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第十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高效整合教师用书(含解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纵向梳理] 一、全球化的发展
1.(2018·马鞍山质检)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

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
C .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
D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
A [根据材料表述,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国际分工、国际协调机制等必要条件和市场化的体制转型等必要充分条件,故A 项正确。

]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2018·济南一模)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

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

这说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D [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大为提高,而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故《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故D项正确。

]
[中外关联]
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3.(2018·吉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

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

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

[解析] 第(1)问,结合近代中国相关史实,从全球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地位、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第(2)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可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

第(3)问,结合材料一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特点,与现代中国参与全球化在原因和接受方式等方面特征进行比较,总结二者不同特征。

[答案] (1)积极影响:使中国对外部世界进行审视: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

推动经济近代化: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较大发展。

推动政治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动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

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从通商口岸开始,中国的社会生活融入了很多西方因素。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利条件:世界形势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时代,美苏“冷战”缓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

(3)特征:第一次单向被动,在欧洲舰炮的打击下,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在压迫中学习;第二次单向主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嵌入全球化进程,共同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