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GVC指数测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3546/ki.tjyjc.2020.18.022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GVC指数测算
金饪莹,叶广宇,彭说龙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文章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多区域投入产出统计数据(ADB-MRIO2018),运用WWZ出口分解框架,对近年中国整体及其内部制造业、服务业的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进行测算分析。

结果表明:在
2000—2017年,中国整体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倒N”型变化趋势,先下降再上升之后又出现小幅下降,总
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数值仍然偏低,反映出中国整体上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有逐步向上发展的趋
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下游位置;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的GVC参与程度相对较高并且比较稳定。

在中
国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较高,制造业拥有较高的全球价值链融入程
度但是其国际分工地位较低。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增加值贸易;WWZ分解方法;GVC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18-0095-04
0引言
在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实环境之下,各个国家在产品价值的生产与创造环节均会有一定获益,但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不均匀的,处于价值链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代表了不同的分工地位,不同的分工地位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故而如何测算并提升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

纵观现有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评价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以下几类:首先是传统出口贸易数据统计法,从出口复杂度旳或者出口产品价格回角度进行全球价值链地位测量,但这类方法大多忽略了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大环境下,往往不能反映一国的真正情况,造成“统计假象”。

而增加值贸易法利用国家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总出口分解,能够很好地避免传统海关统计方法所导致的重复统计问题并克服“统计假象”弊端。

Hummels等(2001)日最早使用国家投入产出表对一国GVC 地位进行测度,创建HIY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两个较为严格的前提假设,现实情况下难以满足。

Koopman等(2010严在HIY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KPWW测算方法,创建"GV C_Position"'*GV G_Participation"两个参数来判定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以及参与程度,该方法弥补了HIY方法上假设的缺陷,更加客观与科学。

随后Wang等(2013)问王直等(2015)网进一步将一国/地区的出口总值分解为16部分,实现了贸易增加值的完全分解,这一方法被称为WWZ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研究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法。

基于此,本文拟利用ADB-MRIO数据库,运用WWZ分解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GVC指数指标,从国家和行业视角较为全面地分析近年来中国及内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国际分工地位与参与程度的演变情况,以期弥补现有文献中贸易增加值分解不够完全以及数据较为陈旧的遗憾。

1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1模型设定
多区域投入产出表(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MRIO)详细记录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中间品和最终品的贸易数据,可以对最终产品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之下的价值增值过程与生产环节进行分解,如表1所示:
表1多区域投入产出表(MRIO)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1,…,N
B国
1,-,N
ROW
1,-,N
A国B国ROW总产出
中间
投入
A国
B国
ROW
增加值
总投入
1,…,N
1/-.N
1,…,N
Z AA
Z BA
Z RA
VA A
X'
Z AB
Z BB
Z RB
VA B
X B
Z A"
Z BR
Z RR
VA R
X K
yBA
yRA
Y'b
yRB
yRB
yAR
yBK
yKR
X A
X B
X"
ii:ROW代麦世界其他经济体。

假设世界上存在G个国家(地区),每个国家均有N个产业部门。

表1中,Z”表示s国生产的产品被r国用作中间投入品的部分,Y”代表s国生产的产品被r国用作最终消费的部分,X•代表s国总产出,VA•反映s国直接增加值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20)
作者简介:金钮莹(1995—),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叶广宇(1968—),男,河南西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国际商务。

彭说龙(1963—),男,江西新余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和国际投资。

I 经济实证}
部分。

同时,一国总出口可被分为中间产品出口和最终产 品出口,即EJZ"+Y ”,根据Wang Z 等(2013严,可进一步分
解为16部分,因此可得出具体模型如式(1)所示。

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ADB-MRIO 20")。

该数据库提供了
2000年.2010—2017年共9年世界上63个主要经济体的
投入产出数据,包括商品与服务两大部门共35个行业。

E r =Z sr + Y sr =A sr X r + Y sr
"B")7# 丈 y e + (v r
B SS Y SS +R 厂巧戈s 丰t
$Hr
L
swf
A
2实证分析
£:r +(厂叭#£屮£ £ B"y ”
(*r
s*r
t*r,s
s#r t^ru^sj
^j n rr+(rr)r #£^ f 护严+『©)「#£ f 矿严
s*r
s*r t^r,s
str
str
加阿『+£| £ 胡 #” + £(呵#f z t +% £ rf
+[(呵#+ £(呵#/w+f 刼” i
L
str ttr
str
」s*i\,t*r J
={DVAFIN+DVAJNT+DVAJNTrex}+(APK)+{m_FINiFYA_INT}+{DDCiFDC} =DVA+RDV+FVA+PDC
(1)
基于上述分解公式及研究目的,本文对一国(地区)出 口贸易总额分解的16个部分归纳合并,具体合并结果及
各指标含义见表2。

