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视角的赊销交易双方的财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经济视角的赊销交易双方的财务分析
袁绪潘
【摘要】The basic way of the entity economy development is commodity trading .Mutual credit between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 but bring different effects on enterprises .It analyzed the credit effection on both sides and draw a concrete analysis of both sides of the decisiom -making behavio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conomics ,hoping to help both sides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商品交易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企业之间互相赊销促进交易发展,但赊销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分析了赊销对双方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观点具体分析双方的行为,希求对双方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所帮助。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4页(P80-82,93)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商业信用;放弃折扣成本
【作者】袁绪潘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4.4
应收账款是指销售企业(卖方)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应向交易对方(买方)收取的债权,是由于商品和货币相互分离而产生的信用行为,是商品先交付后,过一段时间才收到的款项。
这项交易行为是对应的。
卖方记作“应收账款”,而买方则记作“应付账款”。
涉及的基本双方是卖方和买方。
在当前,由于信息、网络及金融手段的日益先进,商品交易的地域局限性越来越小,区域性增加,不仅国内范围,更扩大到国际领域,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给企业创造财富提供可能。
应收账款实质是卖方提供赊销才产生的,先允许买方购买货物但无款,给买方提供便利,从商品交易日到买方付款这一时间间隔内,买方运用卖方的资金维持生产。
1 赊销对交易双方的影响
赊销对交易卖方来说,有利之处有:第一、促进销售,资金少的买方都可以购买货物,扩大产品的销售和提高知名度,增加企业销售收入。
第二、销售商品的源泉是企业的存货,如库存商品,产成品等,赊销的后果之一就是减少了企业的存货。
不利之处是应收帐款增加,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增加,管理费用增加,坏账损失可能性增大,提供现金折扣会减少销售款[1]。
对于买方而言,有利之处有:第一、解决资金的不足,先暂时可以用卖方的资金维
持自己的生产,这对资金不足的单位,特别针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筹资来源,解决了短期筹资需要。
第二、在交易中,卖方为了促使买方尽早付款,提供一些有利的信用条件,如2/10,n/30这组信用条件,含义是商品交易后应在30天内(含30天)付款,信用期30天;其中在10天内付款优惠2%,只付货款的98%,折扣期10天,折扣率2%;超过10天仍在30天内付款则没有优惠。
买方若利用折扣付款,会带来很大的实惠。
不利之处是企业应付账款增加,会造成一定的财务负担,若企业不能按期付款,会造成信用损失及其他不利影响。
2 从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双方的行为
经济学理论前提认为人是理性的,人的选择建立在理性的“极大化”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2]。
理性人要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具体是考虑带来的收益及发生的成本。
只要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这项行动才会被采纳。
另外经济理论认为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具体到前面的赊销,当买方在市场面临复杂的情况时,如有银行提供的贷款、发行债券、运用赊销(在财务里我们称之为商业信用)等时,买方就要选择,要采取何种方式对自己更有利。
对卖方来说,要考虑提供赊销的成本,除了考虑显性成本,还有隐形成本,如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某项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即为机会成本。
在企业应收账款仅仅体现在账表里,没有现金收入,假定这笔钱收回则可创造其他的收益,其他的收益就是这笔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通过财务分析后做出的决策更准确。
下面具体从卖方和买方来分析。
2.1 卖方的决策
卖方提供赊销,要考虑赊销是否可行,是否使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因此要考虑边际量,拿赊销的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在为正值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赊销的好处前面已讲述,表现为销售的增加、存货的减少。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因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变动的,暂不考虑,只考虑变动的部分。
因此边际收入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称之为边际贡献,体现为边际贡献变动额[3]。
但另一方面,边际量的变动带来的是成本的增加,哪些成本呢?对应收账款来说,有如下几个成本。
2.1.1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日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收账期×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
其中:日赊销收入净额=赊销收入净额/360(反映每日的赊销占用额)。
应收账款收账期即应收账款回收的天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周转天数越短越好。
若提供顾客利用比例,则平均收账天数=∑(个别收账期×客户利用比例)。
例1: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机会成本率为10%,则:机会成本=300/360×60×60%
×10%=3(万元)。
2.1.2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反映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耗费的开支,如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和其他费用。
按照具体费用而定,无固定公式。
2.1.3 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极有可能发生坏账,坏账成本=赊销收入×实际(或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2.1.4 提供现金折扣成本
若提供现金折扣,意味着货款虽然回收的快,但销售收入减去现金折扣后收回的现金变少,这也是一项成本,叫现金折扣成本(反过来就是买方利用了现金折扣,买方也要考虑是否利用折扣有利,这在买方部分再论述)。
公式为:现金折扣成本=销售额×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卖方的决策:采用某项具体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增加的收益(带来的边际贡献变动)>此政策增加的应收账款总成本,才采用该政策。
例2:某企业销售某产品,单位售价400元,单位变动成本300元。
现接到某客户的追加订单1000件,企业生产能力能满足。
该客户提出赊销期为60天的付款方式,信用条件为2/30,n/60,客户愿意有20%的货款在折扣期内支付(意味20%的客户30天内付款,剩余80%客户60天付款)。
企业通过信用调查,该客户信用等级较低,估计坏账损失率可能达到20%,该企业假定机会成本率(也可为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收账费用为赊销收入额的2%。
问该企业是否应接受
订单?
