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EWB在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特别适合于普通高校、 高职高专等多类学校 电工
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应用。 () 1使课程内容直观性加强,激发 了学生的
学 习兴趣
还有助于提高对计算机操作 的熟练程度和对相
关专业软件的了解。 教学中, 老师精心设计教学 项 目, 学生在项 目的实施过程中, 从元件库的建 立到项 目的完稿、 试运行到交付都由他们 自己完
对 各种 电路 进行 仿真 , 有效 帮助 学生加 深对 理论 的 理解 ,而 且这 些软 件具 有直 观 、简便 等优 点 ,
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传统教育观念下 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教师传递学生接受。即:教 师对教材中介绍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 , 学生被动
的昕老师讲那些抽象的电路原理知识。 由于高职 学生入学成绩不高, 并不擅长理论学习, 在这种 教学模式下, 学习习惯好一点的学生还能听进一
培 养 的有 效 工具 。
着计算机的普及 , 应用计算机进行的辅助教学 已
成为一种潮流。 如果在 电工基础教学的过程 中结
合理论教学, 利用计算机的电子设计 自动化软件
E WB在计算机上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基础验证、
.
5 4.
电路设计 , 预计可 以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 种应用计算机 仿真系统对电工基础课程进行的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模式, 一改传统 的教学模式, 具有直观而形象的特点, 可使实践
设备、实验中拼插、 焊接实验元器件 、 使用实验 设备、 实验后清点实验材料。以及 日常维护实验 器材等工作,大大地加快了学生做实验的速度 。 这些工作只需使用者轻轻点击 鼠标就可 以完成, 既节约 了时间、 提高 了效率, 又降低 了实验成本。 () 3有助于学生后续课程 ,掌握相关专业软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电路设计、分析、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阐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如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3、培养学生解决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如电路仿真、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半导体器件基础: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分析: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频率响应等。
3、电子电路设计: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4、电子技术应用:介绍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控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包括:1、课堂讲解:由教师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和概念。
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电路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察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4、项目实践: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大纲附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附表如下,详细说明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七、教学要求为确保教学质量,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1、教师需准确讲解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EDA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21144《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48 学分:3一、教学大纲的说明1、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必修课3、任务及要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EDA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EDA开发系统软件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EDA技术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子设计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Java语言与程序设计后续课程:电子系统设计二、教学大纲1、课程内容:第一章EDA技术概述EDA技术的由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简介、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EDA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EDA设计流程及其工具设计流程、EDA开发工具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常用EDA开发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三章FPGA/CPLD结构与应用本章具体介绍数种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本章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Quartus II软件中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波形输入设计方法。
第五、六、七、八、九章VHDL设计VHDL程序结构、VHDL语言要素、VHDL顺序语句、VHDL并行语句、VHDL的描述风格、仿真、综合。
本章内容是介绍一种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
该语言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有相似之处,但是它是以硬件为目标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VHDL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上机操作,学会编程方法。
第十章设计优化和设计方法介绍面积优化、速度优化的常用方法,并详细介绍如何在Quartus II软件中实现上述优化。
第十一章EDA工具软件接口介绍Quartus II软件与常用第三方EDA软件如Synplify、ModelSim的接口方法。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eda技术与应用课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eda技术与应用课程尊敬的学院领导:您好!我是xxx大学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教师,特向学院申报我所负责的课程“EDA技术与应用”作为思政示范课程。
一、课程背景与意义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硬件系统设计等领域。
作为高校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未来就业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1. 课程名称:EDA技术与应用2. 学时安排:64学时,每周上课4学时3.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思维和方法论,提高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EDA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课程内容:- EDA技术简介: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分类; - 逻辑综合与逻辑优化: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电路模拟与仿真:模拟电路仿真方法与实现;- 版图设计与布局布线: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布局布线方法;- 验证与测试:集成电路验证与测试方法;- 常用EDA工具介绍与实践:介绍常用EDA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
