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_10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一、教学目标
1.懂得饭前要把手洗干净的科学道理,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会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3.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4.学会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学会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难点
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棉签、生理盐水、试管、载玻片、滴管、显微镜、脸盆、肥皂、毛巾、流动水源。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小朋友们坐的可真端正!老师知道咱们1.1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出来。

听清楚:“两颗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谁猜出来了?请你说。

预设:小手。

师:对呀,就是我们的小手。

师:谁来说说,你们都用小手做些什么呀?(学生充分说。


预设一:学生说充分,说到可以吃饭。

生:我可以用小手画画。

师:你的小手可真能干。

生:我可以用小手摘好吃的草莓。

师:你的小手可真灵巧。

生:我可以用小手拿筷子吃饭。

师:你会做得事情还真不少呢。

……
预设二:学生说充分,说不到吃饭。

师:见到美食的时候,我们的小手能做些什么呀?
生:我的小手可以拿筷子吃饭。

师:我们的小手帮我们做过这么多事情呢,怪不得我们说“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啊。

(贴板书: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二、显微镜观察细菌,说危害。

(把握在8分钟左右。

)
师:我们可以用小手吃饭。

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看,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预设:现在最想去吃这些美食。

师:没想到,同学们和老师一样,都是小吃货呢。

现在我们就去品尝这些美食好不好?
预设:需要洗手。

师:大家都很想去吃,你为什么拦着我们?
生:要先洗手。

师:我们今天有洗手,你看,很干净啊。

为什么还要洗手?
生:手很脏,有细菌,不干净。

预设:不需要洗手。

师:那我可要问问你们了,你们的小手干净吗?
生:不干净。

师:看着挺干净的啊。

你为什么说不干净?
生:手很脏,有细菌,不干净。

师:看起来干净的小手,真的有细菌吗?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师:做这个实验,我们还需要一个神秘的仪器。

师:瞧,就是它。

谁认识这是什么呀?
预设:这是显微镜。

师:显微镜,可以把事物放大很多很多倍,让我们看到很小很小的东西呢。

师:现在。

我就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师:实验开始了。

同学们看,这是没有细菌的生理盐水,这是无菌棉签。

(一一展示。

)边操作边解释:我先把无菌生理盐水倒入干净的小试管中,盖上。

我用蘸上生理盐水的棉签擦一擦他的小手。

这样,棉签带走了手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把棉签放进试管,转一转,让这些看不到的东西留在生理盐水中。

老师还带来了滴管。

现在,老师用滴管取其中的一滴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上观察。

师:同学们可要安静了,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到了。

(调节显微镜。


师:请你来看。

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很多小点。

师:他看到的许许多多的小点,就是细菌。

师:谁还想看?(请4位。


师:谁还想看?这么多同学都还想看啊。

师:那老师赶快把手机连到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快坐好。

(link连接,大屏幕展示。


师:小朋友你看,看似干净的小手真的有这么多细菌啊。

师:在播放的过程中,我还抓拍了几张照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link上传几张细菌图片。


师:瞧,这几张图片上捕捉了多少的细菌啊。

师: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很少的几种细菌呢,细菌这个家族是非常庞大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实验室看看吧。

(课件出示:细菌种类视频。


师:这些细菌要是被我们的小手送到肚子里会怎样?
预设:我们会肚子疼。

师:肚子疼厉害了,还要去医院呢。

预设:我们会拉肚子,腹泻。

师:这就需要吃药了。

预设:我们会生病。

师:那就没法来学校上学,要耽误学习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病从口入,细菌的危害还远不止这些呢,它还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呢。

(课件出示:细菌会引发肺炎和腹泻。

这两种疾病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每年,全球有超过350万儿童因为这两种疾病,永远失去生命。


师:看了这个报道,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细菌太可怕了。

师:细菌的危害这么大,洗手真是太重要了。

预:小朋友失去生命,太可惜了。

师:小小的细菌就能夺取我们的生命,细菌的危害可真大啊!
师:防止病从口入,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
师:是呀,饭前要洗手,千万不能忘。

(贴板书:饭前要洗手,千万不能忘。


三、洗手方法很重要。

(12分钟左右。


师:洗手这么重要,你会洗手吗?
师:谁来说说,生活中,你是怎么洗手的?(学生说充分。


师:这样洗手,就真的干净了吗?
师:关于洗手的问题,老师还专门请教了一位专家。

他告诉我,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分六步呢!想不想学?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正确的洗手方法,你可要看仔细了。

