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1. 项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

会写“白、的”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准备
1.教师:《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2.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和每个自然段中句子的序号;在课文中圈出要求会认(蓝色通道里)的生字;朗读课文2遍以上,争取读通顺。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蓝、笑”等生字,认识禾木旁,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大海、沙滩、海浪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去海边时看到的美景,感受大海的美和海边的乐趣。

2.揭示课题,认读“项链”一词,板书课题。

二、初读第1自然段
1.任务:数一数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序号。

说说为什么是3句话。

2.小结:有3个句号,所以有3句话。

3.借助拼音读第1自然段的3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长句子,有的地方很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长,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或者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练习。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

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看大海的视频。

交流: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

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

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

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引入视频。

这么漂亮的沙滩,你们想欣赏欣赏吗?请大家再来夸一夸。

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3.学习第三句。

(1)引入:请同学读读这个长句子,注意长句的停顿。

教师反馈。

(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随文识字,积累词语
1.学生展示朗读,自由练习。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1)展示“蓝蓝的大海”的图片,借助偏旁识记“蓝”字,点拨:最早它是指一种可以提取出蓝色染料的草,所以是草字头。

(2)看图片,感受大海的“蓝”,读好短语。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一句,读出“蓝蓝的,又宽又远”的感觉。

◇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想象,感受沙滩的软和在沙滩上玩耍时的乐趣。

男女生比赛读,读出对沙滩喜欢的感觉。

◇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认识禾木旁,识记“笑、着、和、贝”等4个生字。

①联系字源,认识“笑、贝”。

出示图片,请学生连一连。

笑贝
学生交流,随机点拨:古字“笑”的上面像人们大笑时眉眼弯弯的样子,下面部分像人们高兴时歪头扭腰的样子。

“贝”是个象形字,它的古字就像一个贝売。

②通过对比,认识“着”。

引导:“看”字的上面是“手”,“着”字上面是“羊”。

③认识禾木旁,“一字开花”组词识记“和”。

2.整体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海边的风景美。

课时目标
1.认识“娃、挂”等生字,学写“白、的、又、和”4个生字,能合理搭配并积累“的”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受小娃娃们在海边玩耍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激趣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朗读第2自然段,准确提取信息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

(2)读好“小娃娃嘻嘻地笑着、穿成彩色的项链、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等较长的短语。

①读好“de”的轻声,朗读不拖沓。

②借助“小斜线”和老师范读,读好句子中较长的部分。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売,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2.编儿歌学习“娃、挂”。

(1)学生思考并交流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教师随机点拨。

(2)朗读儿歌,辨认形近字:
有女就是娃,有手挂图(tú)画,有虫是青蛙。

3.同桌互读第2自然段,互相评价:读得好就在课文第2自然段的左边画上★。

4.回顾课题,理解“项链”的本义(出示项链的图片)。

5.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由“海螺和贝壳”组成的项链图和由“一串脚印”组成的项链图。

(2)观察想象,交流它们的异同之处。

相同点:都是一串串的,又美又可爱。

不同点:一串是由海螺和贝壳组成的,挂在娃娃的脖子上;一串是由脚印组成的,印在沙滩上。

(3)再读第2自然段,说说大海的项链到底是什么。

6.联系生活体验,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

(1)引导:你在海边捡过贝壳吗?心情怎么样?课文里哪个词的意思就是快乐?
(2)认读“快活”,随机教学“活”字。

(3)学生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三、回顾全文,合理搭配并积累“的”字词语
1.学生配乐朗读全文,边读边在文中寻找“的”字词语,用“____”画出。

2.反馈,学生齐读这些词语,读好“的”的轻声。

小小的海螺彩色的项链
快活的脚印金色的项链
3.指名学生读准“金”字的前鼻音,给“金”组词。

4.积累“的”字词语,完成课后第二题。

(1)出示课后第二题,请同桌两人交流答案。

(2)全班交流:金色的麦穗,雪白的棉花……
(3)拓展积累。

①出示表示各种颜色的“的”字词语:
蓝蓝的()雪白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学生交流,教师关注搭配的合理性。

③拓展:除了颜色,你还会说其他的“()的()”吗?
四、指导书写
1.齐读“白、的、又、和”的笔顺笔画,边读边书空。

2.观察生字,师生交流发现。

“白”,宽扁。

“的”,“白”“勺”瘦长,互让位置;左低右高,左短右长。

“又”,横不宜长。

“和”,“禾”捺画变点。

3.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自由练写。

再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五、布置作业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在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