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选材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乒乓球是一项高速度的运动,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反应和决策,因此,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竞技心理学的角度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研究。
首先,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在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时刻关注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
只有具备良好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运动员才能更好地预判球的路径并做出正确的击球动作。
良好的注意力集中可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敏锐度,从而提高比赛的竞争力。
其次,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的自信心和情绪调控能力至关重要。
乒乓球比赛是高压的竞技环境,运动员往往会面临来自对手、观众和自己内心的压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保持自信,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调整情绪,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
此外,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精确的决策和应对策略。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比赛情境,迅速提出应对方案并有效地实施。
心理素质的强大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保持冷静,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重要影响。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中保持高度专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状态,有效地排除杂念,集中精力于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决策。
此外,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运动员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他们的竞技表现和比赛成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专注、自信、冷静、灵活应变,并且正确地做出决策。
因此,乒乓球运动员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要求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要求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性极高的体育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更需要他们在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乒乓球比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挥和竞技状态。
因此,掌握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要求对于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乒乓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稳定的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面对来自对手、观众以及外界环境的各种压力和干扰。
只有保持稳定的心态,运动员才能在紧张的比赛中保持自己的专注力和冷静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压力。
稳定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控比赛的节奏和自己的情绪,使比赛发挥更稳定、更出色。
其次,乒乓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乒乓球比赛中常常会出现对手的强势反扑或者技术优势,这时运动员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不被干扰或者挫败。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轻易放弃或者气馁。
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逆境中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催生出更强悍的应对能力,从而扭转比赛的局势。
此外,乒乓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集中力和耐心。
乒乓球比赛的节奏非常快,技巧和变化也十分多样。
运动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耐心,对比赛的每一个回合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不容许发生疏忽和失误。
良好的集中力和耐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洞察对手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思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进一步提高比赛的胜算。
此外,乒乓球比赛还要求运动员具备勇气和果断。
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遇到技巧复杂、变化多端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需要具备果断的决策能力,迅速做出应对的选择。
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关键时刻敢于冒险、敢于进攻,通过积极主动的战术策略来取得胜利。
勇气和果断是乒乓球比赛中的关键品质,能够使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的竞技能力。
综上所述,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要求包括稳定的心理状态、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集中力和耐心,以及勇气和果断。
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

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乒乓球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他们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
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
首先,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对手。
只有具备强大的自信心,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其次,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稳定心态和高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激烈的比赛环境中,运动员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
只有具备良好的专注力,运动员才能更好地把握比赛节奏,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比赛的胜算。
此外,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和变化,运动员需要能够迅速适应,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运动员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被情绪左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运动员才能在高压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状态,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压力抗性。
乒乓球比赛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运动员经常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能够承受来自对手、观众和自己的压力,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出色的表现。
只有具备良好的压力抗性,运动员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不被压力击垮,取得好成绩。