教授洗手方法:六步洗手法(盆3个,肥皂3块,毛巾3条)
(课件逐幅出示:六步洗手法步骤和小口诀。


程序:流动水把手完全打湿。

香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在手心、手背、手指。

口诀:先手心(略处理)、后手背(强调交叉),指缝搓一搓(手指之间的部位叫指缝),合空拳(搓洗关节,指甲盖里还容易藏细菌呢,我们也来洗一洗。

)、转手腕(略处理),拇指洗一洗(两个大拇哥好朋友,握在一起搓一搓。

)。

用流动水把手冲洗干净。

用干毛巾擦手,每个指缝也要擦干哦。

师:我已经用肥皂和少量的水把手洗干净了。

师:你们学会了吗?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洗一洗?(学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观察了它洗手的过程,你们觉得他洗的对吗?
预设一:方法正确。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说。


预设二:方法不正确。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说。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天天都在洗手。

但要想洗正确、洗干净还不是那么容易呢。

师:下面,请同桌两人相互做一做洗手的六个步骤,不正确,帮他纠正。

开始吧。

(同桌练习洗手,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练习得都很认真。

师:专家提醒我们,每次洗手还不能少于二十秒呢。

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再来洗一洗。

这次,老师要给大家配上好听的儿歌。

你们也可以跟着儿歌来洗洗。

(学生上台洗手。


师:这次他洗的步骤对吗?
师:他的洗手时间也超过20秒了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洗手了吗?
师:今天晚上回家,可要把这个好方法教给你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做健康小卫士。

好不好?
四、什么时候要洗手?(3分钟)
师:小朋友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小的细菌能够危害我们的健康,可这小小的细菌又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

它无处不在,小动物的身上有细菌,公交车扶手上有细菌,接触这些事物后,我们要及时洗手。

师:你还知道什么时候要洗手?(学生说。


(课件出示:什么时候要洗手?)
预设:
打喷嚏及咳嗽后;
吃饭前和吃东西前;
大小便后;
写完作业后;
户外活动后;
师:这么多时候要洗手呢。

老师把他编成一首儿歌送给大家。

你听。

(播放:洗手歌)
师:好听吗?咱们一起拍着小手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洗手歌歌词。


师:小朋友们要记住,每天勤洗手,讲究卫生,保护自己。

五、卫生习惯我知道(4分钟左右)
师:小朋友们,饭前洗手是重要的卫生习惯,除此之外,吃饭还有很多卫生习惯呢。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新闻,我们一起看看吧。

(播放视频:新闻内容。


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想说点什么啊?
师:卫生习惯做不好,有时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师: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
预设:不要暴饮暴食。

师:你告诉我们不要暴饮暴食,每餐要吃七分饱。

预设:不要吃饭浪费
师: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预设:不要吃饭看书。

师:你告诉大家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吃饭。

预设:不要吃饭说笑。

师:吃饭说笑,容易噎到。

“食不言,寝不语”,你和三千多年前的孔子一样要求自己。

师:吃饭的卫生习惯也是决定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六、餐桌上的礼仪(5分钟)
师:手洗干净了,我们还知道了一些吃饭时的卫生习惯。

现在,我们可以吃饭了。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她在餐桌上是这样表现的。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


师:请你看一看,你想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品尝美食吗?为什么?
预设:帮助妈妈摆放碗筷。

师:多勤快的孩子。

吃饭时,我们也可以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预设:扶老人上桌。

师:吃饭前请长辈先坐,她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预设:转身背对餐桌打喷嚏。

师:她真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转身捂住口鼻打喷嚏,也是餐桌上的文明行为。

预设:感谢妈妈为我“夹菜”
师:感谢妈妈的照顾,她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师:那你们想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品尝美食吗?
师:不仅你们,老师也很想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品尝美食呢。

这样懂得餐桌礼仪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总结:一家人团团坐,多么温馨亲切的画面;讲卫生懂礼貌,带给我们文明和谐的美感。

总结语:小朋友们,小小的餐桌,蕴含着中华名族延续千百年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餐桌上的礼仪还有很多。

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学习!
《吃饭有讲究》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启蒙期,他们在生活方面尚不能自理,很多人没有形成个人的卫生习惯。

他们中的大部分每天都会洗手,但是并不知道正确的把手洗干净的方法,更没有养成把手洗干净再吃饭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他们享受着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爱和照顾,这使得他们在餐桌上往往更关注个人的感受,很少去主动礼让或者照顾别人。

在饮食方面,他们大多还以“喜欢吃”作为自己选择食物的标准,均衡饮食和相关的科学饮食常识较为匮乏。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关注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挑食、偏食以及暴食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吃好饭,好好吃饭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本课程担负的“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的基本任务所要求的。

针对班级,进行了个人卫生的学情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平时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初步了解,便于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你会自己洗手吗?(会,不会)一天洗( )次手。

