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文写作是指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用严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具有法定效力、规范行政意志的文件。

公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出现错别字、夸大语气、模棱两可等情况。

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应真实、客观,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2.规范性:公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遵循公文格式和组织结构的规范,不得违反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例如,公文的标题、编号、日期、正文、签发人等要素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3.简洁性:公文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简练,避免使用冗长、庞杂的句子表达。

公文中的杂乱信息和冗长文字应精简,只保留必要的内容,使读者能迅速地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4.逻辑性:公文要求逻辑严密,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条理。

公文的内容应按照主题和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各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主旨。

5.语言的规范性:公文的语言应规范、得体,使用规范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使用俚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公文中不得出现未经核实的传闻、贬低他人的言辞以及不雅、粗俗的词语。

6.公正性:公文应公正、公平地表达观点和决策,不得带有个人情感和偏见。

公文应客观地评述事实和问题,不得武断、主观地评价他人。

7.精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使用词语,避免歧义和多义词的使用。

特别是在表达数量、时间、金额等重要数据和具体要求时,要确保准确无误。

8.策略性:公文是一种工具,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备一定的策略性。

公文的措辞应根据目的和受众进行选择,采取合适的语言风格,以最佳的方式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果。

总之,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公正性、精确性和策略性。

只有在合理运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关于公文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

首先,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与法律,因为,它们是我们制定的一切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总依据和指导纲领。

其次,要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因为,它们是制定本机关一切决策的直接依据,如果在公文中提出新的政策,应当加以说明。

由于公文内容还要受其他多方面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的指导和制约,所以,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以便在工作中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矛盾抵触。

(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合实际需要,讲求实效。

①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制发公文,公文写作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犊主义。

②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公文具有真实性与可行性。

公文内容失真或者所提对策脱离实际都会导致领导机关决策的失误,直接危害机关乃至国家利益。

因此,公文撰写人员必须深人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③注重时效。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紧密适应机关行政管理的需要,以便尽快实现公文的效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主题是作者通过公文表达的意图与主张,每件公文都要求能够集中、鲜明而直接地表述主题。

要一文一事,中心明确,令人一目了然。

应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紧凑有序,过渡自然。

应当具备的数据项目一定要准确齐备,格式务必庄重规范,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规范格式:公文格式的规范性非常重要,有助于确保公文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包括正确选择公文类型、规范使用发文字号、正文字体和字号、行距、纸张大小等。

2. 准确表达: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洁、明了,要深刻理解发文目的和背景,准确阐述问题,用语规范、简明扼要。

3. 结构清晰:公文写作要遵循清晰简洁的原则,确保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

4. 严谨规范:公文写作要求用词严谨、规范,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同时,公文用语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5. 及时准确:公文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传达和处理信息,因此要求写作要及时,内容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拓展:1. 公文的类型:根据用途和性质,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命令、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在格式、内容和用语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2.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公文字号、发文日期、密级、紧急程度、主题、正文、附件、封皮等。

其中,公文字号是指公文的编号,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公文。

发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日期,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左下角。

密级和紧急程度是公文的重要属性,用于指导公文的处理和传递。

主题是公文的核心内容,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上方。

正文和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一般用来阐述问题和表述内容,附件则用来支持和证明正文的内容。

3. 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严谨、准确、简明,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

同时,公文的语言要求清晰、简洁、连贯,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表达出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脉络。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

其内容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公文的指导依据。

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稿书写规范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公文词语,公文语句,公文表达,公文修辞中。

六、公文词语的选择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

八、公文修辞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审慎使用修辞格。

九、公文专用词语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小编收集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欢迎阅读。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因此,要写好公文,除了必须遵从诸如文字通顺、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文章写作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下列一些基本要求:一、合“法”合“法”,即要求公文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公文形成的程序过程务必合乎国家法律、法令、方针政策,合乎上级指示和规定,与本机关其他现行有效文件保持一致。