综上所述,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自信心、专注力、应变能力和压力抗性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要素。
运动员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在心理素质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运动员才能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比赛成绩和个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包括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和挑战时所具备的心理能力和品质。
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信心、毅力和坚韧性、意志力、自我调节能力、适应性、思维能力等。
乒乓球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注力和心理耐性。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集中,以便更好地应对对手的变化和比赛的紧张气氛。
运动员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耐性,能够在赛场上保持冷静,并在压力下保持稳定的心态。
自信心和毅力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中的关键因素。
自信心是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的一种信心和自信,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技术。
而毅力则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的品质。
这两种心理素质都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一种心态转换成另一种心态,这需要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适应性则是指运动员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能够迅速适应,并且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对运动员的心态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心态和状态。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调整赛前的心态和状态,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中。
了解了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后,我们还需要探讨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以下是一些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心理素质,可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针对专注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和心理耐性;针对自信心和毅力,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毅力;针对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摘要】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对运动表现和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定义、在运动中的作用、影响因素、优秀运动员特点以及提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心理素质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决策能力、专注力和自信心都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比赛表现。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更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帮助乒乓球运动员提升心理素质水平,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通过加强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和训练,可以更好地发挥乒乓球运动员的潜力,提高比赛水平。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性、定义、作用、影响因素、特点、提升方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仍然比较匮乏。
虽然有一些学者对于心理素质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对于乒乓球运动员具体的心理素质特点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
开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定义、作用、影响因素,以及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点和提升方法,有助于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训练实践。
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教练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环境,提高比赛技术水平。
2.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
针对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3.提升绩效成果。
通过探讨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点和提升方法,可以为广大运动员提供学习借鉴和经验积累,帮助他们提升竞技水平,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保持镇定、稳定的状态,以迎接对手的挑战。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于运动员需要在压力下保持冷静、适应并取得胜利。
本文将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提供训练建议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作用1.稳定的情绪比赛时的情绪是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持续的负面情绪会使运动员变得过分紧张或沮丧,而这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表现和动作的流畅性。
否则,积极的情绪会使得运动员能够掌控比赛节奏,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挑战。
2.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核心因素之一。
自信的运动员相对于没有自信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更出色,更有魄力与果敢,更具可塑性。
3.专注力专注力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精密的反应速度和超高的注意力下进行比赛时。
通过培养专注力,运动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应对那些挑战性的球。
情绪管理是培养乒乓球运动员情绪调节的关键。
教练员应该在日常训练中就要对违规或者失手的运动员多次提醒他们保持平静,保持理智。
在以前任学习或实践情绪管理的运动员中,探索并注意在“冷落温暖”、睡眠、心理技能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对于情绪的影响巨大,可以在大的比赛时被用以优化情绪。
2.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可以让运动员逐步消除焦虑,增强自信心。
制定一个目标设定、技能发展和期望管理的方案,有助于运动员发现在比赛时困难的地方,并提供解决方案。
运动员应当在他们的日常训练中进行心理训练,比如强调自己的优势,学会那些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技巧。
训练运动员的专注力可以通过设定指标,比如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如能持续保持专注力超过一定时间,就视为突破。
如果专注时间不足,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些策略性的计划,重新集中注意力,并继续运动。
例如,许多人发现,单独留下一段时间听专注音乐、练习冥想或进行一些认知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增强专注力。
三、训练建议1.针对性的放松训练比赛期间保持稳定的情绪,关键要通过放松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训练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训练乒乓球比赛作为一项高强度、高智力的运动项目,对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然而,在激烈的比赛中,心理素质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比赛成绩。