”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每天是多次洗手的,100%的学生写到会洗手,但是我随机看了10名学生洗手过程,都不规范。

其次,在“什么时候该洗手?”这个问题上,学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掌握一些必须洗手的重要时刻。

因此,
我认为洗手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的重点和突破点,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吃饭有讲究》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以活动的形式贯穿,学生在活动中学,学习兴趣浓厚。

本节课,重点解决吃饭时的卫生习惯问题。

设计层层递进,学生在不断的调动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中,理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六步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由“是否需要洗手”引发学生的讨论,针对“看起来干净的小手上,是否有细菌”的问题,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借助显微镜这一科学仪器,探究解决。

借助希沃教学助手,全体学生观察到手上的细菌,感触很深。

探讨细菌的危害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表达充分。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细菌的危害,对于细菌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学生非常惊讶,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洗手教学顺理成章。

我设计了六步洗手法的小儿歌“先手心,后手背,指缝搓一搓,合空拳,转手腕,拇指洗一洗”,儿歌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洗手方法,朗朗上口的节奏,学生的练习兴趣很大。

餐桌礼仪环节,我设置“邀请小客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餐桌上的文明行为和礼仪,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内化习惯,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课件制作非常精良,图片、音频和视频,有效的服务了本节课教学。

同时,本节课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希沃教学助手,观察显微镜的环节,全体学生都能够直观的感知,课堂气氛活跃积极。

《吃饭有讲究》教材分析
《吃饭有讲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一课。

它与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12课《早睡早起》共同构成第三单元。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上学了”之后的情境中反思家庭生活,围绕“玩、饮食、安全、作息时间”这四个家庭生活主题设计安排,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

本单元的教学意图,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玩得真开心”和“别伤着自己”,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吃饭有讲究”和“早睡早起”旨在养成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学会健康生活。

吃饭,在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

吃好饭,直接关乎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吃得有礼貌,这对于学生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吃饭有讲究》由“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话题构成,从不同侧面围绕儿童饮食中卫生、健康、安全、营养、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在吃得安全与健康的同时,学会文明礼让;引导学生在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饮食的常识之后,愿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帮助自己过上健康的生活。

“干干净净吃饭好”聚焦吃饭要讲究卫生,旨在引导学生懂得饭前要洗手的科学道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习惯。

学会洗手是卫生习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

教材出示一幅主图,呈现了洗手的方法和六个步骤,引导教师和家长关注洗手这一实践能力的培养。

洗手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有助于学生养成习惯。

主持人的问话“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意在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讨“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在餐桌上”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了解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教材出示了餐桌上的四个场景,引导学生了解餐桌上的礼仪知识。

第一个场景是“我”和妈妈一起做饭
前餐桌上的准备工作,提示学生一家人就餐时,自己应该主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个场景是“我”搀扶着爷爷走近餐桌,提示学生家人用餐时,要尊老爱幼。

第三个场景是“我”背对着餐桌打喷嚏,提示学生餐桌上的行为要有教养和礼仪。

第四个场景是妈妈为“我”夹菜,“我”对妈妈表示感谢,展现了家人共餐时的温暖。

“食物的诉说”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食物,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饮食的常识,知道吃饭要讲究营养。

各种食物的营养不一样,均衡、健康、安全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吃饭时不仅要吃主食、肉蛋奶,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人是铁,饭是钢”,保证一日三餐对人的身体很重要。

同时,要了解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吃得多不好,哪些食物不吃也不好。

除此之外,教材还针对一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强调了:零食不可以吃多,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食物变质了不能吃,唤起学生对食物的安全意识;遇到不认识、不了解的食物,在没有大人指导时不可以吃,特别是野外不知名的果实,绝不可随便吃。

“这样吃好吗”重在引导学生辨析哪些是餐桌上的不当行为,从而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和提升自己的饮食生活,帮助自己过上健康的生活。

场景一探讨饭前喝水好不好?场景二探讨边吃饭边看电视好不好?场景三探讨偏食会造成哪些不好的后果?场景四探讨狼吞虎咽和暴饮暴食,引导学生反思暴饮暴食的坏处,这种就餐行为是否文明?四个场景对不专心、不科学、挑食偏食、暴饮暴食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小儿歌“吃饭应注意,健康和礼仪。

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

”总结了吃饭要注意的方面,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主持人的话“吃饭时我要怎么做?”旨在让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今后的饮食习惯健康、科学。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一些常见食物的安全与营养。

3.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与礼仪。

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下: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与礼仪。

本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为:教材的40和41页,教学设计主要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以及了解基本的餐桌礼仪。

