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9.07.081
基于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刘啸天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主要针对基于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究,先概括和介绍了基于OBE 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合理筛选化学教材、不断调整授课形式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全新的多维测评方法的构建等,不断提高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水平,充分彰显出OBE理念的应用价值,使OBE理念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成为统一整体。
关键词: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7-184-03
An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emistry Course in University Based on OBE
Concept
Liu Xiaoti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523808)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de pth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based on OBE concept.Firstly,it summarizes and introduces the feasibility factor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based on OBE concept.Then it puts forward several key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mainly including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eaching forms and course contents,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eachers, strength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rand-new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s,etc.,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reform level of university chemistry,fully demon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OBE concept,and making OBE concept and university chemistry teaching a unified whole.
Key words:OBE concept;College 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Reform measures
对于OBE理念来说,作为主流理念之一,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
大学化学,是非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比如材料和食品等,对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加强OBE理念的应用,不断优化和创新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确保与专业工程认证需求相符,将大学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位,为社会提供一大批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1基于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1OBE理念的内涵分析
对于OBE理念来说,叫做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全新的理念之一,在工程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和优势,其宗旨就是借助学习成果,将其作为教学方法,实现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顺利构建,而且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确保与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相[1]。
现阶段,在我国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对OBE理念进行了积极应用,其实施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必要性分析
创新,赋予了国家发展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提出以后,创新已经成为了引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和深度。
要想满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求,高校要加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教育改革相关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在教育发展中,要将改革创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2],为社会提供出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基于此,我国诸多高校连续扩招,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化工专业要加强于OBE 理念的应用,将其作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而满足创新能力优秀人才的培养需求,为我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基于OBE理念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2.1合理筛选化学教材
对于大学化学来说,主要包括非化学化工类
184--
(下转第188页)
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其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等。
因此,要从院校实际情况出发,确保参考教材的选择与实用性要求相符,与院校发展趋势保持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大学化学教材版本比较多
[3]
,必须要对院校材料物理专业的研究特色进行
深入分析,并密切关注学生未来就业和考研需求。
在确定通用教材以后,要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涵盖进去,确保与院校教学需求相符。
2.2
不断调整授课形式和课程内容
在大学化学课程方面,涵盖着较多的教学知
识点,而且也涉及到较多的原理和公式等,而教学计划内的学时比较少,要想将教学计划践行到位,要加强教师授课方式的应用,再与相应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联系在一起。
对于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来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并不明显,也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要注重分解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将初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化学部分知识重叠在一起,比如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
[4]
,充分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并对由浅至深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引导学生加深对熟悉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确保对大学化学所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
同时,在上课之前,要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温习,确保与巩固、理解以及消化等需求相符,从而为学生掌握和了解所学内容创造便利条件。
在调整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科范围扩大开来,与高新科技结合在一起。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诸多行业都对化工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对于化工、石化、高科技、电子等行业。
在通用的过程工程专业中,化工专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与高新科技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全新的工程专业之一。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工专业人才,要对化工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还要对高科技行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进一步整合化工专业和高科技行业之间的关联。
2.3
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了解,要
加强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比如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现阶段,在学生学习和娱乐中,手机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
要加强QQ 群、微信群的构建,对这些新媒体进行广泛应用,实时发布每节课的预习内容和课后作业,而且教师还要
设置有奖练习题,这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发挥具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还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原理图和公式展示出来
[5]
,不断提高知识点
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过来。
要想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安排一些学生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提高对教学环节的参与热情,为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要借助随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将教学进度调整到最佳,从而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吸收。
2.4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对于创新型教师队伍来说,要求教师要将新
知识原创者的角色承担起来,而且对各种新知识进行学习,对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理解,从而使所学知识可以传递给学生。
教师还要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之情,将良好的创新和学术氛围创建出来,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
要想实现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顺利构建,高校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本学科领域之中,要将创新、积极参与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教师挑选出来,而且还要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进行充分了解,在学科带头人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将团队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将创新实践的学术氛围打造出来,从而确保团队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
[6]。
其次,要加强考核评价体系
的构建,不断创新现有的评价体系,并使教师具备高度的创新发展精神,而且在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评估方面,要重点涵盖创新能力的考核这一内容,保证各个教师可以提高对创新教学的高度重视,最大程度地践行创新教育的发展之路。
2.5
加强全新的多维测评方法的构建
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全新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评价学生取得的成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并将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充分体现出来。
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来说,很那将创新力自身的多样性和多维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出来,而且也不利于满足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
要想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高校必须要对现有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不能过于注重考试,借助分数,以此来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而要结合考试成绩、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发展等要素,多多元化评
185--
(上接第185页)
价体系进行构建,比如在考试成绩中,要重点涵盖学生的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等,同时,在评价体系中,还要将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与考试成绩等结合在一起,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上来,促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结语
总之,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OBE理念的应用势在必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提高对化学研究和创造的热情,满足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实现大学化学人才培养和建设目标。
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想确保OBE理念良好的实施效果,要将合理筛选化学教材、不断调整授课形式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全新的多维测评方法的构建等要点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朱濛,杨如意,昝逢宇.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大学化学课
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49):62-63+108.[2]李国华,张倩,郑明明,等.基于OBE理念的硕士研究生骨干课
程体系的思考——
—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4):30-35.
[3]梅运军,黄岚,胡纯,等.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下的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03): 609-615.
[4]刘倩,丁玉洁.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及
实施[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3):111-113. [5]郭兵,林秀珍,徐平如,等.OBE思维导向的问题启发教学法在
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22(05): 104-107.
[6]姚雪霞,李小林,戴存礼,等.绿色化学理念在大学化学理论和实
验教学中的构建[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03):93-95.
收稿日期:2019-05-18
基金项目:OBE模式指导下的高分子成型加工课程建设创新研究〔粤教高函(2018)1号,省级高等教育教改项目〕;OBE思想指导下的高分子成型加工课程建设创新研究〔东莞理工教务(2016)81号,校级教研教改项目〕。
作者简介:刘啸天,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进行论述,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和引导,提高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能够根据同学们自身的情况,把线上学习的学习方法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中去,从而实现高校化工类专业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化工类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自强.化工自动化及仪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
教育,2012,29(2):51-54.
[2]高宇婷.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过程控制[J].云南化工, 2019,46(4):175-176.
[3]蒲长永.《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5):199.
[4]范江洋,黄群武,胡彤宇,等.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化工仪表及
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5):32-35. [5]叶瑾琳.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340(12): 6-11.
[6]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340 (12):24-29.
[7]王鑫.关于中国大学MOOC与MOODLE教学平台功能调研及
比较[J].教育现代化,2018,5(37):294-296.
[8]李慧慧,肖湘平,吴承春,等.MOOC建设的着力点和解决的主
要教学问题——
—以无机及分析化学MOOC建设与SPOC教学实践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6):7-10.
[9]彭秀艳,韩云涛,梁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0]周静峰,何雄.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食品化学课程中的
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22):7-10. [11]贾冯睿,马丹竹,潘颢丹,等.基于慕课视角的辽宁省跨校修
读学分探析——
—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传热学”课程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101-103.
[12]孙翊超.MOOC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对自我效能的影响[J].当
代教育论坛,2016,(2):108-116.
[13]武永军,潘正高,卓馨,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
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8,(11):166-167. [14]伍李春,李廉.新工科背景下的慕课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2018,(6):150-155.
收稿日期:2019-06-22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7xjg04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编号:qnsyrc201503)
作者简介:郭蒙,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