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上《学会看病》教案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母亲用这种方式对儿子。

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3、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5、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6、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
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7、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8、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快写下来吧!
五、当堂训练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⑴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 yān)儿。

⑵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zhènɡ)住了。

⑶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tātà)。

⑷时间艰涩(sèshè)地流动着。

2、照样子,写词语:
喋喋不休摇摇晃晃
喋喋不_来日_长按_索骥忐忑不_
3、用“假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⑶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当过多年医生的母亲不但不给儿子找药治病,还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

母亲用独特的方式,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

”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小组活动,体现自主性。

小组活动时,我出示学习目标: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倾听,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

任务布置后,小组学习情绪高涨,学生们以本组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