一、认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挑战和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
在乒乓球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应对比赛压力、保持专注、提高自信心,从而提升比赛表现。
二、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乒乓球比赛需要选手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专注于比赛,因此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至关重要。
选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1. 训练中的注意力训练:在平常的训练中,通过练习固定的动作以及针对性的技术细节,提高选手对比赛的注意力和专注度。
2. 想象力训练:选手可以在练习之余,通过想象比赛场景并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对比赛的感受和认知,以增强对比赛的专注力。
三、保持冷静与控制情绪乒乓球比赛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意外失误、对手的反击等,这时保持冷静与控制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练习心理控制能力的方法:1. 呼吸控制:选手可以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或者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冷静。
2. 自我暗示:选手可以在训练中建立一些积极的口号或口诀,通过不断重复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四、应对比赛压力的技巧乒乓球比赛中,选手常常面临较大的比赛压力,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
以下是几种应对比赛压力的技巧:1. 分解目标:选手可以将整个比赛的目标分解为每一局、每一分的小目标,以避免过多思考未来的结果,集中精力于当下的比赛。
2. 积极认知:选手可以将比赛中的挑战看作是一种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比赛压力,以提高应对能力。
五、树立自信心和积极态度心理素质训练中,树立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几种树立自信心和积极态度的方法:1. 回顾成功:选手可以回顾自己在训练或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和突破,从中获得自信和动力。
乒乓球比赛中的球员心理素质培养

乒乓球比赛中的球员心理素质培养现代竞技体育竞争激烈,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心理素质也被认为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乒乓球比赛中,球员的心理素质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乒乓球比赛中球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帮助乒乓球爱好者提升比赛表现。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稳定、坚定和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在乒乓球比赛中,球员需要面对从对手、环境以及自己内心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冷静和专注,提高比赛水平。
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几种培养乒乓球比赛中球员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比赛压力在乒乓球比赛中,一方面,球员要对比赛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力争取胜利;另一方面,球员不能对胜负过于在意,过分焦虑。
因此,球员需要正确认识比赛压力。
比赛压力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它促使球员全力以赴,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球员应该学会接受比赛带来的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比赛。
二、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乒乓球比赛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
缺乏自信会导致球员失去冷静和专注,影响比赛表现。
球员可以通过多次训练和比赛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力,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此外,球员还可以通过与教练和队友的积极交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力,进一步增强自信。
在比赛中,球员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积极面对挑战。
三、控制情绪波动乒乓球比赛中,情绪波动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球员面对胜利时会兴奋和开心,而面对失败时则可能感到沮丧和失望。
然而,过于强烈的情绪波动会干扰球员的心理状态,影响比赛表现。
因此,球员需要学会控制情绪波动。
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情绪,保持冷静和专注。
此外,球员还可以与教练和队友进行心理咨询,寻求支持和帮助。
四、制定合理的目标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培养乒乓球比赛中球员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
球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来制定合理、可行的训练计划。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乒乓球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乒乓球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和敏捷反应的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技术的熟练度,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乒乓球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心理素质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1. 心理素质与专注力专注力是乒乓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一位拥有出色专注力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准确地观察和判断球的轨迹,以及预判对手的动作。
乒乓球比赛中球速快、变化多样,对专注力的要求非常高。
运动员如果能够保持专注,不被外界因素干扰,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会更加出色。
心理素质对专注力的影响是明显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镇定和稳定,不受情绪的波动干扰。
此外,心理素质也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地管理压力和焦虑情绪,集中注意力在比赛中的每个球上,从而提高专注力,进一步提升比赛成绩。
2. 心理素质与自信心自信心是乒乓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运动员如果缺乏自信心往往会在比赛中表现出犹豫和优柔寡断的状态,丧失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相反,拥有良好自信心的运动员会更加果断和勇敢,能够更好地面对比赛中的各种困难。
心理素质对自信心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训练和调整,运动员可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对手。
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运动员摆脱消极情绪,调整好比赛中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提高比赛的胜率。
3. 心理素质与应对压力能力乒乓球比赛中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重要比赛和关键时刻。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地管理压力,保持镇定和冷静。
在面对压力时,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制定正确的战术和应对策略。
心理素质的提升对于应对压力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在压力面前不轻易放弃,保持坚持到底的精神,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乒乓球运动员选材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RN ENr ERP S 儿fURE RI E CI T
