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

合集下载

化学计量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第一章
第二节
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计量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宏 观 (质量)
物质的量
微 观 (粒子数)
包含原子、分子、离子或电子等
要想找到微观粒子的个数与宏观质量之 间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指导思想 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 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
一、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 符号是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
一、物质的量
12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微观粒子。
5.
n= 物质的量
N NA
粒子数
阿佛加德罗常数
【课堂练习】 5.填空:
23 3.01 × 10 (1)0.5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24 1.204 × 10 (2)2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课堂练习】 3.填空:
23 6.02 × 10 (1)1mol O中含有
个O; 个H2O;
23 6.02 × 10 (2)1mol H2O中约含有
(3)1mol
H+中约含有
6.02 × 1023 个H+。
4.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下列计算: 2 mol 24 (1)1.204 × 10 个H,含多少molH? 24 3.01 × 10 (2)5mol的O 中有多少个氧分子?
宏观物质 的质量
NA
N
纽带或桥梁
微观粒子的 数目
课 1、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堂 2、71gNa SO 中含有Na+和SO 2-的 2 4 4 练 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习
作业:
1.含有1.5X1022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 0.7g,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0.2gKClO3中所含的Cl原子数与多少克 CaCl2中所含的Cl-离子个数相等?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化学 1-2-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随堂精炼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化学 1-2-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随堂精炼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随堂精炼:1-2-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Zn65 S32 N14 Cl 35.5 Na23 K39 Al 27 Mg24 Ca401、摩尔是()A.物质的质量单位 B.物质的量 C.物质的量的单位 D.6.02×1023个微粒2、0.5mol H2含有()A.0.5个氢分子 B.6.02×1023个氢原子C.3.01×1023个氢分子 D.6.02×1023个氢分子3、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O2 B.NH3 C.CO D.CH44.多少mol CaCl2溶解在1molH2O中,才能使Cl- 与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A. 0.1molB. 10molC. 0.5molD. 0.05mol5.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电离出的Cl-与1mol CaCl2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A. 2molKClO3B. 1molKClC. 1molMgCl2D. 2molNaCl6.下列数值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是()(孙静原创)A. 1molFe2+含有的正电荷数B. 1mol H2含有的分子数C. 1molH2中含有的质子数D. 1mol H2中含有的电子数7.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①④B. ②③C. ④⑤D.①②③④⑤8.与0.3mol H2O中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下列哪种物质()A 0.3molHNO3 B. 3.612×1023个HNO3分子 C. 0.1molH3PO4 D. 0.2molCH49.如果2g CH4中含有x个分子,那么22g CO2中所含有的分子数是()A.x B.4x C.0.5x D.3x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B.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分子数相等C.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D.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11.含有6.02×1023个O原子的H2O2物质的量是()A. 1molB. 0.5molC. 0.25molD. 0.125mol12.在0.6 mol Ca(OH)2中,含有的OH-离子数是()A. 3.01×1023B. 6.02×1023C. 7.224×1023D. 1.2×102313.在0.5mol Na2SO4中,含有的Na+个数约是()A.3.01×1023 B.6.02×1023 C.0.5 D.114.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1∶2∶3C.3∶2∶1 D.6∶3∶2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Na原子中含有11mol电子B N A个14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C 2mol的氢气与1mol的氧气反应生成2mol的水D N A个细胞的物质的量是1mol16.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A.2.2g CO2 B.3.6g H2O C.3.2g O2 D 6.2克Na2O中所包含的阴离子17.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原子的NO、NO2、N2O3、N2O5和N2O中,含氮原子的质量比为()A 1:2:3:5:1B 1:2:3:4:1C 16:30:20:10:5D 30:15:20:12:6018.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mol 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A. 0.4mol H2O2B. 0.2mol H2SO4 C . 0.8mol HCl D. 0.3mol HNO3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2×1023个12C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1mol氧含6.02×1023个氧气分子C 1mol CaCl2里面含有3mol离子D 0.5molCl2含有1molCl非选择题:1.(1)大量实验证明,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约是。

