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25“三颗纽扣”的房子教案2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颗纽扣”的房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以及会写本课的课后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吗?当别人帮助了你,你的心情怎样呢?你想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三颗纽扣”的房子》。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相信你一定会为故事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感动。
认识生字“纽”,学生说认字方法。
(导课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用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话题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可采用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
(2)检查学生给课文分段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小组讨论解决。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写穷木匠拉着自己做的小房子在青翠的大草地上过夜。
第二部分:写整晚上有人求助到小房子避雨,穷木匠来者不拒。
第三部分:写天亮后,国王受到启发,并帮助了这群贫困的人。
第四部分:写穷木匠又做了一间跟先前一模一样的小房子。
3.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理清课文思路。
)
三、学生练习写生字。
1.重点指导“搁、膝、袍、娶”的写法。
2.小组合作学习“纽、租、锯、锤、拒、仆、挪”。
3.展示优秀作业。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找四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
2.指读生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以读代品,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
1.最感动你的句子或者段落是什么?把你找的句子或者段落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交流第二部分内容。
学生读第二部分课文,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动?通过读、说,抓住重点句子:穷木匠每放进一个人时就会说的那句话――“待得下一个人,就待得下两个人。
”“待得下两个人,就待得下三个人。
”――体会穷木匠那颗善良的心灵。
(2)交流第三部分内容。
学生读第三部分课文,说一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出示句子:“看来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
”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
体会穷木匠的做法给国王带来的启发,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启示。
3.把你找出的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教师小结:(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
(让学生选择最感动自己的段落朗读,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符合长课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
)
4.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自主朗读。
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边表演边读。
(2)展示小组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读课文,可以让他们互相帮助,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三、编演课文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1.小组合作编演课文剧,注意分配好角色,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演好。
2.学生表演。
其他同学当评委,认真看,要做一个公正的评委。
3.请表演的同学谈体会。
(1)演三颗纽扣木匠的同学能体会到当时穷木匠是怎样的心情?
(2)其他受到帮助的人心情怎样?
(3)国王是怎样想的呢?
(4)评委评价他们的表演情况。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找一组同学表演。
(学生对表演课文剧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完全融入了角色,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国王,是那个乐于助人的穷木匠,是那些需要帮助的无家可归的人。
真正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穷木匠那颗博大、纯朴的爱心。
)
四、交流讨论,拓展升华。
同学们,一个穷木匠自己只有一间小小的房子,可是他却有一颗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心,他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你呢,你应该怎样向穷木匠学习呢?学生发言。
五、总结提高,作业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