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专版)2014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0讲 功和功率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功和功率机械能考点跟踪突破(含13中考真题)
Ⅰ部分
1.(2013宁波)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 m。
已知G=18 N,F=10 N。
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 m
B.拉力F做功4 J
C.动滑轮重为2 N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2.(2013义乌)以下是对小阳同学部分生活事例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去游泳馆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2000 N
B.全家5月份自来水用量26 m3,换算成质最为26 kg
C.沿楼梯登上教学楼3楼的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 000 J
D.参加800 m跑步的成绩是4 min 10 s,则她跑步的平均速度是3.2 m/s
3.(2013嘉兴)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
由于存在阻力,故()
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4.(2013乐山)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
5.(2013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蓄势待发的火箭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加速上升的飞艇
6.(2013宜昌)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为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
针对该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7.(2013临沂)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
A.提着桶站立不动
B.提着桶水平移动
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D.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8.(2013武汉)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 N的物体,拉力F 的大小为30 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 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45 N、50%
B.45 N、75%
C.60 N、50%
D.60 N、75%
9.(2013南京)一个重为2 N的皮球从10 m高处下落3 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
A.20 J
B.6 J
C.14 J
D.26 J
10.(2013武汉)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讨论,正确的是()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A.甲、乙和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Ⅱ部分
11.(2013聊城)地震灾区重建过程中,工人用图示的滑轮组将重400 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
缓慢提升至10 m高处。
已知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50 N,则此过程人做的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效率为
%。
12.(2013南京)如图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
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在上升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不变”)。
13.(2013南京)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 m/s,则拉力的功率为
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 N。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2013湛江)图甲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通过木块被推动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法。
(2)图乙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填“大”或“小”),根据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永远做。
(3)小明同学想在图甲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论证方法:。
15.(2013天津)某班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四个金属球(100 g的铁球、100 g 的铝球、50 g的铁球、50 g的铜球)、小木块和长木板。
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碰上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后,
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球的动能越大。
请你帮同学们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利用同一金属球
16.(2013嘉兴)交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如图所示的“空中列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能充分利用空中资源,有效减缓地面交通的拥堵。
(1)“空中列车”悬挂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车的总质量为14 000 kg,则列车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若列车与轨道的总接触面积为0.1 m2,则列车对轨道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2)“空中列车”以电为动力,匀速行驶时每公里耗电约为0.5 kW·h。
假设70%的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则列车受到的阻力约为多少?
17.(2013烟台)图甲所示的是一台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缩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
某次作业中,起重机将重200 kg 的货物由地面起吊到5 m的高度,所用时间20 s,钢丝绳的拉力F为800 N,在起吊过程中:(g取10 N/kg)
(1)求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机械效率;
(2)求卷扬机做功的功率;
(3)图丙为该起重机的铭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最大额定起重量”,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起重机设计时,该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