高一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网络: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是一个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量单位的、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符号:n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

注意:“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简称为“物质量”。

微观粒子可以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原子核、质子或中子等。

(2)摩尔基准的确定及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基准的确定:国际上统一规定,以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12C原子)为基准,若某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与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同,我们就说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

注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原子、分子、离子等,例如:1 mol O 表示1摩尔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 A。

注意:mol-1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

6.02×1023 mol-1是实验测得的近似值。

(3)微观粒子个数N、N A、n的关系:N = n ×N A一、摩尔质量与气体的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

注意: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仅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质量m、M 、n的关系:n = m/M(2)气体的摩尔体积:①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 ,符号Vm 。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本身的大小、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同,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粒子数目,因此体积相同。

(注释: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比粒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导学(3)主编:梁淑培审核:高一化学备课组时间:2013年9月20日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涵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和溶液稀释时有关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

二【学习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知识衔接】1.溶液是、、的,由和两部分组成。

2.溶液组成可以用来表示,公式为;若溶液中某溶质的溶解度用S表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四、【学法指导】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五、【学习内容】【问题引入】参照课本图1-16,体检时总胆红素、甘油三醇等指标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的?【学习过程】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里所含溶质B的的物理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

单位:。

3.表达式:。

4.注意事项:①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溶质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它特定的组合。

③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是不变的。

【课堂练习1】1、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2、0.5molNaOH配成2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100mL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20mL,此2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1mol/L吗?为什么?4、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 _ _mol/L,取5mL该溶液,并加水稀释至50mL,此时其浓度为_ __mol/L。

5、10gNaOH溶解在2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6、1mol/L硫酸铝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从1000mL1mol/L硫酸铝溶液取出10mL,硫酸铝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高一化学暑假辅导学案:专题三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暑假辅导学案:专题三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专题3: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问题1】5.6g 铁和980g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多少g 氢气? 【问题2】5.6g 铁和980g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多少个氢气?5.6g 铁中有多少个铁原子?18gH 2O 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如何衡量一定质量的物质中含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数目问题?如何衡量一定体积的物质中含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数目问题? 一、填写下表质量 体积 长度 电流 温度 时间 物质的量 物理量符号 国际单位 单位符号二、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 什么是物质的量?适用的对象有何要求?2、 物质的量和摩尔之间是什么关系?3、 科学上是如何定义1mol 的?4、 摩尔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理解了吗】 例题1:判断正误1、1mol 任何物质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molH 2O 中含有2mol 氢和1mol 氧。

例题2:计算(1)1molH 2中有 个H 2, molH 原子, 个H 原子。

(2)1molH 2O 中有 个H 2O, molH, molO, 个电子, 个H 原子, 个O 原子, 个电子。

(3)0.5molH 2SO 4中有 个H 2SO 4, 个H 原子, 个O 原子, 个S 原子, 个电子。

(4)2molNa 2SO 4中有 mol SO 42-, 个H 原子, 个O 原子, 个S 原子, 个电子。

(5)含有3.01×1023个H 的H 2O 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3.01×1023个O 原子的H 2O 的物质的量是 。

含有6.02×1022个H 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3.01×1023个O 原子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 。

