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培训第二册备课
科学:第二册备课指导(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3节 耳和听觉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
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本章的相关知识条目与教学建议
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
音色。
3、噪声。
第4节 光和颜色
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何种物体是光源。
第六节 眼和视觉
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 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3、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 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4、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本章的相关知识条目与教学建议 1、透镜。 2、照相机和放大镜。 3、眼睛。 4、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
科学教材第二册
备课指导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鹏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本章备课的基本理念
1、以实验为基础。 2、重视信息的获取。 3、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4、重视交流与合作。 5、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值得强调的几点
1、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有教师在课堂 上讲授,也不是只有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 学过。
本章的相关知识条目与教学建议 1、信息。 2、电磁波的概念。
; / 原油 ;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注入漓江 纳西族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一种宗教 沿袭了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 流入恭城县境 丽江古城 ?水深2米 丽江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24020万人公里 发源地 [26] 多年平均降雨量2598毫米 主要供桂林市 和桂林地区部分城镇及农村的工农业用电 - 宁远河 [26] 丽江古城是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艺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doc资料.docx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 1 课一二三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1、认识汉字:“三”(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 3 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
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抽读——集体读(每次 3 遍)——找词语( P4 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2)领读,反复领读3)师生齐读4)指名读4、书写“三”(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
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
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 2 课楼梯教学目标: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4、会读儿歌《学好样》教具准备:字卡、 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 3 遍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二)新授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尝试认一认矫正教读个别认读集体、分组赛读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2、听一听,找一找(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窗床电梯(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楼梯(√)门()窗()3、读儿歌《学好样》(1)试读( T 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尉氏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方案为了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专门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赵辉院长副组长:陈建学靳卫东李鑫玺成员:杨合功李洪渊赵淑英路东亮张敏岩李钦英李健强闫有恒袁素霞二、指导原则(一)集中设置。
中医药服务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诊疗区域。
(二)特色突出。
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三)方法多样。
采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熏洗、足浴等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
三、主要工作任务目标(一)主要目标1、集中规范建设中医药科室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坚持中、西医相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2、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防病治病,着重培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培养年轻中医药工作继承人。
3、90%以上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4、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报销范围。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
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方案为了加强基层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长沙市卫计委《关于做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组织机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三、培训范围及要求1、培训范围xx市范围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在职在岗以西医药知识为主的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基层单位的临床类别医师。
其中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选派2人执业医师参加,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派1人执业医师参加。
2、培训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选派人员掌握不少于20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和20种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技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选派人员掌握不少于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熟练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20种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技术。
在职在岗以西医药知识为主的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基层单位的临床类别医师能够达到规范的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处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四、培训内容1、培训师资培训教师应具备全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师资培训资格证书或中医类别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
2、培训方式采取脱产学习,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及授课老师下基层单位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
3、培训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和第二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培训时间在20xx年前分5期完成培训任务。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6

第一册及第一册第二分册:适用于25%尚未设立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和70%不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的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人员,主要内容是15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简易治疗方法。
第二册及第二次第二分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为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一般针法、一般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诊。
