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 N A个电子
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时,阳极应有32gCu转化为Cu2+
C.2。
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A
0.6N个CO2分子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
2N A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1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C.CaCO3(s)⇌CaO(s)+CO2(g)△H>0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4.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Al3+、SO24-、Cl—
B.Na+、Fe3+、NO-3、SCN—
C.H+、Zn2+、2-23S O、Cl—
D.CrO42—、K+、Na+、SO42-
5.一定条件下,某含碳钢腐蚀情况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pH的升高,碳钢腐蚀速率逐渐加快
B.pH〈4,发生析氢腐蚀
C.pH为14,其负极反应为2H2O+Fe—3e—=FeO2—+4H+
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加快6.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铁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当Y为河水时比为海水时Fe腐蚀快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由A极流出,最后由B极流入
B.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固体能使溶液恢复原浓度
C.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析出3。
2g固体
8.电解Na2CO3溶液可制取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b极为阴极,产生的气体A为H2
B.溶液中的Na+通过交换膜由b极室到a极室
C.B可以使用稀NaOH溶液,其效果优于纯水
D.a极电极反应为4CO32-+2H2O-4e-=4HCO3-+O2↑
9.在一定温度下,CO和水蒸气分别为1 mol、3 mol,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H2O(g)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75 mol,再通入6 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1。
2 mol B.1.5mol C.1.8 mol D.2。
5 mol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
v C与()
v 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
A.②③⑤⑦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⑦
11.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
2 mol X和0。
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 mol/(L·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700800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1。
71。
1 1.00。
60。
4 A.4 s时容器内c(Y)=0.78 mol/L
B.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 200 ℃时反应R(g)+Q(g) X(g)+Y(g)的平衡常数K =0.4
12.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
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
4 mol·L-1
13.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 (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d中,若m+n=p,则曲线a一定增大了压强
B.图c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像,由此说明该反应吸热C.由图b可知,该反应m+n<p
D.由图a可知,T1〉T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14.在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相应量充入气体,发生反应2N2O(g)2N2(g)+O2(g),其他条件不变时,容器I、Ⅱ、Ⅲ中N2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V3>1〉V1
C.图中A、B、C三点处容器内总压强:p(I)A>P(II)B>P(III)C
D.容器Ⅳ在470℃(图像中纵向虚线所示温度)进行反应时,起始速率:v(N2O)正>v(N2O)逆
15.已知反应S2O2-8(aq)+2I-(aq)2SO2-4(aq)+I2(aq),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含Fe3+的某溶液,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①2Fe3+(aq)+2I-(ag)I2(aq)+2Fe2+(aq)
②2Fe2+(aq)+S2O2-8(aq)2Fe3+(aq)+2SO2-4(aq)
A.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入Fe3+后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B.反应①比反应②所需活化能大
C.向该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适当升温,蓝色加深D.该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16.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 △H<0。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
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d 点:v正>v逆
C.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 b>T c
第II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14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加快“碱溶”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种)(2)“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
(3)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将铝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4) 以甲醇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可做电解熔融氧化铝过程中的电源,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则电解时阳极的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阳极收集到11。
2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保留两位小数),若要使溶液复原,可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_。
18。
(8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
i。
连好装置一段
时间后,向烧杯中
滴加酚酞
i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b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30mL3.5%的NaCl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分别取少量容器a、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36
K Fe(CN)溶液,容器a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容器b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无变化,写出容器b中的电极反应式
19.(14分)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与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写出H2C2O4被KMnO4(H+)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和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H2C2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和__。
(4)实验①测得反应所用的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___.
(5)该小组发现室温下反应速率走势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硫酸钾B.硫酸锰C.稀硫酸D.氯化锰
20.(16分)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工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如甲醇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
O2(g)=CO2(g)+2H2O(g) ΔH=-637.8kJ/mol
①CH3OH(l)+3
2
②H2O(g)=H2O(l) ΔH=-44。
0kJ/mol
③2CO(g)+O2(g)=2CO2(g) ΔH=-566.0kJ/mol
则CH3OH(l)+O2(g)=CO(g)+2H2O(l) ΔH=______。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O和2mol 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在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g)和2mol H2(g),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依次升高)且恒定不变,测得反应均进行相同时间时CH3OH(g)的浓度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 _______0(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的平衡体系中3(CH OH)
(CO)
n n 增大的是_____(填
字母).
A .将H 2(g )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B .充入He (g),使体系压强增大
C .升高温度
D .缩小容器的体积
E .再充入1mol H 2
③在一定条件下5min 后达到平衡状态,压强为原来的5
6。
从开始到平衡,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3)在T ℃时,起始压强为100kPa 的恒温恒压条件下,平衡时CH 3OH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投料
的变化如图所
示,则a=2,用平衡压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分数×总压强)代替
平衡浓度,则T ℃时,该反应的K p =________.
(4)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甲
醇部分氧化法.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的影响关系如图所示。
①n(O2)/n(CH3OH)=___时,有利于制H2。
②当n(O2)/n(CH3OH)=0。
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A D
B A B
A B B C A
B D D D C
A
17【14分】【答案】)未标记的为2分(
(1)搅拌、增加酸的浓度、加热、粉碎
(2)高温下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
(3)2Al+3H2O-6e-=Al2O3+6H+
(4)3O2-+CH3OH-6e—=CO2+2H2O 2H2O—4e—=4H++O2 10.67 CuO或CuCO3
18.(每空2分)共8分
(1)①碳棒附近溶液变红(1分)
②选四87页
(2)K3Fe(CN)6可能氧化Fe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测
(3)O2 + 4e- +2H2O == 4OH-
19。
【14,除标记外每空2分】
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①③(2分) ①②(2分) 0。
0001mol·(L·s )—1(或1。
0×10—4mol·(L·s)-1) 产物中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B
20。
【16分,每空2分】 (1)—442.8kJ/mol
(2)①<(2分) b 点低于C 点说明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
向移动,正反应放热 (2分)
② DE ③ 25% (3)1/800 (4) ①0。
5 ②3
2
2Δ
2CH OH+O
2HCHO 2H O −−−→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