(6)已知含有2.2mol 电子的CO 2的物质的量是 ,已知含有2.2mol 电子的CO 2的中O 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
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xx高考频道小编为高考生总结归纳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000×ρ×ω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原卷版)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原卷版)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020·中宁县中宁中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2的质量是14g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D.1mol HCl的质量是36.5g/mol2.(2019·云南省高一期末)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A.分子数B.原子数C.体积D.质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B.④⑥C.③④⑥D.①④⑥4.(2020·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一期末)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B.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5.(2019·永昌县第四中学高一期中)将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1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mol·L-1B.0.5mol·L-1C.0.1mol·L-1D.0.25mol·L-16.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方法是()A.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B.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C.将20 mL5.0 mol/L Na2SO4溶液加80 mL蒸馏水稀释D.将14.2 g Na2SO4溶于85.8 g蒸馏水中7.请回答下列问题:(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1课本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课本答案
返回
4.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主要特征
浊液 >100 nm
不稳定, 不均一
溶液 <1 nm
稳定,均 一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 均一
举例
泥浆水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5.提示: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下一页
6.世界上有数百万计的老人患老年性 痴呆症。许多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 年性痴呆症与铝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发 现,铝对人体的脑、心、肝、肾的功能 和免疫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卫生 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 物而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 摄入量为60 mg。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稀盐酸, 最后一种是稀硝酸。
AgNO3+HCl=AgCl↓+HNO3
下一页
7.区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方法仅供 参考(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三四种方法即 可)。
(1)密度法: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 大得多,可以测试这两支试管相同体积液 体的重量,重量大的是浓硫酸,重量小的 是稀硫酸(或用密度计进行测试)。
(4)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稀 硫酸无此特性。分别称取等量的两种硫酸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再称量,质量 明显增加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
下一页
(5)吸水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胆 矾,再分别加入几滴硫酸,晶体溶解且溶液变 蓝的是稀硫酸,若蓝色晶体变白,则加入的酸 是浓硫酸。
(6)钝化法: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 铝片,分别放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无明 显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 (或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铝片,分别放 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片刻,取出后用水洗 净,再分别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后如 果有红色物质析出,则原试管所盛的是稀硫酸 ;若无现象,则原试管所盛的是浓硫酸。)

高一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摩尔质量的数学计算: 摩尔质量(g ● mol
-)
=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练习1:已知1.5mol某气体的质量是48g (1)求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 (2)这种气体是_____ A.CO2 B.SO2 C.O2 D.NO
解:已知n=1.5mol m=48g m 48 g M 32 g · mol n 1.5mol 练习2:
9.03×1023个H
9.03×1023个H+ 1.204×1024个NaCl
1.806×1024个SO42-
一、物质的量:
衡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 •含有6.02×1023个时,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6.02×1023mol-1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nSO 2
1.2041023 0.2m ol 23 6.0210

mSO 2 o.2mol 64g mol 12.8g
练习: 1.求1.806 ×1023个CO2的质量;2.求9.03 ×1023个H2SO4的质量 例题:求32gSO2中氧原子的个数 解: n SO 2
32g 0.5mol 64g mol
1g
16g 56g 12g 17g
96g
6.02×1023 个微粒称作1摩尔(1mol)
6.02×1023个O 6.02×1023个C 3.01×1023个H2O
1mol O 1molC 0.5mol H2O 1.5mol H 1.5mol H+ 2mol NaCl 3mol SO42-
16 g 12 g 9g 1.5 g 1.5 g 117 g 288 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学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学案




1、标准状况下,5 mol的O2所占的体积为多少?
2、标准状况下,11.2 LCO2气体的分子数为多少?质量是多少?
3、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43g某气体的体积为448ml,求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gO2占有的体积为22.4L
B.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为18 g
D.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佛加德罗(Avogadro)定律及推论:PV=nRT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
B.常温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大于22.4L
7、回答问题: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非常接近,而固体、液体体积会相差很大?




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学案
课题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
班级
高一
学科
化学
学习时间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的关系。了解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气体摩尔体积
板书: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 1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n n=/M 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 n=V/V V=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000××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要点剖析]1.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物理量叫“物质的量”。

符号:n,单位:mol。

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

2.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6.02×1023。

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符号N A。

如,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32g O2所含的分子数就约是6.02×1023,所以32g O2又可称之为1mol O2。

3.n、N、N A三者的关系:n=N/N A n=m/M。

[典型例析]例1.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剖析]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的倒数,所以,本题选项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其分子数就最多。