第三册及第三册第二分册: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包括从我局发布的四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遴选的平衡针、腹针、铍针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相关图书:第一套(第一册18,第一册第二分册25)第二套(第一册18,第二分册25)第三套(第一册18,第二分册18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28元郑重诚诺:本店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配送,保证正版全新,不必担心,请大家放心购买联系订购:010—51666712,136********,在线服务QQ:853879171(全国大部分地区货到付款)特别推荐:1。
中医临床路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定价:68。
00元2。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2个专业95个病种定价:98元3.中医临床路径24个专业105个病种市场价:130元4。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4个专业105个病种市场价:150元相关--—最新畅销图书书名出版社定价1。
中国药典2010版全三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4982。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全三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03。
药品GMP指南2010版(全六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2004.新药转正标准77—88册(全12册)2011 19205.中国兽药典及兽药使用指南2010版-六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68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鉴二册人民卫生出版社868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鉴450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薄层色谱彩****集二册9009.最新药品注册法规及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9810.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2010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8011.药品红外光谱集第四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12.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8513。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篇: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同学教学目标:1、认读词语:同学。
2、知道方位左右。
认读汉字“同”,并会书写。
3、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4、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1、能正确的理解同学的意思,正确认读同学。
、2、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教学难点:1、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2、A类生能书写“同”说出笔顺笔画。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同学》。
一起读课题3遍。
二、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P22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2、同桌交流: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3、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4、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学习同学。
1、师:我们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的叫同学。
如秀敏和林星是同学,林坚毅和秀敏也是同学。
2、提问:谁还和秀敏是同学?3、谁和谁又是同学?同桌之间说一说。
4、师小结:我们同一个班的学习的人就叫同学。
5、学习词语“同学”。
1)、师板书“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同学”。
这个词语就是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
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大家读得都很好,回家后要好好的读。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班谁和谁是同学?2、认读:同学二、学习“同”。
师:刚才我们认读了“同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学中的“同”1、出示字卡“同”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2、组词()学3、书写“同”1)、出示带田字格的同,分析同的结构。
2)、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
3)、教学同的笔顺笔画,在黑板写出笔顺。
4)、引导学生拿出手指来仿写。
5)、请学生上台书写。
最新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二册常识:《耳朵的本领》详案

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二册常识:《耳朵的本领》范美英教学目标:1、了解耳朵是人的感觉器官之一。
用耳朵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训练学生用耳朵正确地辨别物体发出的声音。
3、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自己的耳朵。
A: 使学生初步了解耳朵是人的感觉器官之一。
用耳朵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会用耳朵正确地辨别物体发出的声音;知道怎样保护耳朵的方法B: 使学生初步了解耳朵是人的感觉器官之一。
用耳朵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辨别物体发出的声音; 知道从小要爱护自己的耳朵教学准备:PPT课件、沙锤、塑料响板、三角铁、鼓、小钹、双响筒、串铃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让我们和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站起来,回过头,招招手“老师们好”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来猜个谜语吧:左一片右一片,小手摸得到,眼睛看不见,知道是什么吗?哎,这就是我们的耳朵,真棒!来孩子们摸摸自己的耳朵,有几只呀?师:对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知道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师:嗯,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小小的耳朵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耳朵的本领很大哦,不信咱们来试试!师:老师这有一段视频,视频里有好多好听的声音,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小耳朵听听,都有哪些动物的叫声!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等听完了再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什么了,准备好了吗?(播放视频)师:你们的耳朵真是厉害哦!听出了这么多声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耳朵的本领》(幻灯出示课题)二、教学过程1、听声音、特殊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下面我们就来玩听声音的游戏好吗?准备好啰?师:瞧!多可爱宝宝呀!可是,他怎么了?哦不高兴哭了。
他呢?笑得可开心了,那竖起小耳朵听(点击声音,示意举手)这是宝宝哭还是宝宝笑?你的耳朵真了不起,听出了宝宝在笑。
那一起听听宝宝的哭声,呀宝宝哭得好伤心啊师:这是什么呀?用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
(点击电话铃声)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示意举手)你的小耳朵听得真认真,那钟的声音怎么样的呢?再听听。
培智美工第二册教案

培智美工第二册教案教案标题:培智美工第二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美工技能,包括绘画、设计和创意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学习不同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2. 设计原理: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平衡、重复等。
3. 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创意和设计方案。
4. 艺术欣赏:介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如印象派、立体派等,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课:素描基础1. 介绍素描的定义和基本技巧。
2. 演示如何进行素描练习,如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静物。
3. 学生进行素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二课:水彩画1. 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用法。
2. 演示如何运用水彩画进行绘画,如绘制自然风景。
3. 学生进行水彩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三课:油画技巧1. 介绍油画的特点和基本用法。
2. 演示如何运用油画进行绘画,如绘制人物肖像。
3. 学生进行油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课:设计原理1. 介绍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平衡、重复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作,如设计海报或名片。
