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推荐word版 (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
中国作文网()作文素材 > 写作基础
重点点难梳理熟语是指某种语言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汇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
熟语从构成
上讲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有时不能用一般的构成法来分析;从意义上讲
文约意丰,有的寓意深广,有的朴实无华而形象生动。
(1)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四字构成。
成语的使用
考查难度大,多涉及学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不刊之论”、“差强
人意”、“万人空巷”、“首当其冲”、“洗心革面”、“想入非非”等。
高
考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常表现在以下易错点上:望文生义、偏解语素、错解色彩、错连对象、词义重复等。
了解这些,可针对性地复习、辨析。
(2)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简练通俗,
意思完整。
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
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
某些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谚语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交友处世类,如“君子之交
淡如水”;②劝学类,如“活到老,学到老”;③军事类,如“三十六计,走
为上计”;④民俗类,如“入庙拜佛,入乡随俗”;⑤卫生健康类,如“两头净,不生病”;⑥道德情操类,如“人穷志不短”;⑦行为规范类,如“一失
足成千古恨”;⑧世态人情类,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⑨
善恶美丑类,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⑩自然气象类,如“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3)歇后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
“引子”在表义上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义;“注释”部分是表义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基本义。
歇后语可分两
大类:①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②谐音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老虎驾车——谁
赶(敢)”。
不管会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
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表面上是说老鼠钻进风箱后,不管风箱
是推还是拉都要被风灌的样子,其实是说一个人处于矛盾的双方中,两面不讨好,到处受委屈。
(4)惯用语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词组。
惯用语是通过描述来表义,谚语和歇后语通过述来表义。
惯用语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语义的双层性。
它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
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例如:“打预防针”的字面意指注射防病的药水,常
用来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财神爷”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
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
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例如“拍马屁”、“寄生虫”、“白开水”、“抓辫子”、“吃独食”、“穿
小鞋”、“红眼病”等,全都具有口语色彩。
它们的感情色彩,褒扬、赞许的
极少,如“老黄牛”;谐谑、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如“红眼病”、“戴
高帽”、“耍嘴皮”、“咬耳朵”、“眼中钉”等;中性的惯用语也很少,如“破天荒”、“打游击”。
(5)格言格言是出于名人之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格言的规诫性、哲理性、书面性较强,如“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
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等。
谚语和格言在形式上都是句子,但它们有以下区别:①来源不同:谚语来
自大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大都来自名人语录。
②语体色彩不同:谚语为口语,通俗活泼;格言为书面语,文雅庄重。
③内容、作用不同:谚语是群
众生活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使用面广;格言多为人生道德、哲理的总结,使用面窄。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重点仍是成语,其他熟
语偶有涉及。
金题透视例1.(201X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
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
能力,主要是成语的使用能力。
注意对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的辨别。
A.“探囊取物”,伸手到袋中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B.“量入为出”,指根据收入情况确定支出限度,不合句意。
可改为“量力而行”,意为行事要估量自
己的能力。
C.“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但演得同样好。
比喻不同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
今多指所用方法不同而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D.“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答案】B 例2.(201X年高考天津卷)下
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
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
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D.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解析】本题属于对正确使用词语中近义词
辨析的考查,该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近义词语(包括熟语)的准确掌握,正确
辨析,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名句的识记与理解,题型新颖。
许多考生在解
答此题时出错,其原因一是对近义词语的含义掌握不准确,难以区分细微差别,如“气氛”的含义是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或景象,属于客观存在;而“氛围”的含义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可以和“营造”搭配。
二是对近
义词用法掌握不全,不注意结合语境选用词语。
如“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
得到两种收获,可作定语;而“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
个方面都好,主要用于主观方面。
做此类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以及词语
的用法等方面,注意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答案】C 例3.(201X年高
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
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
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
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正确使用方面的能力。
题干要求是“用括号中
的成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也就是涉及两个成熟意义与用法的辨别。
D项,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十分穷困,也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
故可互相替换。
A项,泥沙
俱下:泥和沙子一同随着河水冲下来,比喻人和事物不论好坏都在一起出现。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前者所指范围比后者大,在语境中,明
显只指问题、事物,不指人。
B项,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贬义。
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
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中性词,故不可替换。
C 项,额手称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中性词。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
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故不能替换。
【答案】D[NextPage] 难点攻略如何在动态中正确辨析熟语?1.准确
理解熟语的意义。
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些没有生僻字的
熟语,我们不一定明白其意义,对于熟语中的其中一个字的理解有误,又会影
响我们对整个熟语意义的把握。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分析构成成分,破解
关键词的含义,然后综合理解”的方法,准确把握常用熟语的意义。
(1)要整体理解熟语,不能随意分割理解。
如果分割理解或使用就会犯望文生义的
错误。
如201X年全国高考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位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一句中的“火中取栗”用错了,因为“火中
取栗”不仅有“冒险给别人出力”之意,还包含“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之意。
(2)要以古解古,推古知今,不能不顾历史,以今推古。
如:“痴人说梦”古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现“讽刺人凭空荒唐地妄想,说胡话”;“难兄难弟”古指“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现指“两人同样
恶劣,或处于类似的困境”。
(3)要注意对象和范围,在语境中理解熟语。
如:“汗牛充栋”形容书多,不能形容其他事物多。
(4)要细心揣摩一字之差的熟语,不能大而化之,如:“不孚众望”和“不负众望”一字之差,但
意思截然不同。
(5)要全面把握一些熟语的多种义项。
如:“灯红酒绿”既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以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要不断结合实例进行辨析,弄清熟语在具体句子中的意思、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
3.运用造句比较法、语义比较法认真辨明容易混淆的熟语。
如:形近而义有别的熟语“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义近而用法有别的熟语“目不
暇接——应接不暇”,义近而感情色彩不同的熟语“半斤八两——平分秋色”,义近而适用范围有别的熟语“狼狈为奸——朋比为奸”。
重点难点题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