原子数的多少还需考虑到分子中的原子总数,在已知分子数之比的前提下,再分别乘以各原子数,即能比较相对多少。

[解答]A;B[评点]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式要能灵活运用,如相同分子数时质量之比如何?相同原子数时质量之比又如何?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D.CO32—摩尔质量是60g/mol[剖析]描述物质的摩尔质量时,必须指明具体微粒。

A项中的“氧”,未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分子,所以叙述有误,应为O2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 项中单位表示有误;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C项中也是单位表示有误;复杂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组成离子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一)知识链接:1、摩尔是如何定义的?摩尔的对象是什么?使用它时注意什么?1、物质的体积与哪些量的大小有关?2、为什么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3、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表示符号是?单位?如何理解标准状况?4、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如何?5、微观粒子的数量、宏观物质的质量和气体体积的关系?归纳总结三、阿伏加德罗理论:注意事项:.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1)同温、同压下:12VV= =(2)同温、同压下:12ρρ=(3)同温、同体积下:12PP= =(4)同温、同压、同体积下:12mm=努力一天成功的可能就增加一分松懈一天成功的可能就减少一分 11[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1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

()②、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为22.4L。

()③、1mol任何气体,只有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才约为22.4L。

()④、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

()⑤、在通常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⑥、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吗?()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3、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它们一定具有()A、相同的体积B、相同的质量C、相同的分子数D、相同的密度4、下列各项不为定值的是()A、气体的摩尔体积B、1mol气体的体积C、1mol物质的质量D、阿伏加德罗常数5、n摩尔N2和n摩尔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6、在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A 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C具有相同的质量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16/6.02×1023g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8、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请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C气体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同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C2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中所含的氢离子数一定相等。

高一化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

高一化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

思考: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气
体的分子数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是什么关系? ⑵应用 同温同压: V1 V2 N1 n1
N2
n2
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 n mol H2和n mol CO2在同温同压下所含分子数相等。
2. n mol H2和n mol C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 )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说中,构成它们的粒子之间的距离 是非常小,1mol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 而构成不同物质的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 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0.4nm,而分子之间的距离 则约为4nm,即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因此,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 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气 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 体积都相同。
5、在标准状况下, 0.5mol H2与16gO2所组成的混合气
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
6、在标准பைடு நூலகம்况下, 6.02×1023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
22.4L。( × )
2. 阿伏加德罗定律(P15) ⑴内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 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分子或原子)。 ①对象:气体 ②条件:同温、同压、同体积 ③结论:粒子(分子或原子)数目相同 “三同定一同”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
1mol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
物质 粒子数
6.02X1023 6.02X1023 6.02X1023 6.02X1023
温度(20℃) 体积 (cm3)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意义 :单位 : 符号 :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 : 符号 : 单位:物质的量(n ),(N A ),(N )三者之间关系: 练习:1. 1 mol H 2O 约含有 个水分子,1 mol Al 约含有 个铝原子。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1 molO 2 ②1 molH 2SO 4 ③21molFe 3+ ④1 mole - ⑤0.3molSO 42- ⑥1 mol 铅笔 ⑦0.3mol 氢 ⑧1 摩尔H 2O ⑨1 mol 盐酸3. 2 mol H 2O 含有 个水分子?0.5 mol Al 含有 个铝原子?4.2.5 molBa(OH)2中含有 个Ba 2+,含有 个OH -;5molNa 2SO 4溶于水电离出Na +个;含SO 42-0.6mol 的Al 2(SO 4)3 中含Al 3+ mol 。

5.在0.5molO 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氧原子是多少?电子数目是多少? 6. (1)根据0.012kg l 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________ _可以计算出1个12C 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已知1个Fe 原子的质量约为9.28×10—26kg ,可以计算出F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6.02×1023个Fe 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0.5mol 臭氧(O 3)中含有O 3的分子数目是_________含有O 的原子数目是______,含有的质子数目是__________。