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即要求公文的内容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切实的客观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忠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各种判断要合乎实际;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应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平实得体首先是文体要正确,务使表达合乎公文这种特定式样的文章的特殊要求,其次,语言运用要得体,符合特定场合、对象的需要。

四、简明通顺简明,即要求尽量用最简洁的文字,顺畅而有条理地明确表达充实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五、庄重严谨严谨,即要求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生歧义,没有漏洞。

六、表达准确准确,即要求从对公文制发意图与依据的反映到每项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文种的选择到概念的使用,以至于每个符号的书写印刷均必须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欠缺、失当或失真。

七、格式规范规范,即要求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符号使用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符合语法规则与逻辑规则,不能“标新立异”。

八、结构完整完整,即要求公文结构完整,不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以保证公文能完整有效地消除受文者对特定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减少沟通次数,提高沟通效率。

九、字迹清晰清晰,即要求各种文稿文本上的字迹要清楚,字体要标准、工整,避免因字迹不清、模糊混乱而造成错漏。

十、材料耐久耐久,即要求公文的制成材料(书面公文主要包括纸张和字迹材料)应持久耐用,以保证公文的有效物质存在,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执行效用,又能在转化为档案后,作为历史记录发挥更长远的历史效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篇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明确目的和受众:在写作前必须确定公文的目的和受众,以便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简洁明了: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以便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内容。

3. 合法合规:公文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准确无误:公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构清晰:公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以便让读者能够理解公文的内容和意图。

6. 风格统一:公文应该使用相同的风格和格式,以确保公文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7. 注重细节:公文应该注重细节,例如措辞得当、格式规范、排版整齐等,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美观度。

拓展:公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书形式,用于传达信息、指导工作、规范行为等。

写好一篇公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细节和规范化。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性:公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简洁性: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以便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内容。

3. 规范性:公文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规范的格式和用语,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美观度:公文应该注重细节,例如措辞得当、格式规范、排版整齐等,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美观度。

5. 可操作性:公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以便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执行。

写好一篇公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细节和规范化,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指导工作、规范行为。

篇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应当规范,包括文件字号、发文机关、密级、主题、日期、称呼、正文、结尾、附件、印章、发件人签名等要素。

2. 内容严谨:公文内容应当严谨,应当准确反映政府工作的实际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违法乱纪。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
• 公文用纸采用A4纸(长297mm,宽210mm) ;页边与版心尺寸:上 白边37mm,下白边35mm,左白边28mm,右白边26mm; • 发文字号:3号仿宋体,居中;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年份应 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 公文标题用2号标宋体字,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主送机关:3号仿宋,左侧顶格;文中如有小 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 字; • 成文时间:3号仿宋,汉字标识,零写为“○” ; • 主题词:3号黑体,居左顶格;词目3号标宋,词目之间空一字
一、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 有关法规、规定
要使公的 精神相一致,公文的撰写者就必须熟悉党 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的内 容。
二、要了解实际情况
制发公文是为了反映并解决实际工作中 出现的问题,为确保公文内容的客观和 处理意见的正确,就必须深入实际,调 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实事求是的分 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内容真实 可靠、意见切实可行的公文来。
公文处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联合行文的问题 1、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原 则上文头、文号都用主办机关的,落款时几 家单位都要落款并盖印(上行文可只盖主办 机关的印)。 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几家单位联合印制红 头文件(切忌不能用黑头文件联发),但发 文字号原则上用主办机关的。
2、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 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 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3、联合行文一般用主办单位的文头和文 号,一般不用几家单位作文头、字号为 联发字号的格式。 4、会签,由主办单位首先签署意见,协 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用复印件会签。

