

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
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

/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他能
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分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你愿意试一试吗?
(1)给上文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3)用“”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你能举例子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
【答案】(1)“,”!(2)如果……那么……如果……就……造句略。

(3)尺有所短,寸
有所长
【解析】略
9.课文中写了一些乌塔说的话和做的事 , 试对乌塔的这些言行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
例: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
乌塔随身带了个小闹钟 , 可以提醒自己按时起床 .
(1)她告诉我:“罗马很热 , 街上小摊卖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贵 , 你要到超级市场去买. ”
(2)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 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 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
(3)乌塔说为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 3 年 , 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 , 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
(4)“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 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 , 但只有在这里 , 它的美丽才感动了我 .
【答案】1)节约,有生活经验。

(2)行动有计划,会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家人保持联系。

(3)为了实现目标,有实际行动,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不增加父母附负担。

(4)能够到生活实践中去获取知识。

【解析】略
10.课文回眸室。

(1)周恩来对伯父说的话_______,好奇心让他来到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一幕后,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___”的含义。

(2)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你认为周恩来在想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后,你的感触是:__________
(4)课外,你积累的名人故事有:____________
【答案】(2)中华不振,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遭受外国人的欺侮,我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解析】略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________时代的一件事,他深切地体会到“___________ _____”的含义,他意识到中国必须________的重要意义。

(2)在修身课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问题。

有的说:“________而读书。

”有的说:
“________而读书。

”有的说:“__________而读书。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有志者当效周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效”是
______________的意思,“周生”指的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少年中华不振振兴(2)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有志向的人效仿;学习周恩来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解析】略
12.课外提优
最好的报酬(chóu)
弗(fú)莱(lái)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

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过去,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把这个小孩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shēn)士。

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

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

”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的门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

”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

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丽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

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并且获得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谁救活了他呢?盘尼西林。

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

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内,使他们搭配得当。

( )的农夫 ( )的哭声 ( )的弗莱明
( )的教育 ( )的马车 ( )的绅士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绅士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在田里工作的弗莱明做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夫为什么拒绝接受小孩父亲的报酬?
(5)农夫的善良带来了什么结果?给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穷苦求助举世闻名良好新奇优雅
(3)他放下农具,救出了掉在粪池里的小孩。

(5)他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好心人、善良人总会得到别人的赞扬,并最终得到别人的帮助。

【解析】略
13.课内阅读。

①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②“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1)这三个句子中的“万年牢”存在内在联系,请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

A.诚实、守信的“万年牢”人品
B.万年牢的产品质量
(2)从这三段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 (2)父亲是一个为人真诚,做事认真的人。

【解析】略
14.课内阅读。

(23分)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rǎo rào)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dǎo dào)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
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juǎn 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分)
(2)在括号里正确读音上打“√”。

(3分)
(3)给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

(2分)
险:①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

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③狠毒。

④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

②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

③指人快要死。

④高;高耸。

⑤端正;正直。

(4)选文第1自然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3分)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
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4分)
(6)构成“连绵不断的画卷”的景物有、、、、、。

(3分)
(7)“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的意思是()。

(2分)
①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在画中游
②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游玩,观赏
(8)这两段话选自《》这篇课文,文章结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概括了全文,与
文章的首句“”遥相呼应。

(4分)
【解析】略
15.课内语段阅读。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________,山形也逐渐变得________。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
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
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
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________句。

(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柔嫩柔美(2)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3)过渡(4)比喻、排比
不妨试试
C A
D
E B
【解析】略
16.想想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7分)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逐渐拉长,变粗,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

浪潮越来越近,,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
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

(3分)
(2)《塞下曲》中描写将军巡夜时情景的诗句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代著名诗人的名作,以梦境表现报国志向的诗句是,。

(3分)(3)人们常用动物来喻人,请你写一个这样妙喻。

(1分)
【答案】(1)移来横贯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
裂从远及近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宋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老黄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解析】略
17.阅读欣赏。

(13分)
毛毛虫过河
有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就是目的地的河边。

当它们爬上河堤,准备过河到开满鲜
花的对岸去的时候,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立刻找到一座桥,然后从桥上爬到对岸。

