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除了有助于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认识到该文化的整体有机外,亦对今天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不可否认,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的一大误区,就是重视大传统而忽视小传统,对在术名下的小传统视为不入流的、细枝末节和雕虫小技的甚至封建迷信的东西,而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之中。

但是,二者的互为因果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却决定了,无论是道的大传统还是术的小传统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故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厚此而薄彼,而是既要重视大传统,又要重视小传统,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到,就中国文化的“下学上达”“心以身显”和“即用显体”的性质而言,“以小见大”非常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

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经历表明,今天外域民族开始接受乃至崇拜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一般是通过诸如中国烹饪、中国武术、禅定、中医这些人们更为喜闻乐见并可切身体会的术的形式得以实现的。

例如,正是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使外国人在大快朵颐之中切实地体验到并沉醉于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味道”。

例如,20世纪西方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其直接导源于李小龙、李连杰的中国武术功夫在西方观众中的风靡。

也正是在其静若止水动若霹雳的一招一式中,使观众领悟到讲求“一阴一阳”“大道无形”的
中国文化大化之道的神奇。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素被西医视为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然而,美国神经医学专家的课题研究却发现,在专家指导下练习太极拳,在延缓该症的发展上可以达到与服用药物同样的疗效。

这一案例使西方医学界不能不领略到“中国功夫”在强身健脑方面令人称奇的奥妙。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一如古人所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之旅固然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其具体举措却要求我们应从术的文化小传统起步。

正是经由这种切身的践履之术,不仅可以让我们自下而上地跻身于形上之道的至境,也可以使我们由近及远地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之伟途。

(张再林《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中的“道”和“术”互为因果,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当今的中国人重“道”轻“术”,的确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读。

C. 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D.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也离不开术的文化小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阐明了厘清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作用。

B.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和“术“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C.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一般是先“术”后“道”。

D. 篇末引用名言,总结全文,昭示中国文化发展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的“以小见大”这一说法,正是体现出中国文化从“道”中体现“术”的特点。

B. 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入流的、雕虫小技的东西,不能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

C. 练习太极拳可以攻克连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可见中国功夫有令人称奇的奥妙。

D.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厚“道”薄“术”,就可以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伟途。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中,C项,“中国烹
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错误,从文章第一段中“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有助于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可知,要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是要厘清大小传统的关系,而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只代表着术这一个方面。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中,A项,“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错误,从开头来看,“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这只是引入话题“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并未亮出观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A项,“正是体现出中国文化从‘道’中体现‘术’的特点”错误,从第三段来看,“无论是道的大传统还是术的小传统”,由此可知,“以小见大”中“小”是“术”,“大”是“道”,所以应该是从“术”中体现“道”。

C项,“练习太极拳可以攻克连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倒数第二段中,练习太极拳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达到与服用药物同样的疗效,并不能攻克所有的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

D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厚‘道’薄‘术’,就可以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伟途”错误,“就”的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也可以使我们由近及远地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之伟途”。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
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9年3月5日)上午,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开启。

银保监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走上通道,就多个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双方的磋商是富有成效的,假如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钟山介绍说:“在90天的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

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双方的磋商也是富有成效的,双方经过90天的磋商,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一些领域有了突破。

根据磋商的情况,双方同意继续延长磋商的时限。

在这个期限内,不提高关税的税率”。

材料二: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酝酿已久的中美贸易大战算是正式打响了。

毫无疑问,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未看,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如果贸易战刹不住车,将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

贸易战最主要的方式是加税,最直接的结果是外来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

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
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

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除了一带一路、产业结构转型等大局需要,出口电商还肩负平衡国际贸易、调节外汇等谐多责任,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也不遗余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品牌要借助平台塑造自己的形象,平台也必须反过来要求品牌商们保证“品质力”,降低低端、价格敏感产品的准入。

新蛋开招商会的同时,联络互动MOPS 品牌同步发布了“全场景”无线充电产品,在厚度、总量、外观设计等方面走高端路线刷新常规无线充电的印象,说白了也是做个国货出海的产品示范,某种程度上是对新蛋品牌合作商产品的衡量准绳之一。

《中美贸易战下的出口电商究竟怎么玩?》曾响铃材料三:
材料四: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月28日表示,中国欢迎在华外国商会继续对中国投资环境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中国美国商会日前发布2019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夏尊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报告称,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2018年实现盈利,另外21%的企业实现收支平衡。

其中,科技行业金业表示,与全球业务相比,其在中国的息税前利润率更高。

高峰称,商会会员企业明确表示,中国仍然是所在行业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

同时,会员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保持乐观,自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提出这个问题以来,会员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信心达到了最高点。

高峰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造明度,加大对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
全外资投诉机制,努力协调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美双方展开了90天的高级别磋商,如能达成协议,有利于两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B. 中美两国的这场贸易大战,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伤害最深。

C. 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D. 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表示,他们仍然会把中国作为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美双方只要求同存异,付出更大的努力,继续不断的磋商,终会达成共识。

B. 《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至少6成的企业在2018年成功实现了盈利。

C. 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

D. 中美贸易战刹不住车,将会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6. 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答案】4. B 5. D
6. ①多依靠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②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③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本题中,B项,“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错误,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大战对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不包括进口电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中,A项,“只要……终会达成共识”错误,这一推断过于武断,过于绝对,材料一中只是说“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方要
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只是说需要如此去做,但做的结果如何不可知。

B项,“至少6成的企业”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选项范围扩大。

C项,“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错误,从材料三的图表可以看出,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果出现了假货、劣质货或者品质很差的正品,损害的往往是某个企业、某个品牌或某个渠道的信誉,出口电商才是损害整体的市场印象。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然后找到写出口电商的内容,材料二的出处就提示了这一内容——中美贸易战下的出口电商究竟怎么玩,这说明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材料二中,圈出材料中提到的出口电商面临的处境,自身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发展的策略。

如第二段,“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这说明要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多关注高质高价的产品;如第三段“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这说明电商要靠质量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如第四段“……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也不遗余力”,这说明要依靠国家层面的支持。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

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

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

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

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

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
好。

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

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

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

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

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

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

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

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

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

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

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

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

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

那年我七岁。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叙述简洁,节奏明快,用平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孩子独自打跑了一只野猪的故事。

B. 文章关于父母的笔墨不多,主要通过描写孩子与野猪搏斗,来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C. 文章题目“身后的眼睛”是全文的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D. 父母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孩子,而是在背后默默地注视孩子的行动,这是另一种爱的方式。

8.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9. 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母,也有人认为是孩子,你觉得是谁?为什么?
【答案】7. C 8. ①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天色已晚。

②“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渲染了当时环境的可怕,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③“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验上“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衬托出了父母的紧张和孩子的害怕。

9. 观点一:主人公是父母,①从情节看,正是那对父母在孩子身后的支持,才有了孩子打跑了野猪这个结局。

②从人物形象看,写那个孩子,其实是在写父母,孩子越是激烈的表演,就越衬托出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③从主题上看,身后的两双眼睛。

主要传达的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他们的教育方法这个主旨。

观点二;主人公是孩子,①从情节看,全文主要围绕孩子与野猪搏斗来展开情节。

②从人物形象看,通过写孩子与野猪搏斗,来体现孩子的勇敢坚强。

③从主题上看,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临许多挑战,要勇敢的面对,才能更好的成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C项,“文章题目‘身后的眼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主要讲述孩子战胜野猪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应该是孩子的勇敢。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