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2.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4.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5.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
6.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她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B.她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C.她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她的支持是一对平衡力
D.她的重力和电梯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如图所示,轻质薄片刚要脱落,则油的密度是( )
A.ρ0/2
B.ρ0/3
C.ρ0/4
D.无法确定,因横截面积不知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9.图甲是自制气压计静置在1楼时的情形,图中另外四个图所示情形合理的是(已知: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A.乙、丙、丁B.乙、丙、戊
C.乙、丁、戊D.丙、丁、戊
10.如图,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11.佛山是陶瓷和武术之乡.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为佛山石湾出品的
精美摆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B.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C.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D.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12.如图所示,将挂着类似飞机机翼模型的弹簧测力计放到电扇的正前方,则电扇转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0N,乙的示数为15N,则M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14.如图所示,MQ是相同水平地面,物体在M点受到5N的水平推力,推不动;增大推力为10N,仍然推不动,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N。

增大推力使物体开始运动,当运动到N点时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推力为12N。

到达P点时,撤去推力,施加8N水平向左的拉力,物体最后静止在Q点。

请问物体在PQ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_。

15.均为1kg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g=10N/kg)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柱形物体A、B,它们高度都相同,A和B密度之比为1∶3,底面积之比为1∶2,则A、B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

17.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选填“A”或“B”,下空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________不同所导致的.
18.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N,方向为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N.
19.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
簧秤B的示数为20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N.
20.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 和 (d) 所示.
由如图(a)、(b)或如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或
________(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________的性质.我们把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叫________.
21.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时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mmHg产生的压强;若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测得气压值________实际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________(选填“升
高”“降低”或“不变”).
22.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________,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_______Pa.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
24.如图是静止在斜面上盛水杯中的小球。

请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_____)
25.在如图中画出重40N的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____)
四、实验题
26.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休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 形管中水面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比较乙、丙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步骤(3)时,图乙中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 =5c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Pa (3
3
3
3
1.210kg /m 1.010kg /m ρρ=⨯=⨯盐水水,,
g =10N/kg). 27.某同学用一支最大刻度是5 N 的弹簧秤来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他去掉最后一次600 g 砝码后,指针回到了0、5 N 的读数处、
问:(1)该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的有一处错误,请写出这处错误的标号:___,这处错误的原因是:____
(2)去掉错误部分,你从这个实验的数据中能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 ______ 比。

28.小明同学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他想利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请把他得到的结论填上. 实验次数 实验方法和现象 结论 ① 用脚踩足球,足球变扁
________ ② 用脚踢足球,足球飞出去,撞到球门被弹回 ________ ③ 用力越大,足球踢得越远
________ ④ 用力向前踢,足球向前飞,用力例钩,足球向后飞 ________ ⑤ 踢足球的正中,足球平飞,擦边踢,足球旋转飞出 ________ ⑥
用力踢球时,脚也感觉到痛
________
29.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
(2)甲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绳和吊盘连成了图中的装置.当在右盘中放入重10N的物体,在左盘中放入重4N的物体时,木块恰好沿桌面匀速滑动,则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N.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这一装置能够_____和减少_____的特点,使实验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拉力F1和F2的大小.
(4)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立即发生转动.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_____.
30.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丁图中,切去一半后,A对木板的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6)在图2中画出A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分别作用在水和浆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A
【详解】
试题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符合题意;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由于处于静止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变,B不符合题意;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没有改变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运动状态的改变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车此时的状态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利用平衡状态的条件,对力进行分析,判断此力的有无.
解:小车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先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再分析水平方向,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摩擦力,
假若有摩擦力,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若只有摩擦力,那么水平方向便不能平衡,物体便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了,
所以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
故选C.
4.D
解析:D 【详解】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绕地球匀速运动的卫星,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
B .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速度增大,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下落的苹果,向下做加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C 不符合题意.
D .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掌握.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
5.B
解析:B 【详解】
人感觉到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说明靠背对人的压力增大;当汽车加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乘客的身子会向后而挤压靠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该车正在加速行驶,并且是人的惯性导致.所以本题选B
6.A
解析:A 【详解】
AB .人匀速上升,合力为零;此时人受到重力、支持力,人由于惯性在扶梯上与扶梯一起向上运动,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故A 正确,B 错误;
C .人对扶梯的压力与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电梯和人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错误;
D .人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 错误。

故选A 。

7.B
解析:B 【解析】
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的水与油的压强相等,即:ρ0gh 水=ρ油gh 油, 而h 水=h,h 油=2h+h=3h ,∴ρ0gh=ρ油g3h ,化简得:ρ油=
3

8.B
解析:B 【解析】
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来解释.
即:F G gV gSh P gh S S S S
ρρρ===== 三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相等,由图知,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所以压强也逐步增大.
即123P P P <<.
故B 正确.
9.D
解析:D
【详解】
由图可知,乙、丙、丁图所在高度与甲图相同,均在1楼,戊图所在高度为30楼。

当气流通过细管上方时时,细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细管中的液面在瓶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

