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民服务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3)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彻、迁”等生字。
理解“牺牲、泰山、法西斯”等词语。
2.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教学重点:会写“彻、迁”等生字。
理解“牺牲、泰山、法西斯”等词语。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 我会认。
革命
彻底压迫
批评目标炊事员 2. 我能理解。
泰山
牺牲法西斯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关于课题,有什么疑问吗?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 学生分小组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认读理解情况。
3.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集体认读。
4. 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5. 默读课文,边质疑边批注。
对生词的理解直接关系着对课文的理解,所以不能跳过或忽略。
带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可以帮他们降低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
1.
默读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概括。
2. 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一)合作探究
1. 学生默读填表。
自然段内容每句话内容疑问 2. 学生分组进行组内交流。
3. 学生分小组讨论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展示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
自然段内容每句话内容疑问革命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谁是革命队伍?革命队伍为谁工作?张思德是谁?为什么单单提到他?死的意义有何不同
死的意义不同。
引用司马迁的话论证。
对比论证有何不同?张思德是为何死的?张思德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还有像他这样的人吗?历史上有什么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革命队伍要接受批评为什么要接受批评?接受谁的批评?接受什么样的批评?怎样接受批评?举例为人民服务还有哪些方式?革命队伍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我们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要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面对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现阶段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要形成追悼牺牲或逝世的同志的制度为谁开追悼会?开追悼会有什么作用?追悼会怎么开?
3. 交流各段大意。
4. 重点交流第1、2自然段。
用表格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课文内容后再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概括句意进而概括段意。
这也是对思维和习惯的训练。
“疑问”一栏正是为交流资料而设。
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
1.
将下列词语抄写两遍。
革命
彻底司马迁泰山压迫批评目标牺牲炊事员
2. 读句子,回答问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理解字词:
固:(
)
或:()
于:(
)
(2)解释全句。
(3)试着举例说明比泰山还重的死。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1.
完成“随堂练习”。
2. 背诵第2自然段。
左侧三题参考答案: 1. 略。
2. (1)本来有的人比(2)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例如:鲁迅先生不计个人安危写文章打击黑暗社会,为人民申冤。
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随堂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巩固,包括词语的掌握、句子的理解以及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的第1、2自然段,知道了是谁在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怎样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等等,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