3. 学生进行设计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五课:创意思维1.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讨论和练习。
2. 提供不同的创意启发,如观察周围的事物、阅读绘本等。
3. 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练习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六课:艺术欣赏1. 介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如印象派、立体派等。
2. 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 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教学评估:1. 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包括技巧运用、创意表达和艺术感知能力。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学资源:1.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纸张、水彩颜料等。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

第一章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能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基本操作方法一一、、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一)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可参考邱茂良主编《针灸学》的相关章节)。
(二)进针法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
右手持针,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三)行针与得气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四)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
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人教版第二册《准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二册《准备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准备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的第一课,主要教授学生们如何提前做好事情的准备工作,促进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听力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了解英语中的时间状语和过去式2.掌握时间状语的用法,并能运用于实际情境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理性思维,正确处理事情3.情感目标1.发展学生的自主预判和时间管理能力2.激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误,并从中学习成长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时间状语和过去式的用法2.教学难点: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计划表,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时间管理和计划的重要性。
2.听力训练1.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加深理解。
2.播放录音,学生听写句子,并帮助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时间状语,并加以理解掌握。
3.阅读训练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让学生尝试独立运用已掌握的时间状语。
2.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境,讨论并交流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和制定执行方案。
4.写作训练1.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日常计划的文章,并要求运用所学的时间状语。
2.让学生互相交换并修改文章,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写作和语言表达。
5.小结归纳1.回顾本节课所学时间状语及其用法。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进行反思,并以此制定出进一步的行动计划。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交互式教学法4.情境教学法六、教学评价1.口头测试2.书面作业3.小组讨论4.反思记录七、教学资源1.录音机2.多媒体课件3.阅读材料4.纸笔5.课堂展示板八、教学反思在教学《准备课》时,我们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物人教版第二册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第二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掌握植物的主要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
2. 植物的主要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教学难点:1. 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吗?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介绍植物的主要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等。
3. 讲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殖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植物生殖过程的理解。
四、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的生殖过程。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对植物生殖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疑问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殖过程图,加深对植物生殖的理解。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殖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殖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培育良好的学习适应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培育良好的学习适应(二)》教学设计《培育良好的学习适应(二)》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念书姿势,继续培育学生良好的念书适应。
2.指导学生认真观看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式,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式,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育良好的书写适应。
3.通过指导观看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做到:念书写字时躯体重心落在座骨和凳支撑点范围内,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维持在30—3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维持在6—8厘米之间,始终做到坐姿端正,念书时要使视线与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成6‘左右的夹角。
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处与笔尖维持3—4厘米距离。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适应。
[教学预备]1.幻灯片。
2.挂图。
一、导人新小朋友们,咱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明白了念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明白了如何坐,如何拿书,如何握笔。
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适应才行。
只有如此,才能读好书,写好字,爱惜视力,增进身心健康成长。
这节咱们就来继续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二、看图说活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1.上一学期,咱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咱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
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
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
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尺”。
①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讲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什么缘故要有一尺远?②上学期教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址,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相互量—量,看有无达到要求;③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胸离桌子约有多远?①点名说。
②请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在图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①哪个小朋友来讲说,这句话要求咱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如何?什么缘故要如此做?②点名说。
二级培训教案8课时.