由图可知,乙图液面下降,丁图液面上升,故乙不合理,丁合理;充气时,细管液柱上方气压增大,则液面下降,故丙图合理;当自制气压计在30楼时,所在高度上升,外界大气压减小,细管中的液面在瓶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

由图可知,戊图细管液面上升了,故戊图合理;综上分析可知,合理的是丙、丁、戊图。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0.B
解析:B
【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a 、c 两点的深度相同,b 、d 两点的深度相同,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a 点的压强大于c 点的压强;b 点的压强大于d 点的压强;又因为b 点的深度大于a 点的深度,所以b 点的压强最大。

故选B 。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 .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所以两童子的重力相等,则对底座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C 错误;
BD .甲图童子双脚接触底座,乙图中童子单脚接触底座,则乙童子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小,根据F p S
=知,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故B 错误,D 正确。

12.A
解析:A
【详解】
机翼模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无风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因为机翼模型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当电风扇吹风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
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机翼模型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因为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减去它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减小了,小于机翼模型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二、填空题
13.平衡 5 水平向左
【分析】
(1)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可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详
解析:平衡 5 水平向左
【分析】
(1)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可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详解】
[1]因为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M受力平衡。

[2][3]物体M受到两个拉力的合力
F=F乙-F甲=15N-10N=5N
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5N。

14.12 水平向左
【解析】
【详解】
[1]增大推力为10N,仍然推不动,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N;
[2]当运动到N点时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解析:12 水平向左
【解析】
【详解】
[1]增大推力为10N,仍然推不动,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N;
[2]当运动到N点时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12N;到达P点时,撤去推力,施加8N水平向左的拉力,物体仍然继续向右运动,物体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12N;
[3]到达P点时,撤去推力,施加8N水平向左的拉力,物体仍然继续向右运动,所以物体在PQ段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15.10 铁球
【详解】
[1]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的重力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为10N 。

[2]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
解析:10 铁球
【详解】
[1]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的重力
1kg 10N/kg 10N G G mg ===⨯=铁球木块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为10N 。

[2]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10N 。

[3]由于铁球和木块的重力相等,根据F p S
=
可知,但铁球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对地面的压强大。

16.1∶6 1∶6 1∶3
【详解】
[1]已知A 、B 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之比为1∶2
由V =Sh 可得,A 和B 体积之比为
VA :VB =SAh :SBh =1∶2
由可得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
解析:1∶6 1∶6 1∶3
【详解】
[1]已知A 、B 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之比为1∶2
由V =Sh 可得,A 和B 体积之比为
V A :V B =S A h :S B h =1∶2 由m V
ρ=可得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 111326
A A A
B B B m V m V ρρ==⨯= [2]因为A 、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16
A A A
B B B F G m F G m === [3]均匀实心柱形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F G mg Vg Shg p hg S S S S S
ρρρ=
===== 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11313
A A A
B B B p gh p gh ρρ==⨯= 17.A B 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 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
入保温瓶
解析:A B 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 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入保温瓶时,手提B 点,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作用线通过B 点,水壶前倾,有利于水倒出;此差别体现了力的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8.水平向左 10 水平向左 10
【解析】
(1)重5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 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析:水平向左 10 水平向左 10
【解析】
(1)重5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 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F=5N ,方向为水平向左;
(2)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 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f=F =10N ,方向和推力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 时,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所以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f=10N .
19.20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 测出了动滑轮上的绳子上的拉力为20N ;则物体A 受到拉力为20N ;又因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 受到拉力是一对平衡
解析:20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测出了动滑轮上的绳子上的拉力为20N;则物体A受到拉力为
20N;又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受到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大小也是20N;拉力F=2f=2×20N=40N.
20.向左运动的小车加速向右运动的小车减速或刹车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惯性
【解析】
【详解】
当小车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时,木块或水跟小车一起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时
解析:向左运动的小车加速向右运动的小车减速或刹车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惯性【解析】
【详解】
当小车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时,木块或水跟小车一起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时,木块或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木块或水向右倾倒.
当小车匀速直线向右运动时,木块或水跟小车一起向右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突然急刹车时,木块或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木块或水向右倾倒.
木块和水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叫惯性.
21.小于不变
【解析】
【详解】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所以如图所示,当时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产生的压强;
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
解析:小于不变
【解析】
【详解】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所以如图所示,当时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产生的压强;
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实验测得气压值小于实际值;
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为755mm.
22.受力面积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
解析:受力面积 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又知受力面积,利用F p S =计算压强.
【详解】
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根据F p S
=可知,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 人对鸡蛋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F=G=600N ,
脚对鸡蛋的压强:532600N 510Pa 1.210m
F p S -===⨯⨯. 三、作图题
23.
【详解】
从图中可看到,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对它的垂直斜面向上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由此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4.
【解析】
【详解】
小球静止在斜面上的盛水杯中,此时小球受重力G和浮力F浮,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题中只要求画浮力的示意图,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5.
【解析】
【详解】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上力的大小为40N,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6.高度差相等变大500Pa
【解析】
【详解】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4)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