其中,实践操作环节至关重要,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EDA工具的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条件1. 教学资源:提供教材《EDA技术与应用》、相关PPT课件及案例分析;2. 实验室条件:充分利用课程实验室,配置了多套EDA工具,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条件;3. 师资力量:我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在EDA技术与应用领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能够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子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子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一、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旗下的一款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它结合了原理图、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仿真、信号处理、虚拟仪器等功能,能够进行完整的电子设计和仿真工作。
Multisim仿真软件具有图形化界面、丰富的元件库、强大的仿真功能以及友好的交互方式,因此深受广大工程师和学生的青睐。
在电子技能课程中,Multisim仿真软件成为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电路设计和仿真的理解和掌握。
二、Multisim在电子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1. 电子技能课程中的Multisim教学在电子技能课程中,通常会涉及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路、控制电路等方面的内容。
Multisim软件能够涵盖这些内容的仿真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能课程的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Multisim软件设计并展示不同类型的电路,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仿真操作,观察电路的运行情况,分析并验证电路的特性。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电子技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Multisim在电子技能实验室中的应用电子技能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重要场所,而Multisim软件的应用也在实验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在实验室中使用Multisim软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并且可以快速地对各种电路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元器件成本昂贵,而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实验的效率、便捷性和灵活性。
2. 实验教学在电子技能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案例,要求学生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相应的电路并进行仿真操作。
通过这种实验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实际操作,并且可以观察到电路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和波形图,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完整版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包括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和结构化文 本(ST)五种编程语言。其中,梯形图是最常用的一种编程语言,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 。
PLC编程步骤
分析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和编程语言;设计梯形图程序并 进行仿真调试;将程序下载到PLC中进行实际运行调试。
设计方法
分析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选择 适当的低压电器和电动机;设计主电 路和控制电路;进行电路的保护和配 线设计。
PLC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PLC基本原理
PLC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 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 产过程。
频率响应特性。
功率放大电路
阐述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分类 以及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
理、性能指标及优缺点比较。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介绍数字信号的特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 类,以及数字集成电路的优缺点。
逻辑代数基础
介绍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及化简方法,包括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卡诺图化简法等。
电机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电机选择
在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负载特性、工作环境、电源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 机类型和规格。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绝缘等级、防护等级等性能指标。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电机时,需要注意电机的安装、接线、调试等操作,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部件,确保电机的长 期稳定运行。
07
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
实验目的和要求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维普资讯
14 1
杨 越 李 晋 鲁 永康 : 子 设 计 自动 化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电
易 激 P B版 的 画 法 是 , C 只讲 授 如 何 用 软 件 工 具 去 画 P B 的 走 线 、 样 印 象 深 刻 , 于 掌 握 知 识 。 这 种 教 学 方 式 , 发 了学 生 的学 C 调 同 过孔 等 , 诉 学 生 哪 里 可 以设 置 P B走 线 的 规 则 等 , 告 C 这样 讲 授 习兴 趣 , 动 了他 们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时 也 培 养 了他 们 分 析 问
E A技 术作为实践 教学的重要环 节 , 以使学生将课 堂 D 可 上所学到 的测 控电路理论 知识 在实践 中得 以验证 、 综合 和升 华 , 以使学生巩固测控专业 知识 , 高专业技 能 , 可 提 增强 观察、
分析 、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解
Ⅱ 教学 论 2学时 ] O
机 实验 2 学 时 O
尽管将 E DA技术作为一 门重要 的专业 基础课 , 在大多数 高校的相关学 科中 已成 为共识 , 但就 其教 学 内容和实 验安排
上 , 今 尚有 诸 多 不 同 的看 法 。 类 课 程 除 了 具 有 一 定 的基 础 至 这 理 论 外 , 要 需 要 通 过 大 量 的 实 验 上 机 来 熟 悉 和 理解 其 含 义 。 主 对 于这 类 课 程 的教 学 , 何 才 能 达 到 最 佳 的 学 习 效 果 , 直 是 如 一
图 2 E A 第 二层 D
二 、 化 内容 联 系 实 际 优
E DA技术是 电类专业课 , 其实践性 、 应用性很强 , 内容 的
大 家 探讨 的话 题 。以 E A 技 术 来 说 课 程 应 分 为 两 个 层 次 来 教 更新也 相当迅速 。有限学时与课程增长是两难 中的问题 。减少 D 保障教学 质量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 D E A技术的教学 学, 即将《 子辅助 设计 与仿 真 》 程 内 容作 为 E 电 课 DA第 一层 课 时,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电⼦技术教学⼤纲《数字电⼦技术》教学⼤纲课程名称:数字电⼦技术学分: 4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 (单独设课)其它实践环节:数字电⼦技术课程设计适⽤专业: 电类专业⼀、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针对电类专业,学习数字逻辑设计的知识要求⽽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电路及其应⽤的重要学科,是⼀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学位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数字逻辑设计的理论、⽅法和实践,了解数字逻辑的发展概况,掌握⽤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来设计⼀般的数字电路。