《公文写作》PPT课件

《公文写作》PPT课件
1、准确 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示例:
经反复核查证明,张某、李某曾在 1987年 9月间收受 过 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 50000元〕, 已构成受贿罪.案发后,二人还与XX公司业务负员X X订立 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显然是对"罪行"的误用
31
2、简练 <1>尽量使用短句
22
三是过渡段,即将过渡句提出来单设一个自 然段,一般用在较长公文中内容明显转换时 概括说明上下内容的联系,使上下文相互衔 接.如: "根据上述情况,……为此,特请示 如下"即为过渡段.
23
4、照应 〔1〕照应的含义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 应.
24
〔2〕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 .
20
〔2〕过渡的方式 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可是"、 "但是"、"然而"、"于是"、"因此"、"为此 "、"对此"、"综上所述"、"总之",等等.
21
二是过渡句,一般为总结上文、提示下文, 用在前段的末尾或后一段的开头,前段末尾 的过渡句多为提示句,如"特作如下决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提出意见如下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等等;后 一段的开头的过渡词多为祁使句,如"由此 可见"、"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情况"等.
例如: 牢牢把握、积极争取、统筹兼顾、综合治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因此,要写好公文,除了必须遵从诸如文字通顺、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文章写作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下列一些基本要求:一、合“法”合“法”,即要求公文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公文形成的程序过程务必合乎国家法律、法令、方针政策,合乎上级指示和规定,与本机关其他现行有效文件保持一致。

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即要求公文的内容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切实的客观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忠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各种判断要合乎实际;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应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平实得体首先是文体要正确,务使表达合乎公文这种特定式样的文章的特殊要求,其次,语言运用要得体,符合特定场合、对象的需要。

四、简明通顺简明,即要求尽量用最简洁的文字,顺畅而有条理地明确表达充实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五、庄重严谨严谨,即要求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生歧义,没有漏洞。

六、表达准确准确,即要求从对公文制发意图与依据的反映到每项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文种的选择到概念的使用,以至于每个符号的书写印刷均必须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欠缺、失当或失真。

七、格式规范规范,即要求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符号使用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符合语法规则与逻辑规则,不能“标新立异”。

八、结构完整完整,即要求公文结构完整,不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以保证公文能完整有效地消除受文者对特定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减少沟通次数,提高沟通效率。

九、字迹清晰清晰,即要求各种文稿文本上的字迹要清楚,字体要标准、工整,避免因字迹不清、模糊混乱而造成错漏。

十、材料耐久耐久,即要求公文的制成材料(书面公文主要包括纸张和字迹材料)应持久耐用,以保证公文的有效物质存在,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执行效用,又能在转化为档案后,作为历史记录发挥更长远的历史效用。

公文的格式公文一般由文头、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写作是正式的写作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明确。

以下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格式:公文需要按照特定的格式来编写,如信头、称呼、主题、正文、署名、日期等。

正确使用格式可以提高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2.准确表达:公文要求准确传达信息,避免模棱两可、歧义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使用精确明确的词汇和语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档内容。

3.逻辑严密:公文需要按照合理的逻辑结构组织内容,首先明确主题,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叙述或阐述。

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衔接,确保文章的逻辑流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主旨和要点。

4.简洁明了:公文应简洁明了,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无关紧要的细节。

使用简洁的语言和精炼的表达方式,尽量减少修饰性词语和重复提及的内容。

5.重点突出:在公文中,重要信息和重点内容需要突出,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其更容易理解。

通过使用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标记方式,可以有效地突出关键信息。

6.语言规范:公文要求使用正式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或俚语。

语言应规范、得体、礼貌,并避免使用不恰当或不专业的词汇。

7.格式一致:公文中使用的格式、表格、编号等应保持一致,以增加可读性和专业性。

8.文章排版:公文需要有良好的排版,包括合理的行距、段落间距和字体大小,避免错落不齐或过于密集的排版,以增加可读性。

9.正式性与客观性:公文要保持正式性和客观性,避免使用个人情感、主观色彩或偏颇观点,以确保公文具有公正、中立的立场。

10.拼写和语法正确:公文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会降低文档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因此需要仔细校对,并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来排除错误。

总之,公文写作需要准确、简洁、明确地表达,遵循规范的格式和语言要求,以提高公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机构中普遍应用。

公文的写作要求很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文的实用性
和权威性。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内容准确全面:公文需要传递具体、准确的信息,不能含糊其辞,
避免产生歧义。

公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事件、请求、决策、通知等方面的信
息并尽量详细、全面。

