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 4.2.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课题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三维目标知识
技能
1.掌握氨气和铵盐的主要性质,知道 NH4+ 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氮肥的使用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过程
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等方法研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2.通过喷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3.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
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情感
态度
1.通过对铵盐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2.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
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氨及铵盐的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师生双边活动细目
改进意见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
媒体展示
投影展示常见的化肥的图片、
对化肥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而获得
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哈伯和波施的
图片、人工固氮的图片。

观察、思考:氮肥人工合成的
途径、原理、及氮肥对农业生产
的意义。

创设情景,激
活课堂。

推进新课
化肥的生产与氨气的生产密切
相关,工业上主要通过N2和H2在
高温、高压下反应制取NH3,是人
工固氮的主要方法。

试写出人工
固氮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板演:
N2 + 3H2 2NH3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展示一瓶氨气,试描述其物理性质。

观察、交流、个别回答:无色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
气味。

培养学生正
确观察气体试
剂的方法。

实验探究
观察喷泉实验的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氨气溶于水能形成喷
泉?形成喷泉需要什么条件?
2.烧瓶内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前面学过的气体SO2和Cl2,
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那么它们能
不能也设计出喷泉实验呢?如
能,需要什么样的试剂?
4.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
实验吗?
观察、思考,讨论、个别回答:
现象:烧杯内水顺着导管进入烧
瓶,在烧瓶内形成红色的喷泉。

1.氨气极易溶于水,当瓶中的
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入的水中
时,压强下降小于外界气压,烧
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烧瓶形
成喷泉。

2.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
发生反应,生成的氨水呈碱性。

NH3+H2O NH3·H2O
(大部分)
NH3·H2O NH4++OH-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思考能
力与知识迁移
能力。

(小部分)
3.能,可以选用NaOH溶液。

4.可以,将实验中酚酞试剂换成石蕊试剂即可。

活动探究一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
近试管口,观察现象并思考:为
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观察、思考、个别回答: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氨水
易挥发,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思考能
力。

活动探究二
在一只烧杯中放两团棉花,在
棉花上分别滴上浓盐酸和浓氨
水,用表面皿盖上,观察现象并
思考: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试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思考、个别回答:在烧
杯有白烟生成。

说明浓盐酸和浓
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产生的
HCl和NH3气体相遇反应生NH4Cl
白色小颗粒。

NH3+HCl=NH4Cl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思考能
力。

设疑
浓硝酸和浓硫酸与浓氨水也会
发生类似的现象吗?从中你又能
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个别回答:浓硝酸是挥
发性酸可以,浓硫酸是非挥发性
酸不可以。

也就是说氨水与挥发
性酸反应会产生白烟。

培养学生思
考能力和知识
迁移能力。

设疑
氨气与酸反应的产物就铵盐,
也就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铵态氮
肥。

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硫酸铵、
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

结合生活中氮肥的使用的注意事
项,设计实验验证铵盐的化学性
质。

思考、提出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联
系生活经验,学
习化学知识的
能力。

实验探究
取少量氯化铵(NH4Cl)晶体,
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
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生成的气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做实验并回答: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是碱性气
体。

动手操作能
力与分析实验
现象能力。

媒体展示
取少量氯化铵(NH4Cl)与熟石灰
[Ca(OH)2]包在纸中摩擦,用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
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做实验并回答: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说明铵盐遇碱会发
生分解。

动手操作能
力与分析实验
现象能力。

提问
通过这两个实验中,你能总结
铵盐的化学性质吗?
思考、讨论、个别回答:铵盐
受热易分解,遇碱易分解。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力。

追问
通过氨气及铵盐的性质的学
习,想一想,实验室里如何制取
氨气?如何检验铵盐(NH4+)呢?
如何检验氨气的存在呢?
思考、讨论、回答:用氯化铵
(NH4Cl)与熟石灰[Ca(OH)2]加热
分解的方法。

铵盐的检验可以用
加NaOH溶液加热分解,检验分
解产物氨气的方法。

氨气可以用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培养学生运
用知识的能力。

创设情景一
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
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
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
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
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
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
讨论、交流、个别回答:碳酸
氢铵是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所以在阳光下暴晒会分解。

培养学生思
考问题、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创设情景二
在村子里住着两位农民,小李
和小刘,他们都种了几亩水稻.小
李勤劳,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还
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
(呈碱性),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
酸铵,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
多,收成一定好,结果到了秋收时
发现,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
刘的,你知道原因吗?
讨论、交流、个别回答:硝
酸铵是铵盐,遇到碱性的草木灰
会发生分解,从而降低了整体肥
效。

培养学会分
析问题、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设疑
通过上面两个实例,你能总结
使用铵态氮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思考、讨论、个别回答:应保
存在阴凉处,避免与碱性肥料同
用。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力。

讲解
除了铵态氮肥外,氮肥还包括
硝态氮肥(硝酸盐)和尿素
[CO(NH2)2]。

当然,过量施肥会使
病虫害加重,造成农药污染增加,
以及饮用水和大量的地下水受到
氮和磷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富
营养化等问题。

倾听、思考。

引发学生保
护环境的思考。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氨气的性质和铵盐的“三解”以
及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倾听、记录。

培养学生归
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试分析氨水中有哪些分子和离子,若加热浓氨水有什么现象?
3.实验室能否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若能,试设计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
置、验满方法。

4.完成跟踪练习。

板书设计
一、氨的生产和使用
1.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2.氨气的化学性质
N2 + 3H2 2NH3
NH3+H2O NH3·H2O (大部分)
NH3·H2O NH4++OH-(小部分)
NH3+HCl=NH4Cl
二、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
1.易溶解于水
2.受热易分解NH
4Cl=NH3+HCl
3.遇碱易分解NH
4
+ + OH- = NH
3↑+H2O
4.铵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