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磁生电》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生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磁生电一节教学的设计,应表达物理课程的差不多理念,实现课程的价值。
包括:
一、目标设计
应围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每个学生进展的差不多需求那个总体目标。
二、教学内容选取: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把握教材因素,结合地点、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展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为目的。
四、教学手段、器材:结合教学实际,力图直观、清晰、高效。
器材可行、大方。
五、教学评判:注重学习结果评判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评判。
以鼓舞性、导向性评判为主,实现评判方式的多元化,使评判具有促进性、进展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白电磁感应现象,明白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
2.明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我国使用的交流电要紧参数。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
2.探究磁生电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爱好,认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器材
小电动机、耳机、电流表、导线、线圈框、U型磁体、手摇发电机、小灯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电动机的使用。
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请列举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实例,并简要讲明使用电动机的意义。
生:议论、发觉。
师:电动机及其他用电器运作时,消耗大量的电能从何得来?
生:积极摸索:可能
〔导入:注重提出咨询题、引发探究、激发爱好。
〕
二、提出咨询题
师:电能从何而来的,同学们做出了多样的推测。
这些猜想,人们大都变成了现实。
现在我们一起重点探究一下:
机械能→电能
第一,我们再观看一下电动机的转动。
要求:①同桌的二位同学合作进行;②画出电路图。
生:连接电路,电动机运转。
师:专门好!我们观看到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
反过来,想想让电动机转动〔如用手转动它的轴〕,会显现什么情形呢?
生:猜想、创新。
师:与周围的同学讲讲你如此猜想的缘故吧?〔科学猜想〕
生:议论。
师:对学生的猜想确信、赞扬。
引导学生:转动电动机的轴,可能产生电流。
是因为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输入机械能可能产生电能。
〔尝试逆向思维〕
对我们上述的猜想,预备通过什么方法加以验证,请用文字表达一下。
生:制定打算、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可用电流表〔耳机、喇叭〕检测电流。
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生:文字表达、口语表达〔交流体验成功的欢乐〕
师:在这现象中,发生能的转化吗?
生:摸索议论:机械能→电能。
师:在我们的探究中,我们利用电动机获得了电流,这种现象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
关于现实生活中,使用的电能,课本P65页有具体表达,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摸索:
1.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通过_______的探究,在_________年,第一发觉了利用_______产生电流的规律和条件。
2.科学家是依照什么事实,想到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
3.现实生活中的电,是发电厂从_______中产生的。
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
4.本节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阅读资料,猎取信息。
〕
第二课时,探究:什么情形下磁能够生电。
师:大伙儿差不多明白小电动机是由一对磁体和线圈框构成的。
利用一只小电动机能够获得电流。
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磁场和导线框,就能产生电流呢?
生:猜想、议论。
师:为了更好地探究磁生电,我们使用课本P66页图8.5-1的器材装置进行探究,同学们可探究下面的咨询题。
序号
导体 运动情形 磁场
电流表指针及方向 1
导线〔ab 〕 静止 U 型磁体内部 2
导线〔ab 〕 上下运动 3
导线〔ab 〕 向左运动 4
导线〔ab 〕 向右运动 5 线圈框 转动
………………
师:请分析一下上面看到的现象,结合图2.5-2阅读一下P67页第一自然段。
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讨论、文字表达。
师:把你得到结论跟大伙儿一起交流一下。
生:汇报交流。
师:引导: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电流。
创新与发觉
师:在上述探究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觉,请交流一下。
小结:
师:由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它是依照电流能生磁逆向思维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10年的探究在1831年第一发觉的。
在那个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那个发觉,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开创了电气化的时代。
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___。
教学延展
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他形式的能能够转化为电能吗?
①请列举生活实际,讨论一下。
生产、生活中的电能来源。
②请结合你家及你村的情形。
摸索:你所在的地点可采纳什么来获得电能。
第三课时:发电机
师:出示图8.3-3的手摇发电机,让学生观看。
生:观看发电机的构造,讲动身电机由一对磁体和线圈框构成。
师:让学生摇动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
提咨询,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从何而来。
生: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设咨询:假设把小灯泡换成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指针将如何样运动?
学生摸索。
而后让学生实验得到现象:指针左右摆动。
师:显现上述现象的缘故是什么?
提示:图8.5-2是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对比示意图进行摸索?
生:摸索、议论得出:由于磁感线方向不变,导线AB运动方向改变,造成感应电流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小结:
填空:上述现象讲明,在______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线_______有关。
师:把导线弯成一个线圈框,增加线圈的圈数,使发电机产生更强的电流、更高的电压。
实际的发电机确实是如此构造的,分析发电机的原理,可取其中一匝线圈进行分析,如图8.5-4。
摸索:
1.假如ab边中的感应电流从b→a,那么cd中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通过灯泡的电流将向_______。
2.线圈转过180°后,ab向_______运动,ab中电流方向_______,cd向_______运动,其中电流方向_______,灯泡中电流方向_______。
小结:
生: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的,如此的电流与电池供出的电流是_______的。
师:请同学们阅读P68页第1,2,3自然段,认识我国使用的交流电。
回答:
1.我国电网以_______供电,电流的频率是_______Hz。
2.电流在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叫_______,单位是_______。
师:在发电机和小灯泡的电路是串联一只电流表。
慢慢转动发电机,让学生观看电流表指针的摆动,了解摆动次数与线圈转动次数的关系。
生:体验电流的变化与线圈转动有关系。
师:用不同的速度摇动发电机,学生观看灯泡的亮度变化。
生:体验、了解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的转动有关系。
教学延展:让线圈运动与声音有关系。
〔即用声音来操纵线圈的运动〕那么发出的电流会如何样呢?〔学生课后探究〕
摸索:P6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总结:学生完成
第七节《磁生电》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