表2
WWZ 方法一国总出口合并结果及指标含义
指标含义
(l)DVA :出口的国内增加值
DVA.FIN
最终产品出口包含的国内增加值
DVAJNT
被进口国本国吸收的中间产品出口包含的国内增加值DVAJNTrex 被进口国出口到第三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包含的国内增加值
(2)RDV :
返回的国内增加值
(3)FVA :出口的国外增加值
FVA_FIN 最终产品出口中包含的国外增加值FVAJNT
中间产品出口中包含的国外增加值
(4)PDC :纯重复计算的部分
DDC
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
FDC 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
1.2 GVC 指数
Koopman 等(2010)141提出衡量一国(地区)在全球价值
链中所处国际分工地位以及全球价值链融入程度的两个 影响较大的指标,即GVC 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指数。

GVC 地位指数越高则代表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国际分
工地位越高。

同样,GVC 参与指数越大,表明其参与全球
价值链的程度越大。

其中,IV/E 代表GVC 前向参与度,
FV/E 为GVC 后向参与度。

结合前文的WWZ 分解结果,得
{({ + D VAJNTre X 出GVC 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指数的公式为:
GVCposition = ln(l +
- ln(l + =
,仁 FVA FIN+FVA INT
-In 1 +------—

E E
GVCjarticipation =学 + 筝=DVA -^Trex +
A A E
FVA FIN+FVA INT
E
1.3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8版多
2.1中国整体GVC 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指数测算
本文首先依照ADB-MRIO 20'8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 进而计算岀中国整体历年来的GVC 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 指数,具体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o
表3
中国整体GVC 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指数
时间GVC
地位指数
GVC 参与指数
IV/E FV/E GVC 前项参与 度占比
GVC 后向
参与度占比20000.0050.2650.1350.1290.512
0.488
2010-0.0200.276
0.1260」49
0.4580.5422011
-0.0100.2810.1350.146
0.4800.5202012-0.008
0.2660.1290.1370.4830.517
2013-0.0040.2650.1300.1350.490
0.5102014
0.012
0.255
0.1340.121
0.5260.47420150.0260.2410.1350.1060.5610.4392016
0.0300.241
0.1380.1040.570
0.43020170.025
0.2560.1420.114
0.556
0.444
图1 2000年,2010—2017年中国GVC 地位指数变化图
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考察期内中国整体GVC 地
位指数呈现“倒N ”型变化趋势,其中2000—2010年GVC 地位指数呈下降态势,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向 下游延伸。

究其原因,可能是国际产业的转移,这波转移
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凭借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发 展加工贸易,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 之后,国内
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门槛降低,更是加快了加工贸易的发
展,进口大量的核心中间品装配加工之后再出口,导致出
口产品中包含大量的国外增加值.致使这一阶段中国在全
球价值链的地位迅速下滑。

此外,2000年中国的GVC 地 位指数为正,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主要向国外出口原材料
或者低附加值的中间投入品,国外中间品进口较少,以致 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远低于间接增加值。

2010—2016年
GVC 地位指数呈现岀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中国在
GVC 中的位置向上游转移。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由
于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一些跨国公司将生产
加工环节转移到成本更加低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印 度、越南等,使得中国岀口中的加工贸易占比下降,出口中 的国外增加值比重降低;二是在政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
策之下,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之中,经过资
本积累、经验学习不断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得到优化,间接增加值出口比重增加,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2017年中国GVC地位指数出现小幅下滑,这有可能与美国降税有关。

2017年,美国《减税与就业法案》实施后,为减缓由美国降税带来的市场冲击,包括法国、德国、英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跟进减税,伴随这些国家生产成本的下降,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减弱。

■CVC后向老与度
GVCJJ向参与度
f-CVC参与搭敦
图22000年,2010—2017年中国GVC参与指数变化图从图2的GVC参与指数来看,考察期内中国的GVC 参与指数整体变化不大且相对较高,基本保持在25%~ 30%之间,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在2011年以前,中国的GVC参与指数呈上升态势,即中国参与GVC的程度在逐步加深。

这或许是因为国家的出口导向战略,在此期间中国不仅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品,而且为出口而进口大量先进设备与核心零配件,以致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与此相反,2011—2015年中国的GVC 参与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GVC参与程度逐步降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之下,全球贸易增长“失速”加之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凸显以及政治不确定性等情况,GVC整体扩张空间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中国正在从单一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向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并重方向转变,进口中间品逐步被国内中间品替代,出口贸易中的国外增加值占比下降,即价值链升级导致中国后向参与度降低,从而引起GVC参与指数的下降。

2015年危机冲击逐渐消退之后,中国的GVC参与指数开始回升,对其组成结构做出进一步分解可以发现,在此期间GVC参与指数的上升更多的是得益于中国GVC前向参与度的提尹,说明中国的国内增加值更多的是作为中间产品出口到第三国,这也是中国GVC地位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中国的GVC参与指数呈现出类似于“N”型的变化轨迹,自2010年之后,前向参与度的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后向参与度的比重随之下降,表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成效正在初步显现。

2.2中国产业层面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测算
鉴于不同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存在差异,且在价值链中往往处于不同的位置,因而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参与价值链的情况及其动态演变特征,本文还对中国内部两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GVC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