为学习后续课程、电⼦技术的应⽤和创新以及培养⾼素质⼈才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知识⽅⾯1.了解数字电⼦技术的有关基本概念、术语;掌握数制、⼆进制码及其之间的转换及数字逻辑的基本运算;2.掌握逻辑代数常⽤基本定律、恒等式和规则。
掌握逻辑代数的变换和卡诺图化简法;熟悉硬件描述语⾔Verilog HDL。
3.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熟练掌握基本逻辑门(与、或、与⾮、或⾮、异或门)、三态门、OD门(OC门)和传输门的逻辑功能。
学会门电路逻辑功能分析⽅法。
掌握逻辑门的主要参数及在应⽤中的接⼝问题。
4.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法和设计⽅法。
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较器和加法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应⽤;学会阅读MSI器件的功能表,并能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电路的正确连接。
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表⽰⽅法,会⽤PLD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5.了解锁存器、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作原理。
熟练掌握SR触发器、JK触发器、D 触发器及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正确理解锁存器、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6.熟练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式及其相互转换。
熟练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法;熟练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法;熟练掌握典型时序逻辑电路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应⽤;正确理解时序可编程器件的原理及其应⽤;学会⽤Virelog HDL 设计时序电路及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法。
电子工作平台EWB 及其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A:758B67;C5 ADBE5 *56?:949E;5< F7G. 公司研 制 开 发 。 操作方便等优点, 创建电路、 $23 具有界面直观、
选用元器件和测试仪器等均可以直接从屏幕图形 中选取, 而且测试仪器与实物外形基本相似。利用
$23 辅助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弥
补实验仪器、 元器件缺乏带来的不足, 而且排除了 原材料消耗和仪器损坏等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 快、 更好地掌握课堂讲述的内容, 加深对概念、 原理 的理解, 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而且通过电路 仿真, 可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测量方法, 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排除故障能力和开发、 创新能力。
教学园地
已有的元器件库, 而且建库所需的元器件参数可从 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手册中查到, 因此大大方便了 使用人员。虚拟器件在仿真时可设定为理想模式 和实模式。有的虚拟器件更是新奇, 发光二极管可 以发出红绿蓝光, 指示灯像逻辑笔那样可直接显示 电路节点的高低电平, 继电器和开关的触点可以分 合动作, 熔断器可以烧断, 灯泡可以烧毁, 蜂鸣器可 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电位器的触点可以按比例 移动改变阻值。电子工作平台为用户造就了一个 集成一体化的设计试验环境, 建立电路、 实验分析 和结果输出在一个集成菜单系统中可全部完成。 该软件的分析功能十分强大, 可进行直流工作 点分析、 暂态和稳态分析, 还可以进行傅立叶变换 分析、 噪声及失真度分析、 参数扫描和温度扫描分 析、 直流和交流灵敏度分析、 零极点和蒙特卡罗等 多项分析。 由此可见, 选用元 %12 仿真的手段切合实际, 器件和仪器与实际情形非常相近, 绘制电路图需要 的元器件、 电路仿真需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 幕上选取, 而且仪器的操作开关、 按键同实际仪器 的极为相似, 因此特别容易学习和使用。通过电路 仿真, 既掌握了电路的性能, 又熟悉了仪器的使用 方法。 验方式相比较, 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电子线路 的分析和设计, 突出了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开 放模式, 不仅实验的效率得到提高, 而且在训练学 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使用仪器方面的能 力、 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都有较明 显的改善和提高。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 HDL)。
3. 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从电路设计、仿真到布局布线的全过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EDA工具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
2. 能够使用Verilog HDL编写简单的数字电路模块,并进行功能验证。
3. 能够分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学生在设计和实践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现代电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背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1. EDA概述- 了解EDA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
- 熟悉常见的EDA工具及其功能特点。
2.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学习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 掌握Verilog HDL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编写简单的数字电路模块。
3. 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学习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仿真、布局布线等。
- 掌握EDA工具中的相关操作,如原理图绘制、仿真参数设置等。
4. 实践项目-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如加法器、计数器等。
- 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优化电路设计。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EDA概述(1课时)- Verilog HDL基础(4课时)- 数字电路设计流程(2课时)- 实践项目(6课时)6. 教材章节及内容- 教材第1章:电子设计自动化概述- 教材第2章: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教材第3章: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教材第4章:实践项目及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基于eda的课程设计

基于eda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及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运用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仿真。
