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元阳县办理代表建议探索与实践纪实
元阳县人大办白世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元阳县人大常委会,扬帆奋进新征程,勇挑重担履职责,探索元阳新发展。
近年来,针对代表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培植特色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前进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关切地回应人民。
有力地推动了元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探索建议办理工作找准问题导向
面对新形势,城乡发展不平衡,边疆地区的农民,从农村转向城市务工,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在城里。
每年人代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民生事业成为代表热议的焦点。
元阳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严格履行人大职责,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接全国和省、州人大常委会的人大工作,结合元阳实际,积极
探索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办法,仔细研究办理建议的切入点。
办好代表建议,做好民生事业,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实惠。
确保“民所呼,党所应”的工作落到实处。
在办理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县委每年的工作要点,明确县委主要抓什么;认真研究“一府两院”提请人大审议的议题,明确“一府两院”重点抓什么;广泛征求代表的意见,明确广大群众期盼什么。
明确人大工作的方向,规律性地认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找准人大工作的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014年以来,认真总结历年个别单位对办理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与代表沟通联系不够;一些部门办理的措施不够扎实,不及时办理,重答复,轻落实;部分办理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少数答复件文字简单,不具体过于笼统;承办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相互观望,责任不明确;在面商时有些代表虽然签字满意,但是碍于情面,离代表真正满意还相差甚远。
针对这些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14个乡镇,开展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对承办部门办理建议的态度,听取代表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年提建议,年年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原因。
找准建议办理工作的切入点,把代表反映强烈、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要求承办部门逐年列入项目,彻底解决问题。
若难度特别大的,要求政府争取列入项目,逐步解决。
同时,逐级向省、州人大代表反映,呼应上级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找准问题导向,从监督中支
持,从支持中参与,从参与中助力,不断探索建议办理工作,走出一条“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群众同心、与工作同步、与地方发展”的办理工作新路子。
创新建议督办机制明确目标责任
元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服务中心工作。
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同时,与县政府共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实代表建议,做好办理工作。
2014年,县人大制定出台了《元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加强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并对各承办部门办理代表建议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下一年评议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
县政府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对承办部门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的指标,加大了代表建议办理力度,明确了目标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办理程序。
县人大建立了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各工委(室)全面参与督办的机制,任务分解到各工委(室),明确督办任务。
与此同时,县政府把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作为改进政府工作、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抓好代表建议的落实。
建立了由县长负总责,常务副县长统筹协调,分管副县长具体抓,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转办、督查、协调的办理工作机制,做到领
导、人员、责任“三到位”。
各承办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分管领导和办理责任人,为办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责任机制,县政府分解承办任务时,对职能明确的,坚持“谁主管、谁主办”的原则;对职能交叉的、跨部门的,坚持“谁牵头、谁主办”的原则,对办理任务逐项分解,责任到部门,确保建议有人办有人管。
全县形成了层层有领导,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完善建议办理工作增强办理实效
在代表建议办理的过程中,个别承办单位缺乏主动性,前期不抓紧,后期搞突击,办理质量不高;少数承办单位,能解决的问题,不用心去办理,不多想一点办法,不仔去细研究。
面商时,多讲客观条件,办理时,到处撒胡椒面。
致使代表年年提,年年得不到彻底解决。
为了扭转这些局面,在原来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激励机制。
严格责任、限时办结,电话预约、面对协商,实地考察、现场答复,人员跟踪督办、媒体跟踪报道。
对优秀承办单位和经办人员给予表彰,对不重视办理工作,办理制度不健全,办理质量差的承办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加大了建议督办力度,提高了建议办理质量,增强了办理实效,进入了办理工作制度化,承办工作精细化,督办工作常态化。
打开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新局面,从答复型向落实型、从办结率向解决率的转变。
2015年承办的178件建议,办结率100%,面商率100%,
满意率99.43%,解决率53.37%。
建议办理结果中,A类94件,占承办总数的53.37%;B类64件,占承办总数的35.95%;C类19件,占承办总数的10.67%。
10件热点、难点建议办理结果均为A类,创历史新高。
在办理的过程中,C类19件,因受现行政策、体制机制、资金等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完全解决。
如何梅代表提出的《关于将全县甘蔗产业纳入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议,已将甘蔗产业纳入全县重点培植产业,并申请列入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其余18件与此相同。
各承办单位积极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
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保障了人大代表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了代表履职积极性,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