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1.3、截一个几何体讲学稿2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2(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内容分析:《截一个几何体》选自北师大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学生在小学学习了几种常见的几何体,并对几何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一个平面截几何体,它是借助平面图形认识几何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一个平面从不同的方向去截一个几何体的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体截面的多样性,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截几何体的抽象过程,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体会几何体截面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验空间几何体与截面的关系,体会平面切截方向与截面的关系,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事求是思想和转化观点;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学生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为扎实,观察力、理解力、动手能力较强,课堂上,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身边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而本节《截一个几何体》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操作机会,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截面图形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用萝卜制作的正方体,小刀,印泥,白纸等。
教学过程:能是五边形吗?怎样截?(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能是六边形吗?怎样截?(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能是七边形吗?为什么?各小组实物切截活动结束,教师鼓励各小组大胆回答问题,并选代表说说怎么截?为什么?3.总结归纳截面产生的规律:由面与面相交得线可知,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是由于这个平面与正方体的若干个平面相交的结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截一个几何体 教案设计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1.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通过总结,归纳,获得经验。
3.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操作实验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猜想、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边长为2~3 cm正方体,圆柱、圆锥、小刀和印台。
正方体、圆柱、圆锥的材料可以用萝卜,土豆,地瓜等。
【教学过程】变化的规律。
思维升华1.用平面去截圆柱、圆锥、棱柱、球等截面可能是什么图形?2.“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形状是圆,你能想象出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什么?”进行逆向思维。
学生首先自己进行思考,再和同伴进行交流,提出可能的图形。
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出尽可能多的截面情况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能力拓展出示课本14页,随堂练习的两道题目。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截面的认知能力。
学生完成所给的练习,并积极回答,全班交流。
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截面的认知能力。
收获分享指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小结知识点。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小结知识点;完成对自己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与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其主体地位,并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达标检测: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体所得的截面图形是__________。
2.如图1,长方体中截面BB1D1D是长方体的对角面,它是__________。
3.在正方体中经过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中点的截面是_________。
4.指出下列几何体的截面形状。
【板书设计】:截一个几何体一、截面的概念二、探究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三、探究圆柱、圆锥、棱柱、球的截面形状四、课堂练习【教学反思】: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立体几何所必需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截一个几何体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1.3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的难点: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课程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面的分类和面面相交的结果.集体回答或发表个人见解.为理解截面的边数作铺垫.2、学生探索由实物引入截(切)面的意义.用教具演示,将一个几何体切开得到截(切)面,让学生观察这两个面的特点.了解到这两个截面完全一样的.自然过渡到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问题的提出:“你注意到了吗?妈妈在将黄瓜切成一片片时,得到的截面是什么样的?…,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又将是怎样的呢?分组讨论,比一比那一组的结论多”激发竞争意识.实施“想—做—想”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先想一想,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组实践操作:“与同伴交流,看看别人截处的面是什么?他为什么得到与你不同的截面?他是怎样得到的?你还能截得什么样的截面?”比一比那一组讨论的结果与实践一致的多.表扬表现好的.培养集体荣誉感.分组通过实践操作证实小组的讨论的结果,发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时间关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及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二、解疑合探帮助学生完成由实际体验到空间想象的过渡,提高想象能力.并总结各种截面是如何截出来的,它们有什么规律.观察,想象,思考截面的边那些面相交的来.新问题:“刚才切、截一个正方体就得多个不同的截面,那么如果截一个圆柱体呢?或是截一个其它棱柱体呢?你又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截面?”动手操作、探究、交流.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练习、作业布置、解答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截一个几何体

1.3 截一个几何体一.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阶段,学生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直观事物感知能力较强,所以对动手操作有着浓厚兴趣.而本节《截一个几何体》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操作机会,应该说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很好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在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并研究了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后,安排本节课《截一个几何体》,通过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中几何体与截面关系,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变化,在面与体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
