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字成语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履字成语大全
1、戴玄履黄,拼音是dài xuán lǚhuáng,意思是犹戴天履地。

玄指天,黄指地。

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自:《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

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2、西装革履,拼音是xīzhuāng gélǚ,意思是身穿西装,脚穿皮鞋。

形容衣着入时。

出自: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

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例子:西装革履、华裙艳服,只有在演出的时候演员的身上才出现。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3、章甫荐履,拼音是zhān fǔjiàn lǚ,意思是冠被垫在鞋子下。

比喻上下颠倒。

出自:《文选·贾谊》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4、戴清履浊,拼音是dài qīng lǚzhuó,意思是犹戴天履地。

清指天,浊指地。

出自: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5、履仁蹈义,拼音是lǚrén dǎo yì,意思是履、蹈执行。

指履行仁义之道。

出自: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6、蹈仁履义,拼音是dǎo rén lǚyì,意思是遵循仁义之道。

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7、刖趾适履,拼音是yuèzhǐshìlǚ,意思是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出自: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8、剑及履及,拼音是jiàn jílǚjí,意思是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同剑及屦及。

出自:《新华日报》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9、葛屦履霜,拼音是gějùlǚshuāng,意思是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

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自:《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10、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拼音是guātián bùnàlǚ,lǐxiàbùzhèng guān,意思是比喻避嫌疑。

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自:《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1、履信思顺,拼音是lǚxìn sīshùn,意思是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出自:《周易·系辞》:“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也。

”12、履汤蹈火,拼音是lǚtāng dǎo huǒ,意思是身入汤火。

比喻处苦难之境。

出自:《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13、黄冠草履,拼音是huáng guàn cǎo lǚ,意思是粗劣的衣着。

借指平民百姓。

有时指草野高逸。

同黄冠草服。

出自: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14、整冠纳履,拼音是zhěng guàn nàlǚ,意思是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出自: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例子: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
嘉祐四年》
15、承星履草,拼音是chéng xīng lǚcǎo,意思是头戴星光,脚踏草地。

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自: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16、分香卖履,拼音是fēn xiāng mài lǚ,意思是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出自: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

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例子: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17、进退履绳,拼音是jìn tuìlǚshéng,意思是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同进退中绳。

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18、截趾适履,拼音是jiézhǐshìlǚ,意思是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

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自:刘师培《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19、席丰履厚,拼音是xífēng lǚhòu,意思是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

比喻祖上遗产丰富。

也形容生活优裕。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什么事都不必做,席丰履厚,多的是闲情。


20、贵冠履轻头足,拼音是guìguān lǚqīng tóu zú,意思是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21、戴圆履方,拼音是dài yuán lǚfāng,意思是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指生活在人间。

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22、衣敝履空,拼音是yībìlǚkōng,意思是衣服破烂,鞋子穿孔。

形容贫穷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23、步履安详,拼音是bùlǚān xiáng,意思是步履:步行;安详:安稳。

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出自:《小学·嘉言》:“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24、剑履上殿,拼音是jiàn lǚshàng diàn,意思是剑:刀剑;履:泛指鞋。

古代皇帝允许功臣带刀剑与穿鞋上殿作为恩宠。

形容待遇优异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25、如履平地,拼音是rúlǚpíng dì,意思是履踩。

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出自:唐·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

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例子: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的矮小精悍,膂力过人,跳山越涧,如履平地。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
26、杖履纵横,拼音是zhàng lǚzòng héng,意思是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27、戴霜履冰,拼音是dài shuāng lǚbīng,意思是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28、正冠纳履,拼音是zhèng guàn nàlǚ,意思是端正帽子,穿好鞋子。

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

亦作正冠李下。

出自: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
之嫌,终始不蹈。


29、纳履踵决,拼音是nàlǚzhǒng jué,意思是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

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

形容处境困难。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30、践冰履炭,拼音是jiàn bīng lǚtàn,意思是践:踩;履:踏。

踩冰踏炭。

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


31、履险如夷,拼音是lǚxiǎn rúyí,意思是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

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自:清郑观应《盛世危言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例子:林语堂《说斐尼斯》:“这样履险如夷,居然存在七八百年以上。


32、如履春冰,拼音是rúlǚchūn bīng,意思是履:踩。

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

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自: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33、登高履危,拼音是dēng gāo lǚwēi,意思是比喻诚惶诚恐。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例子: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

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宋·秦观《雪浪石》诗
34、冠袍带履,拼音是guān páo dài lǚ,意思是帽子、袍子、带子、鞋子。

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例子: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回:“昌平王冠袍带履穿戴好了,起身走出来上了轿。


35、如履如临,拼音是rúlǚrúlín,意思是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出自:《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6、以冠补履,拼音是yǐguān bǔlǚ,意思是冠:帽子;履:鞋子。

用帽子补鞋。

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出自:《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37、遗簪坠履,拼音是yízān zhuìlǚ,意思是比喻旧物或故情。

同遗簪坠屦。

出自:《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

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38、含霜履雪,拼音是hán shuāng lǚxuě,意思是比喻品行高洁。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带有履字的成语篇二
1、纳履决踵,拼音是nàlǚjuézhǒng,意思是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

穿鞋而后跟即破。

比喻穷困、窘迫。

出自: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2、临危履冰,拼音是lín wēi lǚbīng,意思是临:面临;履:踩,踏。

面临危境,走在冰上。

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
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3、履霜之戒,拼音是lǚshuāng zhījiè,意思是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

比喻看
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自:《易·坤》:“履霜坚冰至。


例子:清·厉鹗《东城杂记·庾园》:“虽殊坠天之忧,敢忘履霜之戒?”
4、足履实地,拼音是zúlǚshídì,意思是履:踩踏。

脚踏实地。

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出自:《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5、珠履三千,拼音是zhūlǚsān qiān,意思是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

形容贵宾众多
出自: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6、涉危履险,拼音是shèwēi lǚxiǎn,意思是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

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7、冠上履下,拼音是guān shàng lǚxià,意思是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自:《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何者,上下之分也。


8、履险若夷,拼音是lǚxiǎn ruòyí,意思是走险路如行平地。

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

同履险如夷。

出自:《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例子:你昨晚把亲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担心。

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样。

你真是履险若夷,异乎常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9、临深履尾,拼音是lín shēn lǚwěi,意思是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
出自: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

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10、跋履山川,拼音是bálǚshān chuān,意思是形容远道奔波之苦。

参见跋山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