3.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EDA技术在我国电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具备初步的电子设计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电子设计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电子设计,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EDA课程,培养对电子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EDA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EDA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概述2. EDA软件操作与使用:讲解主流EDA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EDA软件及其操作3. 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电路性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4. EDA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介绍EDA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在我国电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四章 EDA技术与应用5. 创新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电子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eda技术》课程教学

VHDL编程实例分析
1 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使用VHDL语言设计组 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使用VHDL语言设计时 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3
状态机设计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使用VHDL语言设计状 态机,包括Moore型状态机和Mealy型状态机。
05
CPLD/FPGA应用与开发
CPLD/FPGA器件概述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PLD和FPGA的结构和特点
CPLD和FPGA的编程方式和编程语言
CPLD/FPGA开发流程
综合与优化
将设计转换为门级网表,并进 行优化
仿真与验证
对设计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 真,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设计输入
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或 原理图输入设计
布局与布线
将门级网表映射到 CPLD/FPGA器件上,并进行 布局和布线
下载与调试
将设计下载到CPLD/FPGA器 件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用操作。
合理利用图层
02
通过图层管理可以方便地组织和编辑复杂的原理图,提高可读
性。
灵活运用编辑工具
03
掌握各种编辑工具的使用技巧,如选择、移动、旋转、镜像等。
层次化设计思想
自顶向下设计
从系统最高层次开始,逐 步细化到低层次的设计方 法。
模块化设计
将复杂的系统划分为若干 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分别 进行设计。
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

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 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方向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教育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
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这一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这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大为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美国的大学及时地把这一专业的教育引进了课堂。
基于cyclone四的EDA课程设计

基于cyclone四的EDA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cyclone IV FPGA芯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2. 学生学会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Verilog)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并能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
3. 学生掌握基于cyclone IV的EDA设计流程,包括设计输入、综合、布局布线及下载配置等环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及仿真。
2. 学生能够利用EDA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学生掌握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技巧,提高项目实施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认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结合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针对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缺乏项目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回顾数字逻辑基础,理解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硬件描述语言(HDL):学习VHDL/Verilog编程语言,掌握基本语法和数字电路描述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硬件描述语言3. EDA工具介绍:介绍ModelSim、Quartus II等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电路仿真和波形分析。
- 教材章节:第三章 EDA工具及其应用4. cyclone IV FPGA芯片结构与应用:学习cyclone IV芯片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内部资源及其配置方法。
《EDA技术》课程标准

《EDA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表面贴装技术》《电子产品检验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子电路原理、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设计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EDA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电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岗位需求,围绕运用EDA技术的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本课程围绕电路原理图绘制、印制电路板制作两大工作领域,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功能电路绘制为载体,以电路仿真模块为拓展,依照电路原理图设计、元器件及其封装绘制、PCB设计的工作过程设置项目和工作任务。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具备独立运用EDA技术的能力,能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电子产品PCB设计和制作。
1.熟悉Altium Designer软件及硬件配置,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方法、电子产品PCB设计和制作的方法,了解电路仿真的方法。
2.能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能绘制元器件符号。
3.能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和制作电子产品PCB,能绘制元器件封装。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1103042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前续所学课程:《高中数学》、《高中物理》,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电工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基本电路、使用常规电器件与设备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机电一体化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是设备维护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等,熟悉基础的电工理论和具备扎实的电工实践技能是学生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功能: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为实现培养目标,本课标将教学内容系统性地划分成10个任务和实践环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直流后交流,先稳态后动态。