为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体进行切和截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面关系,理解截面意义.2.方法与过程目标:让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切截活动和用通过探索型课件进行有限次切截活动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形状,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几何直觉,激发学生形象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关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难点: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不同形状想象与截法,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说理.交流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课前准备,明确要求.②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③动手实验,观察思考.④讨论交流,展示成果.⑤电脑演示,深化理解.⑥画图小结,巩固观念.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明确要求.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四至五人小组(注意学生基础和动手能力并适当搭配).分别准备实验用品和工具,如水果刀.胡萝卜.土豆.苹果.梨子,或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几何体(以立方体为主),盘子和食品袋(用来装拼盘和废料)。
2015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1.3、截一个几何体教案10

§1.3 截一个几何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
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
交流积极发现在
个正方体进行动态的切截活动,鼓励他们在操作中
体,所得截面是由于这个得到一定的截面图形,但络中让学生利用教师制作
系。
这是
的产生过程,更。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截一个几何体 教案2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二)能力训练要求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的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2.经历切截一个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试验法在先向学生说明如何截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想像,然后让学生实际地截或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找到想像与实际的差异,培养激发学生的良好思维.●教具准备大块橡皮泥、小刀、一张CT片投影片一张: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从展开与折叠研究了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同时我们又知道构成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是点、线、面,面与面相交可以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可得到点.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会是什么形状呢?这一节课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作研究.Ⅱ.讲授新课1.截一截问题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叫截面,那么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师]同学们手中都有橡皮泥及其小刀,以同桌为单位,先用橡皮泥捏一个正方体,小刀的刀面我们就可以将它当成截这个正方体的面,当我们用小刀截你手中的正方体时,便可得到一个截面.下面看我手中的这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我用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老师按下图的截法去演示)[生]截面可能是正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师]截面有没有可能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可能都相等吗?同学们先做一做,再想一想.(在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过程,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生]如果用一个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那么截面就是三角形.[师]为什么这样截,截面就是三角形呢?(大部分同学会陷入沉思,这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截正方体的一个角时,截到了正方体的几个面)[生]当我们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的一个角时,截到了正方体的三个面,因为面与面相交可得到线,因此这个平面就与正方体的三个面相交从而交出三条线,得到的截面是三角形.[师]这位同学能联系前后知识,把这个问题解释的如此透彻,很了不起.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时候截得的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呢?[生]老师,我们前面学过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三条边,过每条边的另一个端点的平面截正方体,就可得到一个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师]你能给大家画图演示一下吗?[生]可以,如右图所示.[师]截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就此一种情况能截得吗?[生]不是,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三条边,分别在此三条边上以此顶点为端点截取相同长度得到另外三个端点,只要一个平面过此三个端点,便可得到截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师]同学们手里都有橡皮泥和小刀,照此同学的方法去截,看是否能得到截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当学生按照上述方法操作,教师可深入学生中加以指导,验证此同学阐述的正确性)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前面的同学说根据面与面相交可以得到线,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的三个面,得到的截面是三角形.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的四个面就能得到四边形,除能得到正方形、长方形这样的四边形外,能否得到其他的四边形,如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师]这个问题提得太棒了,同学们一块来想一想,结果是否是肯定的呢?(给学生以充分想像,交流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实际地去截)[生]老师,我得到的截面是一个梯形.[师]你能将你的截法简单地告诉大家或到黑板前为大家演示一下吗?[生]可以.(学生的演示如右图所示)[生]老师,我截出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师]很好.同学们现在来看课本第十五页的“试一试”;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五边形?可能是六边形吗?可能是七边形吗?[生]可能是五边形,我们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的五个面,就可得到五边形的截面;也可能是一个六边形,只不过我们要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的六个面;不过,截面不可能是七边形,因为正方体总共六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只会得到六条交线,从而截面最多只能是六边形,不可能截得七边形.