借:(一)增加的收益(变动的边际贡献)=400×1000-300×1000=100000元;(二)增
加的成本、费用。
(1)增加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收账期×100% ×15%=6750元,其中:应收账款收
账期=30×20%+80% ×60=54天。
(2)增加的管理费用=400×1000×2%=8000元。
(3)增加的坏账成本=400×1000×20%=80000元。
(4)增加的折扣成本=400×1000×2% ×20%=1600元。
(三)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费用。
若差>0,则企业可以接受该订单,如差<0,放弃该订单。
增加的净收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费用=100000-
(6750+8000+80000+1600)=3650元,因此企业应接受该订单。
2.2 买方的决策
买方对应叫应付账款,在财务观点归纳是利用商品和货币相互分离而自然产生的直接信用行为,称之为商业信用,是企业的短期筹资行为[4],因其使用简便,在商品交易中自然发生;限制条件较少,容易取得,在商品交易时大量采用。
买方针对几种短期筹资方式决策,短期筹资方式主要有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
决策原则是为了筹集资金企业支付的代价最少就选何种筹资方式。
短期银行借款就用借款利率高低来衡量,商业信用在卖方提供折扣的情况下,若利用现金折扣,则几乎不发生任何成本,若放弃折扣的话,用放弃折扣成本(率)比较,依据信用条件,卖方不提供现金折扣,或提供现金折扣,买方的决策应不同。
2.2.1 买方是否享受现金折扣决策
买方无资金的情况下,若企业方便从银行借款,用借款利率来比较:
若借款利率>放弃折扣成本,买方不借入资金放弃折扣;
若借款利率<放弃折扣成本,买方借入资金享受折扣。
买方有资金的情况下,拿资金向外投资,有投资收益率:
若投资收益率>放弃折扣成本,企业可放弃折扣进行投资获得更高的收益;
若投资收益率<放弃折扣成本,企业不进行投资在折扣期内付款享受折扣。
例3:在商品交易中卖方提供信用条件2/10,n/30,采购材料款10000元,问买方如何决策?
第一种情况:买方在折扣期内付款,即在10天内付款,获得10000×2%=200元折扣额,只付10000-200=9800元,这200元是免费的。
第二种情况:买方在折扣期后付款,即在10天后30天内付款,付款10000元,与第一种情况比较,多付200元,意思为在20天(30-10)花费200元,比较一下,存10000整存整取在银行,利率3.08%,半年算180天,利息仅154元,200元大于154元,企业还不如利用折扣更划算。
如放弃折扣,买方要计算放弃折扣成本(率)。
放弃折扣成本(率)这个率字一般不显示,是一个百分数,与银行存(贷)款利率比较可决策。
如假定银行借款利率7.8%,则企业应借入资金享受折扣。
2.2.2 针对同时有几个卖方提供现金折扣的决策
若买方放弃现金折扣,应选择最低放弃折扣成本的方案。
如买方享受现金折扣,应选择最高放弃折扣成本的方案。
例4:某企业拟采购一批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条件为 2/10,1/20,n/30,货款为 100万,要求对以下互不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
(1)若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5%,确定对该企业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格;
(2)若目前的短期投资收益率为40%,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格。
由上可知,两者都大于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企业应享受折扣,享受最大的放弃折扣成本,选最有利的付款日期为第10天付款,付款额为100×(1-2%)=98万。
(2)上述计算的放弃折扣成本都小于短期投资收益率,因此企业应放弃折扣而是向
外投资,但仍应在信用期内付款,最有利的付款日期为第30天付款,付款额为100万。
2.2.3 买方超过规定的信用期推迟付款的决策
好处是因为信用期延长,放弃折扣成本降低。
坏处是延期付款带来的损失,主要是信用损失,如买方的信用等级降低,卖方以后要求苛刻的付款条件等。
因此应在其好处与坏处之间决策。
若延期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买方可以延期(一般情况不主
张企业无特殊的情况下延期付款,万不得已应取得卖方的谅解)。
若前者小于后者,买方则不应延期。
放弃折扣成本降低,企业要合理预计延期所带来的损失,作出决策。
3 几点建议
对比其他筹资方式,商业信用除了放弃折扣要发生成本之外,几乎不发生成本,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筹资方式,鼓励实体企业大量采用。
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发展比较迅速,如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股票、债券的衍生产品大量出现,虽然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可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但整个社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点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应避免当前的重炒作投资获利而忽视不愿投资实体经济的错误观点,使资金向实体经济回归。
国家应把实体经济的发展摆在首位,从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
参考文献:
[1]苏佳萍.财务管理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51-153.
[2]曼昆.经济学原理[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100. [3]常叶青.财务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06-212. [4]张玉英.财务管理[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