使学生以课题的形式掌握电工电子学基本理论,学会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使高职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该课程的目标。
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渗透到课程的学习中,教学内容分为两大类:第一部分为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电路等;第二部分为电子技术基础,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半导体放大器件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PSpice在工科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Vo . 7 No 1 De .2 1 12 . 2 c 0 0
P pc 工科 电类专 业教 学 中的应用 Si e在
夏 江涛 ,肖韶 荣 ,孙冬娇
( 南京 信 息 工程 大 学 电子 与 信 息 工程 学 院 ,江 苏 南京 20 4 ) 1 0 4
摘 要 : 绍 了 P pc( o ua i lt npo rm w t tgae i ute h s ) 件 的 电 路 仿 真功 能 及 介 s i p p lrs ai rga i i e rtdc c i mp ai 软 e mu o hn r s 其 在 电路 原 理 、 拟 电 路 和数 字 电 路 等课 程 教学 及 实 验 中 的应 用 。 结 合 教 学 中 的 具 体 实 例 , 证 在 大学 工 科 模 论 电类 专 业 教 学 中引 入 P pc Si e电路 仿 真软 件 的 必要 性 和 可行 性 。 实践 表 明 , 过 将该 软 件 引入 教 学 过 程 后 , 通 极
( olg fElcrnca dI fr t n En ie rn C l eo eto i n n o mai gn eig,Na j gUn v riyo e o ni iest f n I fr t n S in ea dTeh oo y,Na j g 2 0 4 ,C ia n o mai ce c n c n lg o ni 1 0 4 hn ) n
近 年来 , 算 机 以及 相关 技术 飞速发 展 , 计 电路 的各
种 电 子 设 计 自 动 化 ( lcr nc d sg uo t n e t i ein a tmai , e o o E A) 品层 出不穷 , 练地 应 用这 些 E D 产 熟 DA产 品作 为 分 析与设 计工具 , 已成 为提 高 电路 分 析 和设 计 技 能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的运动等)难以用实验进行展示。
目前,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同样可以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及其现象、情景、过程,模拟各种自然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发展学生智力。
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比教师口述,学生看书,凭空想象的效果好很多。
四、实施纪律约束实施纪律约束是指维持有效教学所需的秩序,亦即学生的学习行为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它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的正确规划、实施和指导,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动机,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例如:教师因为某些学生上课有做小动作、精力易分散的不良听课习惯,就责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这往往是片面的。
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必须让自己的课有吸引力。
遇到上述情况时,教师一方面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使其逐渐跟上教师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在课后进行反思,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否与自身的讲课水平低下或者讲授的内容枯燥有关。
教师还要正确区分接话现象!和思维发散现象!,某些学生养成了愿意在课堂上随意接话的习气,这不仅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听课,也容易降低教师授课的兴致,搅乱课堂气氛。
对于前者应有效地制止,而对于后者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表扬,并于适当的时机可以在班级推广。
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有序和高效。
(作者单位: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原金英中学 223002)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孙红兵,王 珏EDA(E lectron ic D esi gn A uto m 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现代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对电子线路、系统或芯片进行自动化设计与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1,2]。
没有EDA技术,人们将无法有效设计现代复杂电子系统和LS I芯片,也就不会有现代半导体产业的今天。
一、EDA技术对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高等院校电类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等课程的任务是为培养应用型的电子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大多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这些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由理论课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及实践环节构成。
而且实验部分是这些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应用电子电路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条件之一就是实验室必须配备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各种型号、规格的电子元器件。
而实际上由于许多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难以进入学生实验室,而且实验室储备的电子元器件也有限,难以满足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试验要求,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操作技能的培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实验(如设计性实验),学生要用大部分的精力进行电路连接和线路的检查,而用于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样学生就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给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带来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EDA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利用EDA软件可以方便地对各种电路进行仿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这些软件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课后的实践难题,在电类课程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
采用ED A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电路实验,可有效弥补传统的实物实验的不足。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以及#电子测量∃等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近年来不少学校的教师在电类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的软件有Pow er Poi n,t A uthor w are,Flas h等,制作的课件形象、生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这还难以满足这些课程的实际教学要求。
因为这些课程大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进行教学时,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而采用上述课件时,一般只能满足理论教学的需求,还难以对实践部分进行验证。