[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前面的知识把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想得很透彻,祝你们挑战成功.但同时我要问你们能亲手截一个五边形,六边形演示给我看吗?(同学们开始用小刀去截自己手中的正方体,很多同学会很快截出一个截面是五边形;截面是六边形需选好一个合适的角度,一刀切下去必须切到六个面,老师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给予指导)截面是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截法可如下图所示:2.做一做[师]上面我们研究了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以截到的截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其他的几何体,得到的截面又如何呢?例如:用平面去截圆柱,截面会有哪些形状呢?先想一想,画出来,再试一试,做一做,看你自己想像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何差异.(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自己去亲自动手操作,很快便得出结论)[生]截圆柱所得到的截面有圆、长方形、梯形、椭圆,还有一种像拱形的门的一种形状.[师]很棒.下面我们就来看1个例子.[例1]在下图中的截面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分析:可先由学生想一想,然后再动手做一做,看联想的结果和实际结果有无差异.解:截面分别是长方形、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Ⅲ.课堂练习1.课本P14练习分别指出图中几何体截面形状的标号.分析:不要求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想像来完成.解:(1)②;(2)③;(3)②.2.下图中截面的形状是什么?解:(1)圆;(2)三角形;(3)梯形.3.读一读[师]大家来看一下我手中的这张CT片,上面是人的头部的一个个断层图像,大夫通过它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病人的病情,这是数学的图像重建原理在医学上的成功应用,你想了解CT的工作原理吗?[生]想.[师]其实,CT的工作原理与几何体的切截相似,只不过这里的“截”不是真正的截,实际上,这里的“几何体”是病人的某个患病器官,“刀”是射线.CT是一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它的原理是用射线透射人体,然后用检测器测定透射后的放射量,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出人体断层图像,并作出诊断.CT的发明是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它的设计和发明者及其理论研究者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我相信经过勤奋、刻苦的努力,也会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中华民族增光.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切截的方式进一步研究了几何体,体会到了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并且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了我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你有何收获呢?Ⅴ.课后作业1.课本第十五页的习题1.52.你能把圆锥可能的截面图形找到吗?找到后,贴在墙上,展示给大家.Ⅵ.活动与探究到菜市场买一块长方体形状的豆腐,你能只用三刀将其切成八块吗?试试看.[过程]将豆腐块放在菜板上,用刀交叉从上往下切两刀,得到四块豆腐,再从侧面横着从右往左切过去,原来的四块豆腐就变成了8块.[结果]能.。
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_1.3 截一个几何体2_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3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
【教学重点】1、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2 、经历切截一个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知识点:1、截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的形状。
二、自己试一下: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会相同吗?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可能出现那几种情况?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吗?3、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4、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5、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___________.三、用心想一想:[例1] 下图中的截面形状分别是什么?(1) (2)[例2]、用平面截下列几何体,找出相应的截面形状.(2)(3)(4)[例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形状有圆、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
四、巩固强化:1、一个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是()A、三角形B、梯形C、五边形D、七边形2、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边数最多的截面是_______形.3*、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若截面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是圆,你能想象出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什么吗?如虹截面是三角形呢?5*、如果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6*、几何体中的圆台、棱锥都是课外介绍的,所以我们就在这个栏目里继续为大家介绍这两种几何体的截面.(1)圆台用平面截圆台,截面形状会有_____和_______这两种较特殊图形,截法如下:(2)棱锥由于棱锥同时具有棱柱的侧面是平面的特点,又具备了圆锥的锥点的特征.所以截面形状必须兼顾这两方面.截面可能出现的形状是三角形、多边形、梯形.反思小结;预习准备:数学模型盒。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3截一个几何体(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体的截面,增强学生对空间形状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思维和直观感知能力。
2.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截取不同几何体截面的方法及其特点,培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表达与交流:鼓励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截面形状,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何体截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截面形状识别和几何体性质理解的能力。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几何体截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3截一个几何体(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立方体与几何图形”的1.3节“截一个几何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理解几何体的截面概念,掌握截一个几何体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不同截面所得到的图形。
2.分析和探讨截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时,截面可能呈现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以及这些截面与几何体的边、面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初一上册(北师大版)第一章1. 3 截一个几何体说课课件

⒋课件演示,强化理解
⒌应用规律,延伸内涵
活动3: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五边
形吗?可能六边形吗?试一试。
想一想:能截出七边形吗?为什么?
