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
考
“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特指经过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经过规模调整了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
社区残疾人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残疾人事业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新开辟的业务领域。
在梧州市的15万残疾人中,有2.2万生活在城市社区。
经过两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了社区建设总体布局、残疾人组织也逐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基础逐步规范扎实、残疾人各项服务工作逐步展开。
但52个社区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工作进展不够平衡、虽然建立了残协,但没有专职残协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经费、场所和设备。
因此,对社区残疾人工作值得思考。
一、社区是残疾人工作的落
脚点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存的环境主要在社区。
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有2000多万残疾人生活在城市社区。
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人。
这就决定了残疾人与社区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以至对于社区的依赖和依靠。
残疾人不管是日常的衣、食、住、行,或者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还是在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展示才能和人生价值、创造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等,都有离不开社区提供的条件,离不开这个基层社会舞台。
广大残疾人生活在社区,需求在社区,这就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必须深入到社区。
“十五”计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旨在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康复、教育、就业、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减缩贫困、文化生活、无障碍环境等工作任务。
工作目标是宏观的,但最终都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残疾人身上。
残疾人是否切实受益,以及残疾人的认同和满意程度,是衡量这项工作质量的尺度。
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把工作做到社区、家庭,才能真正接触到残疾人,才算是工作到位。
社区残疾人工作要求从每一个残疾人出发,始终把他的生存状况的改善作为关注的焦点,要面对
面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蝶山新兴社区的唐积坤中风卧床,若没有社区康复员的热心肠,哪能如今行动自如生活自理;73岁的特困残疾人黎惠球,过冬连草席都没有,若非社区残协的雪中送炭,恐怕“屋有冻死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工作的落脚点,只有把社区残疾人的工作做好,残疾人事业才能扎下根本,才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二、社区建设可以全面促进残疾人工作
社区建设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社区服务工作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而来的结果。
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福利事业、社区组织、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社区治安等。
随着社区建设的开展,残疾人不仅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和照顾,也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在14个部门共同签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中对关于建立残疾人组织方面,明确提出要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即“社区残疾人协会”,协会下设“三组一站”,即社区残疾人服务组、社区康复组、残疾人联络组和志愿者服务站。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
在梧州市52个社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