NO. 0. 0 9 2 20
( u uai t O 12 C m lt e N . ) vy 3
乒乓球 运动员选材 中的心理素质 因素分析
( ) 比 赛 经 验 的 影 响 三
作为 日本历史上参加世乒赛 最年轻 的男选 手 ,丹羽孝希在正 赛
经验丰富 ,准备充 足 ,平时 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 ,一般
中将世界排名 比自己高3 0 0 多位 的南美冠军挑落 马下 ;奥运冠军 在赛 前和赛中总是 会保 持较好 的情绪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
外兵 团能否涌现5 年后的世界冠军 ,这给我 国乒乓运 动新生代力 练 ,心理 素质较差 的运 动员 ,在 陌生 的比赛 环境里较容 易产生
紧张情绪 ,进 而反应 陷入迟钝 ,思维 缺乏敏捷 ,注意力显著 降
部 ,乒 乓运 动员的选 材无疑 已成为 一个至关重要 的课 题。选材 低 ,想要发挥出 日常的训 练水平 ,那 已是望洋兴 叹。 ( )参 赛 动 机 的影 响 四 的标 准和要 求 ,由乒乓球运动本 身速度快 、节 奏变化多 、对抗
( )外部环境 因素的影响 二 比赛的取胜与失利 ,不仅受运动员 自身技战术水平 的制约 , 同时也会受 到外界环境 的影 响。比如 比赛 的场地 、观众的氛围 , 在运动员熟悉 的场地进行 比赛 ,可谓是地利、人 和,比赛之前 ,
文章编 号:17 - 15 (0 9 0 0 2 - 2 6 4 14 20 )2 - 19 0
性强 的特性所决定 ,这也是 对每个运 动员综合 素质 的极 大考验 。 的心理素质 。也是一个选材必须兼备 的因素。
乒乓球赛的心理素质

乒乓球赛的心理素质
乒乓球作为一项全球流行的运动,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乒乓球比赛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
首先,心理素质能够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在比赛中,运动员可能会面临压力、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调节,就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发挥。
例如,当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很可能是因为心理素质不稳定导致的。
其次,心理素质的高低可以决定比赛的胜负。
在乒乓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比分胶着、胜负难分的情况。
这时候,心理素质强的运动员能够保持冷静,通过调整心态和策略,找到对手的弱点,从而扭转局势。
相反,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手软、失误,导致比赛失利。
此外,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心态,如何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佳水平。
这些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心理素质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
运动员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模拟比赛、心理辅导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同时,在比赛中也要注重心理素质的调整,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总之,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的表现和比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运动员应该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通过不断的训练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

学术论坛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1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据有关部门调查证明,在一场水平相当的比赛中,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占50%,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占了另外的50%。
许多运动员在平时的一些训练比赛中能发挥出比较高的水平,可一到正式比赛,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再加上心里准备不足,一致于技战术水平发挥失常,赛不出自己平时的成绩。
因此,教练员应重视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有利于运动员明确训练目的与比赛的动机,及正确对待比赛,有力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情绪的稳定性,对人才的培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的结果。
2 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不稳定的表现(1)有些运动员赛前过于紧张,出现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出冷汗,沉默寡言的现象,不积极主动,求胜欲望低,表现消极。
(2)还有些运动员赛前就自暴自弃,不自信,说自己打不过对手,都还没有和对手真正上场比赛,把对手想象的过于厉害,出现了怯场的表现。
(3)有些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不适应大场面和新环境,上场后畏首畏尾,脑子一片空白,技、战术忘得一干二净,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4)有的运动员在赛后才恍然大悟,其实有的比赛我是能赢的,如果再打一次我一定能赢他,但是赛后后悔是没有用的,应多想想打不出水平的原因所在。
3 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的因素根据总结与分析,因比赛给运动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3.1训练及比赛环境的影响乒乓球比赛中环境因素较多,如天气、场地、灯光、球台、对手、观众的气氛、裁判的判罚等外界因素,另外,还有教练员的期望。
曾经看到一名队员在比赛时,由于场地特别滑,影响了回球的质量,以至于出现了急躁情绪,打不好球,后来手底下的球也不好接,越打越不顺,导致了比赛的失利。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与技巧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与技巧乒乓球作为一项精密的运动项目,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外,心理素质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高强度的比赛中,优秀的心理状态和灵活应对的技巧能够使选手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将就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和技巧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一、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是一名选手能否发挥出真正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比于技术能力,心理素质更容易影响选手的状态和发挥。
优秀的心理素质能够保持选手的稳定性,提升自信心,抵御外界压力,有效应对各种情况。
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选手赢得比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不断提升的。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心理素质,并提供培养方法:1. 自信心自信心能够给选手带来更好的发挥和应对能力。
要保持自信心,选手需要积极评价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增强自己的信心。
在训练和比赛中,积极与教练和队友交流,倾听到他们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可以帮助选手建立自信。
2. 冷静与专注乒乓球比赛中,保持冷静和专注非常重要。
选手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利局面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调整策略。
训练中,可以通过专注训练和模拟比赛,提高在紧张环境下的专注力。
3. 应对压力比赛中,选手经常面临来自对手、观众和自己的压力。
选手应该学会认识和应对这些压力,采取积极的策略来减轻压力造成的影响。
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向思考等方法来减轻压力。
三、技巧的重要性优秀的技巧对于乒乓球比赛同样至关重要。
技巧是选手能够在比赛中达到更高水平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乒乓球技巧:1. 正手打法正手是一种常用的进攻技巧,需要选手掌握良好的挥拍和击球动作。
