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精神的表现和传承-最新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女精神的表现和传承
有时候,我总在想,艺术是什么?为什么我会选择油画这个专业?在油画中我用怎样的方式传递我的情感?在《辞海》中我找到关于“艺术”的解释,“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具体的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形象语言,是再现生活场景、传递情感和体现精神理念的一种视觉形式。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它包含着人的观念,精神,品格,情感,审美等众多主观活动,能丰富地表达人类的情感。

人类心灵本身就很奇妙,不管上帝会不会发笑,思考都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好愉悦也好,或悲愤颓废或快乐振作,一切都是心灵的一种状态,都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也许正是油画艺术情感表达多元化的特性,深深吸引着我。

在艺术创作的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中,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
界间接或者直接的表现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称为表现情感艺术。

表现情感的绘画艺术是我一直的追求,那么一幅作品如何才能跟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读懂你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我一直的
思考。

因此,进入毕业创作的选材阶段,我一直在苦恼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题材,想法很多,但始终没办法定格,选材是我耗费精力最大的。

开始我按自己创作设计的方案拍摄收集了许多素材,也找了很多学摄影的朋友,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我想要的东西,可以给我一些灵感。

其中不乏我喜欢的资料。

我挑选了一些给导师看,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之后我就着手草稿。

可是过了几天和同学朋友聊天,我又动摇了,觉得画一些很古典的很美的人物无法传递给观众我所表达的情感,于是我开始重新找适合我的素材。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张“惠安女劳作”的图片,画面很生动,很贴近生活,我很感兴趣,感觉这类照片很能打动人,很能与大家产生共鸣,我想以“惠安女”作为我的创作题材。

我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找寻,上网搜集有关“惠安女”的资料。

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她们是汉族。

惠安女的典型装束是: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宽筒裤。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解放初留传至今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因此被称为“封建头”,腰、腹部却暴露无遗的,因此被称为“民主肚”,大筒裤的裤脚宽达 0.4 米,因此被称为“浪费裤”,上衣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因此被称为“节约衣”。

于是,所谓思想的 "封建"与"民主",衣料的 "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
美观。

了解了这些关于惠安女的资料以后,我对她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好奇她们的服饰,除此以外我更关注她们的生活。

她们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子的呢?带着一些疑问,我继续收集了一些资料。

“惠安女”是福建惠安沿海几个村镇汉民族妇女群体,福建惠安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十雨九涝”的地方,闭塞、贫穷、封建陈规陋习给惠安女子带来了许多苦难,早婚、长住娘家、集体自杀,历史留下过触目惊心的记载。

惠安女子社会地位底下,生存环境恶劣,那儿的男子长年漂泊在海上,“留守”几乎是那里所有惠安女子的现实处境。

但长期以来她们一直默默隐忍着生活的苦涩,以勤劳、温良、孝顺呼应着传统文化期待。

外部世界看来,惠安女子裹方巾,戴斗笠,着短褂,束银带,古老而美丽的服饰,加上自然绰约的身姿,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惠安女由此博得世人普遍的惊异和赞赏,于是她们出现在封面和插图中,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惠安女的服饰确实相当独特且装饰性较强,惠安女独特的生活状态下所铸就的美更是吸引众多目光的所在,她们站立在海边,眺望大海,期盼着亲人早日归来,无数次希望的破灭也并没有动摇她们的信心。

惠安女奇异的生活习俗、装束、苦难、精神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我对惠安女的处境深表同情,她们坚强,勤劳,孝顺的品质也深深打动了我。

我决定我这次创作的素材就选择惠安女这个题材。

我想在我的创作中,向大家传递她们的精神品格:孝顺,勤劳,温良。

确定了意图以后我搜集了很多素材,经过筛选,留下一些自己比较满
意的。

我所选的这两幅最典型,惠安女最有特点的便是她们的服饰和刺绣,我想通过她们劳作的画面,让大家不紧看到了她们的文化特色,重要的是传递她们身上的宝贵品质。

确定了题材、意图,感觉较轻松一些了,接着我便着手创作。

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开始阶段,不知道是因为放了一个假期太久没画画还是什么原因,总是很拘谨,老师看了以后告诉我一定要放开,大胆的去画,且要保持一个整体的画面效果。

用大笔来画,在笔触上我也进行了推敲,尽量使画面松动,铺完大色,感觉大的效果还不错,就这样在紧张有序中画下去。

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画太过于依赖照片,照片把我束缚住了。

当和老师探讨绘画与照片的关系问题时,老师说能不能运用照片进行绘画创作已经不是讨论的重点话题,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如何利用”和“多大程度上利用”,以使手上资料更好地为我所用、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问题。

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画照片,只是我们不要过分去依赖照片,摄影照片只是帮助我们完成绘画创作的辅助资料。

能否正确并恰当的使用照片取决于我们利用照片的方法和态度,方法和 ?B 度得当我们就能够创作出令人满意的艺术作品,反之就会是照片的复制品,缺乏个体情感的渗透,缺乏个性元素,缺乏艺术创造的魅力。

很多人在利用照片来创作的过程中沦为了照片的奴隶,只会照搬,他们主要是把利用照片当作了绘画的目的,而不是一种手段,所以缺乏的绘画的感觉。

面对照片,自己要有意识的去让你的画面区别于照片,根据创作目的,充分利用照片中的有利信息,正确辨认照片中不利的因素,该留下的就留下,该舍弃的就舍掉,不要让照片束缚了你。

姓名,蔡宇莎(1992- ),性别,女,籍贯(山西省孝义市)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职称,学生,学历( 2015 级硕士)研究方向:综合艺术,传统综合绘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