不能截出七边形。因为正方体 只有六个面,切刀最多能与六 个面相交,截面最多只能是六 边形。
㈢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4:用小刀去切截圆柱、圆锥、 球体等模型,所得截面会是什么形 状?截一截。
截一个几何体
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截面。
正方体的截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柱的截面:长方形、部分椭圆形、圆形、椭圆形。 圆锥的截面:三角形、抛物线形、圆形、椭圆形、
部分双曲线形。
亲爱的读者:
1、生盛活年不相重信来眼,泪一,日眼难泪再并晨不。代及表时软宜弱自。勉,20岁.7.月14不7.待14人.2。02。02200:.371.12407:3.114:4.210J2u0l-20:2301:2301:31:41Jul-2020:31
240、:3敏17而.1好4.学20,20不20耻:3下17问.1。4.。2072.1042.02:03210270.:1341.:2401270.1240.:230122002:301:32107:3.114:4.2102200:31:41
这醉人芬春芳去的春季又节回,,愿新你桃生换活旧像符春。天在一那样桃阳花光盛,开心的情地像方桃,在 45、不海要内为存它知的已结,束天而涯哭若,比应邻当。为Tu它es的da开y,始Ju而ly笑1。4, 72.01240.2J0u2ly0270.1T4u.2e0sd2a0y2,0J:3u1ly2104:3,122002:0371/:1441/2200:2301:41 花一这样醉美人丽芬,芳感的谢季你节的,阅愿读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56、莫生愁命前的路成无长知,已需,要天吃下饭谁,人还不需识要君吃。苦8时,3吃1分亏8。时T3u1e分sd1a4y-J, uJlu-l2y0174.1,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截一个几何体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几何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理解截面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动手操作,在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直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学法:师生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启着关键性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真正将课堂变为展示自我的舞台,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一、情境导入:(活动一)
演示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截面图。(苹果)
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截面的含义。
从生活中物体的截面图出发,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多媒体演示生动形象。
长方形:__;梯形:__
学生积极回答,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道是典型题的练习,正是巩固所学内容。直观的图形,面向全体学生。
【这一步骤是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及知识的活学活用。】
五、小结收获: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教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提示!
积极勇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不同角度总结自己的收获。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同一几何体如何从不同角度切截,得到不同截面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学法
教法:(1)观察猜想——操作实验——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操作与观察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多媒体电化教学。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探究活动,完成用一个平面对正方体无限次切截的过程,弥补实物操作中只能进行有限次切截的不足,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截面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3截一个几何体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3 截一个几何体课题 1.3 截一个几何体知识与技术:经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发展几何直觉。
教学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参加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研究型课件进行的无穷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察看、猜想、实质操作考证、推理等数学目标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着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沟通和剖析概括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以教师为主导,指引学生察看发现、勇敢猜想、着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沟通,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加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指引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领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重点系,充足让学生着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沟通。
教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材难点分电脑、投影仪析教具一、情境导入课件演示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截面图。
1.指引学生察看,让学生充足想象并回答是何种物体的截面,并请学生进行实质操作,让全体学生领会截出的面(截面)的含义。
2.活动操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教 3. 提出问题: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获取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指引学生勇敢猜想,让他们想象所得的截面可能的形状。
让学生采纳分组议论、合作沟通的形式。
鼓舞学生踊跃讲话,回答下列问题。
学过程分别拖动A、B、 C点可挪动平面,双击动画按扭可使图形旋转,单击鼠标左键停止旋转。
拖动点 P 可使图形旋转。
教师踊跃鼓舞各小组请代表讲话,说出他们利用实验操作型课件所察看到的截面的各样形状产生、变化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为何会产生不一样的截面的原由。
踊跃一定同学们的正确推理。
二、活动研究学生活动:学生踊跃思虑讲话,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他们获取的不一样的截面形状,特别是找出五边形、六边形等等。
以及为何产生不一样截面的原由。
教师活动:小结同学们的讲话。
一定学生的正确说法教三、知识应用教师课件演示:鼓舞学生达成所给出的其余立体图形的截面问题(能说出截面是什么形状)学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截一个几何体的知识在实质生活中间作用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截一个几何体》教案

