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243例治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第20卷增刊
鼻出血243例治疗体会
冯致民
潘
冰
(闻喜县人民医院,山西闻喜043800)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以急诊就诊。
对于县乡基层医院的耳鼻喉科医师来说,熟练掌握各种鼻出血治疗方法是基本的要求。
现将我科自2014年来治疗243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43例,年龄3岁 ̄18岁91例,19岁 ̄50岁37例,50岁以上115例;出血部位:鼻腔前段196例,鼻腔后段(鼻后孔)47例;按病因分类:局部因素(创伤、机械刺激、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鼻腔异物、鼻腔肿瘤等)210例,全身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肝病等)33例。
1.2
方法
①内科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营养,避免
辛辣饮食,多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戒烟戒酒,口服维生素C、K、P等,改掉挖鼻的不良习惯,消除鼻腔炎症。
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由局部因素引起的鼻中隔黏膜静脉血管丛反复少量出血患者。
②填塞法(前、后鼻孔填塞)。
前鼻孔填塞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止血方法,一般所用填塞材料为凡士林纱条、新型的高分子膨胀海绵等,对于一些渗血较快较多而且又找不到出血点的患者很有效果,特别是创伤导致鼻腔黏膜挫伤的患者。
后鼻孔填塞主要用于后鼻孔出血的患者,传统的方法是将凡士林纱条卷成类圆锥形,用缝线缝紧,填塞时将其经口置入鼻后孔,再配合前鼻孔填塞,将其固定于鼻后孔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我科现在应用一次性双腔导尿管进行后鼻孔填塞止血,其取材简易、操作方便,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1]。
前后鼻孔填塞是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且容易实施,对设备的依赖性低,目前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无法完全被取代,但因痛苦较大使其受到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排斥。
③微波电凝等物理治疗。
此方法适用鼻腔前段特别是鼻中隔的小动脉出血,疗效确切,痛苦小。
④鼻内镜下高频电凝、血管结扎等治疗。
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
鼻出血的检查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
借助鼻内镜更容易明确鼻腔各个部位的活动性出血,同时可在鼻内镜下采用填塞、
激光、微波、高频电凝等手段完成止血。
此方法适用于鼻腔不易用肉眼观察到的部位出血的治疗[2]。
⑤手术治疗。
明确鼻出血是由鼻创伤、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乳突状瘤等疾病引起时,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
⑥血管栓塞治疗。
一些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前后鼻孔填塞,鼻内镜结合激光、微波、电凝后出血仍不止,可以考虑行血管栓塞治疗。
2
结果
本组243例鼻出血患者经过上述方法均得到有效治疗。
其中185例患者在门诊室得到治疗;29例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老年患者住院结合内科治疗出院;24例由鼻腔疾病(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良性肿瘤)引起出血的患者经过住院手术治疗得以痊愈;5例顽固性鼻出血经过反复填塞、应用鼻内镜结合激光、电凝等仍无法彻底止血而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经随访得知行血管栓塞治疗。
3
讨论
鼻出血一般不会对患者全身造成影响,急诊鼻出血患者常常是因反复出血时间长且1次出血量较大时引起极大恐慌才去就诊。
初学的耳鼻喉医师要保持冷静,对鼻出血的量、出血原因、出血部位等迅速作出判断,在治疗的同时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
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一定要询问全身疾病史,是否伴有全身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肝病等),以求在急诊处理鼻出血后,及时进行相关的内科治疗。
降低血压对治疗鼻出血十分重要,血容量不足时一定要及时补液,以防出现休克症状。
鼻出血属于急症,应遵循“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的原则。
治疗鼻出血要根据轻重缓急、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轻微的少量鼻出血可经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不提倡使用会造成鼻腔黏膜损伤的治疗(如微波热凝、激光等);双侧鼻腔出血行微波电凝、激光等治疗时应避免两侧同时进行,以免带来鼻中隔穿孔的风险。
填塞法治疗时要掌握好填塞时间,并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03-306.
[2]张利清,费长顺,白雪峰.鼻腔深部出血43例定位及治疗体会[J].中
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4,14(6):400.
(收稿日期:2016-09-13)
作者简介:冯致民,男,本科,主治医师。
经验交流
药物治疗管理:治疗时间通常是7d ̄10d,临床治疗反应缓慢、渗出性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某些真菌和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可予较长的疗程(2C级)。
根据《热病(新译第42版):70》免疫力正常患者抗生素的推荐疗程:肺炎,葡萄球菌性:21d ̄28d。
该患者院内治疗已17d,疗程足。
5
小结
本病例特点:老年、脓毒症休克、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MRSA、鲍曼不动杆菌)、肾功能异常(入院时肌酐清除率71mL/min)、住院17d使用药物品种多。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该例HCAP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得出经验:对脓毒
症休克特别是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做好血药浓度监测,并及时调整剂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42版)[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2012:151.
[2]
DELLINGERRP,LEVYMM,RHODESA,etal.TheSurvivingSepsisCampaignGuidelinesCommitteeincludingthePediatricSubgroup.SurvivingSepsisCampaign:International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SevereSepsisandSepticShock:2012[J].CritCareMed,2013,41(2):580-637.
(收稿日期:2016-09-12)
病例报告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