7.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Kg 12C 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1molH 2O 中含有2 mol 氢和1mol 氧 D. 1molH 2O 中含有3 mol 原子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指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D.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多少的单位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MgCl2里含有1molCl—B.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C.1molH20中含有8mole—D.0.5molCl2含有1molCl10.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①它们所含有分子数目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①②④B. ①③C. ①②③④⑤D①②⑤11.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 A.0.500 mol B.1.00 mol C.0.2 mol D.0.125 mol12. 与0.3 mol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A. 0.3 mol HNO3B. 3.612 ×1023个HNO3分子C.0.2 mol H3PO4 D. 0.1mol NH3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14.下列各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小的是( )A.0.1 molNH4C1 B.0.1 molH2C.1.024×1022个CO(NH2)2D.0.2molNH3·H20二.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符号:n、m、M数学表达式:1.Mg的摩尔质量是,SO2的摩尔质量是l。

1.4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二)—物质的量浓度

1.4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二)—物质的量浓度
2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 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0 mol/L C.0.40 mol/L 答案:C
B.0.25 mol/L D.0.50 mol/L
第8页 共 108 页
解析:n( SO 2 )=n(Na2SO4)+3n[Al2(SO4)3]
4
=0.1 L×0.3 mol/L+0.05 L×0.2 mol/L×3 =0.06 mol ,
)
2b c B. a 2b c D. 6a
答案:C
第12页 共 108 页
第13页 共 108 页
4.(2008·全国Ⅱ理综)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 量约等于( A.0.37 mol C.0.74 mol 答案:D 解析:已知Mg2+的量,求n(Cl-),由氯化镁(MgCl2)的组成 可知: ) B.0.63 mol D.1.5 mol
1000a% A. g / mL 98 x 98 x C. g / mL a%
)
x B. g / mL 98% a 98 x D. g / mL 10a
答案:D
第25页 共 108 页
解析:设溶液的体积为1 L,该1 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x mol/L×1 L=1 000 mL×ρ ×a %÷98 g/mol。 98 x 即 = g / mL。 10a
第16页 共 108 页
解析:(1)设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 的体积为V。
V×1.84 g/cm3×98%=0.5 L×1 mol/L×98 g/mol, V≈27.2 mL。
(2)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定容,因此使 用仪器的顺序为:⑤④②⑥⑦⑧⑨。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化学,这门神奇的科学,从我们踏入高一的那一刻起,就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章的知识如同基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重要的第一章。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是我们探索化学世界的重要手段,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则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过滤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比如,将不溶性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我们会用到滤纸和漏斗。

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溶质。

例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蒸馏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比如,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

蒸馏时要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要下进上出。

4、萃取和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分液则是将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

进行分液时,要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二)离子的检验1、氯离子(Cl⁻)通常使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

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2、硫酸根离子(SO₄²⁻)先用盐酸酸化,排除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三)除杂原则在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时,要遵循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的原则。

不增是指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易分是指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等容易分离的物质;复原是指被提纯物质要恢复原来的状态。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应用》知识点
www.5y
kj.co
m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气体摩尔体积V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N1V1
n2N2V2
8物质的量浓度cB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nB=cB×VV=nB/cB
9物质的质量mm=m×nn=m/mm=m/n
0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V=n×Vmn=V/VmVm=V/n
1物质的粒子数NN=NA×nn=N/NANA=N/n
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000×ρ×ω\m
3溶液稀释规律c×V=c×V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以上就是xx为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希望我们能够好好掌握化学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的好的化学成绩。

www.5y
kj.co
m。

投坟学校高一化学计量在中的用

投坟学校高一化学计量在中的用

抢孝州均抛市投坟学校高一化学计量在中的用【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计量在中的用二. 、难点1. 是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关系。

2. 难点是物质的量的概念。

三. 具体内容首先,了解为什么在化学中要引入量计算?其次,什么是物质的量?怎样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再次,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义?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第四,什么是摩尔质量?和质量之间如何换算?最后,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注意哪些方面?体积和物质的量的换算?【典型例题】[例1] 以下有关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B. 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于它的式量D. 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答案:D解析:准确掌握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概念。