在比赛中,选手要保持放松和舒适的状态,把握好击球的时机,并注重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的掌控。
2. 反手打法反手是乒乓球比赛中的另一项重要技巧。
选手要注意反手击球动作的规范,保持手掌的稳定和击球的准确性。
在比赛中,选手要善于使用反手技巧进行变向攻击和防守。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影响因素

2023-11-09•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概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影目录响因素•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训练方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研目录究的展望与建议01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概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表现和成绩。
紧张与焦虑压力与期望自信心与自我怀疑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期望以及比赛中的压力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
0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特点0201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提升竞技水平学会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应对比赛压力帮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培养积极心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心理训练计划目前许多教练和研究者针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和情绪。
心理辅导与支持一些机构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以确保他们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研究现状02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影响因素自信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信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发挥。
自信焦虑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过度的焦虑会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失常,影响正常发挥。
焦虑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态也是比赛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而消极的心态则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论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在实战中对心理因素分析

论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在实战中对心理因素分析摘要: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运动员赛前和赛期的控制方法,得出以下结果:运动员的参赛动机、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状态、训练水平及比赛经验、比赛性质的不同、裁判员和观众等均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应该做好培养,提示,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心理。
运动员应该清楚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有能力自我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状态;因素;调控1 乒乓球运动员在实战中对心理因素的影响1.1 运动员的参赛动机作为一场乒乓球比赛,心理因素在决定比赛结果方面发挥作用,技术和战术水平差异不大。
游戏的心理受注意力,自信心,外部环境,对手和教练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影响竞赛心理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指导日常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运动员比赛的原因是运动员的动机。
在竞争过程中,参与者对竞争的理解在控制,诱导和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愿望和意图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内在动机。
乒乓球运动员必须能够形成正确的比赛动机,才能在游戏中发挥出色。
在比赛中,无论整体情况如何,表现越热切,越容易失败。
运动员既不应该对比赛的结果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应该太在意比赛的结果和排名,并且应该太在意比赛结果的社会后果。
乒乓球运动员应该拥有的是正确还是超级的正确动机。
“缺乏正确的动机并不会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只有通过纠正比赛的动机,我们才能保持参赛的无限动力,增加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能力是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良好心态的基础,也是确保他们能够发挥最佳竞技水平的基础。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到各种压力,比如比赛压力,比赛规模上的压力等等。
只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才能确保运动员能够以顽强的精神和平衡的心态,在强大的,对抗的,快节奏的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战术技巧。
试析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

试析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付彦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具有速度快、旋转角度多样等特点,其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有灵活的技巧及应变能力,比赛的结果往往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具有很深的关系,需要运动员在变化多端的比赛环境中,保持冷静,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应对,因此,本文将探索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以此分析其心理变化,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帮助乒乓球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影响;策略在进行乒乓球比赛的时候,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乒乓球比赛的变化性较强,不但需要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技术要过硬,还要拥有很好的临场应变能力,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应对不同的场景,发挥不同的手段,以在快速变化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因此,有意识地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运动员建设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发挥最好的水平。
