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的后期软件SILKYPIX使用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得的后期软件SILKYPIX使用体会
宾得品牌现在是小众产品,有时在群拍时,一些人连宾得这个品牌都感到陌生。
因此宾得的RAW软件在LR、ACR等当下流行软件大行其道的时下,SILKYPIX更没人关注。
在这里将这几年使用该软件的体会罗列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所用软件版本为SILKYPIXDEVELOPER PRO6,版本号:6.022.
SILKYPIX公司为松下和宾得提供了随机转换软件,可惜都是仅针对相应的相机的型号,况且是阉割版。
但SILKYPIXDEVELOPER PRO6可兼容多种相机的。
尼康、佳能的RAW格式都能兼容。
在D800、6D上都能正确转换。
每个用RAW格式拍摄的爱好者都要遇到转JPG时的软件。
由于我是宾得机器,因此相机附带的软件是第一个进入视线的。
也有很多人是极力主张什么相机用自己相机推荐的软件。
由于我第一台单反数码相机是宾得的KM,因此立即就是用了DCU3。
确实DCU3很好的保持了宾得机器的色彩。
可惜元件界面有点支离破碎的感觉,而不是想现在的整体界面。
很多窗口都是隐藏的,需要打开才能使用。
有时感觉到很不方便。
以后升级到4,又到5。
总感觉有些地方使用很不舒服。
比如直方图的窗口,经常遇到稍微一动,或者原始曝光稍有问题的,直方图的显示像素值很低。
造成调整的困难。
到4版本有所改进,但实质感觉需无非就是界面的改进,没有实质的变化。
到最新的5版本,除了小变化,以及一些调色方式,还是不喜欢。
由于宾得这个软件是SILKYPIX公司提供。
后来知道了SILKYPIX有自己的完整的转换软件。
我从4版本,一直升级到目前的6版本。
感觉很好。
目前最流行的是LR了。
还有玩PS的都知道的PS自带的ACR 了。
由于我是宾得于是就用SILKYPIX。
在上述三个软件中分别做了尝试。
感觉还是SILKYPIX是最适合宾得相机的转换软件了。
尤其是在精细调整中比其他两个更好一些。
像旋转、拉曲线……控制方便和精度要好得多。
虽然颜色方面可能LR更讨人喜欢,但对同一个RAW转换后比较,还是SILKYPIX(现在是6.022版本)最适合宾得的风格。
但由于SILKYPIX在汉化时中文不是很精确,使得刚上手的会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不像ACR直观。
稍有基础的爱好者一看就明白。
为此特将使用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些,希望宾得的粉丝有所帮助。
使用前的设置:
SILKYPIX在使用前最好先做好一些设置。
1、存储格式的设置:YCCC有EXIF信息,品质设置成100。
尽量使得转换后的JPG文件做到最好的品质。
有人会问这样不是文件容量要大了吗?这里我要说,文件大,意味着压缩率小,形成的JPG文件质量就好。
其次文件大,要减少很容易。
反过来文件小的质量差的要变成大文件高质量的就不可能了。
2、设置F4快捷键:在菜单中“选项”-自定义快捷键中将F4设置成粘贴显影参数。
具体方便之处在后面会提到。
二、启动后的打开文件后的设置:
1、点击视图-文件夹树,这时在界面左面会弹出一个窗口。
你选择要转换的RAW文件的文件夹,稍等就会在界面地下载入要转换的RAW的文件了。
当然你也可以改变显示方式,这可以在菜单下的工具栏中选择显示的方式。
待文件显示后,这时你可以关闭这个文件树窗口,以便界面干净,腾出空间给即将
处理的图片。
2、点击菜单上的“视图”,在“组合方式”、“工具栏显示”、“直方图”、“状态栏”、“批量显影显示”前打上勾。
这些小窗口都可以浮动,你可以放在适当的地方,尽量不要遮挡图片。
状态栏,在整个界面的左下角可以显示照片拍摄时的EXIF大致的数据,可以在处理时作为参考。
直方图可以在调整中最直观的看到像素在色阶上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
虽然影调曲线窗口也有显示,但和直方图有相当的区别!