[例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64g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2N A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 AB. 1.7gC. 49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 AD. 58.5g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N A答案:D解析:要把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微观粒子有机的结合起来。

[例3] 以下有关摩尔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 1mol O的质量为16g·mol-1B. 0.5mol He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C. 2H既表示2个氢原子又表示2mol氢原子D. 每摩尔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原子答案:B解析:对于单位和各种粒子间的关系要把握准确。

[例4] 4gR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6.02×1022个,那么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B. 27C. 32D. 80答案:C解析:把摩尔和粒子及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考察综合分析能力。

[例5] 某溶液中n〔K+〕=n〔Na+〕=n〔Cl-〕=2n〔SO42-〕,那么该溶液可能是〔〕A. KCl与Na2SO4的混合液B. NaCl与K2SO4的混合液C. NaCl、KCl、Na2SO4的混合液D. Na2SO4、K2SO4、KCl的混合液答案:AB解析:把握各物质中各种离子的摩尔比及混合后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一、知识概要(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

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4)由于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析出结晶的量。

(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解题时要熟练运用下列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二)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注意两点:一是含结晶水化合物的浓度均按无水物含量计算;二是有些溶质溶解后与水发生了反应,其不能直接按原物质的量表示,如SO3、Na2O2溶于水,溶液浓度按H2SO4、NaOH含量计算。

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所需溶质、溶剂量或浓溶液稀释用量的计算;(2)根据所溶溶质的量求算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 __。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__。

(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__。

(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 ___。

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只给出抽象符号。

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把握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

(1)要求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2)要求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表示物质的量浓度:(3)要求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4)要求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实质是(3)小题的逆运算:例2 用Na 2SO 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制得Na 2S 2O 3。

10℃和70℃时,Na 2S 2O 3在100g 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 和212g 。

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 2S 2O 3·5H 2O 。

Na 2S 2O 3在酸性溶液中立即完全分解:Na 2S 2O 3+2HCl=S ↓+SO 2↑+H 2O+2NaCl 。

现取15.1gNa 2SO 3,溶于80.0mL 水,另取5.00g 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加到上述溶液中。

用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约1h 后过滤。

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 2S 2O 3·5H 2O 晶体。

(1)若加入的硫粉不用乙醇润湿,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

(填写选项字母) A .会降低反应速率 B .需要提高反应温度C .将增大反应体系的pHD .会减少产量(2)反应1h 后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

(3)滤液中除Na 2S 2O 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 2SO 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

它是由_______产生的。

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______。

(4)设Na 2SO 3跟硫粉完全反应,当将滤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至70℃,溶液的体积约30mL ,该溶液是否达到饱和?试通过计算说明(70℃时,Na 2S 2O 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7g/cm 3)。

(5)若要计算在100℃下将溶液蒸发至体积为30.0mL ,再冷却至10℃时所能得到的Na 2S 2O 3·5H 2O 的质量,你认为_______。

(填写一个选项的字母) A .前面提供的数据已经足够B .还需要提供100℃时溶液的密度(1.14g/cm 3)C .还需要提供结晶后剩余溶液的体积(10.0mL ) (6)根据第(5)小题你的选择(如选A 则直接计算,如选B 或C 则可选用其数据),计算从10℃,30.0mL 溶液中结晶而出的Na 2S 2O 3·5H 2O 的质量。

解析:(1)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题给信息“用乙醇润湿后的硫能被水浸润”,若不用乙醇润湿硫粉,则硫必然与水溶液中的Na 2SO 3“接触不良”而降低反应速率,并会减少产量,答案应选A 、D 。

(2)Na 2SO 3+S=Na 2S 2O 3 n(S)=5/32=0.16(mol), n(Na 2SO 3)=15.1/126=0.12(mol)硫粉过量。

反应1h 后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粉。

(3)由于Na 2SO 3不稳定,在敞开容器中于100℃溶液中保持沸腾下反应长达1h ,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成Na 2SO 4都不溶于水,但BaSO 3溶于酸而BaSO 4不溶于酸,加稀HCl 即可检测出。