一、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一)主观因素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原因众多,首先应该从运动员自身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参赛动机、比赛经验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性格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乒乓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主观因素,同时,这些主观因素运动员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比如,运动员的参赛动机,所谓参赛动机其实就是参赛的原因,运动员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参赛原因,并对其参赛心理进行调节,才能更好地释放压力,激励自我,在临场发挥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换言之,运动员需要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一直盯着一球的得失不放,恨不得马上取得第一名,而是需要在比赛的过程中,适当降低预期,放松自己的心态,关注比赛本身,专注于自己的球技,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的过程中发挥超常的水平,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二)客观因素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众多,比如比赛规模、观众情绪、裁判的判定等众多因素,这些客观因素,都是运动员自身所不能决定的,但是运动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正确地面对这些影响因素。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体育大视野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文/唐娜娜摘要:现代乒乓球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在国际乒联对赛制不断改革的影响下,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运动员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在比赛中就会流露出来,造成比赛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经过多方面查看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深入思考,对造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方法。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失衡;新赛制改革;心理训练方法对于一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选手来说,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是否成功的关键。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以及赛事规则的不断改变,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仅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
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术,因为优秀的运动员在技术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而关键在于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整场比赛的失利也许只是一念之差。
对我们来说,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的磨砺。
本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采用分析总结,综合归纳的研究方法针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提出了一些方案。
一、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比赛期间,教练员要加强运动员在激烈竞技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训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正确的引导,使运动员在技战术水平过硬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一)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应加强文化的学习,其次就是教练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人的机体是一个自控体系,机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时这种自控会失调,这时人的自我感觉及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影响。
这种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果和保证比赛的质量。
(二)心理素质的类型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可以把心理类型分为三种:发挥型,这类运动员头脑冷静、表现稳定,能保证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对关键球的处理能力极强;超水平发挥型,这类运动员到比赛时异常兴奋,自我表现欲望很强,经常能够超水平发挥,但不够稳定,技术容易起伏,这类运动员比赛时容易紧张进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很不稳定。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当前,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发展很快,而且不少人在年龄很小就出了成绩,为了加速运动员成长,除了要注意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外,还要注意选材。
选材工作做得好,就能够将那些先天条件好,后天亦表现出一定运动能力的少年儿童,选来进行多年系统训练,就能够又快又好地造就出更多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
选材应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1.思想意志方面:应吸收品学兼优,热爱乒乓球运动,胆大心细,好胜上进,理解能力强,肯钻研问题,训练中具有艰苦性、顽强性、积极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少年儿童。
特别不怕苦、不怕累,这是保证运动员迅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2.身体条件方面:应从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去进行了解和考察。
(1)健康状况:要求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内脏器官正常。
平足、色盲、短胫或身体某一部分有缺陷的少年儿童不能入选。
(2)身体素质:要求全面身体素质有一定基础,特别是乒乓球专项所需要的速度和灵敏素质。
乒乓球运动所需要的速度素质,包括手臂挥摆速度和脚步在2―4米短距离内起动的速度;以及灵敏的反应,灵敏素质包括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能随时变向、变速,或突起、突停。
可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测验和观察,如30米冲刺计时,按一定时间统计单、双摇跳绳的次数,听信号或看手势做各种突然起动、停止和变向跑。
也可结合乒乓球技术做各种徒手手、步法练习等进行观察。
对不会打乒乓球的儿童,还可用一些击球动作来观察他们的模仿能力和灵敏反应情况。
(3)身体形态:主要是指身高体型。
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体态匀称,身材中等。
根据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身高统计资料得知,男子平均值为1 70.54±5.708厘米,最小值为158.3厘米,最大值为185.7厘米;女子平均值为168.8厘米。
因此,在选择培养对象时,遇到身材和手脚短小的,或身材超过年龄增长速度较多的(一般表现为缺乏力量,动作较迟钝),均应慎重考虑。
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观点,因为有些少年儿童,虽然在一段时间显得身高长得慢,但到另外一段时间身高又迅速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运动员选材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作者:李艳梅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年第13期
摘要: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文章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成长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必备素质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在乒乓球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心理素质因素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比赛经验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129-02
我国乒乓兵团在第50届横滨世乒赛上,再一次完成一个囊括所有冠军的完美结局。
横滨见证了世界乒坛一个又一个的未来之星,石川佳纯、丹羽孝希、松平健太等众多国外小将,虽说未能撼动我国乒坛霸主地位,但确实也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作为日本历史上参加世乒赛最年轻的男选手,丹羽孝希在正赛中将世界排名比自己高300多位的南美冠军挑落马下;奥运冠军马琳几乎被东道主18岁小将松平健太大逆转;捷克的瓦采洛夫斯卡,成功突围闯入女单八强。
世乒赛年轻小将争奇斗艳,海外兵团能否涌现5年后的世界冠军,这给我国乒乓运动新生代力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潜在考验。