1.3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1.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2.体会数学中的面与体之间的转换过程.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基础知识精讲】1.用平面截几方体出现的截面形状.(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括号内的是出现的截面形状)图1—20点拨: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面与面相交得到线”,而用平面去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就是这个平面与几何体每个面相交的线所围成的图形.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注: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图1—21分析:用平面去截圆柱体,可以与圆柱的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同时相交,由于圆柱侧面为曲面,故相交得到是曲线,无法截出三角形.只能用平面平行和垂直于圆柱的底面截出这几种图形.(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图1—22 图1—23(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需要记住的要点:【学习方法指导】[例1]用平面截下列几何体,找出相应的截面形状.(1)(2)(3)图1—24点拨:看图选项关键是要找出平面截几何体的方向和角度,找出:它可能与几个面相交,截面就是几边形;与平面相交得直线,与曲面相交得曲线.解答:(1)B (2)C (3)A[例2]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边数最多的截面是_______形.点拨:用平面去截几何体,即用平面与几何体的各个面相交所得的线围成图形.五棱柱有7个面,则平面最多与7个面全部相交,得到7条线所围的图形——七边形.解答:七边[例3]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若截面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点拨:若截面是三角形,则需要几何体至少有三个平面且有共同的顶点,或几何体有一个平面,其他的若是曲面,必须能截出直线.符合上述条件的是棱柱和圆锥、棱锥、棱台.解答: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和圆锥.【拓展训练】几何体中的圆台、棱锥都是课外介绍的,所以我们就在这个栏目里继续为大家介绍这两种几何体的截面.1.圆台用平面截圆台,截面形状会有圆和梯形这两种较特殊图形,截法如下:图1—252.棱锥由于棱锥同时具有棱柱的侧面是平面的特点,又具备了圆锥的锥点的特征.所以截面形状必须兼顾这两方面.截面可能出现的形状是三角形、多边形、梯形.图1—26。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截一个几何体 说课课件

3.教学难点: 几何体与截面形状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
买白萝卜若干,将 它们切成若干个小 正方体;
把学生每六人分成 一个小组,若最后 不足六人,仍为一 小组;
每个小组发六个小 正方体.
协助教师; 每人准备一把小刀.
比较容易完成,五 作和推理能力,提
边形、六边形较困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难.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课件演示切截 正方体另三种截面 情况,让学生在切 通过小组讨论、合 截的过程中体会截 作交流、自主操作,面产生和变化的整 发现截面的各种形 个过程,发现截面 状,得出截面产生 产生和变化的规律. 的规律.
教学程序 6.思维升华
教学程序 8.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回顾本节
课的内容,小结知 识点.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结知识点;
体现学生作为学习
完成对自己实践活 的主人,突出其主
动过程的评价与反 体地位,并能加深
思.
学生对本节课的理
解.
9.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课下完成
考察学生对截面及 其形状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能力.
教学程序 2.课题引入
3.观察 想象 验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切萝卜引入课题
思考切萝卜过程, 得出截面意义.
从切萝卜出发,体 现数学知识来源于 生活,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引入新课.
提出“什么叫做截 观察截面形成的过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一个几何体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通过截一个几何体的活动,认识圆柱、圆锥、正(长)方体、棱柱等几何体的截面形状。
模块一:自主学习
模块二:交流研讨
、你切的面?下面是几种不同的切法,请你观察截面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自主探究二】参阅课本P13
-14“做一做”、“想一想”
、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体
模块三:巩固内化
、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边数最多的截面是
模块四:当堂训练班级:七()班姓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训练内容§1-3 截一个几何体
基础题
(一)、判断题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一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 )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截出的面一定是圆。
( )
3、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截出的面一定是三角形。
( )
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无论如何截,截面都是一个圆。
( ) (二)、选择题
1、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平面不可能是( )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
3、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边数最多的是( ) A 、3 B 、4 C 、5 D 、6 二、综合实践题 (1)、如下左图,移动四根火柴,组成三个全等的正方形。
(2)如下右图,移走3根火柴,组成6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小学升初中数学衔接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如果b a > (a 、b 均为自然数,且0≠b ),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式子是( )
A.
a 1>
b 1 B.a 1<b 1 C.a
c >b c D.a c <b
c 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60,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在一种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那么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 ) A.9% B.90% C.1% D.10%
4.如图,图中有( )个三角形 A.5 B.6 C.9 D.10
5.下面的算式是从左到右每四个一行,依次往下按某种规律排列的:
那么和为2011的算式是第( )个算式
A.1001 B 、1002 C.1003 D.1004 二、计算题 (1)43-0.6×(2125-1.75) (2)(621-343)÷(13+115
1
)
三、巧算(写出计算过程) (1) 2004
20032005 (2)(115 +2
17 )×15×17。