但本反应中生成的S 2O 32—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析出S ,干扰SO 42—的检测,所以检脸SO 42—的方法应该是:取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致酸性后,过滤除去S ,再加BaCl 2溶液。

(4)(解法一) 计算生成的Na 2S 2O 3在70℃时饱和溶液应有的体积,将它跟题设30mL 相比较。

若反应得到的Na 2S 2O 3在70℃时配成饱和溶液,其体积为x ,则因23.8mL <30mL 所以蒸发后的溶液尚未达到饱和。

(解法二)计算70℃时30mL 饱和溶液中应含Na 2S 2O 3的质量,将它跟反应得到的Na 2S 2O 3的质量相比较。

若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其所含Na 2S 2O 3的质量为x ,则18.9g<24g ,溶液尚未达到饱和。

(5)前题中已知生成的Na2S2O3的质量为18.9g,如果要求得10℃时30mL溶液所析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还应该知道溶液中水的质量,而溶液中水的质量=溶液质量-Na2S2O3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30mL)×溶液的密度。

因此,还需要知道100℃时溶液的密度,应选B项。

(6)设反应得到的Na2S2O3·5H2O的质量为x,则x中Na2S2O3溶液中水的质量=30×1.14-18.9=15.3(g)根据10℃时的溶解度,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则有解得:x=23.2(g)三、练习与检测1.t℃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向溶液中投入无水Na2CO3固体Ag,静置后析出少量晶体(Na2CO3·10H2O),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加入的水是 ( )A.100g B.(100+A)g2.有X、Y、Z三种盐,已知:(1)25℃时,X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2)25℃时,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Y溶液中加入5gY(无水盐)后,恰好达到饱和;(3)25℃时,将一定量Z溶液蒸发掉5.75g水再恢复到25℃,或保持在25℃向其中加入6.3gZ 的结晶水合物(Z·9H2O,摩尔质量=240),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则25℃时,X、Y、Z的溶解度(指无水盐)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Y>Z>X D.Z>X>Y3.取50mL2mol/L的硫酸溶液,跟6.5g金属锌充分反应,加热蒸发16.2g水,并冷却至10℃时,可析出ZnSO4·7H2O多少克(10℃时ZnSO4溶解度为32g,硫酸密度1.12g/cm3)?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取5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

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10℃。

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

)当w<a+b时____当w>a+b时____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物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

由此可确定A为____,B为____。

其理由是____。

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

参考答案1.A;2.D;3.15.5g;4.(1)在20℃时,若要B不析出,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过20g,由于A、B质量共50g,所以这时A的质量超过30g,大于它的溶解度,A析出,符合题意。

即50g×B%≤20g,B%≤40%。

2)当W<a+b时,A%>a/w;当W>a+b时,A%≥W-b/W;5.NH3N2纯NH3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14/3,在纯NH3中混入任何比例的N2都将使氮和氢的质量比大于14/3 4∶1 80%。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近年的高考热点之一,此类题着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解答这类题时,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

下面就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如下:一、求溶液中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例1(1990年高考题)若20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中含C.2.5dmol/L D.1.25dmol/L根据定义可得:=2.5d(mol/L)故答案为C.二、求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例2(1991年高考题)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kg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d/(MV+2240)mol/LB.1000Vd/(MV+2240)mol/LC.1000VdM/(MV+2240)mol/LD.MV/22.4(V+0.1)dmol/L解析:题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就是气体A,溶液的体积:则根据定义可得:答案为B.三、结合化学方程式求解例3(1996年高考题)用10mL0.1mol/L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解析:根据题意,由于与同量BaCl2反应的另三种溶液体积相同,所以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实质等于参加反应的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把各反应方程式为BaCl2的系数化为1,即BaCl2+ZnSO4=BaSO4↓+ZnCl2BaCl2+K2SO4=BaSO4↓+2KCl四、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量浓度例4(1992年高考题)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加入100g水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