无论是国家队,还是省队、俱乐部,乒乓运动员的选材无疑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选材的标准和要求,由乒乓球运动本身速度快、节奏变化多、对抗性强的特性所决定,这也是对每个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
除了注重运动员身体条件的选材外,乒乓球运动员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选材必须兼备的因素。
一、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纵观近几届世乒赛、国际巡回赛,乒乓球运动正朝着更高水平和激烈竞争的方向发展,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
技术差距越来越小。
比赛中不仅是比技术、比能力,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与对抗。
比赛前的心理准备、比赛中的心理控制和比赛后的心理调整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和结果。
白俄罗斯名将萨姆索诺夫曾谈到,运动员的赛前准备,心理的准备要占到90%。
邓亚萍也曾说,比赛打到最后,其实比的就是心理素质。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
于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技战术发挥失常约占70%。
许多运动员在平时的一些训练比赛中往往能发挥出非常高的水平,可是一到正式比赛中,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再加上心理准备不足,以致技战术水平发挥失常,赛不出自己平时的成绩。
二、引起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因素
在比赛中给运动员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的特征,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种:
(一)运动员担负比赛任务的影响
比赛任务越重,运动员的情绪、感受就越强烈、深刻。
因为越是重要的比赛任务,越会激起运动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会凝聚力量,以激昂的情绪状态为取得佳绩而努力拼搏。
但是,规格较高的比赛,通常会使一些运动水平较高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运动员紧张不安,这就很容易影响到原有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赛的取胜与失利,不仅受运动员自身技战术水平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比如比赛的场地、观众的氛围,在运动员熟悉的场地进行比赛,可谓是地利、人和,比赛之前,在心理上自然就已经占据了一些优势,常说的“主场优势”、“本土作战”就是强调这一点。
另外裁判的判罚、现场观众的影响等外界因素,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运动员的水平发挥。
(三)比赛经验的影响
经验丰富,准备充足,平时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一般在赛前和赛中总是会保持较好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水平正常发挥的保证,进而提升运动员自身的信心与斗志,进一步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
而一些比赛经验不足,缺乏大赛砺练,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在陌生的比赛环境里较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进而反应陷入迟钝,思维缺乏敏捷,注意力显著降低,想要发挥出日常的训练水平,那已是望洋兴叹。
(四)参赛动机的影响
运动员参赛的动机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大部分运动员,即便是在处于劣势情况下,也能激起深刻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运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不断努力拼搏,以汗水和激情彰显崇高的运动精神。
有的运动员的参赛动机就是想通过获胜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在这样一种求胜欲望过剩的心理状态下,往往会发挥失常。
三、运动员心理素质好坏的判断
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是否能正常发挥平时的训练水平。
一名运动员是否具备成长为优秀运动员的潜质,就心理素质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一)良好的意志力
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讲意义非凡,它是培养过硬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基石。
良好的意志力,主要表现为:一是比赛中永不言败。
比赛是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考验,具备良好意志力的运动员在落后的情况下能做到一分一分的追,不轻易放弃每一分球,且经常能够反败为胜。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做到沉着冷静、敢打敢拼,往往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二是训练中顽强拼搏。
良好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有、与生俱来的,是靠平时的磨练逐渐培养起来的。
运动员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天与训练的苦与累作斗争,在不断的磨练中,慢慢练就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运动员敬业精神也是一个方面,体现在训练中珍惜每一次机会、每一分球,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珍惜每一个球的习惯,在正式比赛中才能做到珍惜每一分球,把每一分都看作是关键分,从不轻易对待、轻易放弃。
(二)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是用大脑思维的意念活动来调节个人心理失衡的一种方法。
若是运动员由于参加重要比赛而引起紧张情绪,那么就多想想自己发挥较好的场景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尽快以良好状态投入比赛。
通过“心理紧张对比赛非常不利”、“心理紧张是多余的”、“只要发挥出训练水平就一定行”等的意念活动,来加强心理控制,释放紧张情绪,平衡比赛心态,保持良好的竟技状态。
一些运动员参加比赛机会较少、比赛经验缺乏,就容易把比赛当做是一种负担,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上阵就出现胆怯、丧失斗志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以“我只要把自己平时的技术发挥出来,就一定能打好比赛”、“这场比赛我们队占上分”等话语来鼓舞士气,采取从战略上轻视对手,从战术上重视对手,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来增强必胜的信心,这一点就显得极为必要。
(三)积极心态的平时养成
运动员勇攀高峰、努力进取的积极心态重在平时养成。
培养运动员积极心态的针对性训练应贯穿于日常训练及赛前心理准备的始终。
运动员的积极心态一方面与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是否在生活、训练中有意识地积累有关。
很多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表现出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这种日常培养起来的积极心态,在比赛时遇到场地陌生、环境不利或是与对手势均力敌的情况时,对于调整心态、打好比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随着乒乓赛事的日益激烈化和海外乒乓兵团的崛起,对于我国乒乓新生代的选材,在运动员身体条件大致同等的情况下,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地位也急剧突显。
同样,心理训练已成为乒乓球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完整训练体系。
目的就是帮助运动员提高和完善从事乒乓球运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和方法,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在训练和比赛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潜能,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沙沙,张凌春,史海鹏.关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J].新西部,2007,(12).
[2]吴月英.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体育科技,2007,(3).
[3]吴敬平.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艳梅(1982- ),女,甘肃人,兰州交通大学干事,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