3、设置一下要保存的默认文件夹。
点击菜单中的显影-批量显影。
在选择空白框中选择好你准备存储的文件夹即可。
这样届时转好的JPG文件就会自动存储到这个文件夹中。
4、文件格式为JPEG。
当然可以选择其他格式。
5、在视图的警告栏中选择“高光警告”选中,以便在图片高光溢出时在图像中溢出处,有红色的警告提示。
因为高光溢出会使得高光处一片惨白没有层次,尤其是人物的鼻梁、额头等,会很难看。
而且不容易处理的好。
6、点击右下角八个快捷工具中的第二个,影调曲线。
这时会弹出曲线窗口。
和PS中的Ctrl+M的意思一样。
该窗口可以随意缩放、以便精确的调整,比其他几个软件方便。
并且可以用键盘的方向键的上下键来调整,比LR和ACR精确和方便。
当然你用鼠标也无妨。
完成后,确定就可。
开始对主窗口的图片开始操作了。
一、操作:
1、旋转:你可以点击左下角第六个旋转按钮,会弹出旋转的工具栏。
(如果是90度的旋转你可以直接按菜单下的工具栏选左旋或者右旋按钮直接旋转。
)旋转工具有三个方式来实行旋
转:1、鼠标拉动。
2、数值。
3、直接在图上拉水平或直线。
其中数值是最精确的了。
在这个项目中比LR和ACR均好。
在旋转时,图片还会显示参考线!
2、调整曝光:可以拉曝光的工具条,有+-3.0的范围。
其次可以调整影调曲线框中的曲线。
建议:先观察直方图的分布情况,如果你是重视直方图的,可以在曲线的直线右上角或者左下角进行调整。
也可以拉动边上的长方形的条像右边或者左边调整。
以便取得256色阶的全显示。
既然是8位的图像,能够用足何必节省了。
4、点击视图,在“组合方式”、“工具栏显示”、“直方图”、“状态栏”、“批量显影显示”前打上勾。
这些小窗口都可以浮动,你可以放在适当的地方(比如图片的四个角上),尽量不要遮挡图片。
即使遮挡了也可以临时移动一下。
SILKYPIX的这个功能比较好,比如你将曲线的右上角向下拉动一点,再拉动曝光调整条,一般就不会超出你的限定。
只会在临近处堆叠起来。
尤其是高光溢出有红色警告时,得将曲线右上角略为向下拉动一点,以后再进行其他调整,一般就不会有很大的再行溢出情况发生。
像一堵墙挡住一样。
当然你也可以开启其他警告,但我认为高光溢出是最需要的。
也是最敏感的。
提示:建议在调整时先调整影调曲线,再点击图片中需要调整的部位,在曲线上会有一个相应的点,保留几秒钟以便你及时用鼠标选中,这时你可以用鼠标或者方向键来调整,和PS一样比较精确。
比如要图片加亮,可以拉曲线,也可以拉曝光的工具条。
不过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拉曲线的某一点是局部为主,拉工具条是整体。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来处理了。
3、选择你的颜色调:SILKYPIX有十四种可选择,你可以根据图片情况和你喜欢的色调来调整选用。
4、锐度和降噪:实际目前的软件都存在降噪和锐度这一对矛盾。
要锐度噪点就会增加,要降噪锐度就会损失。
该软件选项较多,请体会一下。
“伪色”选项作用也相当明显。
建议:不要做加锐,就选择无加锐选项。
即使要加锐最好是选择轮廓加强。
加锐还是用PS中较好。
在降噪时最好将图片放大到100仔细观察噪点情况。
降噪有四个选项,分别为:边缘降噪、纯净降噪、降噪以及伪色。
其中后三个选项作用较为明显。
三者结合调整,幅度不要过大,以免减低锐度。
降噪达到可以容忍的程度即可。
使得噪点和锐度两者之间有一个相对的平衡。
需要把握好。
尤其是较早型号的机器,高感不大好的情况,虽然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噪点,但锐度也会下降。
由于宾得K52以后的机器高感性能大幅度提高,降噪和锐度比较容易把握。
我经常给朋友处理一些RAW格式的图片,有5D3、6D、
D800一些全幅机的片子。
在高感上宾得的K52以后的APS-C并不差。
本人的KM,由于是最后的CCD(后面的KX、KR均是CMOS),高感性能较差。
在ISO800以上就会在图片的暗部产生很多噪点,经过降噪效果也挺不错。
使得图片重新显示出CCD的优点。
虽然已经升级,但还是舍不得,卖了也不值几个钱就留着当备机吧。
好在机器还是很小巧的。
5、对比度:对比度的调整有二个方式,一是直接选择对比度的程度。
已经预设了从最低对比度到最高对比度以及忠实的选项来供你选择。
其次是在曲线调整中调整,可以是整体图片的对比度也可以是
局部的对比度。
这是曲线调整的优点。
提示:点击对比度的图标,会弹出对话框,可自行调整对比度各项参数。
在一些对比度不够的,有雾状、比较灰的图片,可以调整”黑色等级”。
有些图片在调整黑色等级后,画面会变得通透。
6、关于白平衡和色彩可以视拍摄情况和你喜欢的色彩进行选择,和其他软件差不多。
就不多费口舌了。
7、色彩:如果你想对软件既定的彩色不满意的话,可以点击右下角第四个快捷工具“颜色微调”,来微调色彩。
可以用鼠标八个分度圆上的点,向外或向里拉。
也可以在选项框中选择色彩后进行调整,这样比较精细。
同时可以调整明度和饱和度。
在调整色彩时,光标在图像中停留底边的状态栏有RGB值的显示,以及色盘上所处的相应位置的圆点出现,来辅助你选择和调整。
尤其是遇到白平衡不准确的时候这些数值就起相当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黑、灰、白,的RGB值就是256 256 256;128 128 128;0 0 0.在调整白平衡时很派用场。
这里就不展开了。
8、关于裁剪、增加噪点、去除污点等一些功能这里就不展开了,和其他软件大同小异。
关于去除污点的功能我在使用时也感觉不怎么方便,不如在PS中好。
9、当你调整好后,可以用右键点击图像可以选全屏显示来观看调整的结果,很是方便。
比其他软件好!