班主任培训二级培训教案左中付义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班主任的爱心、责任、理想。
教学内容:一、我国当代中小学生的5大问题:1、留守儿童问题。
2、单亲儿童问题。
3、网络儿童问题。
4、早恋问题。
5、农民工子女问题。
二、爱心:班主任的首要素质爱心: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现代汉语词典》)。
从伦理学上说,爱心有三个层次:即对父母长兄的孝悌(感恩)之心;对同辈社会的悲悯之心;对晚辈少年的仁慈之心。
1、感恩之心:孝悌(xiào tì):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跪乳之恩,返哺之义)感恩之心:感恩之心: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英国)莎士比亚2、悲悯之心:汶川地震志愿者;凌冻天气绿丝带;大旱之年送水情……3、仁慈之心:教育爱教育爱,也就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仁慈之心,是一个与公正密切联系的伦理原则,因为,如果去掉对他人的爱和尊重,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公正。
正如道德哲学家佛兰克纳所言:“仁慈也许不是必要的,却是令人向往的。
”正因为如此,无论东方(儒家三德——智、仁、勇)还是西方(基督教的神学三德——信、望、爱),都把它列为核心伦理范畴之一。
4、大爱无痕,教育家霍懋珍的故事。
霍懋征,全国政协常委。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
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5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卫生用具一、学习目标A.中轻度智障学生目标:1、认识“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三个词,了解“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的用途,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文字与实物的联系,理解词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通顺、流利的话,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
B. 中重度智障学生目标:1、能跟读课上所学词语,基本做到发音正确。
2、感知“抽水马桶”、“垃圾桶”和“卫生纸”的用途,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
三、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
四、教学准备:制作词语句子卡片,绘制课上所需图片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读卡片(便池、小便池、男厕所、女厕所、大便、小便)2、导入: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图)这样的便池,你们家的厕所使用的是这样的便池吗?是什么样的?(二)层层引导,感受新知1、认识:抽水马桶师示图(抽水马桶):你家用的是这样的便器吗?它叫抽水马桶(贴纸)。
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师:你们家用的是冲水马桶吗?引导学生说:我家用的是(不是)抽水马桶。
师:和便池一样,抽水马桶也是用来做什么的?(大小便)师:使用便池时,我们是蹲在便池上大小便的,抽水马桶是怎样使用的?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我们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
师:所以我们也常把抽水马桶叫做座便器。
抽水马桶还叫什么?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抽水马桶还叫座便器。
师:我们可以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时间长了也不不会觉得很累,不像便池,蹲时间长了就累了。
2、认读抽水马桶。
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3、学习生字“马”1)、认识“马”。
刚才我们认识了抽水马桶,抽水马桶里有个生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马”。
你们见过“马”吗?2)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马。
3)认读“马”师领读——个别指导正音——开火车读——齐读4)、书写“马”1)、说笔顺。
2)、教笔顺并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宜技术培训备课
一、教学课程名称: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教学培养对象:中医类别医师及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目标:采用范本教学课件播放、培训基地讲解与实践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熟练掌握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能规范地实施操作,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二)要求:1、对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所涉及的穴位能够准确无误地定位;2、熟练掌握三棱针点刺、毫针直刺、艾灸、推拿、耳穴压豆、刮痧、捏脊、封包疗法等各种治疗与保健方法的适应证及操作规范;3、熟练掌握推拿中所涉及的按揉、捏揉、弹拨、推法、拿法、摩法、滚法等具体手法;4、掌握菊黄消赤饮、解毒明目饮、五根汤、降脂茶的中药组成及用法;5、实践操作中体会三棱针点刺、毫针直刺的深度因穴位不同、体质不同、胖瘦不同而有所差别;6、熟练操作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达到“稳、准、效、验”的治疗效果。