2.语言规范简练: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正式的语言,避免使用
方言、俚语或网络用语。

同时,公文要求语言简练、明确,避免冗长和啰
嗦的表达。

3.结构清晰合理:公文通常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要求各部
分分明、层次清晰,上下文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标题要突出主题,正文要
分段、逻辑有序,使读者易于理解。

4.语气持重庄重: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要求使用正式、
客观、中肯地词语和句式,避免情绪化的表达。

语气要庄重,态度要诚恳,客观地对待问题。

5.准确无误的函电格式: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公告、通知、请示、批复等。

公文格式要正确无误,包括标题、编号、开头、正文、结尾、落款等部分,以保证公文的统一、规范性。

6.考虑读者需求和背景:公文的读者通常是相关部门或个人,所以在
写作时应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知识,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确
保信息传达准确,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要求准确全面、语言规范简练、结构清晰合理、语气持重庄重、准确无误的函电格式,同时要考虑读者需求和背景。

通过合乎要求的公文写作,可以确保公文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 内容准确。

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表述清晰,不含有任何虚假、模糊或误导性的内容。

2. 格式规范。

公文的格式必须规范,符合公文写作的行业标准和习惯,包括文头、正文、结尾、落款和日期等部分。

3. 用词得体。

公文中使用的词语必须得体,符合语法和语境的要求,不含有任何不恰当或不当的用词。

4. 逻辑严密。

公文的内容必须逻辑严密,思路清晰,不含有任何跳跃、重复或矛盾的地方。

5. 语言简练。

公文的语言必须简练明了,表达清晰,不含有任何冗长、罗嗦或不必要的语言。

6. 格式美观。

公文的格式必须美观,符合审美和规范,使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除了以上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政策。

写作公文前,必须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公文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精心构思。

写作公文前,必须精心构思,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考虑公文的目的、受众、内容和方法等。

3. 注重细节。

写作公文时,需要注意细节,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标点正确、格式美观等。

4. 修订完善。

写作完成后,必须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公文的质
量和准确性。

5. 送达有效。

公文必须送达有效,使受众能够收到公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内容、格式、用词、逻辑和语言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有效性。

第二讲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

第二讲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

第二讲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是必须合法。

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

二是必须有用。

即有针对性、讲实效,有具体作用和实际意义,做到有的放矢,文无虚发。

三是必须符合实际。

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切合实际需要。

四是必须讲究时效。

公文写作要及时迅速,注重效率。

五是必须忠实于领导机关的制文意图,不得歪曲、篡改。

六是必须主题明确,选准文种,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七是用语必须庄重平实,严谨简明,准确得体。

八是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必须准确无误。

(二)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说明、叙述、议论和夹叙夹议、夹说夹议的表达方式,少用形象描写,不堆砌华丽辞藻,不滥用修辞格。

叙述要做到:要素完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清楚;概述为主,不必全面、细致地详述;顺叙为主。

说明常用方法:举例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

议论的特点:重在就事论理,不需多层次、多角度的逻辑推理,也不需表明完整的论证过程,但切忌主观臆断。

(三)语言运用公文语言运用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平实,严谨简明,准确得体。

庄重,不轻浮、不随便,端庄持重,格调严肃,用以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表明作者的严正立场与严肃态度;平实,平和、朴实、自然、实在,不作形象描写,不抒浓烈感情,不用华丽词藻,不搞装腔作势,不图哗众取宠,不事虚夸渲染;严谨,用语周密、确切,无虚假错漏,语意明确,不出歧义,是非界限清楚,褒贬得当;简明,用词精炼不繁,言简意赅,直截了当,流利通畅,不拐弯抹角,不含胡晦涩;准确,用语周全、严密、恰当;得体,指公文的语言、语气必须符合作者的职权范围、行文目的与特定文体表达的需要,对上行文,应用语尊重,恭而不卑;对下行文,宜用语郑重、准确,虽可适当使用告诫性词语,但应做到威而不凶;平行文则应使用谦敬性词语,创造出相互协商与合作的良好氛围。