”另一条则说:“我们应造一条船,从水上漂到对岸比较安全。

”最后一条毛毛虫伸了伸懒腰,悠闲地说道:“我们走
了那么远的路,已经疲惫不堪了,应该停下来先休息两天。


听了这话,另外两条毛毛虫很诧异:“休息,你怎么这么懒。

再过两天对岸花丛中的蜜就会被人喝光了我们一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难道是来这儿睡觉的”话未说完,一条毛毛虫已开始爬树,准
备摘一片树叶做船;另一条则爬上河堤的一条小路,去寻找一座过河的桥;而剩下的那条则爬上
最高的一棵树,找了片叶子躺下来美美地睡觉了。

一觉醒来,睡觉的毛毛虫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愉快地扇了几下翅膀,轻而易
举地就飞到了对岸的花丛中。

而此时,另外两条毛毛虫,一条早已累死在路上,另一条则被河水漂
远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分)
悠()闲——
疲惫()不堪()——
诧()异——
(2)请你给文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并说一说文中分号的作用:
(3分)
(3)第三条毛毛虫轻而易举地飞到对岸的花丛中,这“轻而易举”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智慧呢?请
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的序号()(3分)
A.勤快有时也不一定是好事,懒惰有时也能歪打正着。

B.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永不言弃,哪怕失败了也虽败犹荣。

C.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能蛮干,急于求成。

要劳逸结合,不断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D.蜕变就在漫长的努力之后,就如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样。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对这三条毛毛虫说?请选择一个说一说。

(2分)
我想对前二条毛毛虫说:
我想对第三条毛毛虫说:
【答案】(1)yōu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bèi kān形容非常疲乏。

chà惊讶;觉得奇怪
(2),!,, ? 表示并列的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3)C
(4)略。

【解析】略
18.课外阅读。

(16分)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

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明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
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
来插去,休息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不遗余力。

干完一天,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

又过了两
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

吃晚餐时,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
住宅区。

孩子听说转学却担心地说:“我走了
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
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

如果爸爸不送,他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已有数,这小家伙的决心如此坚定,长大后一定能有所作为。

我可没想到他
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1)把画横线的句子中缺漏的标点补上。

(2分)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分)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分)
A.解释说明
B.表示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续
(4)为什么“我”判断这个四年级的小男孩“长大后一定能有所作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感悟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 :“ 。

” (2)大器之才(3)A (4)因为这个小男孩做事认真,决心坚定。

(5)我感悟到了做什么事都应该有恒心、有毅力。

【解析】略
1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段(15分)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éng fè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é zhé)备他:“你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违背(bèi bēi)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
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
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
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4分)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
怀疑()责备()信奉()正确()
(3)“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

(2分)
(4)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2分)
(5)读了课文,你想对伽利略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3分)
【答案】(1)féng zhébēi shuàn
(2)相信表扬怀疑错误
(3)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
1磅重的10倍。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4)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
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5)略
【解析】略
20.《鱼游到了纸上》片段(17分)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

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这些
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
地画下来,像姑娘xiùhuā( ) 那样细致;有时又huībǐ( )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
为一体了。

(1)在拼音旁边的括号里写词语。

(2分)
(2)补充词语。

(3分)
鲜艳的()细致地()高兴得()
(3)写一句话。

用上“有时……有时……有时……”(2分)
(4)在文中用“”划出对青年的神态描写的句子。

我也能把同学专心读书的神态描写出来。

(3分)
(5)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3分)
【答案】(1)绣花挥笔
(2)衣裳画画叫起来
(3)答案略(合理即可)
(4)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
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5)答案略(合理即可)
【解析】略
21.课文在线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当时我
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用意( ) 悲哀( ) 目不转睛( )
(2)“我”的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卡罗纳的目光中看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来评价一下,母亲和“我”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意思悲伤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2)她不愿让卡罗纳看到而感到悲伤。

(4)天下的母亲是一样的可爱。

要处处关心别人。

【解析】略
22.课文回眸室。

本文讲述的是大陆青年患了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用__________挽救了_______的生命,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血病台湾同胞爱心小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解析】略
23.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从“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这句话中“翻天覆地”一词,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

这场革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电报、电话日益普及,输送信息的缆线像狭窄拥挤的公路一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变化很大电报、电话、广播的出现
(2)电报、电话还有许多的缺点
【解析】略
24.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士兵们为什么亲切地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三自然段伤病员描写南丁格尔的话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略
25.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
(1)这段文字写出了鸟岛上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为这一自然段分层。

层与层之间是__________的关系。

(3)表明作者观察方位变化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鸟的种类和数量多
(2)第一句为第一层,总分关系
(3)天上地上湖里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