2.2.1制造业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测算
表4中国制造业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
时间
GVC
地位指数
GVC
参与指数
IV/E FV/E
GVC前项
参与度占比
GVC后向
参与度占比2000-0.0280.2620.1150.1470.4390.561 2010-0.0480.2800.1130.1670.4030.597 2011-0.0380.2850.1210.1640.4240.576 2012-0.0350.2700.1150.1550.4260.574 2013-0.0280.2690.1190.1510.4410.559 2014-0.0090.2600.1250.1350.4800.520 20150.0070.2450.1260.1180.5170.483 20160.0110.2450.1280.1160.5250.475 20170.0050.2600.1330.1270.5110.489由表4可知,从横向来看,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的动态演变轨迹与国家层面基本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更偏向下游,参与程度要更高。

从纵向来看,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抓住加入WTO的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体系,GVC参与指数有明显上升,但受到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制约,少有以中国为主导的价值链经济活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参与度较低,GVC参与指数的上升主要是来自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嵌入方式所带来的后向参与度的提高,从而导致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持续下降,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向下游偏移,显露出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迹象,“大而不强”问题较为突出。

2011—2016年基于全球价值链下的竞争效应以及“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支持,中国走出了一批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制造业产业加快进行转型升级,GVC地位指数不断提高,于2015年转负为正,全球价值链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2017年,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这可能是受到美国降税带来的市场冲击,相比国内原材料、人力和物流等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较高的税负,国外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可能会因降税带来一定价格优势,国内企业从利润角度考虑则会选择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生产,以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增加,由数据可知,GVC后向参与度占比从2016年的47.5%增加到2017年的48.9%,由此造成制造业GVC地位指数下滑。

2.2.2服务业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测算
表5中国服务业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
时间
GVC
地位指数
GVC
参与指数
IV/E FV/E
GVC前项
参与度占比
GVC后向
参与度占比20000.1030.2700.1940.0760.7170.283 20100.1010.2580.1860.0720.7210.279 20110.1100.2640.1940.0700.7350.265 20120.1070.2470.1840.0640.7430.257 20130.1080.2420.1820.0600.7500.250 20140.1130.2340.1800.0540.7690.231 20150.1120.2190.1720.0480.7820.218 20160.1200.2230.1780.0450.7990.201 20170.1230.2320」840.0480.7940.206由表5可知,从横向来看,中国服务业的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的总体发展态势与国家层面大致相
同,然而与上述制造业情况不同的是,中国服务业的GVC 地位指数要高于国家层面,GVC参与指数相对较低。

从纵向来看,2000—2017年中国服务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0年,GVC地位指数有所下降,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并对服务贸易做出承诺减让,中国服务市场对全世界的开放程度得到提高,然而中国大多数服务行业是处于垄断状态,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与国外高水平的服务行业相抗衡,导致中国会从国外进口高品质的服务中间投入,而出口较少,使得这一期间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向下游偏移。

第二阶段为2011—2017年,GVC地位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虽然2012年有小幅下降,但没能阻碍其上升态势的继续发展。

这表明在加入WTO的缓冲期过后,中国服务业在与国外的竞争当中得到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所带来的竞争加剧激发了中国服务业的创新动力,教育的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服务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共同推动着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向上游攀升。

从参与程度来说,GVC参与指数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服务业的GVC前向参与程度占比在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71.7%±升到2017年的79.4%,与此同时,GVC后向参与度占比相应地从2000年的28.3%下降到2017年的20.6%,表明中国服务业更多地以前向参与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这也是中国GVC 地位指数为正的主要原因。

此外,GVC地位指数与GVC 参与指数不同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出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2017年美国降税对服务业的冲击较小,或许与其在GVC中参与程度不高有关。

3结论
本文运用Koopman等创建的“GVC地位指数”“GVC参与指数”,根据ADB发布MRIO数据库,对2000年,2010—2017年中国整体及其内部制造业、服务业GVC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从整体来看,2000—2017年中国GVC地位指数皇现先下降再上升之后再次下降的“倒N”型演变特征,随着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2017年GVC地位指数达到近0.03,较2000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整体数值仍然偏低,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美国降税影响,2017年GVC地位指数出现小幅下降。

从GVC参与指数来看,考察期内中国的GVC参与指数整体变化不大且相对较高,基本保持在25%-30%之间,呈现出类似于“N”型的变化轨迹。

与2000年相比,2017年GVC参与指数虽然数值上有所降低,但前向参与度占比却从2000年的45.8%上升到2017年的55.6%,这意味着中国正更多地通过前向参与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

分行业来看,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与GVC参与指数的动态演变趋势与国家层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偏向下游,2017年下降更为明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要更高。

与制造业不同,和国家层面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偏向上游,2017年无明显下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要更低。

参考文献:
[lJHausmann R,Huang Y,Rodrik D.What You Export Matters[R].
NBER Working Paper,No.W11905,2005.
[2]F ontagne L,Gaulier G,Zignago S.Specialization Across Varieties
Within Products and North South Competition[R].CEPII Working Paper,2007.
[3]Hummels D,Ishii J,Yi K 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
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Joum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1).
[4]Koopman R,Powers W,Wang Z,et al.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BER Working Paper,No」6426,2010.
[5]W ang Z,Wei S J,Zhu K F.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
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R].NBER Working Paper, No.19677,2013.
[6]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
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责任编辑/刘柳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