一、教学目标
1.懂得饭前要把手洗干净的科学道理,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会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3.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4.学习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学会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课以活动的形式学习吃饭时的卫生习惯和餐桌礼仪。

学生在经历调动生活经验、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中,轻松获得所学知识。

课堂以学生活动贯穿始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洗手的重要性。

我设置教学情境“品尝美食”引发学生对“是否需要洗手”的探讨。

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借此教师提出“看起来干净的小手上到底有没有细菌呢?”引发学生思考。

接着,我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共同探究。

实验借助显微镜,观察手上是否有细菌。

实验观察环节,在请个别学生上台观察后,借助希沃教学助手,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让全班同学观察,明确“看起来干净的小手上有细菌”。

由此,带学生观看视频,去“实验室”了解更多的细菌种类,引出对细菌危害的探讨。

学生谈到的危害程度都比较浅,如肚子疼,胃疼等等。

我会接着给学生呈现细菌引发肺炎和腹泻,让孩子失去生命的数据统计,让学生深入的感受细菌的严重危害。

最后总结,为了避免病从口入,饭前要及时洗手。

(2)洗手的方法。

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掌握的洗手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在课堂上准备好洗手所用的物品,借助所编的儿歌“先手心,后手背,指缝搓一搓,合空拳,转手腕,拇指洗一洗。

”,示范规范的“六步洗手法”。

我示范后,学生上台演示。

其他同学观察,并陈述发现的问题。

接着,同桌为一组,相互练习,相互纠正。

掌握了方法,我又对洗手时间提出要求,即不能少于二十秒。

再次请学生上台演示,并配音乐,全班小朋友一起练习。

会正确洗手后,我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要洗手?”,并将十大洗手场合编成一首小儿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需要洗手的重要时刻。

(3)餐桌上的礼仪。

我设置“邀请小朋友品尝美食”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了解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由此总结,吃饭时,讲卫生懂礼貌带给我们文明和谐的美感,小小的餐桌,蕴含着中华名族延续千百年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餐桌上的礼仪还有很多,引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学习。

《吃饭有讲究》评测练习
1.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哪些步骤?()
①先手心②后手背③指缝搓一搓
④合空拳⑤转手腕⑥拇指洗一洗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
C 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2.每次洗手不能少于多少秒?()
A 10秒
B 12秒
C 15秒
D 20秒
3.细菌不能产生哪些危害?()
A 腹泻
B 肺炎
C 拉肚子
D 骨折
4.哪些场合需要洗手?()
①吃饭前②去厕所后③去医院后④做游戏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哪些不是餐桌上应该有的礼仪?()
A 帮助妈妈摆碗筷
B 扶奶奶先上桌
C 面对餐桌打喷嚏
D 感谢爸爸对自己的照顾
《吃饭有讲究》课后反思
我们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做菜有很多的讲究。

同样,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关,我们吃饭也有很多的讲究,尤其是餐桌上的礼仪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餐桌文化。

确定课题后,我不断缩小教学内容,由最开始设计了吃饭的卫生、礼仪、营养,到后来设计了吃饭的卫生和礼仪,再到最后确定了以卫生为主,礼仪为辅的教学设计。

具体环节设置,关于细菌的危害这一部分,由开始的看科学视频或者科学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细菌的危害,体会洗手的重要性,到最后确定了用显微镜观察,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的路子。

实验操作的过程,坚持了实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真实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此环节兴趣非常大,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较好。

作为本节课的重头戏,洗手这一部分的设计,也经过了不断地试讲,反复的修改。

单就六步洗手法的教学过程,由开始教师示范空洗,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练习,教师师范带水洗手,学生上台展示纠正,到后来教师师范带水洗,学生上台展示纠正,最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步骤。

这反复修改的过程,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学生最扎实、最实在的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我结合教材的“六步洗手法”编了儿歌“先手心,后手背,指缝搓一搓,合空拳,转手腕,拇指洗一洗。

”,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学生掌握了方法。

孩子是非常愿意接收新知识,并分享新知识的一个群体,他们位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交汇处。

结合我们学校孩子的家庭情况,我希望孩子们学会了洗手方法,可以回家把它教给家人,交给身边的小朋友,促进他们行为上的改变,引起大家对洗手卫生、吃饭卫生这个重要问题的关注。

我还发现餐桌上的礼仪是学生欠缺的一个方面,在后期的备课中又着重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

书上的插图是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的。

插图告诉了孩子哪些是正确的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餐桌上这些温馨亲切、讲卫生懂礼貌的行为,正是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的体现。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设置了“邀请小客人”的情境,学生从自身出发,观察四个场景,很顺利的发现了餐桌上的四种礼仪,并感受到了文明和谐的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