公文语言运用应注意力避使用纯粹的口语,如使用“妻子”不用老婆、女人等,说“他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不说他当上了全国劳模等;要坚决杜绝直接使用方言、土语、粗俗语、歇后语、生辟的行业语、半文半白的夹生语等;要坚决消除与公文的文种、内容不协调的语言,如有的会议通知像通牒:“会议重要,不得缺席,否则,后果自负”;有的公函竟勒令对方:“接函后,务必于三天内派负责人前来联系,不得有误” ;有的请示像逼债:“为了发展本区工业,区委决定新建一座造纸厂,需要资金三十八万元。

公文写作的格式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格式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格式基本要求
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的主题,通常置
于文件首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或者小三号的宋体或者黑体字体。

2. 发文单位和日期,发文单位一般位于纸张的上方,包括单位
全称或者简称,日期一般位于发文单位的下方,格式为“年月日”
顺序,如2023年1月1日。

3. 收文单位和称呼,在公文正文的左上方应注明收文单位的名称,一般使用“收文单位,”字样,称呼一般使用“尊敬的”、
“敬爱的”、“各位”等。

4.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当言简意赅、重点
突出、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正文一般采用宋体或者仿宋体字体,
字号一般为小四或者小五。

5. 签署,公文的签署是公文的正式结尾部分,应当注明文件的
起草单位、起草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签署人应当在签名后注明职务,并盖上单位公章。

6. 附件,如果有需要,公文可以在结尾部分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总的来说,公文的格式要求严谨规范,体现了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符合一定的书写规范和格式要求可以提高公文的可阅读性和专业性。

常用公文写作要求基本格式培训

常用公文写作要求基本格式培训

常用公文写作要求基本格式培训概述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公文写作是公务员们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形象。

因此,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公文写作要求的基本格式,帮助您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准确、规范地撰写公文。

一、公文的一般要求1. 语言简练明了•公文语言要求简练明了,表达准确,不使用口头语言和随意用词。

2. 文风庄重正式•公文文风应庄重正式,不宜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更不应带有调侃、幽默等笔调。

二、公文的基本格式1. 公文标题•在公文的第一行居中写明公文的标题,字号一般为小二号,粗体。

2. 发文单位和日期•在标题下方分别左右居中书写,发文单位在左侧,日期在右侧。

3. 正文•正文内容从发文单位和日期下方一行开始书写,字号为小四号,行间距一般为1.5倍。

4. 公文体裁•公文体裁通常分为议定书、通知、请示、报告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裁。

5. 公文编号•在正文内容左上角写明公文的编号,编号格式一般为“XX字XX号”。

6. 公文签发•公文签发通常在正文内容下留一定空行后书写,签发人需注明姓名、职务和单位。

7. 公文备份•在签发人下方写明公文的备份单位,即需要分发和保存该公文的单位。

三、公文写作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规范•在撰写公文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尽量避免个人主观色彩的插入。

2. 内容准确完整•公文内容应当准确完整,不得遗漏重要信息,避免引起误解和混淆。

3. 格式整齐•公文格式应整齐清晰,排版工整,字体规范,段落分明。

四、结语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规范的学习,才能提升公文写作的水平和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常用公文写作要求基本格式能对您有所帮助,提升您在工作中的表达能力和专业形象。

祝您写作顺利,工作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

因此,要写好公文,除了必须遵从诸如文通字顺、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写作通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下列一些基本要求:
1.合“法”、规范
合“法”:即要求公文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公文形成的程序过程务必合乎国家法律、法令、方针政策,合乎上级指示和规定,与本机关其他现行有效文件保持一致。

规范:即要求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符号使用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符合语法规则与逻辑规则,不允许“标新立异”。

规范是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公文的生命。

2.求实、准确
求实:即要求公文的内容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切实的客观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忠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不作任何夸大、缩小和虚构。

准确:即要求从对公文制发意图与依据的反映到每项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文种的选择到概念的使用,以至于每个符号的书写印刷,均必须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欠缺、失当或失真。

