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内蒙古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摘要:
一、背景和意义
二、盐碱地现状分析
三、综合利用策略和方法
四、试点项目实施
五、预期成效和意义
正文: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盐碱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出了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政策。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盐碱地问题同样严峻。
因此,实施2023年内蒙古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碱地现状分析
内蒙古现有耕地1.72亿亩,其中盐碱地面积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9%以上。
盐碱地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套、土默川、西辽河三大灌区。
针对这一现状,内蒙古政府提出了“优种适土、改土利种”的工作思路,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三、综合利用策略和方法
1.依据盐碱地分布和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的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2.在河套、土默川、西辽河三大灌区推广9项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包括“五位一体”等。
3.开展盐碱地专项普查,系统梳理盐碱地情况,建立可综合利用项目库。
4.配合自治区形成全区农业节水一张图,划定已建设区域、未建设区域和适宜建设区,制定节水措施。
四、试点项目实施
1.实施70万亩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聚焦河套灌区、土默川灌区、西辽河灌区。
2.组建高效节水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研-产-推-用”技术团队,全面负责核心技术攻关、新成果转化。
3.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
五、预期成效和意义
1.通过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盐碱地耕地质量,增加农畜产品产量。
2.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减少土地荒漠化。
3.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我国粮食安全。
4.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