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北京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基础9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半年北京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基础9模拟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
E:综合治理
2、下列对交通组织中交通流量的安排描述错误的是。

A:将出入口设在交通流量小的地方,以保证安全
B:大量人、车、货流运行的线路,应不影响其他区段的正常活动
C:入口避免设于高差大的地形路段
D:避免垂直交通不便
E:经济政策
3、下列选项中,作为地名的通名经历了长时间演变过程形成的是。

A:城
B:镇
C:乡
D:村
E:综合治理
4、以下不属于液化石油气气化站与混气站的布置原则的是。

A:液化石油气气化站与混气站的站址应靠近负荷区
B:站址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C:站址应与站外建筑物保持规范所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D:作为机动气源的混气站不能与气源厂、城市煤气储配站合设
E:经济政策
5、在对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常采用的布置方式为。

A:分散布置
B:轴向布置
C:圆心布置
D:集中布置
E:综合治理
6、多层住宅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A:60 m
B:80 m
C:100 m
D:120 m
E:经济政策
7、在目前我国的城市中,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的面积分别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

A:8%~15%
B:15%~25%
C:20%~35%
D:60%~75%
E:综合治理
8、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时段主要包括建设期和。

A:技术方案撰写期
B:可行性研究期
C:生产运营期
D:资料收集与分析期
E:经济政策
9、用地一般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已有一定开发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展。

A:控制开发区
B:禁止开发区
C:鼓励开发区
D:优化调整区
E:综合治理
10、下列选项中,现代城市规划是。

A: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B:在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的规划
C: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的体现
D: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E:综合治理
11、商场的POS机系统属于信息系统中的。

A:事务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E:经济政策
12、列昂·克里尔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是。

A:广场
B:街区
C:柱廊
D:拱廊
E:综合治理
13、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是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
B:是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C: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E:综合治理
14、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成为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

A:公共政策属性
B:全局性
C:综合性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15、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按我国美学家的分类,建筑美学属于中的实用美学部分。

A:科学美学
B:科技美学
C:社会美学
D:文艺美学
E:经济政策
16、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是。

A:公交首末站
B:公交换乘枢纽
C:公共交通线网
D:公交枢纽
E:综合治理
17、城市中的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

A:道路、绿地
B:机场用地
C:港口用地
D:教育科研用地
E:综合治理
18、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主要原因的是。

A:道路网络
B:对外交通运输
C:城市性质
D:地块划分和街道类型
E:综合治理
19、下列不属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
D:制订能源保障措施
E:综合治理
20、水位深、岸滩稳定、泥沙淤积量小、背后有山体屏障的海湾是的最佳位置。

A:内河港口
B:外河港口
C:海港
D:码头
E:综合治理
21、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中,不包括。

A: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综合治理
22、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等待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是用地。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E:综合治理
23、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目标是。

A:统筹规划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统筹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B: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C: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D: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E:综合治理
24、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E:综合治理
25、下列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所包括的基本内容的是。

A: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
B: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
C: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
D: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投放量应与__相适应。

A.城市土地资源
B.经济社会发展
C.市场需求
D.城市规模
E.城市规划
2、下列法律法规属于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是。

A:《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B:《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C:《城乡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D:《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E:《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管理办法》
3、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
B: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C: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D: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E:综合交通体系
4、城市立体交叉由等部分组成。

A:停车线
B:集散道
C:跨线桥
D:减速道
E:隧道
5、城市广场按照其性质、用途及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可以分为等。

A:集散广场
B:交通广场
C:站前广场
D:纪念性广场
E:公共活动广场
6、《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的主要规划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其城乡规划的内容包括。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E:镇总体规划
7、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不得擅自改变。

A:法律效力
B:强制性
C:严肃性
D:复合性
E:法定性
8、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城市公共交通内容的是。

A:大、中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取代远距离出行的自行车
B:大城市应完善市区至郊区的公共交通线路网
C: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 000人一辆标准车D: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中、小城市应每1 200~1 500人一辆标准车
E:大、中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9、人们通过视觉辨别色彩时,每一个色彩都是由三个属性组合而成,属于色彩
的三属性的是。

A:色相
B:色调
C:对比度
D:彩度
E:明度
10、乡驻地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
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C: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公用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D:建立环境卫生系统和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目标,划定主要水体保护和控制范围
E: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及要求
11、为了实现行政沟通的高效率原则,应特别注意以下__方面。

A.采用非常规沟通方式
B.保证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C.沟通手段多样化
D.沟通技术现代化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B: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C: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D: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E: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13、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__。

A.确定地段的人口、建筑容量
B.确定具体的开发项目
C.公共设施的配套建筑量的估算
D.地段土地使用结构的明确
E.以上说法均正确
14、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的提高,连续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A:效率
B:连续性
C:联动性
D:顺序性
E:自动控制程度
15、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有。

A:钢构架体系
B:院落式布局
C:建筑物等级
D:山水式园林
E: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16、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下列对“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基本特点,叙述
正确的是。

A: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些城市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B: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总部的集中地,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
C:都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对全球资本的运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房地产、法律、信息、广告和技术咨询等),以满足跨国公司的商务需求
E:城市是信息、通讯和交通设施的枢纽,以满足各种“资源流”在全球或区域网络中的时空配置,为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7、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有。

A: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B: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C: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D: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E: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18、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

为了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

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做到:__
A.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
B.尽量遵守国家用地标准
C.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
D.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19、二类用地即基本上适宜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其具体情况包括。

A: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
B: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
C:地基承载力极低,需要采取很复杂的人工地基和加固措施才能修建
D: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5 m,需采取防洪措施
E:地表面有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
20、老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规模与分布一般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其特点有。

A:布点不均匀
B:门类余缺不一
C:用地与建筑缺乏
D:建筑质量较差
E:公共设施配置过量
21、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

A:中心城市
B:直辖城市区
C:全球城市区域
D:大都市区
E:大都市带
22、城市的工程地质条件涉及到的因素有__。

A.土质
B.岩溶
C.地震
D.地形条件
23、《城市规划基础术语标准》附录包括。

A:城市规划管理常用术语规范
B:附加说明
C:条文说明
D:汉语拼音对照索引
E:城市和城市化常用术语规范
24、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A:核心区
B:中心区
C:缓冲区
D:实验区
E:周围区
25、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

A:用地性质
B:容积率
C:人口密度
D:人均占地面积
E:空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