3.合体、完整
合体:首先是文体要正确,务必使表达合乎公文这种特定式样的文章的特殊要求。

其次,语言运用要得体,符合特定场合、对象的需要。

完整:即要求公文结构完整,不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以保证公文能完
整有效地消除受文者对特定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以减少沟通次数,提高沟通效率。

4.简明、清晰
简明:即要求尽量用最简洁的文字,顺畅而有条理地明确表达充实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清晰:即要求各种文稿上的字迹要清楚,字体要标准、工整,避免因字迹不清、模糊混乱而造成错漏。

5.严谨、耐久
严谨:即要求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生歧义,没有漏洞。

耐久:即要求公文的制成材料(书面公文主要包括纸张材料和字迹材料)应持久耐用,以保证公文的有效物质存在,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执行效用,又能在转化为档案后,作为历史记录发挥更长远的历史效用。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二、公文的语言特点
对机关公文语言的要求就是在撰写公文时要求使用公文语体。

公文语体不同于其他语体,有其特殊的要求和规定。

以说明和叙述文字为特征,以实用为目的的公文语体,并不追求语言的艺术化,也不以语言的生动性为主要标准,而是把准确和简洁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并把规格化当做达到以上两个要求的手段。

1.准确性
即公文语言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

公文大多是体现党和政府的
方针政策,说明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措施,其对语言的表达要求,比一般文章更应注重准确。

2.简洁性
所谓简洁,就是公文要简明、精炼,这是现代公文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公务活动求实、求简、求快的一种反映,更是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要求。

3.规格性
公文语言有一些比较固定的规格。

这包括一套专门的公文语汇,如“欣逢”、“为要”、“为何”、“此致”、“此令”、“兹”、“据”、“申请”等,不允许人们随意用同义的词语去代替它们。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和特殊的行款等,一般也不得用别的形式来代替。

二、公文词语的选择
4 词语的选择就是在充分注意和把握公文词语特点,认真学习和储备丰富词汇的基础上,根据行文目的以及语言环境的需要,遵从语法规则,选取最准确、最贴切且有效的表情达意的词语。

在选择词语的过程中应注意:
(1)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

(3)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

(4)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

(5)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

(6)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

(7)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

(8)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

(9)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

(10)注意词语的规范性。

松开的记忆,飘落的莫名的尘埃,像起伏的微风,拂过脑海,留下一份情愁。

一条街,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能来回徘徊穿梭。

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

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颓废其中。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经历。

粗读加缪、萨特的存在主义,它告诉我,人就是非理性的存在。

光秃秃的枝桠、清寂的清晨、流动的阳光,飘落于心,或快意,或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

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松开的记忆,飘落的莫名的尘埃,像起伏的微风,拂过脑海,留下一份情愁。

一条街,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能来回徘徊穿梭。

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

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颓废其中。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经历。

粗读加缪、萨特的存在主义,它告诉我,人就是非理性的存在。

光秃秃的枝桠、清寂的清晨、流动的阳光,飘落于心,或快意,或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

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人生的画面一幅幅地剪辑,最后拼凑出的是一张五彩斑斓的水彩画,有艳丽的火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一抹忧郁的天蓝色。

人的记忆很奇特,那些曾经的过往,就像一幅幅的背景图,只有一个瞬间,却没有以前或以后。

比如,只能记得某个瞬间的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车穿过路口拐角的瞬间,却都不知晓为何微笑,为何穿过街角。

一切,有时荒诞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

然而,这就是生活。

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

也许,多年以后,再也见不到的那些人,和着记忆的碎片飘荡而来,曾经伴着我们走过春华秋实。

天空蔚蓝,杜鹃纷飞,飞过季节,曾经萍水相逢,欢聚一堂,蓦然回首,唯歌声飘留。

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

人在天涯,绵绵的思绪随着微风飘浮,从布满礁石的心灵海滩上穿过千山万水,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下一篇篇笺章。

而这,或许在多年以后,当再次翻动时,原以为什么都已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