笔者曾尝试利用一些EDA软件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用Pspice、E W B、M axp l us等对这些课程中难以直观理解的电路单元进行仿真,这些操作既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讲解,也可以在课后由学生进行演练,从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EDA技术在课程教学环节的应用目前,在我国流行的EDA软件主要有Pro tel、Ps p ice、ORCAD、E W B(E lectron ics W ork-bench)、M ultisi m2001、Quartus%等多种,各种软件基本上都具有易学、操作简单、人机界面好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电路仿真教学[3,4]。
利用EDA相关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有关电路进行仿真,通过调整相关电路元件参数并进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电路原理,为后来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以M u ltisi m2001为例,介绍EDA软件在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应用方法。
M u ltisi m2001是Interactive I mage T echnolo gies(E lectron ics W or kbench)公司推出的以W i ndow 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5]。
它包含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与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相比,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元器件种类丰富。
E W B的元器件库提供了数千种虚拟电路元器件,其中包括:信号源(Sources)、基本器件(B asics)、二极管(D i odes)、晶体管(Tran sistors)、模拟集成电路(A nalog I C s)、数字集成电路(D igital I C s)、混合集成电路(M i xed I C s)、逻辑电路门(Logic G ates)、数字器件(D i gital)、指示器件(Ind icators)、控制器件(C on trols)和其他器件(M iscella-neous)等。
另外,使用者也可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充已有的元器件库,新建时所需的参数可从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手册中查到。
(2)M u ltisi m2001还提供了交互式的SPI CE电路模拟,这种方式既可增强SP I CE的功能,也可发挥方便实用的人机图形界面。
(3)具有完整的混合模拟与数字信号模拟的功能,可任意地在系统中集成数字及模拟元件。
M u ltisi m会自动地进行信号转换。
在输出信号的观察上,M u ltisi m具备即时波形显示的功能。
(4)M u ltisi m具有虚拟的仪表设备,包含波形函数产生器、万用电表、示波器及逻辑分析仪等,可更具体的模拟实际的测量情况。
M u ltisi m2001应用于电类课程教学时,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进行更多更全面的课堂演示,提高课堂效率。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
例如在讲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单级放大器特性研究时,可以根据所学电路的电原理图,先用M u ltisi m2001模拟连接电路,输入电路中的各元器件参数,然后利用M ultisi m2001的虚拟测试仪表,对所研究的单级放大电路进行分步骤测量。
先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如测量三极管集电极静态工作电流以及各点静态工作电压等,各项指标正常后,设置输入信号,进行电路放大倍数的测量。
也可以接入频率特性测试仪对单管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曲线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研究电路的频率特性,如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频带等参数与各元器件间的关系等,也可以改变电路相关元件参数,或设置一些故障点,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的分析及故障的排除。
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对电路就有一88种感性认识,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EDA技术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电类专业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是不少学校由于经费较少,器件、仪器设备不足及其他原因,这些环节的实际结果往往是原理性论证和分析,难以进行实际的调试和验证,学生仍停留在原理分析上,而不能经历实际研究设计的实践过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6]。
随着EDA技术在高校的推广,各种EDA 软件以及相应的硬件开发系统在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开始配置。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ED A软件及相应的硬件开发系统,来弥补电类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不足成了电类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以下介绍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践心得,以利同行们借鉴。
首先,对于电类课程的实验,可以先由教师布置具体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并利用EDA软件,如E W B、M u ltisi m2001等进行模拟仿真,以达到熟悉电路原理的目的。
然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进行实物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清楚实验原理的基础之上对实验进行操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用E W B、M u ltisi m2001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时,实验过程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各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参数修改方便,电路调试变得快捷方便。
对#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以及#电子测量∃等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电路都能应用。
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其次,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告诉学生总的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查找资料、设计电路并进行电路的模拟仿真,在确保方案可行的前提下,进行PCB板的制作与实际安装调试。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引导学生利用E W B或M u lti si m2001先进行仿真测试,然后将形成的网络表导入Protel或U ti board制作印刷电路板,然后进行设计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对于毕业设计,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毕业设计选题,利用CPLD或FPGA等器件来进行相应电路模块的设计,这样既能够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又能够让学生掌握现代ED A技术。
在进行答辩时,可以用EDA软件进行演示,也可以用设计的样机进行演示。
这样做既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发能力,是克服现在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的一种途径。
从前几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掌握了CAD技术和EDA技术,在就业时就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ED A技术是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在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也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用EDA技术仿真模拟实验,实验过程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对电类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电路都能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用工具,使我们能够在课堂教学及电路设计过程中随时提供实验、演示和电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