四、学时安排
课程总学时:120学时(15天)
含实践学时:80学时(10天)
五、基本教学内容
项目1、三棱针点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结膜炎
重点掌握:取穴和操作要点;菊黄消赤饮中药组成与剂量。
熟悉:急性结膜炎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难点:三棱针点刺力度和深度的掌握,太阳穴防止刺入过深。
项目2、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重点掌握:针刺的取穴和操作要点。
熟悉:急性腰扭伤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难点:选穴定位准确,阿是穴的选择,针刺的手法。
项目3、解毒明目饮外洗联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
重点掌握:取穴和操作要点;解毒明目饮中药组成与剂量。
熟悉:麦粒肿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4、三棱针点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
重点掌握:三棱针点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操作要点。
熟悉:带状疱疹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5、三棱针点刺法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重点掌握:三棱针点刺法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对侧取穴和操作要点。
熟悉:急性扁桃腺炎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了解:咽喉局部查体中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区别。
项目6、针刺治疗呃逆
重点掌握:针刺治疗呃逆的取穴和操作要点。
熟悉:呃逆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难点:选穴定位准确,吸气时针刺,行针的手法。
项目7、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重点掌握: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取穴和操作要点。
熟悉: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难点:选穴定位准确,针刺的泻法。
项目8、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
重点掌握: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主穴和配穴,操作要点。
熟悉:艾灸操作注意事项;孕妇膝胸卧位配合治疗。
难点:艾灸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掌握。
项目9、推拿治疗落枕
重点掌握:推拿治疗落枕的取穴、手法和规范操作要点。
熟悉:落枕的主症;推拿操作的注意事项。
难点:按揉、捏揉、弹拨、滚法等的应用及推拿过程中适度旋转头颈、活动颈椎小关节。
项目10、推拿治疗小儿食积
重点掌握:推拿治疗小儿食积的取穴、手法和操作要点。
熟悉:小儿食积的主症;推拿操作的注意事项。
难点:推腹阴阳,运八卦,补脾土、揉板门,推掐四横纹,清六腑等手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项目11、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重点掌握:耳穴的取穴点和操作要点。
熟悉:操作的注意事项,患者应配合的每日按压。
项目12、耳穴压豆治疗牙龈炎(牙痛)
重点掌握:耳穴的主穴点及根据不同兼证的不同配穴;耳穴压豆治疗牙龈炎操作要点。
熟悉:操作的注意事项,患者应配合的每日按压。
难点:选穴准确,尤其据不同兼证正确选择不同配穴。
项目13、封包疗法治疗颈、肩、腰、膝痛
重点掌握:摩法将活络油或红花油渗透入肌肤;封包疗法的操作要点。
熟悉:操作的注意事项。
项目14、热敷法治疗痛经
重点掌握:热敷法药包的组成和剂量;操作要点。
熟悉:痛经的症状;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15、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
重点掌握:五根汤的组成和用量用法。
熟悉:风寒感冒的症状特点;糖尿病患者使用注意事项。
项目16、降脂茶辅助治疗高脂血症
重点掌握:降脂茶的适应症、组成和用量用法。
熟悉:使用注意事项。
项目17、刮痧治疗颈椎病(项痹病)
重点掌握:刮痧操作部位的选择、刮痧操作的手法、角度和力度。
熟悉:颈椎病(项痹病)的症状;刮痧的禁忌症、使用注意事项。
难点:不同部位的循经刮痧,及注意阿是穴及风池、肩井、大椎、风门、天宗等穴。
项目18、刮痧保健法
重点掌握:刮痧保健法的适宜人群;刮痧保健的取穴、操作手法、角度和力度。
熟悉:刮痧的禁忌症、使用注意事项。
项目19、艾灸神阙、足三里保健法
重点掌握:艾灸神阙、足三里保健法的适宜人群;艾灸的取穴和操作要点。
熟悉:艾灸的注意事项。
项目20、小儿捏脊保健法
重点掌握:小儿捏脊的部位和操作要点。
熟悉:小儿捏脊的注意事项。
难点:按照推、捏、拿、提、放的顺序自下而上捏脊,把握好力度和方法的。
教学小结:
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反映了中医临床中的多种治疗、保健手段和技术,其中应用三棱针点刺法4项,中药单验方4项,毫针针刺法3项,艾灸、推拿、耳穴压豆、刮痧各2项,拔罐法、封包疗法、热敷法、捏脊法各1项,这些技术有治疗有保健,有补有泻,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它的推广应用,将使我市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全覆盖,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