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易错点08 生物的变异和育种-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08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易错题【01】对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不清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其中基因突变是最根本的变异方式,但它是随机发生的而且具有低频性,是显微镜下不可见的;基因重组则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是产生后代变异最丰富的一种类型;染色体变异则可以镜检,且往往会带来很严重的(甚至影响存活)的变异。

要把握这三种变异的本质和特征,从而正确理解题意。

易错题【02】对育种过程的原理和步骤理解不到位
遗传育种是利用生物后代的变异性,获取具有人类所需要的性状的生物后代。

育种过程本质上是利用人工手段增加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发生的概率、改变变异的方向和选择有利变异的个体,但通常而言变异都具有不定向性(除基因工程外),因此就必须筛选有利变异个体。

而且,育种要求获得纯合的品系,如何获得纯合子也是经常考查的一个方面。

易错题【03】对变异影响的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的改变不能正确分析可遗传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或种类(结构)改变,因此也就影响到后代性状的改变和性状分离比的改变,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考生审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难度较大。

01对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不清
(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7)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
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或a 中的每对碱基都可能改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02对育种过程的原理和步骤理解不到位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32)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

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

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

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

1.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

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2.假设小麦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 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图是利用低产抗病小麦(AABB)及高产不抗病小麦(aabb)两个品种,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让
②过程得到的高产抗病小麦植株自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是__________。

(2)经过⑥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此种方法比较难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

(3)经过④、⑤过程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⑤过程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03对变异影响的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的改变不能正确分析
(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

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

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

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
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1.(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17)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

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1/B2,D1/D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从而影响面筋强度。

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

相关信息见下表。

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
据表回答:
(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在F1植株上所结的F2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2中只含________________产物的种子,采用
______________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

2.某兴趣小组让白眼雌果蝇(X b X b)与红眼雄果蝇(X B Y)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雌果蝇。

下表所示的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及发育情况。

,可育,不育,不育
注:其中XXY的果蝇,减数分裂时任意的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

请回答
(1)兴趣小组对子代出现白眼雌果蝇的原因提出两个解释(不考虑环境因素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释1: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亲本中的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

解释2: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___________导致。

(2)若解释1成立,则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若解释2成立,则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可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是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探究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

①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则解释1成立。

若__________,则解释2成立。

1.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④系列状况,则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
B.②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
D.②为基因突变,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单倍体育种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
D.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
3.下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普通西瓜幼苗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B.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可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C.三倍体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能实现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D.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后代,说明四倍体与二倍体无生殖隔离
4.(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5.(2018天津卷·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6.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 (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 (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1/2 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

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雄果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 Y
D.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 A O
7.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雄性动物体内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
B.①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③过程产生的变异结果是产生了新基因,为种群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有利的变异D.④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8.回答有关遗传变异的问题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是一种家族遗传性溶血病,特点是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
椭圆形成熟红细胞。

目前认为HE是一组由于红细胞膜蛋白分子异常而引起的遗传性病。

如图15是该地区的一个该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8不携带致病基因。

(显、隐性基因用A.a 表示):
(1)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类型为______。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X连锁隐性遗传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X连锁显遗传
(2)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Ⅱ-5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
胞有______。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3)Ⅱ-5和Ⅱ-6想再生一个孩子,若孩子已出生,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______形态,
从而诊断其是否患该病;若孩子尚未出生,则可以从羊水中收集少量胎儿的细胞,提取DNA,
以______为原料在试管中进行DNA复制,然后通过______手段诊断其是否患该病。

该孩子
若是女孩,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

(4)Ⅲ12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下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Ⅲ12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Ⅲ12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正常女性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D.正常女性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9.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

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

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_____________。

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一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
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______(用十、一表示)。

(2)21三体综合症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__________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____________。

10.大麦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农作物,下图表示利用大麦植株(AaBb)培育新品种的途径。

(1)图中途径1所示的种子,种皮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通过途径2获得品种B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品种B和品种C不是一个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杂交去雄工作很不方便,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如图所示的6号染色体三体新品系,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Ⅰ和Ⅱ分离,染色体Ⅲ因结构特殊随机分配。

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雄性不育指m基因隐性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椭圆粒种子(R)对长粒种子(r)为显性。

该三体新品系自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野生型大麦群体中由于隐性突变出现一株高产植株,为判断该突变是否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现用雄性不育普通产量植株与纯合雄性可育高产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单独种植F2各植株,最后统计F2的产量。

(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_______________,则高产突变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
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_______________,则高产突变发生在其他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