10、此软件对于高光阴影的调整很特别,有6个选项,结合工具条进行调整:其中HDR功能可以使两头翘的直方图的相片做调整,最大限度的调整到中间隆起的正常状态。
关于压暗高光有两个选项,可以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况选用。
实际和其他软件的高光、阴影分别调整基本相似。
而且经过调整后的直方图
比较圆滑。
很是方便,本人很喜欢。
尤其是HDR压暗高光是经常使用。
风景照片对于高光过曝、暗处曝光不足的情况可以使用HDR直接拉工具条(和DUC的挡光作用相似),效果也很好。
比拉曲线来的方便。
各位可以试一下,体会各种选项的效果。
11、按下F5进行待命转换。
由于是暂停状态。
二、本人使用中的一些体会:
1、用好存储、粘贴显影参数。
上面提到的自定义F4,实际和Ctrl+V是一样的,但是软件中F5是存储为jPG的快捷键,F4和F5在台式机的键盘上有个空间,不容易弄错。
由于很多照片的摄制环境的相同,完全可以用同一参数,在后面一组照片处理时只要一按F4就复制刚才存储的参数,加快了处理的速度。
2、在批量处理框中在调整图片的时候建议按下暂停键,等积累到一定的张数后,或者一个场景处理好后再进行转换。
在转换时你也可以休息一下。
速度不快,而且占用CPU资源相当大。
在系统的资源管理器中可以观察到,内存的使用率不高,而CPU的资源占用情况相当厉害!这也是DUC5使用者经常抱怨的地方。
如果你将调整和转换分开来做,就不会遇到假死机的现象了。
尤其是CPU配置不高的情况使用,必须这样。
现在在实际使用中我的老机器(AMD445三核3.1G还不及I 3)也没有问题,很顺畅。
用DUC5也一样的流畅。
但CPU的温度较高,夏天使用注意散热!
该软件在已经转换过的RAW有标记,并有记录。
在下次打开会自行恢复上次所做的设置。
这个和其他软件一样。
四、题外话:
1、在和LR和ACR比较后感觉还是SILKYPIX最适合宾得的
风格。
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是哪个最适合你的口味、适合你的相机风格的问题。
2、在转换软件中每个转换软件都有自己的风格,包括色彩,只是你要挑选最适合你自己喜欢的软件而已。
3、软件的都有自己的风格,有时佳能、尼康的RAW在此软件上转换也会变成宾得的风格。
虽然现在都数码化了,要调色也可以,按照GRB的提示慢慢的纠正过来,但毕竟时间麻烦的事情,一般是没有耐心在做这些的。
4、对于像LR、ACR现在加上了渐变和画笔的一些辅助功能,我认为还是在PS中来处理,功能更强大更容易,更精确!当然对于不擅长PS的爱好者,用好这些附加功能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毕竟解决了很多普通软件不能完成的调整工作。
按自己的水平选自己合适的软件才是最主要的。
5、平时拍摄时要注意对焦,起码主体聚焦要精准。
焦点不准,按现在的软件来看无法处理好的。
当然有意脱焦另当别论。
6、上述所有的处理均建立在正常影调的基础上。
对于暗调、高调和一些特例相片的高手,可以自行处置。
7、本文如果加载图片,一定更好的说明问题,但工作量很大,不如打字方便。
好在看官稍加研究即可理解。
远不如PS的难度。
8、由于涉及敏感问题,软件就不提供了。
9、本软件还有很多可以设置的地方,但不大涉及图片调整及质量,这里就不展开了。
只挑一些常用的谈点体会。
10、SILKYPIX毕竟是一款以转换为主的软件,和流行的软件一样均有无法到位的情况。
熟悉PS的爱好者,还可以在PS中大显身手。
由于本人是退休好几年的老年人了,水平有限希望看官共同探
讨,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