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题
1.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单选题] *
A.a增加,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减少,出现地下漏斗区
C.c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采用“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增加地表水的下渗(b),从而使地表径流(a)减少,地下径流(c)增多。
同时,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城区的蒸发和蒸腾(d),从而增加周边空气的湿度。
综上分析可知,ABC错,D正确,故选D。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B.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C.在暖流流经的海域,往往形成大渔场(正确答案)
D.轮船顺洋流航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答案解析: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A正确。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B正确,在暖流流经的海域,营养物质难以上泛,难
以形成大渔场,C错误。
轮船顺洋流航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C。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单选题]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
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所以选D项。
4.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单选题] *
A.①③(正确答案)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
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
所以选A 项。
下图示意海口某栋住宅楼(约20°N,110°E)二至日北京时间8时和16时的日
影。
据此完成下题。
5.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表示夏至日8时日影的是() [单选题] *
A.①
B.②(正确答案)
C.③
D.④
答案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住宅楼的日影相对较短,加上太阳位于海口的北侧,故8时太阳位于当地的东北侧,16时位于当地的西南侧,由此可判断,②表示夏至日8时的日影,③表示夏至日16时的日影,B正确。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8时太阳位于该地东南侧,16时太阳位于西南侧,故①表示冬至日8时的日影,④表示冬至日16时的日影。
6.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
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
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单选题] *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先算出起飞时哈瓦那的区时,再加上飞行时间,就是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
圣彼得堡属东2区,与哈瓦那相差2+5=7(时区),哈瓦那时间比圣彼得堡晚,起飞时哈瓦那时间:18日15时-7时=18日8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18日8时+11时=18日19时。
故选D。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
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组成,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
下图为扎达土林中的塔式土林。
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土林的主要形成过程是() [单选题] *
A.风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扎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侵蚀,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而成,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故选D。
8.扎达土林是特殊地貌,保存完好的气候原因是() [单选题] *
A.气稀薄,晴天多
B.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正确答案)
C.光照充足,温差大
D.气候寒冷,多暴风雪
答案解析: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
暴风雪、温差大和光照强都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
故选B。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 [单选题] *
A.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有缺失,说明受外力作用,①正确。
岩层发生弯曲,判断有地壳运动,②正确。
图中有岩浆岩,说明有岩浆活动,③正确。
有变质岩存在,说明有变质作用,④正确。
A①②③④正确,CBD错误。
故选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正确答案)
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
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答案解析:③处是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A错误。
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在①地下面是背斜构造,向下打井开采可能有石油,B正确。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构造处,F层是向斜构造,不适合,C错误。
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根据图中沙丘方向,坡度平缓的为迎风坡,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
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M 处的构造地貌属() [单选题]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据“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规律,据图中M处等高线的弯曲可知,M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值区,可判断为山谷部位,BC排除;据等岩龄线可知,M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判断为背斜部位,D正确,A错误。
故选D。
12.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①侵蚀作用②褶皱隆起③固结成岩作用④沉积作用() [单选题]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正确答案)
D.②①④③
答案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M处为背斜谷,首先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沉积
岩层,后内力作用发生褶皱隆起形成背斜,后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故选C。
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至11月5日再度大规模喷发已持续喷发十多次,截止到11月23日,死亡人数升至322人。
结合
上图回答下列各题。
13.造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处在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B.处在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C.处在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D.处在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4.火山喷发过后,当地许多农民会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欣赏火山喷发的景观
B.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正确答案)
C.温泉众多,是疗养胜地
D.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答案解析:注意题目中强调农民,故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破坏力很大,但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图中沿河流分布的a、b、c、d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单选题] *
A.a
B.b(正确答案)
C.c
D.d
答案解析: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示得知a聚落位于河流上游,河谷地带,地域狭小,不利于城市扩展,不太可能发育为大城市,A错误。
B地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且聚落规模较大,最可能发展为大城市,B正确。
Cd位于河流中游,靠近山地,城市拓展空间有限,不利于城市发展,排除CD,故选B
16.为发展地区经济,计划修建连接a、b两地的公路。
图中修建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选线方案是() [单选题] *
A.①(正确答案)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四条规划线路中,线路是①,沿河、平原修建,地形起伏小,修建难度小,成本低,A正确。
②③线横穿山地,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难度大,成本高,BC错误。
④线路长,且横跨两次河流,成本较高,D错误。
总之,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
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该岩石类型是() [单选题]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路南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容易被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或溶蚀,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所以D正确。
18.塑造路南石林的地质作用是() [单选题]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正确答案)
D.海浪侵蚀
答案解析:云南是湿润区,降水多,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化作用作用不明显;风力侵蚀主要表现在干旱地区,云南不临海,所以外力不会是海浪侵蚀,所以C 正确。
19.下列地形区中,聚落分布密度最大的是() [单选题] *
A.内蒙古高原
B.长江三角洲(正确答案)
C.塔里木盆地
D.横断山区
答案解析: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聚居人口多,且地形平坦适合聚落的修建,聚落多且密度大,长江三角洲聚落密度大,选择B;内蒙古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适合发展牧业,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聚落密度较小,排除A;塔里木盆地为原生荒漠地区,只有绿洲地区适合人类生存,形成聚落,聚落密度较长江三角洲小,排除C;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聚落密度较低,排除D。
所以选B。
20.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单选题] *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正确答案)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答案解析:松嫩平原属于中温带,中温带主要适合种植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亚麻、马铃薯等农作物,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